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3:0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玻璃生产过程中对颜色快速变换的要求,着色料道的使用是一个即快速又合理的办法,可以在不更换整个炉子颜色的情况下生产出彩色玻璃。其特点是同时应用两种颜色(无色和其它色)及满足您临时性的彩色变化的需要。使用铜,铬,镍,硒,钴及其它可用于生产彩色玻璃的成分都可采用地球上各种各样元素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极大的调色板。
3.现有的玻璃着色设备中对高粘度玻璃液的流速不能很好的控制,容易使得高粘度玻璃液流速较快,进而不能保证高粘度玻璃液的温度;同时当加入色母时不能保证其均匀加入,最终都会使得高粘度玻璃液在与色母之间熔合效果较差、混合不均匀,进而最终影响着色后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通过对玻璃液流速的降低和对温度的提高,提高了色母与玻璃液之间的混合效果,有利于提高着色后的质量的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包括料道本体,料道本体为依次顺序相连通的入口区、搅拌着色区和出料区组成,入口区、搅拌着色区和出料区内的上方均设置有加热系统,入口区内设置有入料通道,入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色母投料口,色母投料口外部的料道本体上设置有投料盖板装置,入料通道内的底部、且与色母投料口上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料道坎,搅拌着色区包括并列设置且相连通的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且搅拌着色前区与入口区相连通,搅拌着色后区与出料区相连通,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锅和第二搅拌锅,搅拌着色区内还设置有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内的若干第一加热电极和若干第二加热电极,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的底部均设置有脏料放料孔,且脏料放料孔分别与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的位置相对应,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的顶部还均设置有若干观察孔,出料区内设置有与搅拌着色后区相连通的出料通道。
6.优选地,所述投料盖板装置包括与色母投料口形状相适配的中间筒体,中间筒体活动插设在色母投料口内,中间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料筒和出料筒,入料筒和中间筒体的顶面均为开口状,入料筒和中间筒体的底面均为封口状,且入料筒的底面为筛网状结构,中间筒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通槽,入料筒内的底面上同轴设置有出料控制杆,入料筒的底面上沿周向均布若干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入料筒的底面,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出料筒装置,出料筒其中相对应的两个外壁上均设置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至出料筒内,且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u形出料控制
板,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的u形开口相对,u形出料控制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封口板,两个封口板的对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卡杆和卡槽,封口板的顶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导杆,中间筒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导杆一一对应的滑槽,且导杆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多个出料筒装置的设置,便于同时投加多种颜色的色母;同时搅拌电机带动出料筒装置转动,可实现出料筒装置内色母的投料作业,保证了色母投料的均匀;通过推动气缸推动u形出料控制板,使得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之间实现开合,从而有利于控制投料量。
7.优选地,所述出料筒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搅拌电机输出轴上的料筒,料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顶杆,顶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外部活动套设有活动套杆,活动套杆远离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料口挡板,活动套杆靠近顶杆的一端通过回位弹簧一与顶杆连接,料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料口挡板形状大小均相适配的料口,且料口挡板活动卡设在料口内,料口挡板远离活动套杆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推板,出料控制杆包括固定设置在入料筒底面上的固定内轴,固定内轴的外部转动设置有调节外轴,调节外轴的外部活动设置有若干与推板一一对应的顶板,且顶板均通过若干回位弹簧二与调节外轴连接,通过出料控制杆与推板之间相配合,从而可实现料口挡板在料口内的开合,进而完成色母的投料。
8.优选地,所述入料筒内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料筒数量相同的保温板,且保温板与料筒之间间隔交错分布,保温板的截面为扇形,保温板靠近调节外轴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板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便于不投料时,可使得顶板分别停留在各个相对应的容纳槽内。
9.优选地,所述料道坎包括设置在入料通道内底部的坎体,坎体内水平并列间隔设置有若干内流道,内流道包括倾斜设置在坎体内顶部的上内流道和垂直设置在坎体内底部的沉淀流道,上内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坎体对立的两个侧壁上,沉淀流道为圆台管状,沉淀流道的小直径端与上内流道相连通,料道坎的设置,便于降低玻璃液的流速、并提高入料通道内玻璃液的温度。
10.优选地,所述上内流道靠近入口区的一端至入料通道内底部的距离小于上内流道远离入口区的一端至入料通道内底部的距离,便于玻璃液经过上内流道时降低流速,从而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
11.优选地,所述搅拌着色前区和搅拌着色后区的顶部均分别间隔设置有三个观察孔,便于观察玻璃液面情况和清理挥发物。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锅设置在搅拌着色前区内靠近入口区的一端,第二搅拌锅设置在搅拌着色后区内靠近出料区的一端,第一搅拌锅和第二搅拌锅的内部均为圆柱体状结构,便于将色母和玻璃液进行充分扩散混合,加速色母和玻璃液的熔合,进而使得第一搅拌锅和第二搅拌锅内的玻璃液和色母均匀混合。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电极设置在入口区与第一搅拌锅之间的位置处,第二加热电极设置在第一搅拌锅与第二搅拌锅之间,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均分别设置有两根,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以便提高玻璃液色泽的均匀性。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料道坎,不仅可降低玻璃液的流速,同时还可使得玻璃液液面的高度被抬升,使得玻璃液距离加热系统更近,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进而可更好的与色母之间进行熔合。
15.2、通过连通设置的第一搅拌锅和第二搅拌锅,使得色母与玻璃液依次流经第一搅
拌锅和第二搅拌锅内进行充分扩散混合,加速了色母和玻璃液的熔合,进而可确保高粘度玻璃液色泽均匀性。
16.3、加热电极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以便提高玻璃液色泽的均匀性;脏料放料孔的设置,便于排出清理玻璃液中沉淀下来的杂物;观察孔的设置用于观察玻璃液面情况和清理挥发物。
17.4、投料盖板装置的设置,通过可调节控制色母的投料量,保证了色母投料的均匀,进而便于确保色母与玻璃液在第一搅拌锅和第二搅拌锅内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料道坎剖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投料盖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出料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出料通槽位置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u形出料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出料筒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入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的保温板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料道本体;2、入口区;21、入料通道;22、色母投料口;23、料道坎;231、坎体;232、内流道;2321、上内流道;2322、沉淀流道;3、搅拌着色区;31、搅拌着色前区;311、第一搅拌锅;312、第一加热电极;32、搅拌着色后区;321、第二搅拌锅;322、第二加热电极;33、脏料放料孔;34、观察孔;4、出料区;5、投料盖板装置;51、中间筒体;511、出料通槽;52、入料筒;521、出料控制杆;5211、固定内轴;5212、调节外轴;5213、顶板;5214、回位弹簧二;522、出料筒装置;5221、料筒;5222、固定杆;5223、顶杆;5224、活动套杆;5225、料口挡板;5226、回位弹簧一;5227、料口;5228、推板;523、搅拌电机;53、出料筒;531、推动气缸;5311、u形出料控制板;5312、封口板;5313、卡杆;5314、卡槽;5315、导杆;5316、滑槽;6、保温板;6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料道用玻璃液着色系统,包括料道本体1,料道本体1为依次顺序相连通的入口区2、搅拌着色区3和出料区4组成,入口区2、搅拌着色区3和出料区4内的上方均设置有加热系统,入口区2内设置有入料通道21,入料通道21的顶部设置有色母投料口22,色母投料口22外部的料道本体1上设置有投料盖板装置5,入料通道21内的底部、且与色母投料口22上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料道坎23,搅拌着色区3包括并列设置且相连通的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且搅拌着色前区31与入口区2相连通,搅拌着色后区32与出料区4相连通,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搅拌着色区3内还设置有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内的若干第一加热电极312和若干第二加热电极322,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的底部均设置有脏料放料孔33,且脏料放料孔33分别与第一加热电极312和第二加热电极322的位置相对应,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的顶部还均设置有若干观察孔34,出料区4内设置有与搅拌着色后区32相连通的出料通道。
31.玻璃生产时,玻璃液从入口区2内的入料通道21进入,当流动至投料盖板装置5位置相对应时,投料盖板装置5中的色母通过色母投料口22投入并与玻璃液混合进入搅拌着色区3;当玻璃液在入料通道21内流动时经过料道坎23时,料道坎23可降低玻璃液的流速,同时可使得玻璃液液面的高度被抬升,使得玻璃液距离加热系统更近,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玻璃液依次经过搅拌着色前区31和搅拌着色后区32,即可依次在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的搅拌作用下,能将色母与玻璃液之间进行充分扩散混合,加速色母与玻璃液的熔合,使得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的玻璃液和色母均匀混合,最终得到色泽均匀的彩色玻璃液,再流动至出料区4,通过出料通道出料进行收集,进行下一工序生产使用;脏料放料孔33为缩进式,便于排出清理玻璃液中沉淀下来的杂物;观察孔34的设置用于观察玻璃液面情况和清理挥发物;在彩色玻璃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热系统提供足够的热量,且该加热系统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3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3至图8所示,投料盖板装置5包括与色母投料口22形状相适配的中间筒体51,中间筒体51活动插设在色母投料口22内,中间筒体5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料筒52和出料筒53,入料筒52和中间筒体51的顶面均为开口状,入料筒52和中间筒体51的底面均为封口状,且入料筒52的底面为筛网状结构,中间筒体51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通槽511,入料筒52内的底面上同轴设置有出料控制杆521,入料筒52的底面上沿周向均布若干搅拌电机523,搅拌电机523的输出轴活动贯穿入料筒52的底面,搅拌电机523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出料筒装置522,出料筒53其中相对应的两个外壁上均设置有推动气缸531,推动气缸531的活塞杆活动贯穿至出料筒53内,且推动气缸53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u形出料控制板5311,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5311的u形开口相对,u形出料控制板53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封口板5312,两个封口板5312的对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
的卡杆5313和卡槽5314,封口板5312的顶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导杆5315,中间筒体51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导杆5315一一对应的滑槽5316,且导杆5315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5316内,多个出料筒装置522的设置,便于同时投加多种颜色的色母;同时搅拌电机523带动出料筒装置522转动,可实现出料筒装置522内色母的投料作业,保证了色母投料的均匀;通过推动气缸531推动u形出料控制板5311,使得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5311之间实现开合,从而有利于控制投料量。
33.生产前,可将色母分别加入至入料筒52内(入料筒52的顶面开口处可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盖体),搅拌电机523带动出料筒装置522转动、同时与出料控制杆521之间相配合实现色母的出料,从出料筒装置522内出料的色母穿过入料筒52内的底面、再经过中间筒体51底面上的出料通槽511、最后由出料筒53完成出料;推动气缸531可根据需要推动u形出料控制板5311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处,以便对色母出料的量进行控制,即当两个推动气缸531分别推动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5311向靠近时,此时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5311上的导杆5315分别在对应的滑槽5316内滑动,进而使得封口板5312对出料通槽511进行遮挡,从而达到控制色母出料的效果;当两个u形出料控制板5311完全相接触时(其中一个封口板5312上的卡杆5313可插入至另一个封口板5312上的卡槽5314内),此时出料通槽511可完全被封闭,则使得色母停止出料。
3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3至图9所示,出料筒装置522包括固定设置在搅拌电机523输出轴上的料筒5221,料筒522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5222,固定杆5222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顶杆5223,顶杆5223远离固定杆5222的一端外部活动套设有活动套杆5224,活动套杆5224远离顶杆52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料口挡板5225,活动套杆5224靠近顶杆5223的一端通过回位弹簧一5226与顶杆5223连接,料筒52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料口挡板5225形状大小均相适配的料口5227,且料口挡板5225活动卡设在料口5227内,料口挡板5225远离活动套杆5224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推板5228,出料控制杆521包括固定设置在入料筒52底面上的固定内轴5211,固定内轴5211的外部转动设置有调节外轴5212,调节外轴5212的外部活动设置有若干与推板5228一一对应的顶板5213,且顶板5213均通过若干回位弹簧二5214与调节外轴5212连接;入料筒52内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料筒5221数量相同的保温板6,且保温板6与料筒5221之间间隔交错分布,保温板6的截面为扇形,保温板6靠近调节外轴5212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板5213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61。
35.生产前,可将色母分别加入至各个料筒5221内(料筒5221的顶面开口处可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盖体),生产时可启动搅拌电机523,使得搅拌电机523带动相应的料筒5221进行转动,随着料筒5221的转动,当推板5228转动至与顶板5213相抵触时,顶板5213可将推板5228(连同料口挡板5225向料筒5221内方向推动),此时料口5227处于打开状态,料筒5221内的色母可流出至料筒5221的外部,再穿过入料筒52底面依次经过中间筒体51和出料筒53完成色母的投料(随着料筒5221的转动,当推板5228转动至与顶板5213不相抵触时,在回位弹簧一5226的作用下,使得料口挡板5225将料口5227堵塞住),如此循环从而可实现料口挡板5225在料口5227内的循环开合,进而完成色母的投料;当不需要进行色母出料时,可在固定内轴5211的外部转动调节外轴5212、且使得各个顶板5213分别停留在各个相对应的容纳槽61内即可,即使搅拌电机523带动相应的料筒5221进行转动,也不会与推板5228之间相抵触,进而可保证色母不会从料筒5221内出料;同时保温板6有利于保持各个料筒5221之间的
温度稳定,不容易产生热量传递,还可以对从料口5227流出的色母进行分割,便于保证色母投料均匀;固定内轴5211与调节外轴5212之间可为过盈配合,或者使得固定内轴5211远离入料筒52底面的一端伸出至调节外轴5212的外部,再使用螺母等锁紧件进行固定,便于在色母出料时保持固定内轴5211与调节外轴5212之间位置稳固。
36.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2所示,料道坎23包括设置在入料通道21内底部的坎体231,坎体231内水平并列间隔设置有若干内流道232,内流道232包括倾斜设置在坎体231内顶部的上内流道2321和垂直设置在坎体231内底部的沉淀流道2322,上内流道2321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坎体231对立的两个侧壁上,沉淀流道2322为圆台管状,沉淀流道2322的小直径端与上内流道2321相连通;上内流道2321靠近入口区2的一端至入料通道21内底部的距离小于上内流道2321远离入口区2的一端至入料通道21内底部的距离;第一搅拌锅311设置在搅拌着色前区31内靠近入口区2的一端,第二搅拌锅321设置在搅拌着色后区32内靠近出料区4的一端,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的内部均为圆柱体状结构。
37.当玻璃液流至料道坎23时,不仅可降低玻璃液的流速,同时还可对玻璃液的高度进行提升,使得玻璃液距离加热系统更近,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同时使得玻璃液从上内流道2321的底端向高端流动,也可起到降低玻璃液的流速的效果,也有利于玻璃液中的脏料可沉淀至沉淀流道2322内存积;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可均为串联式单螺旋搅拌埚,且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的螺旋桨均可采用螺旋面叶结构,便于使得色母与玻璃液依次流经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进行充分扩散混合,加速色母和玻璃液的熔合,进而可使得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的玻璃液和色母均匀混合;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可均为内圆外方的结构,使得玻璃液在流经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时,可均从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的左下方进入,经过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进行搅拌后,再均从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的右上方流出(即使得玻璃液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确保高粘度玻璃液色泽均匀性;第一加热电极312设置在入口区2与第一搅拌锅311之间的位置处,第二加热电极322设置在第一搅拌锅311与第二搅拌锅321之间,第一加热电极312和第二加热电极322均分别设置有两根,有利于提高玻璃液的温度,以便提高玻璃液色泽的均匀性。
38.坎体231的高度不能超过入料通道21内玻璃液的高度,且坎体231的高度可为入料通道21高度的一半;坎体231的高度可为150mm,入料通道21与坎体231同时相适配的设置。
39.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的直径可均为300mm,同时第一搅拌锅311和第二搅拌锅321内的螺旋桨的直径可均为245mm。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