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光学构件的背光灯单元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2:43: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光学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光学构件的背光灯单元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图像显示装置(代表性地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单元中,已知有将导光板与反射板隔着低折射率层层叠的技术。根据这样的技术,已报道了:通过隔着低折射率层,与单纯地仅利用粘合剂进行层叠的情况相比,光的利用效率更高。然而,即使利用这样的技术,也存在光在来自光源的光的入射面附近出射、亮度的均匀性不充分的情况。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26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7.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亮度的均匀性优异的背光灯单元的光学构件。
8.解决问题的方法
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具备:导光板,其具有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端面、使入射后的光出射的出射面、以及设置于与该出射面相反侧的一面的光取出图案;和反射板,其隔着双面粘合膜贴合于该导光板。该双面粘合膜从该导光板侧起依次具有第1粘合剂层、低折射率层及第2粘合剂层。在该光学构件中,该导光板的外缘位于比该双面粘合膜的外缘更靠近外侧,该双面粘合膜的外缘位于比该光取出图案的外缘更靠近外侧。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导光板的外缘与上述光取出图案的外缘的距离的最大值设为a、并将上述导光板的外缘与该双面粘合膜的外缘的距离的最大值设为b时,上述光学构件满足a>2b的关系。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灯单元。该背光灯单元具备:光源;上述端面与该光源相对地配置的上述光学构件;以及收纳该光源及该光学构件的壳体。
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背光灯单元、和配置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出射面侧的图像显示面板。
13.发明的效果
14.根据本发明,在将导光板与反射板经由包含低折射率层的双面粘合膜一体化而成的光学构件中,通过以使导光板的外缘位于比双面粘合膜的外缘更靠近外侧、并且使双面粘合膜的外缘位于比导光板的光取出图案的外缘更靠近外侧的方式构成,能够实现亮度的均匀性优异的背光灯单元。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16.图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中的导光板的外缘、双面粘合膜的外缘以及光取出图案的外缘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光灯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18.符号说明
19.10
ꢀꢀ
导光板
20.10a 端面
21.10b 出射面
22.10c 取出图案
23.20
ꢀꢀ
双面粘合膜
24.21
ꢀꢀ
第1粘合剂层
25.22
ꢀꢀ
低折射率层
26.23
ꢀꢀ
第2粘合剂层
27.24
ꢀꢀ
基材
28.30
ꢀꢀ
反射板
29.100 光学构件
30.120 光源
31.140 壳体
32.141 前面部
33.142 背面部
34.200 背光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36.a.光学构件的整体结构
37.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示例的光学构件100具有:导光板10、和隔着双面粘合膜20被贴合于导光板10的反射板30。双面粘合膜20从导光板10侧起依次具有第1粘合剂层21、低折射率层22以及第2粘合剂层23。在实际使用时,在低折射率层22与第2粘合剂层23之间设置基材24。更详细而言,可以在基材24表面形成低折射率层22,并且在基材24与低折射率层22的层叠体的两侧配置第1粘合剂层21及第2粘合剂层23。
38.导光板10具有来自光源的光入射的端面10a、使入射后的光出射的出射面10b、以及设置于与出射面10b相反侧的一面的光取出图案10c。即,代表性地,导光板10为光从端面10a入射的边光方式。更详细而言,导光板10使从光源入射至端面10a的光在内部受到反射作用等,同时导光至与端面10a相对的端部侧,在该导光过程中,使光缓慢地从出射面10b出射。光取出图案10c可以有助于导光中的反射作用等。作为光取出图案,例如可举出:白色点、凹凸形状。光取出图案10c例如可以通过像丝网印刷这样的印刷、注塑成型、激光加工、压纹加工而形成。代表性地,在出射面10b设置有出射图案。作为出射图案,例如可举出凹凸
形状。代表性地,导光板10是由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构成的板状物。作为构成导光板的树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状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树脂。
39.作为反射板30,可使用任意适当的反射板。例如,反射板可以是镜面反射板,也可以是漫反射板。作为反射板的具体例,可举出反射率高的树脂片(例如丙烯酸板)、铝、不锈钢等金属薄板或金属箔、在聚酯等树脂膜等基材上蒸镀有铝、银等的蒸镀片、聚酯等树脂膜等基材与铝等金属箔的层叠体、在内部形成有空孔(孔隙)的树脂膜。通过设置反射板30,能够提高背光灯单元的光利用效率。
4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导光板10的外缘位于比双面粘合膜20的外缘更靠近外侧,双面粘合膜20的外缘位于比导光板10的光取出图案10c的外缘更靠近外侧。换言之,在光学构件中,以使双面粘合膜20的外缘不从导光板10的外缘超出、并且使光取出图案10c的外缘不从双面粘合膜20的外缘超出的方式构成。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能够显著地抑制漏光,因此,其结果是,可以得到能够实现亮度的均匀性优异的背光灯单元的光学构件。
41.如图2所示,导光板10及双面粘合膜20分别代表性地具有俯视矩形形状。光取出图案10c在俯视时具有给定的图案,如图2所示,图案化后的区域的外缘可以实质上规定为矩形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的长边的长度比双面粘合膜20的长边的长度长,并且导光板10的短边的长度比双面粘合膜20的短边的长度长;以及双面粘合膜20的长边的长度比光取出图案10c的长边的长度长,并且双面粘合膜20的短边的长度比光取出图案10c的短边的长度长。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可以良好地防止如上所述的外缘的超出。即,在导光板10与双面粘合膜20、和/或者双面粘合膜20与光取出图案10c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即使贴合仅仅稍有偏差,也会发生如上所述的外缘的超出,但是通过它们的尺寸,能够良好地防止该超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导光板10的外缘与光取出图案10c的外缘的距离的最大值设为a(mm)、并将导光板10的外缘与双面粘合膜20的外缘的距离的最大值设为b(mm)时,光学构件满足a>2b的关系。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能够更良好地防止如上所述的外缘的超出。
42.以下,对双面粘合膜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导光板及反射板而言,可采用业界中公知的构成,因此省略除上述以外的说明。
43.b.双面粘合膜
44.b-1.双面粘合膜的概要
45.如上述a项中所说明,双面粘合膜从导光板10侧具有第1粘合剂层21、低折射率层22、以及实际使用时使用的基材24和第2粘合剂层23。低折射率层22的空隙率例如为40体积%以上。第1粘合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例如为1.0
×
105(pa)~1.0
×
107(pa),第2粘合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例如为1.0
×
105(pa)以下。通过如上所述地提高与低折射率层相邻的第1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可以防止粘合剂进入低折射率层的空隙,因此,可以将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保持于低水平,从而保持其效果。此外,通过如上所述地降低作为另一个粘合剂层的第2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能够抑制由振动导致的低折射率层的破损。抑制由振动导致的低折射率层的破损的效果在将光学构件用于车载用途和/或娱乐用途的情况下特别显著。
4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低折射率层的厚度相对于存在于双面粘合膜的粘合剂层的合
计厚度之比例如为0.10%~5.00%、优选为0.11%~4.50%、更优选为0.12%~4.00%。如果上述厚度之比为这样的范围,则能够更良好地抑制由振动导致的低折射率层的破损。更详细而言,在车载用途和/或娱乐用途中,不仅在纵向上、而且在横向上也存在大幅的振动,此时,特别能够良好地抑制横向的强度差的低折射率层的破损。
47.b-2.基材
48.代表性地,基材可以由树脂(优选为透明树脂)的膜或板状物制成。作为这样的树脂的代表例,可举出热塑性树脂、反应性树脂(例如,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pet等聚酯树脂、三乙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举出环氧丙烯酸酯类树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49.基材的厚度例如为10μm~100μm,优选为10μm~50μm。
50.基材的折射率优选为1.47以上,更优选为1.47~1.60,进一步优选为1.47~1.55。如果为这样的范围,则可以在不会对从导光板导出的光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导入图像显示单元。
51.b-3.低折射率层
52.代表性地,低折射率层在内部具有空隙。低折射率层的空隙率如上所述,为40体积%以上,代表性地为50体积%以上、优选为7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80体积%以上。另一方面,空隙率例如为90体积%以下、优选为85体积%以下。通过使空隙率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达到适当的范围。空隙率是根据使用椭圆仪测得的折射率的值并利用lorentz-lorenz’s式计算空隙率而得到的值。
53.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3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5以下。折射率的下限例如可以为1.01。如果为这样的范围,则可以在经由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而得到的导光板与周边构件的层叠结构中实现非常优异的光的利用效率。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折射率是指在波长550nm下测得的折射率。折射率是通过以下的实施例的“(1)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中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54.低折射率层只要具有上述期望的空隙率及折射率,就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构成。低折射率层可优选通过涂敷或印刷等形成。作为构成低折射率层的材料,例如可采用国际公开第2004/113966号、日本特开2013-25418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2-189802号公报中记载的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类化合物;水解性硅烷类、及其部分水解物及脱水缩合物;有机聚合物;含有硅烷醇基的硅化合物;通过使硅酸盐与酸、离子交换树脂接触而得到的活性二氧化硅;聚合性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及苯乙烯类单体);固化性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氟树脂、及氨基甲酸酯树脂);及它们的组合。低折射率层可以通过对这样的材料的溶液或分散液进行涂敷或印刷等而形成。
55.低折射率层中的空隙(孔)的尺寸是指空隙(孔)的长轴的直径及短轴的直径中长轴的直径。空隙(孔)的尺寸例如为2nm~500nm。空隙(孔)的尺寸例如为2nm以上,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上。另一方面,空隙(孔)的尺寸例如为500nm以下,优选为2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nm以下。空隙(孔)的尺寸的范围例如为2nm~500nm,优选为5nm~500nm,更优选为10nm~20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100nm。空隙(孔)的尺寸可
以根据目的及用途等调整为期望的尺寸。空隙(孔)的尺寸可以通过bet试验法来定量化。
56.空隙(孔)的尺寸可以通过bet试验法而定量化。具体而言,在比表面积测定装置(麦克默瑞提克公司制:asap2020)的毛细管中投入样品(所形成的空隙层)0.1g后,在室温下进行24小时减压干燥而将空隙结构内的气体脱气。然后,通过使氮气吸附于上述样品而描绘吸附等温线,求出细孔分布。由此,可以评价空隙尺寸。
57.低折射率层的雾度例如小于5%,优选小于3%。另一方面,雾度例如为0.1%以上,优选为0.2%以上。雾度的范围例如为0.1%以上且小于5%,优选为0.2%以上且小于3%。雾度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方法来测定。需要说明的是,雾度是低折射率层的透明性的指标。
58.将空隙层(低折射率层)切割成50mm
×
50mm的尺寸,设置于雾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制:hm-150),测定雾度。关于雾度值,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59.雾度(%)=[漫透射率(%)/全光线透射率(%)]
×
100(%)
[0060]
作为上述在内部具有空隙的低折射率层,可举出例如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多孔层和/或空气层的低折射率层。多孔层代表性地包含气凝胶、和/或粒子(例如,中空微粒和/或多孔粒子)。低折射率层可以优选为纳米孔层(具体而言,90%以上的微孔的直径在10-1
nm~103nm的范围内的多孔层)。
[0061]
作为上述粒子,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粒子。粒子代表性地由二氧化硅类化合物形成。作为粒子的形状,可举出例如:球状、板状、针状、绳状、及葡萄串状。作为绳状的粒子,可举出例如:具有球状、板状、或针状的形状的多个粒子连成念珠状的粒子;短纤维状的粒子(例如,日本特开2001-188104号公报中记载的短纤维状的粒子)、及它们的组合。绳状的粒子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分支状。作为葡萄串状的粒子,可举出例如:多个球状、板状、及针状的粒子凝聚而成为了葡萄串状的粒子。粒子的形状可以通过利用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而确认。
[0062]
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5μm、更优选为0.3μm~3μm。如果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则本发明的防破损效果变得显著。此外,可以容易地实现上述期望的厚度之比。
[0063]
以下,对低折射率层的具体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低折射率层包含会形成微细的空隙结构的一种或多种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彼此通过催化作用而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作为结构单元的形状,可举出例如:粒子状、纤维状、棒状、平板状。结构单元可以仅具有一种形状,也可以组合具有两种以上形状。以下,主要针对低折射率层为上述微孔粒子彼此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多孔体的空隙层的情况进行说明。
[0064]
这样的空隙层可以通过在空隙层形成工序中例如使微孔粒子彼此发生化学键合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粒子”(例如,上述微孔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球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微孔粒子可以是例如溶胶凝胶念珠状粒子、纳米粒子(中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中空球粒子)、纳米纤维等。微孔粒子代表性地包含无机物。作为无机物的具体例,可举出:硅(si)、镁(mg)、铝(al)、钛(ti)、锌(zn)、锆(zr)。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微孔粒子例如为硅化合物的微孔粒子,上述多孔体例如为有机硅多孔体。上述硅化合物的微孔粒子例如包含凝胶状二氧化硅化合物的粉碎体。另外,作为在至少一部分
具有多孔层和/或空气层的低折射率层的其它形式,包括例如:由纳米纤维等纤维状物质形成、该纤维状物质相互缠结形成空隙并形成了层的空隙层。这样的空隙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与上述微孔粒子彼此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多孔体的空隙层的情况同样。此外,作为其它形式,可举出使用了中空纳米粒子、纳米粘土的空隙层、使用中空纳米中空球、氟化镁而形成的空隙层。空隙层可以是由单一构成物质形成的空隙层,也可以是由多种构成物质形成的空隙层。空隙层可以由单一的上述形式构成,也可以包含着多种上述形式而构成。
[0065]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孔体的多孔结构可以是例如孔结构连续而成的连泡结构体。就连泡结构体而言,例如在上述有机硅多孔体中,是指孔结构三维地连接着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孔结构的内部空隙连续的状态。通过使多孔体具有连泡结构,可以提高空隙率。而在使用中空二氧化硅这样的独泡粒子(各自具有孔结构的粒子)的情况下,无法形成连泡结构。另一方面,在使用例如硅胶粒子(形成溶胶的凝胶状硅化合物的粉碎物)的情况下,由于该粒子具有三维的树状结构,因此,在涂敷膜(含有凝胶状硅化合物的粉碎物的溶胶的涂敷膜)中该树状粒子会发生沉降及沉积,由此可以容易地形成连泡结构。低折射率层更优选具有连泡结构包含多种细孔分布的整体式结构。整体式结构是指阶层结构,该阶层结构例如包含存在纳米尺寸的微细空隙的结构、和这样的纳米空隙聚集而成的连泡结构。在形成整体式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微细的空隙赋予膜强度,并且利用粗大的连泡空隙来赋予高空隙率,从而兼顾膜强度和高空隙率。这样的整体式结构优选能够在粉碎成硅胶粒子的前阶段的凝胶(凝胶状硅化合物)中控制生成的空隙结构的细孔分布而形成。另外,例如通过在将凝胶状硅化合物粉碎时,将粉碎后的硅胶粒子的粒度分布控制为期望的尺寸,可以形成整体式结构。
[0066]
低折射率层例如如上所述地包含凝胶状化合物的粉碎物,且该粉碎物彼此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低折射率层中的粉碎物彼此的化学性结合(化学键)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交联键、共价键、氢键。
[0067]
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粉碎物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0.10μm以上、优选为0.20μm以上、更优选为0.40μm以上。另一方面,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体积平均粒径的范围例如为0.10μm~2.00μm、优选为0.20μm~1.50μm、更优选为0.40μm~1.00μm。粒度分布可以通过例如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粒度分布评价装置、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电子显微镜等测定。需要说明的是,体积平均粒径是粉碎物的粒度的偏差的指标。
[0068]
凝胶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凝胶状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凝胶状硅化合物。
[0069]
另外,在低折射率层(空隙层)中,例如,优选所含的硅原子形成了硅氧烷键。作为具体例,空隙层中所含的全部硅原子中,未键合的硅原子(也就是残留硅烷醇)的比例例如小于50%、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
[0070]
以下,对这样的低折射率层的形成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0071]
代表性地,该方法包括:在树脂膜上形成作为低折射率层(空隙层)的前体的空隙结构的前体形成工序;以及在前体形成工序后,在该前体内部引发交联反应的交联反应工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制作含有微孔粒子的含有液(以下有时称为“微孔粒子含有液”或简
称为“含有液”)的含有液制作工序;以及使该含有液干燥的干燥工序,在前体形成工序中,使干燥体中的微孔粒子彼此以化学方式成键而形成前体。含有液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包含微孔粒子的悬浮液。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主要针对微孔粒子为凝胶状化合物的粉碎物、且空隙层包含凝胶状化合物的粉碎物的多孔体(优选为有机硅多孔体)的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微孔粒子为凝胶状化合物的粉碎物以外的情况下,低折射率层也可以同样地形成。
[0072]
根据上述的方法,可形成例如具有非常低的折射率的低折射率层(空隙层)。其理由例如可推测如下。但该推测并不限定低折射率层的形成方法。
[0073]
上述粉碎物是将凝胶状硅化合物粉碎而成的,因此,粉碎前的凝胶状硅化合物的三维结构形成为分散于三维基本结构中的状态。进一步,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将凝胶状硅化合物的粉碎物涂布于树脂膜上,可形成基于三维基本结构的多孔性结构的前体。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的方法,可形成与凝胶状硅化合物的三维结构不同的基于粉碎物的涂敷的新的多孔结构(三维基本结构)。因此,在最终得到的空隙层中,例如可以实现与空气层同等程度地发挥功能的低折射率。此外,在上述的方法中,使粉碎物彼此形成了化学键,因此,可使三维基本结构得以固定化。因此,尽管最终得到的空隙层是具有空隙的结构,也可以保持充分的强度和挠性。
[0074]
低折射率层的具体构成及形成方法的详细情况记载于例如国际公开第2019/151073号中。将该公报的记载援引于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
[0075]
b-4.第1粘合剂层
[0076]
第1粘合剂层具有构成第1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在通常的状态下不会浸透到低折射率层的空隙的程度的硬度。如上所述,第1粘合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0
×
105(pa)~1.0
×
107(pa),例如为1.1
×
105(pa)以上、1.2
×
105(pa)以上、1.3
×
105(pa)以上、1.4
×
105(pa)以上、1.5
×
105(pa)以上、1.6
×
105(pa)以上、1.7
×
105(pa)以上、1.8
×
105(pa)以上、1.9
×
105(pa)以上或2.0
×
105(pa)以上,且为1.0
×
107(pa)以下、5.0
×
106(pa)以下、1.0
×
106(pa)以下或5.0
×
105(pa)以下,优选为1.3
×
105(pa)~1.0
×
106(pa),更优选为1.5
×
105(pa)~5.0
×
105(pa)。储能模量如下所述地求出:基于jis k7244-1“塑料-动态机械特性的试验方法”中记载的方法,在频率1hz的条件下,在-50℃~150℃的范围以升温速度5℃/分进行测定,读取此时在23℃下的值而求出。
[0077]
作为构成第1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只要具有如上所述的特性,就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代表性地可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代表性地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主成分(基础聚合物)。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可以以50重量%以上、优选以70重量%以上、更优选以90重量%以上的比例包含于粘合剂组合物。(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成分。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可举出例如具有1个~18个碳原子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该烷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优选为3个~9个。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还可举出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芳香环(甲基)丙烯酸酯、含杂环(甲基)丙烯酸酯等共聚单体。共聚单体优选为含羟基单体和/或含杂环(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为n-丙烯酰基吗啉。丙烯酸类粘合剂
组合物可以优选含有硅烷偶联剂和/或交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举出例如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举出例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这样的粘合剂层或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详细情况记载于例如日本专利第4140736号,将该专利公报的记载援引于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
[0078]
第1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30μm、更优选为5μm~10μm。第1粘合剂层的厚度如果为这样的范围,则具有以下优点:具有充分的密合力、并且粘合剂层厚度相对于整体厚度的影响小。此外,可以容易地实现上述期望的厚度之比。
[0079]
b-5.第2粘合剂层
[0080]
第2粘合剂层由任意适当的粘合剂构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粘合剂层由粘合剂形成,该粘合剂具有可以吸收振动的传递而抑制低折射率层的破损这样的柔性。如上所述,第2粘合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例如为1.0
×
105(pa)以下,例如为1.0
×
105(pa)以下、9.5
×
104(pa)以下、9.0
×
104(pa)以下、8.5
×
104(pa)以下、8.0
×
104(pa)以下、7.5
×
104(pa)以下、或7.0
×
104(pa)以下,且为1.0
×
103(pa)以上、5.0
×
103(pa)以上、1.0
×
104(pa)以上、或5.0
×
104(pa)以上,优选为5.0
×
103(pa)~9.0
×
104(pa)以下,更优选为1.0
×
104(pa)~8.5
×
104(pa)。
[0081]
作为构成第2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只要具有如上所述的特性,就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代表性地可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如上述b-4项中所说明。但构成第2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优选不含有含杂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共聚单体。另外,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基础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2000000以下、更优选为5000~1600000。第2粘合剂层或构成第2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详细情况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16-190996号公报中,将该公报的记载援引至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
[0082]
第2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300μm、更优选为10μm~200μm。如果第2粘合剂层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则特别是在横向上振动时,可以缓和冲击而减少对低折射率层的损伤,并且可以减少图像显示装置组装时产生的结构内的应变,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图像显示时的亮度不均。此外,可以容易地实现上述期望的厚度之比。
[0083]
c.背光灯单元
[0084]
上述a项及b项中记载的光学构件可以适用于背光灯单元(特别是边光式背光灯单元)。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这样的背光灯单元。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这样的背光灯单元。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光灯单元的剖面示意图。背光灯单元200具备:光源120;导光板10的端面10a与光源120相对地配置的a项及b项中记载的光学构件100;以及收纳光源120及光学构件100的壳体140。
[0085]
光源120与导光板的端面10a相对地配置于导光板10的一个端部侧。因此,代表性地,背光灯单元为边灯方式。代表性地,光源120被未图示的反射器包围。作为光源,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构成。作为具体例,可举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冷阴极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热阴极管(hcfl: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使用led光源。代表性地,led光源可以将led(点光源)配置成一列而构成。
[0086]
壳体140具有前面部141和背面部142,并且收纳光源120及光学构件100。背面部
142是上方(前面侧)开口的箱状,前面部141在与背面部142相对的一对端部从背面部向内侧突出。代表性地,前面部141与背面部142粘固而一体化。通过这样的构成,壳体140可以将光学构件100嵌合。
[0087]
d.图像显示装置
[0088]
上述c项的背光灯单元可以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等)。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c项中记载的背光灯单元、和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射面侧的图像显示面板。
[0089]
实施例
[0090]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实施例中的“%”及“份”为重量基准。
[0091]
(1)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0092]
在丙烯酸膜上形成低折射率层后,切割成50mm
×
50mm的尺寸,将其隔着粘合层贴合于玻璃板(厚度:3mm)的表面。将上述玻璃板的背面中央部(直径20mm左右)用黑色记号笔涂满,得到了在该玻璃板的背面不会发生反射的样品。将上述样品设置于椭圆仪(j.a.woollam japan公司制:vase),在550nm的波长、入射角50~80度的条件下测定了折射率。
[0093]
(2)亮度的均匀性
[0094]
点亮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背光灯单元,通过肉眼观察确认了亮度的均匀性。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
[0095]

:亮度整体均匀
[0096]
×
:确认到漏光,且亮度不均匀。
[0097]
[制造例1]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敷液的制备
[0098]
(1)硅化合物的凝胶化
[0099]
在2.2g的二甲亚砜(dmso)中溶解作为硅化合物的前体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0.95g,制备了混合液a。在该混合液a中添加0.01mol/l的草酸水溶液0.5g,在室温下进行30分钟搅拌,由此使mtms水解,生成了含有三羟基甲基硅烷的混合液b。
[0100]
在5.5g的dmso中添加28重量%的氨水0.38g、及纯水0.2g之后,进一步追加上述混合液b,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由此进行三羟基甲基硅烷的凝胶化,得到了含有凝胶状硅化合物的混合液c。
[0101]
(2)熟化处理
[0102]
将如上所述地制备的含有凝胶状硅化合物的混合液c直接在40℃下温育20小时,进行了熟化处理。
[0103]
(3)粉碎处理
[0104]
接着,用刮铲将如上所述地进行了熟化处理后的凝胶状硅化合物捣碎成数mm~数cm尺寸的颗粒状。接下来,在混合液c中添加异丙醇(ipa)40g,轻轻地搅拌后,在室温下静置6小时,对凝胶中的溶剂及催化剂进行了倾析。通过进行3次同样的倾析处理而进行溶剂置换,得到了混合液d。接下来,对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硅化合物进行粉碎处理(高压无介质粉碎)。粉碎处理(高压无介质粉碎)使用均化器(smt公司制、商品名“uh-50”),在5cc的螺口瓶
中称量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化合物1.85g及ipa1.15g后,在50w、20khz的条件下进行了2分钟的粉碎。
[0105]
通过该粉碎处理。上述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硅化合物被粉碎,由此,该混合液d’成为粉碎物的溶胶液。通过动态光散射式纳米轨迹粒度分析计(日机装株式会社制、upa-ex150型)确认了混合液d’中所含的粉碎物的表示粒度偏差的体积平均粒径,结果为0.50~0.70。进而,相对于该溶胶液(混合液c’)0.75g以光产碱剂(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wpbg266)的1.5重量%浓度mek(甲乙酮)溶液0.062g、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烷的5%浓度mek溶液0.036g的比率进行添加,得到了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敷液。
[0106]
[制造例2]构成第1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制备
[0107]
在配备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颈烧瓶内,将丙烯酸丁酯90.7份、n-丙烯酰基吗啉6份、丙烯酸3份、丙烯酸2-羟基丁酯0.3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
偶氮二异丁腈0.1重量份连同乙酸乙酯100g一起添加,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进行8小时聚合反应,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相对于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合异氰酸酯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合物)0.2份、过氧化苯甲酰(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 bmt)0.3份、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bm-403)0.2份,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接下来,在实施了有机硅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三菱化学聚酯膜株式会社制、厚度:38μm)的单面,以使干燥后的粘合剂层的厚度达到20μm的方式涂布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并在150℃下进行3分钟的干燥,形成了粘合剂层。得到的粘合剂的储能模量为1.3
×
105pa。
[0108]
[制造例3]构成第2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制备
[0109]
在配备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凝器的四颈烧瓶内,将丙烯酸丁酯99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1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
偶氮二异丁腈0.1份连同乙酸乙酯100份一起添加,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后,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于55℃附近,进行8小时的聚合反应,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相对于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配合异氰酸酯交联剂(三井武田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takenate d110n,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0.1份、过氧化苯甲酰(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 bmt)0.1份、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bm-403)0.2份,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接下来,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涂布于利用有机硅类剥离剂进行了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隔膜:三菱化学聚酯膜株式会社制,mrf38)的单面,在150℃下进行3分钟的干燥,在隔膜的表面形成了厚度为20μm的粘合剂层。得到的粘合剂的储能模量为8.2
×
104pa。
[0110]
[制造例4]双面粘合膜的制作
[0111]
将制造例1中制备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敷液涂敷于厚度30μm的基材(丙烯酸膜)。涂敷层的湿润厚度(干燥前的厚度)为约27μm。对该涂敷层在温度100℃下进行1分钟的处理而使其干燥,在基材上形成了低折射率层(厚度0.9μm)。得到的低折射率层的空隙率为56%,折射率为1.15。接下来,在低折射率层表面形成由制造例2中制备的粘合剂制成的第1粘合剂层(厚度10μm),进一步在基材表面形成了由在制造例3中制备的粘合剂制成的第2粘
合剂层(厚度28μm)。这样一来,制作了具有第1粘合剂层/低折射率层/基材/第2粘合剂层的结构的双面粘合膜。
[0112]
[实施例1]
[0113]
从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king jim公司制、商品名“xmc10”)中取出背光灯单元。从所取出的背光灯单元(实质上为壳体)中取出导光板。另一方面,将在制造例4中得到的双面粘合膜以其尺寸小于导光板尺寸、并且大于设置于导光板的光取出图案的尺寸的方式切出。具体而言,切出的双面粘合膜的尺寸为119mm
×
176.5mm,导光板的尺寸为120mm
×
179mm,光取出图案(实质上是图案化后的区域的外缘)的尺寸为117mm
×
173mm。将导光板与市售的反射板(东丽株式会社制、商品名“lumirror(注册商标)#225e6sr”)隔着切成上述尺寸的双面粘合膜贴合,得到了光学构件。此时,将导光板贴合于第1粘合剂层。需要说明的是,在贴合中,双面粘合膜外缘从导光板外缘超出、及光取出图案外缘从双面粘合膜外缘超出均未确认到。将所得到的光学构件再次装入壳体,制作了背光灯单元。将所得到的背光灯单元供于上述(2)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0114]
[比较例1]
[0115]
将双面粘合膜切成与导光板相同尺寸,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光学构件及背光灯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贴合中,确认到了双面粘合膜外缘从导光板外缘超出。将所得到的背光灯单元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0116]
[比较例2]
[0117]
将双面粘合膜切成与光取出图案相同的尺寸,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光学构件及背光灯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贴合中,确认到了光取出图案外缘从双面粘合膜外缘超出。将所得到的背光灯单元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0118]
[表1]
[0119][0120]
根据表1可以明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整导光板、双面粘合膜及导光板的光取出图案的尺寸,并且以使导光板的外缘位于比双面粘合膜的外缘更靠近外侧、使双面粘合膜的外缘位于比导光板的光取出图案的外缘更靠近外侧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实现亮度的均匀性优异的背光灯单元。
[0121]
工业实用性
[0122]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及背光灯单元可以适当地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
装置)的背光灯单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