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8:05: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变形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中,例如堰坝、蓄水池、地铁、涵洞、水闸、隧道等地下、水下工程中,由于不能连续浇筑或由于地基沉降(地震)的变形,或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构件的热胀冷缩等原因,在浇筑时常故意留有变形缝,这些缝隙要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外部水或地下水渗漏到结构空间中。
3.在公告号为cn2026723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种混凝土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其特征是包括沥青木丝板、沥青油膏、环氧树脂、防水砂浆,混凝土墙变形缝宽度为20~30mm,变形缝内设置沥青木丝板,沥青木丝板厚度为8~18mm,沥青木丝板与结构板的空隙填塞沥青油膏,变形缝两侧结构板表面设置防水砂浆,防水砂浆厚度为10~20mm,强度为m7.5,变形缝部位采用环氧树脂封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仅使用沥青木丝板、沥青油膏、环氧树脂和防水砂浆,在应用于堰坝分块混凝土中长时间使用后止水效果容易下降,导致变形缝渗水,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中部设有变形缝,所述混凝土块上表面靠近变形缝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上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靠近变形缝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有第一u形止水板,所述第一u形止水板两侧的竖直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固定板的通孔内,所述第一u形止水板两侧的侧壁均与变形缝内壁抵接,所述第一u形止水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u形止水板并调节高度的固定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第一u形止水板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槽内,再将第一u形止水板两侧的竖直部插入两个第一固定板的通孔内,通过固定组件调节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并固定,当水流进入时,变形缝上端被第一u形止水板填充,水流有效的被阻隔在变形缝外,降低了变形缝渗水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块的使用寿命,第一u形止水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变形缝发生形变时,第一u形止水板始终保持两侧与变形缝内壁抵接的状态,降低了变形缝形变后渗水的概率。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设有多组,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与第一u形止水板上表面固定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套管以及固定套设在套管上的第一转动块。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并固定时,工作人员将套管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并转动转动块使得套管向下移动并抵紧第一固定板上表面,以此使得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被固定,提高了第一u形止水板对不同宽度变形缝的适配性,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从通孔内脱落的概率。
11.进一步的,所述套管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橡胶片,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橡胶片并间隙配合。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块,使得套管与第一固定板配合并抵紧第一橡胶片,增大了套管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在通孔内晃动的概率。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块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操作杆,多个所述操作杆关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均匀分布。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杆使得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块更加省力,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固定组件。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形止水板内壁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u形止水板倾斜设置的内壁,有利于水流进入第一u形止水板后沿倾斜的内壁流出,降低了水流堆积在第一u形止水板内壁的概率。
1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有第二u形止水板,所述第二u形止水板两侧竖直部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u形止水板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流进入变形缝内的概率,为第一u型止水板和变形缝提供了保护作用。
1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固定板间隙配合的第二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均固定有第二转动块,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均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上并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开设有多个供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时,工作人员将第二螺纹杆穿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并转动第二转动块,使得第二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并向下移动抵紧第二固定板,以此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混凝土块固定,降低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脱落的概率。
2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下表面均固定第二橡胶片,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第二橡胶片并间隙配合。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橡胶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动块,使得第二转动块与第二固定板配合并抵紧第二橡胶片,增大了第二转动块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了第二转动块对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作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当需要安装第一u形止水板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槽内,再将第一u形止水板两侧的竖直部插入两个第一固定板的通孔内,通过固定组件调节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并固定,当水流进入时,变形缝上端被第一u形止水板填充,水流有效
的被阻隔在变形缝外,降低了变形缝渗水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块的使用寿命,第一u形止水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变形缝发生形变时,第一u形止水板始终保持两侧与变形缝内壁抵接的状态,降低了变形缝形变后渗水的概率;
25.(2)本技术中,当需要调节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并固定时,工作人员将套管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并转动转动块使得套管向下移动并抵紧第一固定板上表面,以此使得第一u形止水板的高度被固定,提高了第一u形止水板对不同宽度变形缝的适配性,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从通孔内脱落的概率;
26.(3)本技术中,第二u形止水板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流进入变形缝内的概率,为第一u型止水板和变形缝提供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号说明:
31.1、混凝土块;11、变形缝;12、安装槽;121、螺纹孔;2、第一固定板;21、通孔;3、第一u形止水板;4、固定组件;41、第一螺纹杆;42、套管;421、第一橡胶片;43、第一转动块;431、操作杆;5、第二固定板;6、第二u形止水板;7、第二螺纹杆;8、第二转动块;81、第二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止水结构,请参阅图1-3,包括混凝土块1、第一固定板2、第一u形止水板3以及固定组件4。混凝土块1中部开设有变形缝11,混凝土块1上表面靠近变形缝1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2。第一固定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固定板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2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2内,每个第一固定板2的长度均大于变形缝11的长度,每个第一固定板2上表面靠近变形缝11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通孔21。第一u形止水板3为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第一u形止水板3设置在变形缝11内,第一u形止水板3两侧的竖直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固定板2的通孔21内,第一u形止水板3两侧的侧壁均与变形缝11内壁抵接。
36.固定组件4安装在第一u形止水板3上,用于固定第一u形止水板3并调节高度,固定组件4设有多组,每组固定组件4均包括第一螺纹杆41、套管42和第一转动块43。第一螺纹杆41为竖直设置的杆状结构,第一螺纹杆41固定在第一u形止水板3的上表面。套管42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套管42与第一螺纹杆41螺纹连接。第一转动块43为六边形块状结构,第一转动块43固定套设在套管42上。
37.当需要安装第一u形止水板3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固定板2安装在安装槽12内,再将第一u形止水板3两侧的竖直部插入两个第一固定板2的通孔21内,将套管42与第一螺纹杆41螺纹连接,并转动转动块使得套管42向下移动并抵紧第一固定板2上表面,以此使得第一u形止水板3的高度被固定,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3从通孔21内脱落的概率,当水流进入时,变形缝11上端被第一u形止水板3填充,水流有效的被阻隔在变形缝11外,降低了变形缝11渗水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块1的使用寿命,第一u形止水板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变形缝11发生形变时,第一u形止水板3始终保持两侧与变形缝11内壁抵接的状态,降低了变形缝11形变后渗水的概率。
38.为了降低第一u形止水板3在通孔21内晃动的概率,套管42靠近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橡胶片421,第一螺纹杆41贯穿第一橡胶片421并间隙配合,第一橡胶片42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块43,使得套管42与第一固定板2配合并抵紧第一橡胶片421,增大了套管4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的摩擦力,以此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3在通孔21内晃动的概率。
39.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固定组件4,第一转动块43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操作杆431,多个操作杆431关于第一螺纹杆41的轴线均匀分布,操作杆431使得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块43更加省力,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固定组件4。
40.为了降低水流堆积在第一u形止水板3内壁的概率,第一u形止水板3内壁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第一u形止水板3倾斜设置的内壁,有利于水流进入第一u形止水板3后沿倾斜的内壁流出,以此降低了水流堆积在第一u形止水板3内壁的概率。
41.为了对第一u型止水板和变形缝11进行保护,每个第一固定板2上表面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板5,两个第二固定板5的上表面共同固定有第二u形止水板6,第二u形止水板6两侧竖直部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u形止水板6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流进入变形缝11内的概率,以此为第一u型止水板和变形缝11提供了保护作用。
42.为了降低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脱落的概率,每个第二固定板5上表面均贯穿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固定板5间隙配合的第二螺纹杆7,每个第二螺纹杆7上端均固定有第二转动块8,每个第二螺纹杆7均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上并间隙配合,安装槽12内底壁开设有多个供第二螺纹杆7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21,当需要固定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5时,工作人员将第二螺纹杆7穿过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并转动第二转动块8,使得第二螺纹杆7与螺纹孔121螺纹连接并向下移动抵紧第二固定板5,以此将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5与混凝土块1固定,以此降低了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5脱落的概率。
43.为了进一步增强第二转动块8对第二固定板5的固定作用,每个第二转动块8的下表面均固定第二橡胶片81,第二螺纹杆7贯穿第二橡胶片81并间隙配合,第二橡胶片8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动块8,使得第二转动块8与第二固定板5配合并抵紧第二橡胶片81,增大了第二转动块8与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摩擦力,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第二转动块8对第二固定板5的固定作用。
4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堰坝分块混凝土变形缝11止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安装第一u形止水板3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固定板2安装在安装槽12内,再将第一u形止水板3两侧的竖直部插入两个第一固定板2的通孔21内,将套管42与第一螺纹杆41螺纹连接,并转动转动块使得套管42向下移动并抵紧第一固定板2上表面,以此使得第一u形止水板3的高度
被固定,降低了第一u形止水板3从通孔21内脱落的概率,当水流进入时,变形缝11上端被第一u形止水板3填充,水流有效的被阻隔在变形缝11外,降低了变形缝11渗水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块1的使用寿命,第一u形止水板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变形缝11发生形变时,第一u形止水板3始终保持两侧与变形缝11内壁抵接的状态,降低了变形缝11形变后渗水的概率。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