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8 23:4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cnc加工领域,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结构特征,相应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加工工艺而产生形式多样的夹紧装置。传统采用锁螺丝的方式将工件固定在夹紧装置上,导致固定夹紧压力大小不同,故这种固定工件的方式具有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的缺点,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夹紧装置,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快速夹紧装置,包括承载座及锁紧件;
6.所述承载座包括本体、前夹板、后夹板,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位于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与本体间隙设置,所述本体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前夹板和后夹板的方向设置;
7.所述锁紧件将前夹板和后夹板固定在本体,使得所述前夹板与所述本体贴合,所述后夹板与所述本体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及扳手,所述承载座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前夹板、本体及后夹板,所述螺杆穿过连接孔与扳手螺接。
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座设有第一分隔槽,所述第一分隔槽始自承载座的上表面并沿承载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隔槽将承载座分成本体和前夹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座设有第二分隔槽,所述第二分隔槽始自承载座的上表面并沿承载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隔槽将承载座分成本体和后夹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前夹板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第四分隔槽与所述第一分隔槽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将前夹板分成若干块。
12.进一步的,所述后夹板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第四分隔槽与所述第二分隔槽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将后夹板分成若干块。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及压紧件,所述承载座设于底座,所述压紧件将承载座压合在底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本体间隙设置的前夹板和后夹板,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缺口朝向前夹板和后夹板设置,实现快速放置工件的效果,锁紧件使得前夹板和后夹板夹持本体,达到快速固定工件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座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座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座侧视图。
20.附图标记包括:
21.1—承载座
ꢀꢀꢀꢀꢀꢀꢀꢀꢀꢀꢀꢀꢀꢀꢀ
11—本体
ꢀꢀꢀꢀꢀꢀꢀꢀꢀꢀꢀꢀ
12—前夹板
22.13—后夹板
ꢀꢀꢀꢀꢀꢀꢀꢀꢀꢀꢀꢀꢀꢀ
101—凹槽
ꢀꢀꢀꢀꢀꢀꢀꢀꢀꢀꢀ
102—第一分隔槽
23.103—第二分隔槽
ꢀꢀꢀꢀꢀꢀꢀꢀꢀ
104—第三分隔槽
ꢀꢀꢀꢀꢀ
2—锁紧件
24.3—底座
ꢀꢀꢀꢀꢀꢀꢀꢀꢀꢀꢀꢀꢀꢀꢀꢀꢀ
4—压紧件
ꢀꢀꢀꢀꢀꢀꢀꢀꢀꢀꢀ
1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夹紧装置,包括承载座1及锁紧件2;
27.所述承载座1包括本体11、前夹板12、后夹板13,所述前夹板12和后夹板 13分别位于本体11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分别与本体11间隙设置,所述本体11设有若干个凹槽101,每个所述凹槽101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的方向设置;
28.所述锁紧件2将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固定在本体11,使的所述前夹板12与所述本体11贴合,所述后夹板13与所述本体11贴合。
2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体11位于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之间,前夹板12 和后夹板13的上表面均突伸出本体11的上表面,在本体11的上表面加工若干个凹槽101,凹槽101用于容置外界工件100,一个凹槽101容置一个工件100,首先将工件100放入凹槽101后,接着锁紧件2将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夹紧本体 11,在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的作用下,工件100被固定在凹槽101内,实现快速固定工件100的目的。
30.通过设置与本体11间隙设置的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在本体1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01,凹槽101的缺口朝向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设置,实现快速放置工件100的效果,锁紧件2使得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夹持本体11,达到快速固定工件100的目的。
31.所述锁紧件2包括螺杆及扳手,所述承载座1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前夹板12、本体11及后夹板13,所述螺杆穿过连接孔与扳手螺接,扳手和螺杆的连接结构,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的目的。
32.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一分隔槽102,所述第一分隔槽102始自承载座1的上表面并沿承载座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隔槽102沿承载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承载座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分隔槽102将承载座1分成本体11和前夹板12,前夹板12与本体11的上部分分离,下部分呈一体状,第一分割槽 102包括上槽体和下槽体,下槽体的径向规格大于上槽体的径向规格,使得前夹板12相对本体11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取放工件。
33.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二分隔槽103,所述第二分隔槽103始自承载座1的上表面并沿
承载座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隔槽103沿承载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承载座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分隔槽103将承载座1分成本体11和后夹板13,后夹板13与本体11的上部分分离,下部分呈一体状,第二分隔槽 103包括上槽体和下槽体,下槽体的径向规格大于上槽体的径向规格,使得后夹板13相对本体11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取放工件。
34.所述前夹板12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104,第四分隔槽104与所述第一分隔槽102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104将前夹板12分成若干块。
35.所述后夹板13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104,第四分隔槽104与所述第二分隔槽103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104将后夹板13分成若干块,第四分割槽104的设置,方便单独控制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方便取放工件100。
36.还包括底座3及压紧件4,所述承载座1设于底座3,所述压紧件4将承载座 1压合在底座3,压紧件4采用气缸驱动压块升降的结构,将承载座1固定在底座3上,将承载座1固定在加工设备中,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37.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1)及锁紧件(2);所述承载座(1)包括本体(11)、前夹板(12)、后夹板(13),所述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分别位于本体(11)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分别与本体(11)间隙设置,所述本体(11)设有若干个凹槽(101),每个所述凹槽(101)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的方向设置;所述锁紧件(2)将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固定在本体(11),使得所述前夹板(12)与所述本体(11)贴合,所述后夹板(13)与所述本体(11)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2)包括螺杆及扳手,所述承载座(1)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前夹板(12)、本体(11)及后夹板(13),所述螺杆穿过连接孔与扳手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一分隔槽(102),所述第一分隔槽(102)始自承载座(1)的上表面并沿承载座(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隔槽(102)将承载座(1)分成本体(11)和前夹板(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二分隔槽(103),所述第二分隔槽(103)始自承载座(1)的上表面并沿承载座(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隔槽(103)将承载座(1)分成本体(11)和后夹板(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12)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104),第四分隔槽(104)与所述第一分隔槽(102)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104)将前夹板(12)分成若干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13)设有若干个第四分隔槽(104),第四分隔槽(104)与所述第二分隔槽(103)连通,所述第四分隔槽(104)将后夹板(13)分成若干块。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及压紧件(4),所述承载座(1)设于底座(3),所述压紧件(4)将承载座(1)压合在底座(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夹紧装置;包括承载座及锁紧件;所述承载座包括本体、前夹板、后夹板,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位于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分别与本体间隙设置,所述本体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前夹板和后夹板的方向设置;所述锁紧件将前夹板和后夹板固定在本体,使得所述前夹板与所述本体贴合,所述后夹板与所述本体贴合;实现快速放置工件的效果,达到快速固定工件的目的。的。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川 曾立强 邓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国泰达鸣精密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