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2022-10-26 17:30: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俯仰程序角、偏航程序角和干扰数据;输入所述俯仰程序角、所述偏航程序角和所述干扰数据至所述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所述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的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目标时刻的火箭质心坐标和发射系姿态角;根据发射塔特征高度序列和所述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时刻的起飞漂移量;输入所述起飞漂移量至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得到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输出的最优俯仰程序角和最优偏航程序角以实现对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的主动控制,其中,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基于尾焰喷流影响范围指标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俯仰程序角、偏航程序角,还包括:获取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俯仰程序角和偏航程序角,分别将所述俯仰程序角和所述偏航程序角初始化为俯仰程序角特征参数序列和偏航程序角特征参数序列,得到所述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初始俯仰程序角和初始偏航程序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数据包括地面风干扰、初始偏差干扰和火箭内部干扰数据,所述地面风干扰包括地面风风速,所述初始偏差干扰包括所述运载火箭的初始姿态偏差和初始摆角,所述火箭内部干扰数据包括所述运载火箭的加工精度误差和装配精度误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起飞段数据确定,包括质心运动方程、绕质心运动方程、控制方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射塔特征高度序列和所述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时刻的起飞漂移量,包括:根据发射塔特征高度序列,得到地平面内发射台中心指向发射塔的单位矢;根据所述仿真数据,得到在目标时刻所述运载火箭的箭体轴线在对应高度处的特征点坐标;根据所述单位矢和所述特征点坐标,得到目标时刻的起飞漂移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基于尾焰喷流影响范围指标确定,包括: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表示为起飞漂移量最大值最小化公式,且所述尾焰喷流影响范围指标的最大值满足目标约束条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焰喷流影响范围指标基于目标时刻所述运载火箭尾部中心点坐标确定。8.一种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俯仰程序角、偏航程序角和干扰数据;仿真模块,用于输入所述俯仰程序角、所述偏航程序角和所述干扰数据至所述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所述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的仿真数据,所述仿真数据包括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目标时刻的火箭质心坐标和发射系姿态角;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发射塔特征高度序列和所述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时刻的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块,用于输入所述起飞漂移量至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得到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输出的最优俯仰程序角和最优偏航程序角以实现对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的主动控制,其中,所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基于尾焰喷流影响范围指标确定。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主动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俯仰程序角、偏航程序角和干扰数据并输入至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的多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仿真数据,仿真数据包括运载火箭在起飞段目标时刻的火箭质心坐标和发射系姿态角;根据发射塔特征高度序列和仿真数据,得到目标时刻的起飞漂移量;输入起飞漂移量至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得到起飞漂移量优化模型输出的最优俯仰程序角和最优偏航程序角以实现对运载火箭起飞漂移量的主动控制。本申请在火箭起飞段设计一定规律的程序角,使得火箭向发射塔方向的横向漂移量减小,降低对箭塔净空间的需求,对缩小发射塔建设规模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志 宋征宇 肖耘 吴义田 徐珊姝 陈晓飞 袁赫 刘银 李静琳 崔硕 张普卓 杜昊昱 朱海洋 王紫扬 余光学 邓舞燕 袁晗 张荣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