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8:1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中的磷部分来源于化肥和农业废弃物。生活中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也使生活污水中磷的含量显著增加。化工、染料和纺织印染、农药、医药与医疗及食品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常含有有机磷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对海洋生物危害巨大,过量的磷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使土壤发生不良变化。
3.更严重的会导致毒化空气和水质,通过植物吸收,降低农副产品生物学质量,造成残毒通过植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过量的磷对水体有较大危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作用远大于氮的作用。
4.目前针对污水磷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除磷效果差,出水磷含量不达标;二是单独使用一种方法除磷,成本高;三是不能兼顾氮、有机物的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包括曝气区、第一沉淀区、除磷区、加药区、第二沉淀区;所述曝气区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沉淀区设置有出水口;曝气区设置有第一污水管与第一沉淀区连通,第一沉淀区设置有污泥管与所述除磷区连通,除磷区设置有第二污水管与所述加药区连通,加药区设置有第三污水管与所述第二沉淀区连通,第二沉淀区设置有脱磷水回流管与曝气区连通;除磷区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与曝气区连通,第二沉淀区设置有出泥口。
6.具体的,所述曝气区进水方式采用下进上出,用于利用聚磷菌摄取磷,去除有机物,同时发生硝化作用。
7.具体的,所述进水口的含磷污水进入所述曝气区,所述第二沉淀区的上清液通过所述脱磷水回流管进入曝气区,所述除磷区的脱磷污泥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曝气区,所述脱磷污泥含有聚磷菌。
8.具体的,所述除磷区为厌氧区,所述第一沉淀区的含磷污泥通过所述污泥管进入除磷区,在厌氧环境下磷得到释放,不含磷污泥形成沉淀,经所述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曝气区,含磷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二污水管进入所述加药区。
9.具体的,所述除磷区内设置有除磷填料。
10.具体的,所述加药区投放有化学除磷剂,所述化学除磷剂含有石灰乳。
11.具体的,所述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中污水流向:由所述曝气区到所述第一沉淀区,处理后的脱磷水由所述出水口排出;含磷污泥进入所述除磷区,经除磷区反应后,含磷上清液进入所述加药区,经加药区反应后进入第二沉淀区,脱磷水上清液回流至曝气区。
12.具体的,所述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中污泥流向:经所述曝气区反应后,含磷污泥进入所述第一沉淀区;经第一沉淀区反应后,含磷污泥进入所述除磷区;经除磷区反应后,含有聚磷菌的脱磷污泥经所述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曝气区;除磷区的含磷污水经所述加药区和第二沉淀区反应后形成浓缩含磷污泥从所述第二沉淀区的出泥口排出。
13.本发明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相结合,提高污水除磷效果,同时对污泥中的磷进行回收与利用,具有布局紧凑、操作方便、去除效果好、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5.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的污水、污泥流向图;附图标记:1-曝气区;2-第一沉淀区;3-除磷区;4-加药区;5-第二沉淀区;6-进水口;7-出水口;8-出泥口;9-污泥回流管;10-脱磷水回流管;11-第一污水管;12-污泥管;13-第二污水管;14-第三污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7.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连接”、“连通”表示直接或通过其他组件间接的连接或连通。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但并不直接表示先后顺序或重要程度的不同。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1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包括曝气区1、第一沉淀区2;除磷区3、加药区4、第二沉淀区5。
19.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的污水、污泥流向图;曝气区1设置有进水口6,第二沉淀区5通过脱磷水回流管10与曝气区1连通,除磷区3通过污泥回流管9与曝气区1连通;曝气区1通过第一污水管11与第一沉淀区2连通;第一沉淀区2设置有出水口7,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第一沉淀区2通过污泥管12与除磷区3连通,用于含磷污泥通过;除磷区3通过污泥回流管9与曝气区1连通,含有聚磷菌的脱磷污泥经污泥回流管9回流至曝气区1,除磷区3通过第二污水管13与加药区4连通,含磷上清液经第二污水管13进
入加药区4;第二沉淀区5设置有出泥口8,污水经加药区4反应后,含磷污泥进入第二沉淀区5经出泥口8排出,可用作肥料;加药区4通过第三污水管14与第二沉淀区5连通,上清液(脱磷水)经第三污水管14、脱磷水回流管10回流至曝气区1。
20.基于磷回收的污水除磷一体化装置,其污水、污泥的流向:(1)含磷污水原水经进水口6进入曝气区1,第二沉淀区5的上清液的脱磷水经脱磷水回流管10也进入曝气区1,除磷区3的脱磷污泥(含有聚磷菌)经污泥回流管9也回流至曝气区1;(2)经曝气区1反应后,含磷污泥和脱磷水经第一污水管11进入第一沉淀区2;(3)经第一沉淀区2反应后,脱磷处理水经出水口7排出,含磷污泥经污泥管12进入除磷区3,除磷区3为厌氧区,在厌氧环境下磷充分释放,溶解氧do<0.2mg/l;(4)经除磷区3反应后,含磷上清液经第二污水管13进入加药区4,加药区4作用是化学除磷,即向其中投加石灰乳,混合并搅拌,使磷与石灰乳反应,形成磷酸钙固体物质;(5)污水经加药区4反应经第三污水管14进入第二沉淀区5后,含磷污泥经出泥口8排出,可用作肥料,上清液(脱磷水)经脱磷水回流管10回流至曝气区1。
21.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处理量为20t/d。装置成功启动后,连续30天的污水tn(总氮)、tp(总磷)、cod(化学需氧量)处理效果数据如下表所示:生活污水经过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处理效率达80%以上。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同时起到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出水tp<0. 6mg/l、tn<10mg/l、cod<15mg/l。
23.(2)同时采用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除磷效率高、效果好;(3)剩余污泥中磷含量高,可用作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24.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