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7:3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用消毒液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公众对健康生活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如何对公共场合进行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理,已成为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发明专利202010946553.1公布了一种复合中效消毒液及其制备工艺,制得的消毒液属于中效消毒制剂,应用范围较广,且残留量可控,是一种理想的可广泛应用的消毒产品。但是,该配制工艺中制得的消毒液含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为白色极不稳定固体,见光遇热易分解,即便在碱性环境中,仍然会缓慢分解为nacl、naclo3和o2;此外,过氧化氢贮存时会分解为水和氧,见光,受热或有杂质进入会加快分解速率。因此制备完成后如不及时投入使用,如经过不当包装和运输有效成分会发生分解,导致消毒液在实际应用时杀菌效果大幅降低。
3.鉴于此,申请人研发了一套能够匹配该制备方法的专用设备,能够直接在使用场所处实时调剂制备该种效消毒液,制备效率高且制得成品可直接连接雾化喷淋装置,避免出现消毒剂在后续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有效成分发生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能够直接在使用场所处实时调剂制备该种效消毒液,制备效率高且制得成品可直接连接雾化喷淋装置,避免出现消毒剂在后续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有效成分发生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情况。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复合消毒剂、稳定剂、纳米氧化锌溶胶和纳米氧化钛溶胶分别放置在加注调配设备的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第三原料罐、第四原料罐、第五原料罐和第六原料罐中;b.同时开启第一原料罐上第一原料出料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和第二原料罐上第二原料出料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一原料罐内的去离子水和第二原料罐内的表面活性剂定量定比例顺由一级配料管进入到一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一级混料器中,各个一级混料器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一级混合物并从一级混料器中再次排出到一级配料管中,再通过一级配料管进入到第一暂存罐内;c.启动第三原料罐上第三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三原料罐内的复合消毒剂顺由第一加料管定量投入到第一暂存罐内;第一暂存罐内的一级混合物与复合消毒剂顺由二级配料管进入到二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二级混料器中,各个二级混料器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二级混合物并从二级混料器中再次排出到二级配料管中,再通过二级配料管进入到第二暂存罐内;
d. 启动第四原料罐上第四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四原料罐内的稳定剂顺由第二加料管定量投入到第二暂存罐内;第二暂存罐内的二级混合物与稳定剂顺由三级配料管进入到三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三级混料器中,各个三级混料器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三级混合物并从三级混料器中再次排出到三级配料管中,再通过三级配料管进入到第三暂存罐内;e. 同时启动第五原料罐上第五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和第六原料罐上第六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阀,令第五原料罐内的纳米氧化锌和第六原料罐内的纳米氧化钛溶胶顺由第三加料管定量投入到第三暂存罐内;第三暂存罐内的三级混合物与纳米氧化锌溶胶和纳米氧化钛溶胶顺由四级配料管进入到四级混料区内的各个四级混料器中,各个四级混料器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四级混合物并从四级混料器中再次排出到四级配料管中,再通过四级配料管进入到成料储料区,至此制得消毒液;f.消毒液在成料储料区沉淀过滤后通过出液泵泵出,并顺由出料管进入雾化喷淋装置进行喷洒消毒。
6.优选的,所述加注调配设备包括总机架,在总机架上由上而下顺序设置原料储料区、一级混料区、第一暂存罐、二级混料区、第二暂存罐、三级混料区、第三暂存罐、四级混料区和成料储料区,原料储料区、一级混料区、第一暂存罐、二级混料区、第二暂存罐、三级混料区、第三暂存罐、四级混料区和成料储料区通过配料管路系统连接;成料储料区内设置中间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将成料储料区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区和后区,在后区内设置出液泵,出液泵通过出料管连接雾化喷淋装置。
7.优选的,配料管路系统包括一级配料管、二级配料管、三级配料管、四级配料管、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和第三加料管,第一原料罐和第二原料罐均通过一级配料管连接第一暂存罐,第三原料罐通过第一加料管连接第一暂存罐;第一暂存罐通过二级配料管连接第二暂存罐,第四原料罐通过第二加料管连接第二暂存罐;第二暂存罐通过三级配料管连接第三暂存罐,第五原料罐和第六原料罐通过第三加料管连接第三暂存罐;第三暂存罐通过四级配料管连接成料储料区。
8.优选的,在一级混料区的一级配料管上安装一级混料器,在二级混料区内的二级配料管上安装一级混料器、在三级混料区的三级配料管上安装三级混料器、在四级混料区的四级配料管上安装四级混料器;一级混料器由一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二级混料器由二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三级混料器由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四级混料器由四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
9.优选的,所述一级混料器、二级混料器、三级混料器和四级混料器均包括一个混料功能体,所述混料功能体包括胶囊式混料仓,在胶囊式混料仓的中部开设仓体料口,在仓体料口的外侧安装仓体料管,在安装混料功能体的各级配料管的管体上开设混料接口,在混料口上端的配料管管体内设置上管阀,在混料口下端的配料管管体内设置下管阀;在混料接口上安装混料插管,所述混料插管穿过仓体料管后插入到胶囊式混料仓内,在混料插管的插入端下部衔接固定导料弧板,所述导料弧板的上端通过斜拉杆连接混料插管的插入端上部;在混料插管和仓体料管之间设置机械密封;在一级混料器、二级混料器、三级混料器的仓体料管端部设置被动驱动臂;在四级混料器的混料功能体的仓体料管外套装被动齿带轮。
10.优选的,一级混料驱动装置、二级混料驱动装置、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和四级混料驱动装置均包括一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一级混料驱动装置、二级混料驱动装置、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和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纵向设置在总机架的左侧;其中,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一横向环形齿带连接第一摆杆机构,第一摆杆机构带动一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一级混料器转动混料;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二横向环形齿带连接第二摆杆机构,第二摆杆机构带动二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二级混料器转动混料;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三横向环形齿带连接第三摆杆机构,第三摆杆机构带动三级混料区内的各个三级混料器转动混料;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四横向环形齿带带动四级混料区内的四级混料器转动混料。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摆杆机构、第二摆杆机构和第三摆杆机构均包括摆杆功能组,所述摆杆功能组包括左摆转轴、右摆转轴、左摆杆、右摆杆和驱动杆,左摆转轴和右摆转轴分别安装在各级混料区总机架的左右两侧,在左摆转轴上通过轴承安装轴套,在轴套上固定摆杆驱动带轮和左摆杆的一端,在右摆转轴上套装右摆杆的一端,左摆杆和右摆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驱动杆;在驱动杆上开设驱动臂插孔,各级混料器的被动驱动臂通过轴承插装在驱动臂插孔内。
12.优选的,所述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包括前轮轴、中间轮轴和后轮轴,前轮轴和后轮轴分别水平共线安装在总机架左侧,前轮轴连接总驱动电机,所述总驱动电机安装在总机架上;在前轮轴上套装前齿轮和前带轮,在后轮轴上安装后齿轮和后带轮;在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的总机架上纵向开设滑槽孔,在滑槽孔内设置齿轮驱动气缸,齿轮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上固定中间轮轴,在中间轮轴上套装中间齿轮。
13.当齿轮驱动气缸带动中间轮轴及中间齿轮靠近前齿轮和后齿轮时,能够使得前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后齿轮啮合传动;当齿轮驱动气缸带动中间轮轴及中间齿轮远离前齿轮和后齿轮时,前齿轮无法啮合传动后齿轮。
14.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和第一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一横向环形齿带;在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和第二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二横向环形齿带;在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和第三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三横向环形齿带;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与四级混料器的被动齿带轮上套装第四横向环形齿带。
15.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上套装第一纵向环形齿带,在二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上套装第二纵向环形齿带,在第三混料驱动装置和第四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上套装第三纵向环形齿带。
16.优选的,所述原料储料区内固定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第三原料罐、第四原料罐、第五原料罐和第六原料罐,在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第三原料罐、第四原料罐、第五原料罐和第六原料罐的上端分别设置第一原料进料口、第二原料进料口、第三原料进料口、第四原料进料口、第五原料进料口和第六原料进料口,在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第三原料罐、第四原料罐、第五原料罐和第六原料罐的下端分别设置第一原料出料口、第二原料出料口、第三原料出料口、第四原料出料口、第五原料出料口和第六原料出料口;在第一原料出料口、第二原料出料口、第三原料出料口、第四原料出料口、第五原料出料口和第六原料
出料口上分别安装电子流量计量阀。
17.优选的,在一级混料区内设置至少四组一级混料器,在安装一级混料器的一级混料器上端安装三通接头的出料口,三通接头的两个入料口分别通过连接第一原料罐和第二原料罐的出料口。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能够直接在使用场所处实时调剂制备该种效消毒液,制备效率高且制得成品可直接连接雾化喷淋装置,避免出现消毒剂在后续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有效成分发生分解,影响消毒效果的情况。
附图说明
19.图1是加注调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级混料器与一级配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四级混料器与四级配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级混料器与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连接配合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原料储料区;2、一级混料器;3、一级混料区;4、成料储料区;5、二级配料管;6、第一纵向环形齿带;7、二级混料区;8、第二横向环形齿带;9、二级混料器;10、第二纵向环形齿带;11、三级混料区;12、第二暂存罐;13、第三横向环形齿带;14、第三纵向环形齿带;15、四级混料区;16、第四横向环形齿带;17、四级混料器;18、四级配料管;19、前区;20、中间过滤网;21、后区;22、出液泵;23、出料管;24、第三暂存罐;25、三级配料管;26、雾化喷淋装置;27、第三加料管;28、第二加料管;29、第一加料管;30、总机架;31、第六原料罐;32、第五原料罐;33、第四原料罐;34、第三原料罐;35、第一暂存罐;36、第二原料罐;37、一级配料管;38、第一原料罐;39、胶囊式混料仓;40、斜拉杆;41、导料弧板;42、被动驱动臂;43、仓体料管;44、机械密封;45、下管阀;46、混料插管;47、上管阀;48、被动齿带轮;49、前轮轴;50、前齿轮;51、前带轮;52、后齿轮;53、后轮轴;54、后带轮;55、第一横向环形齿带;56、左摆转轴;57、右摆杆;58、右摆转轴;59、驱动杆;60、左摆杆;61、中间齿轮;62、中间轮轴;63、滑槽孔;64、齿轮驱动气缸;65、三级混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雾化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a1.调配复合消毒剂:复合消毒剂的调配方法具体详见专利号为202010946553.1、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中效消毒液及其制备工艺》的说明书部分。在本案的实施例中,复合消毒剂选择如下配比:按照次氯酸钠0.3kg、亚氯酸钠0.1kg、过氧化氢0.2kg、苯扎氯铵或苯扎溴铵2kg、吡啶溴铵3kg、去离子水10kg的重量份数依次加入到盛放复合消毒剂的第三原料罐34中备用,所述第三原料罐34为遮光隔热材料制成的罐体。
23.a2.调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调配方法具体详见专利号为202010946553.1、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中效消毒液及其制备工艺》的说明书部分。在本案的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选择如下配比:按照六偏磷酸钠0.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kg、烷基酚聚氧乙烯
0.5kg、壬基酚聚氧乙烯0.1kg、去离子水10kg的重量份数依次加入到盛放表面活性剂的第二原料罐36中备用。
24.a3.调配稳定剂:稳定剂的调配方法具体详见专利号为202010946553.1、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中效消毒液及其制备工艺》的说明书部分。在本案的实施例中,稳定剂选择如下配比:按照碳酸钠3kg、去离子水10kg的重量份数依次加入到盛放稳定剂的第四原料罐33中备用。
25.a4.将去离子水80kg、纳米氧化锌溶胶3kg和纳米氧化钛溶3kg胶分别放置在加注调配设备的第一原料罐38、第五原料罐32和第六原料罐31中备用。
26.b.同时开启第一原料罐38上第一原料出料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和第二原料罐36上第二原料出料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一原料罐38内的去离子水和第二原料罐36内的表面活性剂定量定比例顺由一级配料管37进入到一级混料区3内的各个一级混料器2中,各个一级混料器2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一级混合物并从一级混料器2中再次排出到一级配料管37中,再通过一级配料管37进入到第一暂存罐35内。
27.c.启动第三原料罐34上第三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三原料罐34内的复合消毒剂顺由第一加料管29定量投入到第一暂存罐35内;第一暂存罐35内的一级混合物与复合消毒剂顺由二级配料管5进入到二级混料区7内的各个二级混料器9中,各个二级混料器9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二级混合物并从二级混料器9中再次排出到二级配料管5中,再通过二级配料管5进入到第二暂存罐12内。
28.d. 启动第四原料罐33上第四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令第四原料罐33内的稳定剂顺由第二加料管28定量投入到第二暂存罐12内;第二暂存罐12内的二级混合物与稳定剂顺由三级配料管25进入到三级混料区11内的各个三级混料器65中,各个三级混料器65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三级混合物并从三级混料器65中再次排出到三级配料管25中,再通过三级配料管25进入到第三暂存罐24内。
29.e. 同时启动第五原料罐32上第五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计量阀和第六原料罐31上第六原料出口处的电子流量阀,令第五原料罐32内的纳米氧化锌和第六原料罐31内的纳米氧化钛溶胶顺由第三加料管27定量投入到第三暂存罐24内;第三暂存罐24内的三级混合物与纳米氧化锌溶胶和纳米氧化钛溶胶顺由四级配料管18进入到四级混料区15内的各个四级混料器17中,各个四级混料器17同时或顺序启动转动混料作业,完成混合后得到四级混合物并从四级混料器17中再次排出到四级配料管18中,再通过四级配料管18进入到成料储料区4,至此制得消毒液。
30.f.消毒液在成料储料区4沉淀过滤后通过出液泵22泵出,并顺由出料管23进入雾化喷淋装置26进行喷洒消毒。
31.如图1-4所示,所述加注调配设备包括总机架30,在总机架30上由上而下顺序设置原料储料区1、一级混料区3、第一暂存罐35、二级混料区7、第二暂存罐12、三级混料区11、第三暂存罐24、四级混料区15和成料储料区4,原料储料区1、一级混料区3、第一暂存罐35、二级混料区7、第二暂存罐12、三级混料区11、第三暂存罐24、四级混料区15和成料储料区4通过配料管路系统连接;成料储料区4(见图1最下方虚线框表示范围)内设置中间过滤网20,中间过滤网20将成料储料区4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区19和后区21,在后区21内设置出液泵22,出液泵22通过出料管23连接雾化喷淋装置26。
32.所述原料储料区1内固定第一原料罐38、第二原料罐36、第三原料罐34、第四原料罐33、第五原料罐32和第六原料罐31,在第一原料罐38、第二原料罐36、第三原料罐34、第四原料罐33、第五原料罐32和第六原料罐31的上端分别设置第一原料进料口、第二原料进料口、第三原料进料口、第四原料进料口、第五原料进料口和第六原料进料口,在第一原料罐38、第二原料罐36、第三原料罐34、第四原料罐33、第五原料罐32和第六原料罐31的下端分别设置第一原料出料口、第二原料出料口、第三原料出料口、第四原料出料口、第五原料出料口和第六原料出料口;在第一原料出料口、第二原料出料口、第三原料出料口、第四原料出料口、第五原料出料口和第六原料出料口上分别安装电子流量计量阀。为保证原料罐内物料不发生沉淀,可在各个原料罐内分别设置旋转搅拌装置,比如电机带动的螺旋形搅臂,以此实现原料罐中未溶解物料形成均匀悬浮态溶液,令各罐内有效成分的输出更加均匀稳定。
33.在一级混料区3内设置至少四组一级混料器2,在安装一级混料器2的一级混料器2上端安装三通接头的出料口,三通接头的两个入料口分别通过连接第一原料罐38和第二原料罐36的出料口。
34.配料管路系统包括一级配料管37、二级配料管5、三级配料管25、四级配料管18、第一加料管29、第二加料管28和第三加料管27,第一原料罐38和第二原料罐36均通过一级配料管37连接第一暂存罐35,第三原料罐34通过第一加料管29连接第一暂存罐35;第一暂存罐35通过二级配料管5连接第二暂存罐12,第四原料罐33通过第二加料管28连接第二暂存罐12;第二暂存罐12通过三级配料管25连接第三暂存罐24,第五原料罐32和第六原料罐31通过第三加料管27连接第三暂存罐24;第三暂存罐24通过四级配料管18连接成料储料区4。
35.在一级混料区3的一级配料管37上安装一级混料器2,在二级混料区7内的二级配料管5上安装一级混料器2、在三级混料区11的三级配料管25上安装三级混料器65、在四级混料区15的四级配料管18上安装四级混料器17;一级混料器2由一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二级混料器9由二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三级混料器65由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四级混料器17由四级混料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混料。
36.所述一级混料器2、二级混料器9、三级混料器65和四级混料器17均包括一个混料功能体,所述混料功能体包括胶囊式混料仓39,在胶囊式混料仓39的中部开设仓体料口,在仓体料口的外侧安装仓体料管43,在安装混料功能体的各级配料管的管体上开设混料接口,在混料口上端的配料管管体内设置上管阀47,在混料口下端的配料管管体内设置下管阀45;在混料接口上安装混料插管46,所述混料插管46穿过仓体料管43后插入到胶囊式混料仓39内,在混料插管46的插入端下部衔接固定导料弧板41,所述导料弧板41的上端通过斜拉杆40连接混料插管46的插入端上部;在混料插管46和仓体料管43之间设置机械密封44;在一级混料器2、二级混料器9、三级混料器65的仓体料管43端部设置被动驱动臂42;在四级混料器17的混料功能体的仓体料管43外套装被动齿带轮48。
37.一级混料驱动装置、二级混料驱动装置、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和四级混料驱动装置均包括一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一级混料驱动装置、二级混料驱动装置、三级混料驱动装置和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纵向设置在总机架30的左侧;其中,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一横向环形齿带55连接第一摆杆机构,第一摆杆机构带动一级混料区3内的各个一级混料器2转动混料;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
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二横向环形齿带8连接第二摆杆机构,第二摆杆机构带动二级混料区7内的各个二级混料器9转动混料;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三横向环形齿带13连接第三摆杆机构,第三摆杆机构带动三级混料区11内的各个三级混料器65转动混料;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分别通过第四横向环形齿带16带动四级混料区15内的四级混料器17转动混料。
38.所述第一摆杆机构、第二摆杆机构和第三摆杆机构均包括摆杆功能组,所述摆杆功能组包括左摆转轴56、右摆转轴58、左摆杆60、右摆杆57和驱动杆59,左摆转轴56和右摆转轴58分别安装在各级混料区总机架30的左右两侧,在左摆转轴56上通过轴承安装轴套,在轴套上固定摆杆驱动带轮和左摆杆60的一端,在右摆转轴58上套装右摆杆57的一端,左摆杆60和右摆杆5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驱动杆59;在驱动杆59上开设驱动臂插孔,各级混料器的被动驱动臂42通过轴承插装在驱动臂插孔内。
39.所述齿轮带轮复合驱动组包括前轮轴49、中间轮轴62和后轮轴53,前轮轴49和后轮轴53分别水平共线安装在总机架30左侧,前轮轴49连接总驱动电机,所述总驱动电机安装在总机架30上;在前轮轴49上套装前齿轮50和前带轮51,在后轮轴53上安装后齿轮52和后带轮54;在前轮轴49和后轮轴53之间的总机架30上纵向开设滑槽孔63,在滑槽孔63内设置齿轮驱动气缸64,齿轮驱动气缸64的伸缩轴上固定中间轮轴62,在中间轮轴62上套装中间齿轮61。
40.当齿轮驱动气缸64带动中间轮轴62及中间齿轮61靠近前齿轮50和后齿轮52时,能够使得前齿轮50通过中间齿轮61与后齿轮52啮合传动;当齿轮驱动气缸64带动中间轮轴62及中间齿轮61远离前齿轮50和后齿轮52时,前齿轮50无法啮合传动后齿轮52。
41.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54和第一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一横向环形齿带55;在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54和第二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二横向环形齿带8;在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54和第三摆杆机构的摆杆驱动带轮上套装第三横向环形齿带13;四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54与四级混料器17的被动齿带轮48上套装第四横向环形齿带16。
42.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一纵向环形齿带6,在二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二纵向环形齿带10,在第三混料驱动装置和第四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三纵向环形齿带14。
43.在本实施例中,在一级混料区3的一级配料管37上并联设置四个一级混料器2;在二级混料区7的二级配料管5上并联设置两个二级混料器9;在三级混料区11的三级配料管25上并联设置两个三级混料器65;而在四级混料区15内设置一个四级混料器17。各个混料器的混料功能体的具体混料方法如下:在混料之前,与一级混料器2的混料功能体对接的一级配料管37的管体内的上管阀47处于开启状态,下管阀45处于关闭状态,物料能够顺由一级配料管37进入到一级混料器2的胶囊式混料仓39中,完成进料后关闭上管阀47和下管阀45。在混料状态时,需启动各级混料驱动装置的齿轮驱动气缸64,令其带动中间轮轴62及中间齿轮61靠近前齿轮50和后齿轮52时,能够使得前齿轮50通过中间齿轮61与后齿轮52啮合传动。而后启动总驱动电机,总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前轮轴49转动,此时,一级混料区3内的前齿轮50通过中间齿轮61与后齿轮52啮合传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后带轮54通过第一横向环形齿带55带动第一摆杆机
构的摆杆驱动带轮转动,继而令一级混料区3内的左摆杆60通过驱动杆59带动右摆杆57同步转动,而固定在该区域驱动杆59上的各个一级混料器2围绕混料插管46转动混料。混料功能体在连续转动过程中,物料受到导料弧板41和斜拉杆40的被动分割搅拌,使得物料内质匀度更高。完成搅拌后,启动下管阀45,混料功能体先处于竖直状态,而后做180度翻转,几次翻转后物料能够顺由导料弧板41进入到混料插管46内,在顺由混料插管46进入到一级配料管37内,由此完成一体式输送混料过程。
44.由于在一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二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一纵向环形齿带6,在二级混料驱动装置和三级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二纵向环形齿带10,在第三混料驱动装置和第四混料驱动装置的前带轮51上套装第三纵向环形齿带14,因此,当一级混料区3在做混料动作时,二级混料区7、三级混料区11和四级混料区15也在做同样的混料动作,其动作和原理如前所述,不再赘述。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