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16:5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会投入石英砂载体对污水进行中和,但是,原水被泥水分离后,石英砂载体会和污泥一起排出,从而导致石英砂载体大量浪费的情况,另外,传统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氧区和好氧区集泥问题,导致其污水沉淀效果不好,导致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具备能够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有效提高出水水质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能够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有效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包括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池,所述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池,所述缺氧区一侧设置有好氧区,所述好氧区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连接管一末端与缺氧区底部相互连接,所述污泥排放管上与连接管一相对应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
7.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连接管二、污泥抽取泵、微砂回收器、排出管;
8.其中,所述污泥排放管上与连接管一相对应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上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抽取泵,所述连接管二末端固定安装有微砂回收器,所述微砂回收器下方固定安装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末端设置在好氧区内侧,所述微砂回收器一侧固定安装有排出管。
9.优选的,所述缺氧区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缺氧区上中部固定安装有缺氧搅拌机。
10.优选的,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顶端设置在好氧区外侧,所述好氧区上中部固定安装好氧搅拌机。
11.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底部与沉淀池内侧底部相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沉淀池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污泥抽取泵工作,通过连接管二抽取沉淀池底
部剩余的污泥,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抽取泵的抽取进入到连接管二中,污泥然后通过连接管二进入到微砂回收器中,当污泥流入微砂回收器中,微砂回收器工作,对污泥中投入的石英砂载体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微砂会通过进砂管再次流入好氧区中,使得能够对微砂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减少对微砂造成的浪费。
16.2、该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采用在缺氧区和好氧区内部投加石英砂载体,增加活性污泥絮团的比重,使在缺氧区和好氧区在较高污泥浓度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在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从而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提高生化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出水稳定,同时又能提高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进水管;2、缺氧区;3、好氧区;4、沉淀池;5、缺氧搅拌机; 6、曝气管;7、好氧搅拌机;8、刮泥机;9、污泥排放管;10、污泥回流泵; 11、连接管一;12、连接管二;13、污泥抽取泵;14、出水管;15、微砂回收器;16、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1,一种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包括缺氧区2、好氧区3 和沉淀池4,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缺氧区2、好氧区3和沉淀池4,缺氧区 2一侧设置有好氧区3,好氧区3一侧设置有沉淀池4,沉淀池4底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排放管9,污泥排放管9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11,连接管一11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泵10,连接管一11末端与缺氧区2底部相互连接,当在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完成混合后,污水通过重力流至沉淀池4内侧,然后污水在沉淀池4内侧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会在上方通过出水管14流出,而分离后的污泥向下逐渐沉淀,污泥落入沉淀池4的底部,然后流入污泥排放管9中,完成后,污泥回流泵10工作,通过连接管一11抽取污泥排放管9内侧的污泥,污泥通过连接管一11回流到缺氧区2中,从而对污泥内部所蕴含的氮气进行去除,污泥排放管9上与连接管一11相对应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
21.回收机构包括:连接管二12、污泥抽取泵13、微砂回收器15、排出管 16;
22.其中,污泥排放管9上与连接管一11相对应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二12,连接管二12上中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抽取泵13,连接管二12末端固定安装有微砂回收器15,微砂回收器15下方固定安装有排砂管,排砂管末端设置在好氧区内侧,微砂回收器15一侧固定安装有排出管16,沉淀池4底部剩余的污泥,污泥抽取泵13工作,通过连接管二12抽取沉淀池4底部剩余的污泥,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抽取泵13的抽取进入到连接管二12中,污泥然后通过连接管二12进入到微砂回收器15中,当污泥流入微砂回收器13中,微砂回收器13工作,对污泥中投入的石英砂载体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微砂会通过进砂管再次流入好氧区3中,使得能够对微砂进行回收再利用,而被分离出微砂的污泥会通过排出管16彻底排出。
23.进一步的,缺氧区2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缺氧区2上中部固定安装有缺氧搅拌机5,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到缺氧区 2内部,完成后工作人员向缺氧区2中投入石英砂载体,然后缺氧搅拌机5工作,对添加石英砂载体后的污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石英砂载体均匀融入污水中,增加活性污泥絮团的比重。
24.进一步的,好氧区3底部设置有曝气管6,曝气管6顶端设置在好氧区3 外侧,好氧区3上中部固定安装好氧搅拌机7,当污水搅拌完成后,污水通过重力流至好氧区3中,流入后,工作人员再次对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中投入石英砂载体,投入完成后,好氧搅拌机7工作,对添加石英砂载体后的污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石英砂载体均匀融入污水中,从而使得缺氧区2、好氧区 3污泥浓度高达6000~10000mg/l,而安装的曝气管6会对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进行氧气接触,从而使得好氧区3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好氧区3内悬浮体下沉,加强好氧区3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25.进一步的,沉淀池4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刮泥机8,刮泥机8底部与沉淀池 4内侧底部相互贴合,污泥在流出时,位于沉淀池4内侧的刮泥机8工作,对污泥进行刮取,从而能够避免污泥在沉淀池4底部出现残留的情况。
26.进一步的,沉淀池4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与沉淀池4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能够对流出的水进行过滤,从而能够提高出水水质。
27.工作原理: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到缺氧区2内部,完成后工作人员向缺氧区2中投入石英砂载体,然后缺氧搅拌机5工作,对添加石英砂载体后的污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石英砂载体均匀融入污水中,增加活性污泥絮团的比重。
28.当污水搅拌完成后,污水通过重力流至好氧区3中,流入后,工作人员再次对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中投入石英砂载体,投入完成后,好氧搅拌机7 工作,对添加石英砂载体后的污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石英砂载体均匀融入污水中,从而使得缺氧区2、好氧区3污泥浓度高达6000~10000mg/l,而安装的曝气管6会对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进行氧气接触,从而使得好氧区3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好氧区3内悬浮体下沉,加强好氧区3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29.当在好氧区3内部的污水完成混合后,污水通过重力流至沉淀池4内侧,然后污水在沉淀池4内侧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会在上方通过出水管14流出,而分离后的污泥向下逐渐沉淀,污泥落入沉淀池4的底部,然后流入污泥排放管9中,完成后,污泥回流泵10工作,通过连接管一11抽取污泥排放管9内侧的污泥,污泥通过连接管一11回流到缺氧区2中,从而对污泥内部所蕴含的氮气进行去除。
30.而沉淀池4底部剩余的污泥,污泥抽取泵13工作,通过连接管二12抽取沉淀池4底部剩余的污泥,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抽取泵13的抽取进入到连接管二12中,污泥然后通过连接管二12进入到微砂回收器15中,当污泥流入微砂回收器13中,微砂回收器13工作,对污泥中投入的石英砂载体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微砂会通过进砂管再次流入好氧区3中,使得能够对微砂进行回收再利用,而被分离出微砂的污泥会通过排出管16彻底排出。
31.而污泥在流出时,位于沉淀池4内侧的刮泥机8工作,对污泥进行刮取,从而能够避免污泥在沉淀池4底部出现残留的情况。
32.本实用新型的微砂高效生物反应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无法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差的问题,实现了能够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有效提高出水水质的效果。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