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9:5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船舶在大修工作阶段需要将发电机出舱前往车间进行大修,如某艇有左、右片体前机舱和左、右片体后机舱共四个机舱,在左、右片体前机舱各有一台主机和一台副机,在左、右片体后机舱各有一台主机。现有的出舱方案有两种:方案一“侧出方案”,后机舱主机利用原设计甲板预留的工艺口吊装出舱,前机舱主副机从船舷开工艺口后直接吊装出舱;方案二“后出方案”,后机舱主机利用原设计甲板预留的工艺口吊装出舱,在前机舱与后机舱壁板开工艺口,再将前机舱主、副机移动至后机舱吊装出舱。采用“侧出方案”将主、副机吊装出舱操作方便,需要的配套装置简单,但因需在船舷外板开工艺口,影响船体纵向对称性,且某艇船体采用铝制板,极易造成船体外板、船中线变形,引起艉轴中线变形,影响艉轴对中,主机、齿轮箱、支点轴承、喷泵安装位置错位,船体变形严重时还会影响航速,因此不建议采用“侧出方案”推进柴油机吊装出舱。
3.对于“后出方案”,其在前机舱与后机舱壁板开工艺口,为垂直于船体纵向的横向开口,不会影响船体对称性,对船体影响较少。在后出方案”中,前机舱主机、副机需要移动至后机舱从而出舱,公告号为cn21110792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用于船舶发电机进舱的装置》,其通过设置轨道,发电机通过滚轮组件在轨道上移动,以实现发电机的进舱,该种进舱方式省力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但是发电机左右两侧滚轮组件间的距离必须与对应的轨道间距离相匹配,在艇内有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发电机需要出舱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发电机结构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滚轮组件,且需要改变轨道铺设间距,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解决了主发电机、副发电机的平移出舱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用于将主发电机及副发电机在前机舱及后机舱之间移动,包括: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安装于机舱底部肋板上,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并行的轨道,所述轨道由所述前机舱延伸至所述后机舱;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用于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发电机下侧,且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支架对称设于所述主发电机的左右两侧,所述滚轮支架包括本体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辊筒,位于左右两侧的滚轮支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辊筒能够与各所述轨道一一对应配合导向;平板车,所述平板车包括支撑板及至少两个成对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辊筒,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副发电机的支撑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辊筒分别设于所述平板车的左右两侧,所述平板车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辊筒能够与各轨道一一对应配合导向;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分别牵引所述主发电机及所述平板车沿所述轨道移动。
6.具体地,所述第一辊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辊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7.具体地,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本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均通过销轴件可拆卸连接。
8.具体地,所述平板车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辊筒的数量一致的多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第二辊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9.具体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底侧,两个所述挡板之间限定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辊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第二辊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挡板。
10.具体地,所述本体包括:顶板、底板及若干肘板,所述底板间隔设于所述顶板下侧,若干所述肘板连接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且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主发电机相连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辊筒安装于所述底板下侧。
11.具体地,所述本体还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侧,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限定形成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辊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辊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安装板。
12.具体地,所述轨道组件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枕木及轨道支架,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轨道支架上。
13.具体地,所述轨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耳座。
14.具体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数量与各所述耳座一致的手拉葫芦,各所述手拉葫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耳座,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滚轮支架或所述平板车相连。
15.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滚轮支架和平板车实现有针对性地对主发电机、副发电机的平移出舱,无需调整轨道间距,平板车适用于较小的发电机;进一步地,主发电机、副发电机共用出舱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装置成本低,组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滚轮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滚轮支架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车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前机舱;2、后机舱;3、主发电机;4、副发电机;5、轨道组件;51、轨道;52、轨道支架;6、机舱底部肋板;7、滚轮支架;71、本体;711、顶板;712、底板;713、肘板;714、安装板;715、容置槽;716、连接孔;72、第一辊筒;8、平板车;81、支撑板;82、第二辊筒;83、安装架;831、挡板;832、限位槽;9、牵引装置;91、手拉葫芦;911、葫芦头;912、牵引绳;10、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用于将主发电
机3及副发电机4在前机舱1及后机舱2之间移动,所述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包括:轨道组件5,所述轨道组件5安装于机舱底部肋板6上,所述轨道组件5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并行的轨道51,所述轨道51由所述前机舱1延伸至所述后机舱2;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滚轮支架7,所述滚轮支架7用于在主发电机3进出舱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发电机3的下侧,且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支架7对称设于所述主发电机3的左右两侧,所述滚轮支架7包括本体71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辊筒72,位于左右两侧的滚轮支架7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辊筒72能够与各所述轨道51一一对应配合导向;平板车8,所述平板车8包括支撑板81及至少两个成对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81的第二辊筒82,所述支撑板81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副发电机4的支撑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辊筒82分别设于所述平板车8的左右两侧,所述平板车8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辊筒82能够与各轨道51一一对应配合导向;牵引装置9,所述牵引装置9用于分别牵引所述主发电机3及所述平板车8沿所述轨道51移动。
23.所述第一辊筒7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本体71,所述第二辊筒8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81。优选地,所述第一辊筒72与所述本体7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辊筒82与所述支撑板81之间均通过销轴件(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可拆卸连接,并使用螺栓将销轴件进行固定。
24.所述平板车8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辊筒82的数量一致的多个安装架83,所述安装架83安装于所述支撑板81底部,优选地采用焊接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辊筒8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83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辊筒82与所述安装架83之间均通过销轴件(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可拆卸连接,并使用螺栓将销轴件进行固定。
25.所述安装架83包括两个挡板831,两个所述挡板831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81的底侧,两个所述挡板831之间限定形成有限位槽832,所述第二辊筒82设于所述限位槽832内,且所述第二辊筒8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挡板831,所述第二辊筒82与所述挡板831之间通过销轴件(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可拆卸连接。
26.所述本体71包括:顶板711、底板712及若干肘板713,所述底板712间隔设于所述顶板711下侧,若干所述肘板713连接所述顶板711及所述底板712,且所述顶板71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主发电机3相连的连接孔716,所述第一辊筒72安装于所述底板712下侧。
27.所述本体71还包括:两个安装板714,两个所述安装板714间隔连接于所述底板712的底侧,两个所述安装板714之间限定形成有容置槽715,所述第一辊筒72设于所述容置槽715内,且所述第一辊筒7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安装板714,所述第一辊筒72与所述安装板714之间通过销轴件(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可拆卸连接。
28.所述轨道组件5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枕木(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及轨道支架52,所述枕木用于调节所述轨道支架52与所述轨道51的高度,所述轨道51设于所述轨道支架52上,优选地,所述轨道51焊接于所述轨道支架52上。
29.所述轨道5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耳座511,优选地,所述耳座511焊接于所述轨道51上。所述耳座511用于与牵引装置9相连,优选地,所述耳座511上挂有卸扣(附图中未具体示出),所述牵引装置9与所述耳座511之间通过卸扣相连。所述牵引装置9包括数量与各所述耳座511一致的手拉葫芦91,各所述手拉葫芦91的葫芦头911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耳座511,各所述手拉葫芦91的牵引绳912一端用于与所述滚轮支架7或所述平板车8相连,优选地,所述葫芦头911与所述耳座511之间通过卸扣相连,所述牵引绳912与所述滚轮支架7或所述平板车8之间通过卸扣相连,所述卸扣挂设于所述滚轮支架7或所述平板车8开设的卸
扣孔(附图中未具体示出)上。
30.优选地,所述第一辊筒72与所述第二辊筒82实为结构一致的辊筒,即,所述第一辊筒72可与所述第二辊筒82替代使用。
31.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其工作过程为:
32.在前机舱1与后机舱2的机舱底部肋板6上铺设枕木(附图中未具体示出),然后铺设轨道支架52,再将两条轨道51调整好合适距离后焊接于所述轨道支架52上,在所述轨道51的前后两端焊接所述耳座511,在所述耳座511上安装卸扣(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当需要移动主发电机3时,将主发电机3起吊以安装上所述滚轮支架7,在滚轮支架7上安装卸扣(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将手拉葫芦91的葫芦头911通过卸扣与所述耳座511连接,将手拉葫芦91的牵引绳912通过卸扣与所述滚轮支架7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手拉牵引绳912使所述主发电机3沿所述轨道51平移。当需要移动副发电机4时,将副发电机4起吊以放置在所述平板车8上,在平板车8上安装卸扣(附图中未具体示出),将手拉葫芦91的葫芦头911通过卸扣与所述耳座511连接,将手拉葫芦91的牵引绳912通过卸扣与所述平板车8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手拉牵引绳912使所述副发电机4沿所述轨道51平移。
33.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发电机进出舱装置,由于对不同规模的主发电机3、副发电机4分别使用滚轮支架7和平板车8两种载具,从而实现有针对性地对主发电机3、副发电机4的平移出舱,其无需调整轨道51的间距,平板车8适用于较小的发电机;进一步地,主发电机3、副发电机4共用出舱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装置成本低,组装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手拉葫芦91与轨道51连接,不与船舱舱壁等船舱本身结构连接,使船舱结构无需因为主发电机3或副发电机4出舱牵引受力而造成破坏。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