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8:4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背景技术:

2.病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运送管中的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病毒采样的一种成套的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又名标本运送管,现已成为一种商品化的产品。
3.但是现有的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依然存在着加样的时候需要一人拧盖,一人加样,检验人员被浪费;不能自动化:因为试管里装了大量的口(鼻)咽拭子,如果用前处理的话,探针轻则采集不到标本,重则探针折断;浪费时间,因为是试管原因导致的手工加样,工作效率及其低下,浪费检测的宝贵时间;检测人员伤害: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巨大,不停的拧盖和加样,长时间工作对检验人员的手和颈部损伤太大;加错标本:因为现有采集试管的缺陷,不能自动化加样,长时间加样,必然会出现加错样本,加错孔的现象,一旦有阳性标本被漏加或错加,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包括标本管,主密封盖,副密封盖,采样管和密封盖,其中:标本管的顶端通过螺纹与主密封盖的底端进行连接,且主密封盖的顶端嵌套连接有副密封盖,该副密封盖的顶端与采样管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并且采样管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6.所述主密封盖包括盖体,密封板,漏孔,空腔,环槽,弧形缺口和外部弧形槽卡台,且盖体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密封板,该密封板把盖体分为两个相同的空腔,并且密封板的表面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相同的漏孔;所述密封板与上方的空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槽,且处于密封板上方的空腔内部中间的两侧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外部弧形槽卡台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盖体外表面上方两侧的中间,且外部弧形槽卡台的位置与弧形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7.所述副密封盖包括盖沿,盖身,卡柱,漏孔一,橡胶密封圈,密封沿和指示柱,且盖沿设置在盖身顶端的外侧,该盖身表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卡柱;所述漏孔一设置有四个,且漏孔一呈对称的位置开设在盖身内部的底面,该漏孔一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密封沿设置在盖身底端的外侧;所述指示柱设置在盖沿底面一侧的中间。
8.所述标本管表面外侧的中间设置有条码粘贴区,且标本管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9.所述采样管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采样管的底端设置有漏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全面实现自动化:原有试管因为里面塞了拭子而不能实现自动化,现在通过改良试管把标本液体与拭子分离出来,只留存已充分反应的液体进入下层标本管,可以实现
自动化检测的需求(与目前技术成熟的前处理系统配合,完全实现标本入库、加样自动化)。
12.2.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原来需要一人拧盖,一人加样,现在只要一人把试管放到前处理系统上,完全一人就可以实现标本收集、扫描、分离和加样。
13.3.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标本处理自动化了,与原来的人工加样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约加样和入库时间。
14.4.避免标本加错,人工加样难免会出现加样错误,但是实行自动化加样后,仪器根据条码信息,自动加样,避免加样错误出现的错加和漏加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密封盖和副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副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标本管1,主密封盖2,盖体21,密封板22,漏孔23,空腔24,环槽25,弧形缺口26,外部弧形槽卡台27,副密封盖3,盖沿31,盖身32,卡柱33,漏孔一34,橡胶密封圈35,密封沿36,指示柱37,采样管4,密封盖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3.实施例一
24.参照图1-4,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包括标本管1,主密封盖2,副密封盖3,采样管4和密封盖5,其中:标本管1的顶端通过螺纹与主密封盖2 的底端进行连接,且主密封盖2的顶端嵌套连接有副密封盖3,该副密封盖3的顶端与采样管4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并且采样管4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
25.主密封盖2包括盖体21,密封板22,漏孔23,空腔24,环槽25,弧形缺口26和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且盖体2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密封板22,该密封板 22把盖体21分为两个相同的空腔24,并且密封板22的表面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相同的漏孔23;密封板22与上方的空腔24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槽25,且处于密封板22上方的空腔24内部中间的两侧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弧形缺口26;外部弧形槽卡台27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盖体21外表面上方两侧的中间,且外部弧形槽卡台27的位置与弧形缺口26的位置相对应;处于密封板22下方的空腔24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且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一个为红色一个为绿色,红色代表漏孔23关闭,绿色代表漏孔23打开。
26.副密封盖3包括盖沿31,盖身32,卡柱33,漏孔一34,橡胶密封圈35,密封沿36和指示柱37,且盖沿31设置在盖身32顶端的外侧,该盖身32表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卡柱33;漏孔
一34设置有四个,且漏孔一34呈对称的位置开设在盖身32内部的底面,该漏孔一34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橡胶密封圈35;密封沿36设置在盖身32底端的外侧;指示柱37设置在盖沿31底面一侧的中间;盖身32嵌套在密封板22上方的空腔24中,密封沿36嵌套在环槽25中,盖沿 31的底面与盖体21的底端相接触,且卡柱33和指示柱37分别嵌套在对应的弧形缺口26和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中,使用时当指示柱37卡在红色的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中时,漏孔一34与漏孔23的位置呈错开密闭状,此时标本管1与采样管4便不连通,当指示柱37卡在绿色的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中时,漏孔一34与漏孔23的位置呈重合对应状,此时标本管1与采样管4便相连通。
27.需要说明的是,标本管1表面外侧的中间设置有条码粘贴区,且标本管1 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标本管1配合采样管4的设置,使原来为单一的试管,变成双层结构。
28.采样管4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采样管4的底端设置有漏孔,该采样管4底端的漏孔与漏孔一34的位置相对应,并且采样管4的内部有病毒保存液。
29.本实施例中,采样时,指示柱37卡在红色的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中,漏孔一34与漏孔23是错开密闭,从而达到标本管1与采样管4分隔的目的,然后打开密封盖5,把检测的咽(鼻)拭子放到采样管4中,当检测的时候旋转副密封盖3,指示柱37卡在绿色的外部弧形槽卡台27中时,漏孔一34与漏孔23的位置呈重合对应状,此时标本管1与采样管4便相连通,采样管4液体流入标本管1中,最后使主密封盖2与标本管1分离,即可打开试管(采样管4可以丢弃),取出标本管。标本管1(条码粘贴区):上层标本通过主密封盖2和副密封盖3的设置流入标本管1,通过人工或前处理系统转送到加样区进行全自动加样,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避免加样错误。
30.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