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7:14: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管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


背景技术:

2.聚乙烯材料的应用非常广阔,管材领域是聚乙烯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聚乙烯管材又称为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管材广泛用于给水、燃气输送、农业浇灌等领域;
3.例如公告号为cn206770807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抗菌型聚乙烯管材):包括管壁体和抗菌体芯管,管壁体的内侧壁设有凸起直线型条,抗菌体芯管的外壁设有凹形直线型条,凸起直线型条与凹形直线型条相互插接配合。分体组合结构大大提高了管材管体的外观质量和芯管的抗菌性质量;抗菌体芯管可以定期更换,有效解决了抗菌管在使用一定时期失效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延长了抗菌管的抗菌使用寿命;管体内设置相互插接的凹凸直线型条,使得抗菌体芯管抽插、维护方便,固定芯管、减少水流噪音,灵活便捷;再者,在芯管内还设置了滤芯与滤网层,更加清洁水源;
4.上述现有技术通过抗菌体芯管来保证聚乙烯管材的抗菌性,抗菌体芯管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维护,对于较长的聚乙烯管材,更换费时费力且繁琐,不能保证聚乙烯管材在抗菌的同时长期稳定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聚乙烯管材不能够保证聚乙烯管材在抗菌的同时长期稳定的使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包括聚乙烯管材主体,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内衬,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外涂层,且聚乙烯管材主体与抗菌内衬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抗菌内衬包括内载体、抗菌材料层、屏蔽稀释控制层和表面改性层。
8.优选的,所述抗菌材料层位于内载体的外侧,所述屏蔽稀释控制层位于抗菌材料层的外侧,所述表面改性层位于屏蔽稀释控制层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
10.优选的,所述抗菌内衬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
11.优选的,所述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的内部,且内螺旋凹槽与外螺旋凸条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侧增设有抗菌内衬,抗菌内衬由内载体、抗菌材料层、屏蔽稀释控制层和表面改性层共同构成,抗菌内衬包括银离子抗菌剂,具备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抗菌,屏蔽稀释控制层能够控制抗菌剂成分缓释,延长抗菌内衬的使用寿命,保证抗菌内衬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
14.2、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外涂层对聚乙烯管材主体的表面进行防护,使得聚乙烯管材
主体的外表面同样具备抗菌作用,避免聚乙烯管材主体外表面被腐蚀,延长聚乙烯管材主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聚乙烯管材主体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
15.3、本实用新型抗菌内衬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的内部,抗菌内衬为挤出成型结构,通过凹槽和凸条结构,提高聚乙烯管材主体与抗菌内衬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抗菌内衬的开裂鼓包和脱落,进一步保证抗菌内衬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聚乙烯管材主体;2、抗菌内衬;3、抗菌外涂层;4、内载体;5、抗菌材料层;6、屏蔽稀释控制层;7、表面改性层;8、内螺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包括聚乙烯管材主体1,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内衬2,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外涂层3,且聚乙烯管材主体1与抗菌内衬2固定连接,抗菌内衬2包括银离子抗菌剂,具备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抗菌,抗菌外涂层3对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表面进行防护,使得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外表面同样具备抗菌作用,避免聚乙烯管材主体1外表面被腐蚀,延长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使用寿命。
22.进一步,抗菌内衬2包括内载体4、抗菌材料层5、屏蔽稀释控制层6和表面改性层7,抗菌内衬2包括银离子抗菌剂,具备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抗菌,屏蔽稀释控制层6能够控制抗菌剂成分缓释,延长抗菌内衬2的使用寿命,保证抗菌内衬2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
23.进一步,抗菌材料层5位于内载体4的外侧,屏蔽稀释控制层6位于抗菌材料层5的外侧,表面改性层7位于屏蔽稀释控制层6的外侧,抗菌内衬2包括银离子抗菌剂,具备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抗菌,屏蔽稀释控制层6能够控制抗菌剂成分缓释,延长抗菌内衬2的使用寿命。
24.进一步,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8,抗菌内衬2为挤出成型结构,通过凹槽和凸条结构,提高聚乙烯管材主体1与抗菌内衬2之间的连接强度。
25.进一步,抗菌内衬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8的内部。
26.进一步,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8的内部,且内螺旋凹槽8与外螺旋凸条固定连接,提高聚乙烯管材主体1与抗菌内衬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抗菌内衬2的开裂鼓包和脱落。
27.工作原理:使用时,抗菌内衬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8,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8的内部,抗菌内衬2为挤出成型结构,通过凹槽和凸条结构,提高聚乙烯管材主体1与抗菌内衬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抗菌内衬2的开裂鼓包和脱落,抗菌内衬2由内载体4、抗菌材料层5、屏蔽稀释控制层6和表面改性层7共同构成,抗菌内衬2包括银离子抗菌剂,具备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抗菌,屏蔽稀释控制层6能够控制抗菌剂成分缓释,延长抗菌内衬2的使用寿命,保证抗菌内衬2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抗菌外涂层3对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表面进行防护,使得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外表面同样具备抗菌作用,避免聚乙烯管材主体1外表面被腐蚀,延长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聚乙烯管材主体1在抗菌的同时长期且稳定的工作。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包括聚乙烯管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内衬(2),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外涂层(3),且聚乙烯管材主体(1)与抗菌内衬(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内衬(2)包括内载体(4)、抗菌材料层(5)、屏蔽稀释控制层(6)和表面改性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材料层(5)位于内载体(4)的外侧,所述屏蔽稀释控制层(6)位于抗菌材料层(5)的外侧,所述表面改性层(7)位于屏蔽稀释控制层(6)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内衬(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8)的内部,且内螺旋凹槽(8)与外螺旋凸条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性高的聚乙烯管材,涉及聚乙烯管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聚乙烯管材不能够保证聚乙烯管材在抗菌的同时长期稳定的使用的问题。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内衬,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抗菌外涂层,且聚乙烯管材主体与抗菌内衬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内衬包括内载体、抗菌材料层、屏蔽稀释控制层和表面改性层,所述抗菌材料层位于内载体的外侧,所述屏蔽稀释控制层位于抗菌材料层的外侧,所述表面改性层位于屏蔽稀释控制层的外侧,所述聚乙烯管材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凹槽,所述抗菌内衬的外侧设置有外螺旋凸条,所述外螺旋凸条嵌入内螺旋凹槽的内部,且内螺旋凹槽与外螺旋凸条固定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州市建通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