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0:2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开通运营,其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大,安全要求高,道岔及转辙机等附属设备因冰雪影响铁路正常运输,传统的人工扫雪已不能满足铁路运输要求,自动化的除雪装置开始投入现场使用,其中以电加热融雪的方式优势明显,逐步占领市场。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以下简称融雪设备)由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道岔融雪控制终端、道岔融雪控制柜、钢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元件、道岔融雪隔离变压器等组成。在道岔可动区域安装电加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消除道岔积雪和结冰问题,保障道岔及转辙机等附属设备正常安全动作,为我国铁路运输的高效、安全提供了保障。
3.融雪设备一般分布在车站两端咽喉区,电加热元件采用加热条的形式,目前国内安装的加热条均固定在道岔可动区域的基本轨上,当加热条通电正常工作时,通过热传递作用,融化掉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积雪和结冰。
4.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融雪设备启动加热时,输出的热能不能汇聚到有效区域进行融冰化雪,导致现有融雪设备的利用效率低,用电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以解决现有融雪设备的利用效率低,用电量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铁路道岔包括基本轨和尖轨,尖轨位于基本轨的内侧面位置处,融雪设备包括:电加热元件,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面上,电加热元件位于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导热件,导热件设置在电加热元件与基本轨的内侧面之间;辐射结构,辐射结构设置在基本轨的内侧面上。
7.优选地,导热件位于辐射结构与基本轨之间。
8.优选地,导热件包括铺设在基本轨内侧面上的导热层,辐射结构包括铺设在基本轨内侧面上的辐射层。
9.优选地,电加热元件的表面包覆有辐射层。
10.优选地,基本轨具有外侧面,基本轨的外侧面和基本轨的内侧面相对设置;融雪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结构,保温结构设置在基本轨的外侧面上。
11.优选地,保温结构包括铺设在基本轨外侧面上的保温层。
12.优选地,电加热元件通过卡具固定在基本轨上。
13.优选地,电加热元件通过卡具安装在基本轨内侧面的轨腰位置。
14.本实施例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增加了导热件,导热件可以有效地减小接触热阻,快速提升导热效率。在基本轨内侧面上设置有辐射结构,辐射结构可以提高热源的发射率,可以汇聚更多热量到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有效融雪区域,提高融雪设备热利用效率。不
仅如此,由于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在多个方面提升了融雪效率,减少了热量损失,输出的热量能够汇聚到有效区域进行融冰化雪,用电量也大大降低了。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18.图4是基本轨轨底区域的温度曲线对比图;
19.图5是基本轨与尖轨之间区域的温度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铁路道岔包括基本轨11和尖轨12,尖轨12位于基本轨11的内侧面位置处,融雪设备包括电加热元件20、导热件30和辐射结构40。电加热元件20安装在基本轨11的内侧面上,电加热元件20位于尖轨12与基本轨11之间。导热件30设置在电加热元件20与基本轨11的内侧面之间;辐射结构40设置在基本轨11的内侧面上。
22.电加热元件和基本轨互相接触的固体表面,实际上的接触面积仅发生在一些离散单元上,而未接触的间隙中充满了空气,热量要通过导热系数极低的空气进行传递,即接触热阻,接触热阻也导致了热量的损失。针对于以上的结构问题,本实施例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增加了导热件30,导热件30可以有效地减小接触热阻,快速提升导热效率。在基本轨内侧面上设置有辐射结构,辐射结构可以提高热源的发射率,可以汇聚更多热量到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有效融雪区域,提高融雪设备热利用效率。不仅如此,由于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在多个方面提升了融雪效率,减少了热量损失,输出的热量能够汇聚到有效区域进行融冰化雪,用电量也大大降低了。
23.导热件30位于电加热元件20与基本轨11之间。导热件30对应地设置在电加热元件贴合面位置处。导热件30的作用就是填补电加热元件和基本轨之间未接触的间隙,将导热件30放置在电加热元件20与基本轨之间,这样即可以直接提高电加热元件导热效率,导热件30可以是导热胶等。
24.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30包括铺设在基本轨11内侧面上的导热层,辐射结构40包括铺设在基本轨11内侧面上的辐射层。这样设置的结构优点在于: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在基本轨内侧面上喷涂导热材料以形成导热层,待导热材料干燥后,再在基本轨内侧面的区域喷涂辐射材料以形成辐射材料。可以看出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25.由于电加热元件20的设置位置处于尖轨12与基本轨11之间,为了汇聚更多热量到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有效融雪区域,本实施例将电加热元件20的表面包覆有辐射层,辐射层可以提高热源的发射率。
26.如图2所示,基本轨11具有外侧面,基本轨11的外侧面和基本轨11的内侧面相对设置(图2中基本轨中心线的左侧为外侧面,图2中基本轨中心线的右侧为内侧面)。融雪设备
还包括有保温结构50,保温结构50设置在基本轨11的外侧面上。基本轨外侧面上设置保温结构,使热量通过基本轨外侧面的损失减小,基本轨温升变快。结合图4和图5可以看出,应用本实用新型融雪设备的铁路道岔,在同样的时间内,铁路道岔的温度提升更快、温度更高,由此可见设置有保温结构50的融雪设备,能够有效提升融雪效率,降低用电量。
27.保温结构50包括铺设在基本轨11外侧面上的保温层。保温层是在基本轨外侧面喷涂保温材料形成的。当然保温结构50也可以是其他直接安装在基本轨上的保温结构,如保温片等。
28.如图2所示,电加热元件20可以是加热条或者加热板。电加热元件20通过卡具60固定在基本轨11上。优选地,电加热元件20通过卡具60安装在基本轨11内侧面的轨腰位置。
29.需要对导热层的导热材料、辐射层的辐射材料、保温结构的保温材料进行说明: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种材质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任何能满足使用需求的相关材料均可应用在本申请之中,具体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30.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所述铁路道岔包括基本轨(11)和尖轨(12),所述尖轨(12)位于所述基本轨(11)的内侧面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融雪设备包括:电加热元件(20),安装在所述基本轨(11)的内侧面上,所述电加热元件(20)位于所述尖轨(12)与所述基本轨(11)之间;导热件(30),所述导热件(30)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元件(20)与所述基本轨(11)的内侧面之间;辐射结构(40),所述辐射结构(40)设置在所述基本轨(11)的内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导热件(30)位于所述辐射结构(40)与所述基本轨(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30)包括铺设在所述基本轨(11)内侧面上的导热层,所述辐射结构(40)包括铺设在所述基本轨(11)内侧面上的辐射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20)的表面包覆有辐射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轨(11)具有外侧面,所述基本轨(11)的外侧面和所述基本轨(11)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所述融雪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结构(50),所述保温结构(50)设置在所述基本轨(11)的外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50)包括铺设在所述基本轨(11)外侧面上的保温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20)通过卡具(60)固定在所述基本轨(11)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20)通过所述卡具(60)安装在所述基本轨(11)内侧面的轨腰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铁路道岔包括基本轨和尖轨,尖轨位于基本轨的内侧面位置处,融雪设备包括:电加热元件,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面上,电加热元件位于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导热件,导热件设置在电加热元件与基本轨的内侧面之间;辐射结构,辐射结构设置在基本轨的内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道岔的融雪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融雪设备的利用效率低,用电量大的问题。用电量大的问题。用电量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安岩 邱战国 屠志平 胡淼 耿绍轩 马天宇 甄宇阳 杨俊 高立中 李秀杰 邢群雁 杨辉 高立诚 王海龙 刘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