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6:11: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2.涡旋式压缩机是由定涡盘和动涡盘组成的可压缩容积的压缩机。在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曲轴带着动涡盘围绕定涡盘做圆周平移运动。由于动涡盘的质心并不在曲轴转动的轴心上,故在压缩机工作时动涡盘的运动会产生不平衡力矩,为了平衡动涡盘产生不平衡力矩,可以在曲轴上增加若干质心不在轴心上的平衡块,用来减轻动涡盘运动产生的振动与噪声。
3.目前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压缩机底部设置有润滑油油池,在压缩机工作状态下,由于压缩机内部冷媒气体流动的作用,使压缩机内部存在气压差,润滑油的液面越靠近排气口越高,设置于靠近排气口一端的平衡块在随着曲轴转动时,平衡块接触润滑油的液面并不断搅动油池中的润滑油,产生了润滑油的飞溅油滴,同时使润滑油与压缩机内的气体在油池上表面混合产生泡沫,转子平衡块转动产生的飞溅油滴与润滑油泡沫跟随被压缩的气体沿气体通道向排气口方向流动,并被排出压缩机,导致空调系统含油增加、空调系统制冷制热性能下降,还导致压缩机内缺油,使压缩机工作出现异常磨损、振动噪音增大、曲轴抱死等失效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平衡块和挡油件,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的工作腔和排气腔;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电机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平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平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平衡块转动;所述挡油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所述排气腔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所述排气腔的一端的开口封闭。
6.可选的,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的内壁围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平衡块连接于所述转子朝向所述排气腔的一端。
7.可选的,所述卧式压缩机还包括压缩机构、轴承组件和曲轴,所述压缩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远离所述排气腔的一端,所述轴承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靠近所述排气腔的一端,所述挡油件固定于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曲轴的第二端与压缩机构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子和所述挡油件并连接所述轴承组件,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曲轴。
8.可选的,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座,所述曲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挡油件固定于所述轴承座。
9.可选的,所述卧式压缩机还包括轴承支板,所述轴承支板连接所述壳体,所述轴承支板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和排气腔之间,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轴承支板。
10.可选的,所述卧式压缩机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挡油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所述轴承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11.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环形支座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环形支座与所述挡油件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环绕所述环形支座的周缘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12.可选的,所述挡油件设置有第二卡接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环绕所述曲轴;所述轴承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轴承座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
13.可选的,所述卧式压缩机还包括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设置于所述挡油件的边缘处。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压缩机。
15.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容纳腔靠近所述排气腔的一端设置挡油件,挡油件阻挡平衡块在转动时所带起的润滑油进入工作腔内,从而解决了卧式压缩机的平衡块工作时搅拌润滑油产生飞溅的油滴和泡沫进入工作腔后,进入排气腔被排出卧式压缩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剖面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轴承支板、轴承和轴承座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挡油件、安装支架和绝缘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局部剖面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挡油件和轴承座的分解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的局部剖面图;
23.图6a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是图3所示的挡油件、安装支架和绝缘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
25.图7a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
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卧式压缩机1000包括壳体1、轴承支板2、轴承组件3、压缩机构4、电机5、平衡块6、挡油件7和曲轴8。轴承支板2、轴承组件3、压缩机构4、电机5、平衡块6、挡油件7和曲轴8均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用于保护和容纳卧式压缩机1000的部件。轴承支板2固定于壳体1,轴承组件3固定于轴承支板2。压缩机构4用于压缩制冷系统的冷媒气体。曲轴8的第一端穿过电机5后与轴承组件3连接,曲轴8的第二端与压缩机构4连接,电机5通过曲轴8驱动压缩机构4进行工作。平衡块6与电机5连接,平衡块6用于平衡卧式压缩机1000工作时压缩机构4的动涡盘运动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挡油件7与轴承组件3连接,挡油件7用于阻挡平衡块6在电机5的驱动下8转动时所带起的润滑油111。
29.壳体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第一容纳腔11内容纳有润滑油111,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油111积聚在第一容纳腔11的下端。进气口12设置于壳体1的一端,排气口13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均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
30.请参阅图1和图2,轴承支板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内靠近排气口13的一端,轴承支板2将第一容纳腔11分隔为工作腔112和排气腔113。排气口13与排气腔113连通。轴承支板2设置有通气孔21、过油孔22、第一安装孔23和螺纹孔24,通气孔21位于轴承支板2靠近壳体1顶端的一端,过油孔22位于轴承支板2靠近壳体1底端的一端。通气孔21连通工作腔112和排气腔113,用于供工作腔112内压缩机构4产生的压缩气体进入排气腔113后,经排气口13排出卧式压缩机1000;过油孔22连通工作腔112和排气腔113,用于供润滑油111在工作腔112和排气腔113内流通。
31.轴承组件3包括轴承座31和轴承32。轴承座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轴承座31的第一端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支撑座311,支撑座311设置有螺栓孔311a,轴承座31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安装孔23后进入工作腔112内,支撑座311抵接于轴承支板2,此时螺栓孔311a与螺纹孔24对齐,支撑座311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轴承支板2,使轴承座31固定在轴承支板2上。轴承座31的第二端设置有安装槽312,安装槽312的侧壁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卡槽312a。轴承32设置于安装槽312内。
32.请参阅图1,压缩机构4设置于工作腔112内靠近进气口12的一端,压缩机构4设置有压缩进口(图未示)和压缩出口41。卧式压缩机1000还包括进气管1a,进气管1a与压缩进口连通,外界气体经进气管1a经压缩进口进入压缩机构4内。压缩出口41与工作腔112连通,压缩机构4产生的压缩气体经压缩出口41进入工作腔112内。压缩机构4利用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的相对运动对进入压缩机构4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上述压缩机构4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故不作详细描述。
33.请参阅图4,电机5包括定子51、转子52。定子51设置于工作腔112内,定子51的内壁围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511,第二容纳腔511的一端开口朝向轴承支板2。转子52设
置有第二安装孔(图未示),转子52设置于第二容纳腔511内。
34.平衡块6位于第二容纳腔511内,平衡块6固定于转子52朝向轴承支板2的一端。
35.请参阅图1-4,在一实施例中,挡油件7的形状呈圆盘状,挡油件7设置有第一通孔71,挡油件7的第一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起部72,第一通孔71贯穿第一凸起部72。卧式压缩机1000还包括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包括环形支座91和第一卡接部92。环形支座91的第一表面凸出形成第二凸起部911,环形支座91设置有第二通孔912,第二通孔912贯穿第二凸起部911,第一凸起部72远离挡油件7的第一表面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二凸起部911远离环形支座91的第一表面的一端的端面连接,第一通孔71与第二通孔912连通。第一卡接部92与环形支座91的边缘连接,第一卡接部92为环绕环形支座91设置的锯齿形片状结构,第一卡接部92具有弹性形变性能。曲轴8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转子52的第二安装孔、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912后与轴承32连接。挡油件7位于第二容纳腔511内,挡油件7封堵曲轴8的外壁与定子5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使第二容纳腔511靠近排气腔113的开口封闭。当安装支架9插入轴承座31的安装槽312时,第一卡接部92受到安装槽312的侧壁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朝向远离安装槽312槽底的方向弯折,直至第一卡接部92移动到第一卡槽312a时,第一卡接部92插入第一卡槽312a内,第一卡接部92形变恢复,第一卡接部92远离环形支座91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卡槽312a的槽底,使安装支架9卡接在第一卡槽312a内,进而使挡油件7固定在轴承座31上。通过设置第一卡接部92,使挡油件7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轴承座31上,方便进行拆装;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卡接部92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第一卡接部92的回弹力使得安装支架9更好地固定于轴承座31上。
36.进一步的,环形支座91背向挡油件7的一端抵接于轴承32,对轴承32在沿着远离安装槽312槽底的方向上起限位作用,使轴承32固定在轴承座31内。环形支座91同时起固定挡油件7以及轴承32的作用,相较于分别设置不同的固定件固定挡油件7和轴承32,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37.请参阅图5、图6和图6a,在另一实施例中,挡油件7

设置有第二卡接部73和第一通孔71

,第二卡接部73环绕第一通孔71

设置,第二卡接部73的一端与第一通孔71

的内壁连接,第二卡接部73为锯齿形片状结构,且第二卡接具有弹性形变性能。轴承座31

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卡槽313,以及环绕轴承座31

的外壁的限位凸缘314,当将挡油件7通过第一通孔71

套设在轴承座31

的第二端时,轴承座31

的外壁挤压第二卡接部73,使第二卡接部73沿着远离第一通孔71

轴线的方向向外弯折,推动挡油件7

朝向支撑座311移动,直至第二卡接部73移动至第二卡槽313处,第二卡接部73插入第二卡槽313,第二卡接部73形变恢复,第二卡接部73卡接于第二卡槽313,此时第二卡接部73远离挡油件7

的一端端面抵接于第二卡槽313朝向限位凸缘314的内壁,挡油件7

背向第二卡接部73的表面抵接于限位凸缘314,第二卡槽313朝向限位凸缘314的内壁和限位凸缘314共同对挡油件7

在与第一通孔71

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起限位作用。轴承座31

的第二端通过定子51朝向轴承支板2的开口插入第二容纳腔511内,挡油件7

封堵轴承座31

的外壁与定子5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使第二容纳腔511靠近排气腔113的开口封闭。通过设置第二卡接部73,使挡油件7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轴承座31

上,方便进行拆装;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卡接部73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第二卡接部73的回弹力使得挡油件7

更好地固定于轴承座31

上。
38.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挡油件7和挡油件7

不限于通过卡接的方式
进行固定,挡油件7和挡油件7

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制,例如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轴承座31上,又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轴承座31上。
39.请参阅图3、图7和图7a,进一步的,卧式压缩机1000还包括绝缘结构10,绝缘结构10设置在挡油件7的边缘处,其中,挡油件7的边缘处为挡油件7靠近定子51内壁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结构10为绝缘胶套,绝缘胶套套设在挡油件7的边缘处,绝缘结构10用于防止当卧式压缩机100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导致挡油件7的边缘与定子51发生碰撞时,对定子51起保护作用,防止挡油件7刮伤定子51的内部,以及防止定子51对挡油件7放电造成电机5故障。
4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绝缘结构10不限于为绝缘胶套,绝缘结构10可以为例如环氧树脂等具有耐高温、高压特点的绝缘保护涂层;绝缘结构10还可以为绝缘纸,绝缘纸的相对的两端延伸成型有多个卡勾状的凸出部,挡油件7相对的两侧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卡槽,绝缘纸包裹挡油件7的边缘且贴合于挡油件7的表面,绝缘纸两端的凸出部分别插入位于挡油件7两侧的卡槽内,以使绝缘纸固定在挡油件7上。
41.请参阅图1,卧式压缩机1000还包括供油组件20,供油组件20包括油泵201、导油管202和出油管203。油泵201和导油管202均位于排气腔113内,油泵201设置有第三容纳腔201a和第一油孔(图未示)。导油管202的第一端与第三容纳腔201a连通,导油管202的第二端延伸至排气腔113的下端且位于润滑油111的油面之下。曲轴8设置有导油通道,曲轴8的第一端与油泵201连接,导油通道第一端通过第一油孔与第三容纳腔201a连通。出油管203设置于工作腔112内,出油管203的第一端与压缩机构4连接,压缩机构4还设置有第二油孔(图未示),导油通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油孔与出油管203连通,出油管203的第二端延伸至工作腔112的下端。油泵201通过导油管202将排气腔113底部的润滑油111经第三容纳腔201a和第一油孔抽送到曲轴8的导油通道中,润滑油111通过导油通道流向与导油通道连通的转动部件进行润滑,最后通过第二油孔由出油管203排向工作腔112的下端。
42.当卧式压缩机1000工作时,气体经压缩机构4压缩后由压缩出口41排出压缩机构4,由于压缩机构4设置于工作腔112内靠近进气口12的一端,而排气口13设置于壳体1远离进气口12的一端,经由压缩机构4排出的压缩气体需经过通气孔21流向排气腔113内,再由排气口13排向外界。因此第一容纳腔11内越靠近排气口13处,气压越低,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应的润滑油111的油面越高。由于第二容纳腔511靠近轴承支板2的一端距离排气口13较近,因此该处的油面在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没过定子51的下部后进入第二容纳腔511内。平衡块6随着转子52转动,不断搅拌第二容纳腔511内的润滑油111,从而产生飞溅的油滴和泡沫,由于挡油件7使第二容纳腔511靠近排气腔113的开口封闭,飞溅的油滴和泡沫被挡油件7阻挡,喷溅在挡油件7表面的油滴和泡沫沿着挡油件7的表面滑落回到第二容纳腔511内,避免了飞溅的润滑油111油滴和泡沫进入工作腔112内,随着压缩机构4压缩产生的高压气体经通气孔21进入排气腔113后由排气口13被排出卧式压缩机1000。
43.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容纳511腔靠近排气腔113的一端设置挡油件7,挡油件7阻挡平衡块6在转动时所带起的润滑油111进入工作腔112内,从而解决了卧式压缩机1000的平衡块6工作时搅拌润滑油111产生飞溅的油滴和泡沫进入工作腔112后,经过排气腔113后被排出卧式压缩机1000的问题。
4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卧式压缩机1000,对于卧式压缩
机1000的结构和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