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扶手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9-15 05:5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手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扶手箱组件上的肘枕都是向后转动打开;或,肘枕采用对开形式,开闭时肘枕由中间向两侧转动打开。
3.但是,上述肘枕的打开方式都会导致肘枕在使用时,用户的肘部或腕部动作幅度较大,导致肘枕打开较为困难,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扶手箱组件,所述扶手箱组件可实现盖体的双向打开,同时使得盖体打开方便,不会出现卡死或转不动的现象。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扶手箱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纳腔;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箱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腔;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盖体内且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箱体,用于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的可转动连接;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盖体内,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容纳腔时,所述限位件用于锁止所述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所述盖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通过利用连接组件将盖体连接在箱体上,以实现盖体与箱体的可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利用盖体打开或关闭箱体上的容纳腔,同时,在连接组件的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上均设置一个可转动的齿轮,两个转动齿轮直接啮合,以确保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能够同时相向移动或反向移动,并保证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移动距离一致,从而保证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移动的同步性,避免出现第一移动件移动并脱离箱体而第二移动件依旧与箱体配合的现象,也就是避免盖体出现卡死或转不动的现象,从而使得盖体能够转动顺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本技术还设置锁止连接组件位置的限位件,这样在盖体打开容纳腔的过程中可避免连接组件移动复位,以使得连接组件可限位在盖体内,从而确保盖体由打开容纳腔切换至关闭容纳腔时,盖体能够稳定盖设在箱体上,且连接组件能够有效连接在箱体内,以降低箱体和盖体的装配难度,并提高箱体和盖体的连接强度。
8.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内形成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柱且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延伸出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移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且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延伸出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移动件转动连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容纳所述第一移动件的第一容纳槽和容纳所述第二移动件的第二容纳槽;当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反向移动时,部分所述第一移动件可限位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部分所述第二移动件可限位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盖体关闭所述容纳腔;当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移动件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移出,所述第二移动件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移出,所述盖体可打开所述容纳腔。
11.可选地,所述扶手箱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盖体内且所述驱动件的一端适于从所述盖体的前侧显露出,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向移动。
12.可选地,扶手箱组件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体内且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驱动件抵接。
13.可选地,所述扶手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移动件的方向移动。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上形成有锁止杆,当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向移动后,所述锁止杆可锁止在所述限位件内;其中,在所述锁止杆锁止在所述限位件内时,继续驱动所述锁止杆朝向所述限位件的方向移动,所述限位件可解锁所述锁止杆。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上形成有导入斜面,当盖体朝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导入斜面可抵接在所述箱体上以驱动所述锁止杆朝向所述限位件的方向移动。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左右两侧,当右侧的所述连接组件移出所述箱体时,所述盖体可向左转动以打开所述容纳腔;当左侧的所述连接组件移出所述箱体时,所述盖体可向右转动以打开所述容纳腔。
17.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9.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扶手箱组件。
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扶手箱组件可提升扶手箱组件开启的便携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的爆炸图。
24.图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盖体省去上盖后的俯视图。
25.图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位于右侧的第一移动件与各组件配合时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盖体向右转动打开容纳腔时的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盖体向左转动打开容纳腔时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000、扶手箱组件;
30.100、箱体;
31.110、容纳腔;120、第一容纳槽;130、第二容纳槽;
32.200、盖体;
33.210、限位腔;220、第一限位柱;230、第二限位柱;
34.240、上盖;241、避让孔;
35.250、下盖;
36.260、第三限位柱;
37.300、连接组件;
38.310、第一移动件;311、锁止杆;312、导入斜面;
39.320、第二移动件;
40.410、第一齿轮;411、第一连接杆;
41.420、第二齿轮;421、第二连接杆;
42.500、驱动件;600、联动件;700、第一复位件;800、限位件;
43.910、第一转动板;920、第二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下面将参考图1-图6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6.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1000包括:箱体100、盖体200、连接组件300和限位件800。其中,当扶手箱组件1000设置在车辆上时,扶手箱组件1000可以设置在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时,方便主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使用,也可以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以方便后排乘员使用,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主要以扶手箱组件1000设置在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为例进行描述。
47.其中,如图2所示,箱体100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纳腔110。敞口用于实现容纳腔110内部和外部的连通,以确保用户可通过敞口将物品放置在容纳腔110内,也就是说,容纳腔110具有收纳物品的作用;同时,敞口还便于用户拿取容纳腔110内的物品。
48.盖体200可转动地设于箱体100以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10。其中,当盖体200相对于箱体100转动并打开容纳腔110时,方便车内人员通过容纳腔110的敞口取放物品;当盖体200相对于箱体100转动并关闭容纳腔110时,此时盖体200适于遮挡敞口,以提升扶手箱组件1000的美观度,同时,车内人员尤其是驾驶员可将手臂放在盖体200上休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49.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扶手箱组件1000不仅具有收纳物品的作用,还可为驾驶员休息提供便携性。
50.在一些示例中,盖体200远离箱体100的一侧可采用柔性材料(如:海绵)制成,以提升盖体200的柔软度,这样当驾驶员将手臂放在盖体200上休息时,可提高扶手箱组件1000的舒适度。
51.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300设于盖体200内且连接组件300可移动地连接箱体100,用于实现盖体200与箱体100的可转动连接。也就是利用连接组件300实现盖体200可打
开或关闭容纳腔110。
52.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沿盖体200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移动件310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410,第二移动件320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420。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一移动件310的一端可以理解为是图3中所示出的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第二移动件320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一端可以理解为是图3中所示出的第二移动件320的前端,第二移动件320的前端和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相邻设置,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410,第二移动件320的前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420,第一齿轮410与第二齿轮420相互啮合,以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相向移动或反向移动。
53.其中,这里的相向移动是指,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反向移动是指,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
54.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件800设于盖体200内,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时,限位件800用于锁止连接组件300。也就是当盖体200朝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时,限位件800可固定连接组件300,以避免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反向移动,也就是确保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后,盖体200还能正常盖合在箱体100上。
55.其中,将限位件800设于盖体200内。一方面利用盖体200支撑限位件800,以提高限位件800的位置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避免限位件800占用盖体200外部的空间,同时使得限位件800能够靠近连接组件300设置,从而方便利用限位件800锁止连接组件300。
5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前”为指向车辆车头的方向,“后”为指向车辆车尾的方向;同时,“左”是指车辆靠近主驾驶的方向,“右”是指车辆靠近副驾驶的方向;“上”为指向车辆车顶的方向,“下”为指向车辆车底的方向。
57.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1000,通过设置连接组件300,以实现盖体200与箱体100的转动连接,也就是确保盖体200能够打开容纳腔110以及保证盖体200能够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
58.此外,本技术直接在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以及在第二移动件320的前端均直接设置一个可转动的齿轮,即: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410,第二移动件320的前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420,这样当第一移动件310向后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即可带动第一齿轮410转动,因第一齿轮410与第二齿轮420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10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42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向前移动;相应地,当第一移动件310向前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带动第一齿轮410转动,第一齿轮410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42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向后移动。
59.也就是说,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0与第二齿轮420,并将第一齿轮410与第二齿轮420分别连接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上,确保在第一移动件310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同步动作。
60.其中,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脱离箱体100,此时盖体200可相对于箱体100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
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连接在箱体100内,此时盖体200可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以实现关闭容纳腔110。
6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直接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上设置转动的齿轮且两个转动的齿轮(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相互啮合,可避免齿轮经多级传动而产生的误差,也就是说,本技术的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直接啮合,不存在中间的传动齿轮,这样在第一齿轮41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410可精准带动第二齿轮420转动,且保证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的转动角度一致,这样即可保证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移动距离一致,即保证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移动同步性。从而避免出现第一移动件310移动并脱离箱体100而第二移动件320与箱体100配合的现象,也就是避免盖体200出现卡死或转不动的现象,从而使得盖体200能够转动顺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62.此外,本技术通过将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直接啮合,省去中间的传动件,这样即可省去一个结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配合较为简单且便于实现,并降低生产成本。
63.同时,本技术还设置锁止连接组件300位置的限位件800,这样在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的过程中可避免连接组件300移动复位而伸出至盖体200,以使得连接组件300可限位在盖体200内,从而确保盖体200由打开容纳腔110切换至关闭容纳腔110时,盖体200能够稳定盖设在箱体100上,且连接组件300能够有效连接在箱体100内,以降低箱体100和盖体200的装配难度,并提高箱体100和盖体200的连接强度。
64.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直接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上设置转动的齿轮且将第一移动件310上的第一齿轮410和第二移动件320上的第二齿轮420相互啮合,省去了两个齿轮之间的传动件的设置,在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配合简单的同时,还可保证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移动的同步性,从而确保盖体200能够有效相对于箱体100转动,同时本技术还可有效限定连接组件300的位置,避免连接组件300复位,从而确保盖体200在打开箱体100后还能够稳定盖设在箱体100上。
65.在一些示例中,连接组件300可设置在盖体200的左侧,这样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盖体200的左侧可朝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且盖体200的左侧朝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关闭容纳腔110时,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可同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能够连接在箱体100内,从而实现将盖体200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
66.也就是说,当连接组件300设置在盖体200的左侧时,盖体200可右转动打开容纳腔110。
67.在另一些示例中,连接组件300也可设置在盖体200的右侧,也就是说,连接组件300不限于设置在盖体200的左侧。这样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盖体200的右侧可朝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且盖体200的右侧朝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关闭容纳腔110时,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可同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能够连接在箱体100内,从而实现将盖体200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
68.也就是说,当连接组件300设置在盖体200的右侧时,盖体200可向左转动打开容纳
腔110。
69.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300包括两个,两个连接组件300间隔设置在盖体200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盖体200的左侧和盖体200的右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00,这样当右侧的连接组件300的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并移出箱体100时,盖体200的右侧可朝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也就是盖体200可向左转动打开容纳腔110;当左侧的连接组件300的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并移出箱体100时,盖体200的左侧可朝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盖体200可向右转动以打开容纳腔110。
70.也就是说,当盖体200的左侧和盖体200的右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00时,盖体200可分别实现向右或向左转动,也就是方便从主驾侧、副驾侧均能打开盖体200,提高盖体200打开的便携性。
7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盖体200内形成有限位腔210,限位腔210内设有第一限位柱220和第二限位柱230,第一齿轮410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柱220且第一齿轮410的一侧延伸出与第一移动件310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411。也就是说,第一齿轮410同时与盖体200、第一移动件310转动连接,其中,第一限位柱220用于限定第一齿轮410的转动中心,第一连接杆411用于实现第一齿轮410与第一移动件310的转动连接,确保当第一移动件310前后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能够带动第一齿轮410绕第一限位柱220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二移动件320移动。
72.可选地,第二齿轮420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柱230且第二齿轮420的一侧延伸出与第二移动件320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421。这里是指,第二齿轮420同时与盖体200、第二移动件320转动连接,其中,第二限位柱230用于限定第二齿轮420的转动中心,第二连接杆421用于实现第二齿轮420与第二移动件320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同步移动。
73.在一些示例中,盖体200包括上盖240和下盖250,上盖240盖合在下盖250上以形成盖体200。其中,下盖250内形成有限位腔210,连接组件300、第一齿轮410、第二齿轮420均设置在限位腔210内,限位腔210用于对第一齿轮410、第二齿轮420的转动以及对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移动进行限定,确保第一齿轮410、第二齿轮420能够绕既定路线进行转动以及确保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能够绕既定路线进行移动。
74.其中,将连接组件300、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均设置在限位腔210内,还可避免连接组件300、第一齿轮410和第二齿轮420占用盖体200外部的空间,在减小扶手箱组件1000占用面积的同时,还可提升扶手箱组件1000的美观度。
7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体1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容纳槽120和第二容纳槽130,第一容纳槽120用于容纳第一移动件310,第二容纳槽130用于容纳第二移动件320。这样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反向移动时,部分第一移动件310可限位在第一容纳槽120内,部分第二移动件320可限位在第二容纳槽130内,此时盖体200关闭容纳腔110。以确保盖体200能够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以关闭容纳腔110。
76.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反向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的前端可限位在第一容纳槽120内,第二移动件320的后端可限位在第二容纳槽130内,第一移
动件310和第一容纳槽120相互限位且第二移动件320和第二容纳槽130相互限位,以保证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使得盖体200能够稳定地关闭容纳腔110,以提高盖体200关闭容纳腔110时的位置稳定性。
77.可选地,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从第一容纳槽120内移出,第二移动件320从第二容纳槽130内移出,盖体200可打开容纳腔110。也就是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盖体200可相对于箱体100转动以打开容纳腔110。
78.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扶手箱组件1000还包括第一转动板910和第二转动板920,第一转动板910和第二转动板920分别设置在箱体100的前后两端,其中,第一转动板910的右端始终与盖体200铰接相连,这样当盖体200的左侧打开时,第一转动板910以第一转动板910的右端与盖体200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且第一转动板910与盖体200同步打开,盖体200随之从左侧打开(如图5所示)。
79.可选地,第二转动板920的左端始终与盖体200铰接相连,当盖体200的右侧打开时,第二转动板920以第二转动板920的左端与盖体200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且第二转动板920与盖体200同步打开,盖体200随之从右侧打开(如图6所示)。
8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盖体200只能是单侧打开,例如当盖体200的左侧打开时,盖体200的右侧便无法打开;相应地,当盖体200的右侧打开时,盖体200的左侧便无法打开,从而保证盖体200的一侧可始终连接在箱体100上,盖体200从箱体100上脱落,从而保证扶手箱组件1000使用的可靠性。
81.在具体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板910设置在限位腔210的前端,第二转动板920设置在限位腔210的后端。
82.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第一转动板910和第二转动板920时,位于箱体100的左后侧的第二容纳槽130可形成在第二转动板920上,位于箱体100的右前侧的第一容纳槽120可形成在第一转动板910上。
8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扶手箱组件1000还包括驱动件500,驱动件500可前后移动地设于盖体200内且驱动件500的一端适于从盖体200的前侧显露出,驱动件500用于驱动第一移动件310与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也就是驱动件500可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能够同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移动件310上的前端能够从第一容纳槽120内移出以脱离箱体100,并使得第二移动件320的后端从第二容纳槽130内移出以脱离箱体100,此时盖体200可相对于箱体100转动以实现打开容纳腔110。
84.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驱动件500可方便带动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
85.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500可前后移动地设于盖体200内且驱动件500的另一端抵接第一移动件310,当用户驱动驱动件50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件500即可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向后移动,向后移动的第一移动件310带动第一齿轮410转动,第一齿轮410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420转动,从而实现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向前移动。
8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驱动件500的一端从盖体200的前侧显露出,以方面确保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驱动件500,另一方面还方便用户利用驱动件500驱动第一移动件310与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
87.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500形成为按键,按键可移动地设于盖体200以驱动第一移动件310与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
88.还需要说明的是,因连接组件300主要是前后移动来实现盖体200打开或关闭箱体100,因此,本技术将驱动件500也设置成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盖体200内,这样当驱动驱动件500动作时即可实现带动连接组件300移动,无需在驱动件500和连接组件300之间设置改变驱动方向的传动件,从而简化扶手箱组件1000的结构,并降低驱动难度。
89.可选地,如图2所示,盖体200上设有避让孔241,避让孔241设置在在上盖240的前侧,形成为按键的驱动件500可移动地设于盖体200且按键的一端适于通过避让孔241显露出,以方便用户通过按键控制第一移动件310与第二移动件320的相向移动。
9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当连接组件300包括两个且两个连接组件300间隔设置在盖体200的左右两侧时,盖体200上设置两个避让孔241,两个避让孔241左右间隔设置且每个避让孔241内均对应设置一个按键,以实现分别驱动两个连接组件300移动。
9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扶手箱组件1000还包括联动件600,联动件600可转动地设于盖体200内且联动件600的一端与第一移动件310连接,联动件600的另一端适于与驱动件500抵接。这样当用户驱动驱动件50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件500即可带动联动件600转动,进而通过联动件600转动带动第一移动件310移动,也就是驱动件500主要用于驱动联动件600转动以实现带动第一移动件310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的相向移动。
92.在一些示例中,联动件600的一端上设有连接槽,第一移动件310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内,从而实现联动件600与第一移动件310的转动连接。
93.可选地,如图3所示,盖体200的限位腔210内设有第三限位柱260,联动件600通过第三限位柱260转动连接在盖体200内,以实现联动件600与盖体200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三限位柱260为联动件600提供了安装点并限定了联动件600的转动中心。
94.以设置在盖体200左侧的连接组件300为例,当用户驱动驱动件50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件500移动并带动联动件600逆时针转动,联动件600逆时针转动后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向后移动,此时第一移动件310带动第一齿轮410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410逆时针转动并与第二齿轮420啮合以带动第二齿轮420顺时针转动,此时顺时针转动的第二齿轮420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向前移动,以使得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能够脱离箱体100,从而确保盖体200能够相对于箱体100转动。
95.可选地,如图3所示,扶手箱组件10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700,第一复位件700用于驱动驱动件500朝向远离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从而确保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后,驱动件500能够自动复位以封堵避让孔241,从而提升盖体200的美观度。
96.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打开盖体200时,用户驱动驱动件500向后移动且随后转动盖体200以打开容纳腔110,当盖体200打开后,用户松开驱动件500,此时驱动件500可在第一复位件700的作用自动复位并封堵避让孔241,从而提升盖体200的美观度。
97.可选地,第一复位件700可选用复位弹簧,利用复位弹簧驱动驱动件500复位,降低成本且便于实现。
98.可选地,如图3所示,驱动件500上设有安装口,第一复位件700设于安装口内且第一复位件700的一端连接下盖250上,第一复位件700的另一端适于抵接在安装口的前侧壁
上,当驱动件50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件500可驱动第一复位件700的另一端移动以挤压第一复位件700,此时第一复位件700蓄力,这样当控制驱动件500朝向靠近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的力消失后,第一复位件700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即可带动驱动件500朝向远离第一移动件310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带动驱动件500复位。
9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联动件600,在确保驱动件500动作能够带动连接组件300移动的同时,还可避免驱动件500复位时带动连接组件300复位。也就是说,在盖体200打开箱体100后且驱动件500复位时,驱动件500不会带动连接组件300复位,此时连接组件300在限位件800的作用下一直限位在盖体200内,从而确保后续当盖体200关闭容纳腔110时,连接组件300不会阻碍盖体200移动,并确保连接组件300能够有效限位在箱体100内,以提高盖体200和箱体10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扶手箱组件1000的结构稳定性。
10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移动件310上形成有锁止杆311,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后,锁止杆311可锁止在限位件800内。从而实现利用限位件800锁止连接组件300。
10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移动件310的后端形成有锁止杆311,限位件800上形成有连通口,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锁止杆311的一端可通过连通口伸入限位件800内,当锁止杆311伸入限位件800一定距离后,限位件800即可锁止锁止杆311,以限定锁止杆311的位置,从而实现固定连接组件300。
102.可选地,在锁止杆311锁止在限位件800内时,继续驱动锁止杆311朝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限位件800可解锁锁止杆311。也就是说,当锁止杆311被限位件800锁止后,若想解锁锁止杆311,此时可移动锁止杆311并使得锁止杆311朝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这样在驱动锁止杆311朝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的力消失后,锁止杆311即可脱离限位件800并可朝向远离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
103.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件310上形成有导入斜面312,当盖体200朝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转动时,导入斜面312可抵接在箱体100上以驱动锁止杆311朝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盖体200打开容纳腔110后且在关闭容纳腔110的过程中,盖体200带动第一移动件310朝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一移动件310上的导入斜面312能够抵接在箱体100上,此时当盖体200继续带动第一移动件310朝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时,箱体100与导入斜面312相互配合即可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向后移动,也就是带动第一移动件310朝向靠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锁止后的锁止杆311能够继续朝向限位件800的方向移动,此时限位件800可解锁锁止杆311,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可在外力作用下限位在第一容纳槽120和第二容纳槽130内,以实现将盖体200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
104.在具体的示例中,当用户利用驱动件500驱动第一移动件310向后移动时,锁止杆311会配合在限位件800内并伸入限位件800第一距离,此第一距离限位件800不会锁止锁止杆311;当用户松开驱动件500且驱动件500在第一复位件700的作用下复位后,第一移动件310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此时锁止杆311会配合在限位件800内并伸入限位件800第二距离,此第二距离限位件800会锁止锁止杆311,从而实现对锁止杆311的固定。
10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二距离,可确保当盖体200带动第一移动件310朝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件310上的导入斜面312能够抵接在箱体100上,从而确保能够有效解锁锁止杆311。
106.可选地,扶手箱组件1000还包括第二复位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复位件用于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反向移动。这样当驱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的力消失后,或,当限位件800解锁锁止杆311后,第二复位件即可有效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移动以确保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可限位在第一容纳槽120和第二容纳槽130内,从而实现将盖体200稳定连接在箱体100上。
107.可选地,第二复位件为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盖体200,扭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齿轮410或第二齿轮420,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第一齿轮410或第二齿轮420转动并带动扭簧的另一端朝向扭簧的一端转动。也就是说,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第一齿轮410或第二齿轮420转动可挤压扭簧以使得扭簧蓄力,这样当限位件800解锁锁止杆311时,扭簧即可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使得扭簧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扭簧的一端转动以带动第一齿轮410或第二齿轮420转动。
108.其中,将扭簧的一端连接盖体200,可实现固定扭簧,在提高扭簧位置稳定性的同时,还可确保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扭簧能够正常被挤压且蓄力。
109.在具体的示例中,以设置在盖体200左侧的连接组件300为例,扭簧的一端连接盖体200,扭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齿轮410,当第一移动件310和第二移动件320相向移动时,第一齿轮410逆时针转动并带动扭簧的另一端朝向扭簧的一端转动以实现挤压扭簧并使得扭簧蓄力,这样当限位件800解锁锁止杆311时,扭簧即可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使得扭簧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扭簧的一端转动以带动第一齿轮410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带动第二齿轮420逆时针转动,也就是同时带动第一移动件310向前移动并带动第二移动件320向后移动,使得第一移动件310的前端以及第二移动件320的后端均能限位在箱体100内。
110.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扶手箱组件1000。
1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扶手箱组件1000,可提升车辆中扶手箱组件1000开启的便携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11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