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2022-09-15 00:2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座椅靠背的角度直接影响到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进而影响到驾驶安全性。目前座椅靠背通过由平面涡卷弹簧和连杆机构组成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调节靠背角度。这种常用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在座椅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放倒时,先解锁靠背,再依靠平面涡卷弹簧释放的弹性力驱动靠背向前转动直至放平。在现有技术中,上述调节机构的涡卷弹簧全程受力,靠背由锁止位置向前转动至放平位置的过程中,涡卷弹簧一直释放弹力。这就导致了靠背的翻转速度过快,容易产生异响,严重影响乘坐的舒适感;而且,由于涡卷弹簧一直释放弹力,人工手动将靠背翻转复位时,会受到涡卷弹簧较大的反作用力,再加上靠背自身的重量,老人和小孩很难将靠背由放平状态翻转至使用状态。
3.汽车座椅滑轨是汽车座椅中重要零部件之一,座椅电动滑轨通常分为前置电动滑轨和中置电动滑轨,目前市场上的前置电动滑轨通常包括内滑轨、外滑轨、减速箱、丝杆和螺母,螺母与丝杆的中段螺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滑轨上,这样当丝杆转动时,由于螺母无法沿丝杆的轴向来回运动,因此只能是丝杆在旋转过程中再作轴向的直线运动。减速箱与丝杆的前端连接,滑轨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丝杆作旋转运动,减速箱又通过其后端部(传统的减速箱后端部的上表面为弧形状)固定在内滑轨的前端上,这样丝杆在作直线运动时,能带动内滑轨相对外滑轨作直线的往复运动。在丝杆上靠近减速箱的位置处固设有止转盘,止转盘为丝杆运动的前极限位置。现有滑轨的截面高度(内滑轨顶面到外滑轨底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6.5mm左右,但目前出现了一些新型车型,为了满足座椅的安装要求,滑轨的截面高度需不超过30mm,且由于外滑轨的底面设置有车身固定裸栓,为了防止干涉,减速箱底面到外滑轨底面之间的距离需不小于3mm,这就使减速箱的安装高度十分受限,传统的安装方法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能有效降低靠背由使用状态翻转至放平状态时的翻转速度,提高靠背的使用舒适性,还能在安装高度受限下实现滑轨电机减速箱与座椅滑轨的安装。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和滑轨总成,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骨架和椅背锁,以及固定在靠背骨架上的铰链支架、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支架,所述铰链支架、安装支架和涡卷簧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上,所述铰链支架与靠背转轴固定,所述安装支架与靠背转轴为转动配合,所述涡卷簧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上,涡卷簧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滑轨总成包括滑动配合的内滑轨和外滑轨,以及设置在内滑轨和外滑轨之间的丝杆螺母机构,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前端配置有减速
箱,所述减速箱的后端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丝杆安装孔,在丝杆上靠近减速箱的位置处固设有止转盘,所述靠背骨架处于锁止位置的角度时,该角度下所述涡卷簧被压缩并具备驱动靠背骨架向前翻转的扭力,当椅背锁解锁后,所述靠背骨架在涡卷簧的驱动下能向前转动,当转动至小于90
°
时,所述涡卷簧的扭力减至为零,所述靠背骨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继续向前翻转直至放平;
6.所述减速箱的后端部的顶面局部下沉,从而在该顶面上形成一拱形凸起,在内滑轨的顶面上对应拱形凸起和止转盘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镂空槽,所述拱形凸起和止转盘的顶部均置于对应的镂空槽中以降低安装所需的高度空间;在拱形凸起的正下方、丝杆安装孔的上方位置设有贯穿减速箱两侧的插销孔,在内滑轨前端顶部两侧对应插销孔的位置处设有插销槽,一插销插入所述减速箱的插销孔,且该插销的两端置于内滑轨顶部两侧的插销槽中,从而实现减速箱与内滑轨的前端连接。
7.上述方案中: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在外滑轨上、且螺接在丝杆中段,所述丝杆的后端通过丝杆安装座转动连接在内滑轨上,滑轨电机能驱动减速箱带动丝杆在螺母中转动的同时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内滑轨相对外滑轨滑动,在内滑轨的中段设置有第一挡点,在外滑轨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挡点,在丝杆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之前,所述第一挡点能与对应端的第二挡点抵接,从而避免螺母与止转盘或丝杆安装座发生撞击。由于丝杆只在前后两端头与内滑轨连接,所以丝杆上的止转盘或丝杆安装座发生撞击时,丝杆很容易受到撞击的影响产生震动,长时间震动会使丝杆与减速箱的连接效果变差,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在内滑轨的中段设置第一挡点,在外滑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挡点,在丝杆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之前,第一挡点能与对应端的第二挡点抵接,从而避免螺母与止转盘或丝杆安装座发生撞击,能有效保证丝杆与减速箱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滑轨总成的使用寿命。
8.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背骨架处于锁止位置时,其翻转角度为112
°
—121
°
,当靠背骨架转动至80
°
—90
°
时,所述涡卷簧的扭力减至为零。靠背骨架翻转至80
°
—90
°
时,已经满足依靠自身重力能继续向前翻转的条件,越早让靠背骨架依靠自身重力向前翻转,靠背骨架转动至放平位置时的速度越慢,更安全。
9.上述方案中:所述椅背锁配备有解锁扣手和拉索,所述解锁扣手设置在靠背骨架顶端,所述解锁扣手通过传动杆与椅背锁连接,所述拉索一端与传动杆连接,另一端向后延伸至车身后备箱处,所述拉索和解锁扣手均能带动传动杆下移从而对椅背锁进行解锁,通过解锁扣手能在座椅位置处实现椅背锁的解锁,通过拉索能在车身后备箱实现椅背锁的解锁,解锁更方便、更实用。
10.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背骨架包括靠背背板,所述靠背背板上设有若干斜向交错的加强筋,其中斜向主加强筋沿靠背背板的一组对角方向延伸,斜向副加强筋沿靠背背板的另一组对角方向延伸,所述斜向主加强筋凸出靠背背板的高度高于斜向副加强筋凸出靠背背板的高度,每条斜向副加强筋均被各斜向主加强筋分隔,斜向副加强筋和各斜向主加强筋在连接处形成台阶。台阶处的结构强度高于普通平面的结构强度,因此靠背背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乘客坐上去时不会再发出咯吱咯吱的异响,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感。
11.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背骨架还包括由钣金件冲压而成的解锁扣手安装板和靠背竖
管,所述靠背竖管固定在靠背背板的正面靠近边缘处,所述解锁扣手安装板一端焊接在靠背竖管的上端外侧壁上、另一端悬空,所述解锁扣手固定在解锁扣手安装板上,在解锁扣手安装板上开设有“u”形裂口,所述“u”形裂口内的钣金向后翻折至靠背背板处并与靠背背板焊接固定。解锁扣手安装板既作为解锁扣手的安装件,又作为连接件与靠背背板的上端边角处连接,使靠背背板、靠背竖管、解锁扣手安装板形成一个两两相互连接的整体结构,有效增强了靠背背板对应边角处的结构强度,增加了其抗变形能力。
12.上述方案中:所述“u”形裂口内的钣金先向后折弯、再竖向折弯,“u”形裂口内的钣金通过竖向折弯段与靠背背板焊接固定,有利于增大该钣金与靠背背板的焊接面积,保证其焊接强度,从而有效提高靠背背板该边角处的结构强度。
13.上述方案中:所述解锁扣手安装板靠近靠背竖管的一端设置有“l”形折边,所述解锁扣手安装板通过“l”形折边焊接固定在靠背竖管上,有利于增大焊接面积、保证焊接稳定性。
14.上述方案中:在内滑轨的两侧对应止转盘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周围通过冲压形成有向内的加强凸点,在内滑轨两侧外的折边上对应加强凸点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槽。限位槽用于防止止转盘与内滑轨发生干涉,加强凸点有利于加强该处的结构强度,缺口槽作为工艺口,冲压设备可由缺口槽处进入,对限位槽的周围进行冲压,以形成加强凸点。
15.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速箱的后端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凸起,在内滑轨前端底部两侧对应安装凸起的位置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减速箱通过安装凸起卡在安装槽中。传统的减速箱需要借助连接件才能卡在安装槽中,本结构直接在减速箱的两侧形成安装凸起,通过安装凸起卡在安装槽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当靠背处于使用位置锁止固定时,涡卷簧由于受力压缩产生扭力,当靠背解锁后,涡卷簧释放扭力驱动靠背向前翻转;当转动至小于90
°
时,涡卷簧的扭力减至为零,靠背仅依靠自身重力继续向前转动,因此有效降低了靠背的翻转速度,避免了异响产生,提高了靠背的使用舒适性。
18.2、人工手动将靠背由放平位置复位至使用位置时,由于在复位的初始阶段,靠背只受重力,不受涡卷簧的反作用力,所以能更轻松地将靠背复位。
19.3、减速箱的后端部是伸入在内滑轨和外滑轨形成的内腔中,且与内滑轨固定连接,通过将减速箱的后端顶面局部下沉,降低减速箱后端的整体高度,再在内滑轨顶面上开设与拱形凸起和止转盘顶部匹配的镂空槽,通过将拱形凸起和止转盘顶部内嵌在镂空槽中的形式,有效降低了减速箱和止转盘安装所需的高度空间,实现了在安装高度受限下减速箱与座椅滑轨的安装。
20.4、在减速箱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丝杆的丝杆安装孔,由于滑轨的截面高度较小,所以丝杆安装孔到减速箱后端部顶面之间的高度空间较小,插销孔只能贴着减速箱后端部顶面设置,即插销孔的顶面壁厚较薄,通常只有1~2mm,非常容易损坏;本发明在减速箱的后端部顶面预留出了一个拱形凸起,有效增加了插销孔的顶面壁厚,保证了该位置处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插销孔被轻易损坏。
附图说明
21.图1是靠背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22.图2是靠背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23.图3是涡卷簧的安装示意图。
24.图4是滑轨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25.图5是减速箱和丝杆的连接示意图。
26.图6是滑轨总成的内部视图。
27.图7是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内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内滑轨和外滑轨的分解示意图。
30.图10是靠背总成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31.图11是解锁扣手安装板的正视图。
32.图12是解锁扣手安装板的背视图。
33.附图标记:1-靠背骨架、2-椅背锁、3-铰链支架、4-安装支架、5-涡卷簧、6-靠背转轴、7-安装凸起、8-安装槽、9-传动杆、10-内滑轨、11-外滑轨、12-丝杆、13-减速箱、14-丝杆安装孔、15-止转盘、16-拱形凸起、17-镂空槽、18-插销孔、19-插销槽、20-丝杆安装座、21-螺母、22-第一挡点、23-第二挡点、24-解锁扣手、25-拉索、26-靠背背板、27-斜向主加强筋、28-斜向副加强筋、29-解锁扣手安装板、30-靠背竖管、31
‑“
u”形裂口、32
‑“
l”形折边、33-限位槽、34-加强凸点、35-缺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1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和滑轨总成。
35.靠背总成主要由靠背骨架1和椅背锁2,以及固定在靠背骨架1上的铰链支架3、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支架4组成。铰链支架3、安装支架4和涡卷簧5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6上,铰链支架3与靠背转轴6固定,安装支架4与靠背转轴6为转动配合,涡卷簧5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6上,涡卷簧5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4上。
36.靠背骨架1处于锁止位置的角度时,该角度下涡卷簧5被压缩并具备驱动靠背骨架1向前翻转的扭力,当椅背锁2解锁后,靠背骨架1在涡卷簧5的驱动下能向前转动,当转动至小于90
°
时,涡卷簧5的扭力减至为零,靠背骨架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继续向前翻转直至放平;
37.滑轨总成主要由滑动配合的内滑轨10和外滑轨11,以及设置在内滑轨10和外滑轨11之间的丝杆螺母机构组成。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12前端配置有减速箱13,减速箱13的后端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丝杆安装孔14,在丝杆12上靠近减速箱13的位置处固设有止转盘15,
38.减速箱13的后端部的顶面局部下沉,从而在该顶面上形成一拱形凸起16,在内滑轨10的顶面上对应拱形凸起16和止转盘15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镂空槽17,拱形凸起16和止转盘15的顶部均置于对应的镂空槽17中以降低安装所需的高度空间。在拱形凸起16的正下方、丝杆安装孔14的上方位置设有贯穿减速箱两侧的插销孔18,在内滑轨10前端顶部两侧对应插销孔18的位置处设有插销槽19,一插销插入减速箱13的插销孔18,且该插销的两端
置于内滑轨10顶部两侧的插销槽19中,从而实现减速箱13与内滑轨10的前端连接。
39.最好是,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21固定在外滑轨11上、且螺接在丝杆12中段,丝杆12的后端通过丝杆安装座20转动连接在内滑轨10上,滑轨电机能驱动减速箱13带动丝杆12在螺母21中转动的同时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内滑轨10相对外滑轨11滑动。在内滑轨10的中段设置有第一挡点22,在外滑轨1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挡点23,在丝杆12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之前,第一挡点22能与对应端的第二挡点23抵接,从而避免螺母21与止转盘15或丝杆安装座20发生撞击。由于丝杆12只在前后两端头与内滑轨10连接,所以丝杆12上的止转盘15或丝杆安装座20发生撞击时,丝杆12很容易受到撞击的影响产生震动,长时间震动会使丝杆12与减速箱13的连接效果变差,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在内滑轨10的中段设置第一挡点22,在外滑轨1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挡点23,在丝杆12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之前,第一挡点22能与对应端的第二挡点23抵接,从而避免螺母21与止转盘15或丝杆安装座20发生撞击,能有效保证丝杆12与减速箱13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滑轨总成的使用寿命。
40.最好是,靠背骨架1处于锁止位置时,其翻转角度为112
°
—121
°
,当靠背骨架1转动至80
°
—90
°
时,涡卷簧5的扭力减至为零。靠背骨架1翻转至80
°
—90
°
时,已经满足依靠自身重力能继续向前翻转的条件,越早让靠背骨架1依靠自身重力向前翻转,靠背骨架1转动至放平位置时的速度越慢,更安全。
41.最好是,椅背锁2配备有解锁扣手24和拉索25,解锁扣手24设置在靠背骨架1顶端,解锁扣手24通过传动杆9与椅背锁2连接,拉索25一端与传动杆9连接,另一端向后延伸至车身后备箱处。拉索25和解锁扣手24均能带动传动杆9下移从而对椅背锁2进行解锁,通过解锁扣手24能在座椅位置处实现椅背锁2的解锁,通过拉索25能在车身后备箱实现椅背锁2的解锁,解锁更方便、更实用。
42.最好是,靠背骨架1包括靠背背板26,靠背背板26上设有若干斜向交错的加强筋,其中斜向主加强筋27沿靠背背板26的一组对角方向延伸,斜向副加强筋28沿靠背背板26的另一组对角方向延伸。斜向主加强筋27凸出靠背背板26的高度高于斜向副加强筋28凸出靠背背板26的高度,每条斜向副加强筋28均被各斜向主加强筋27分隔,斜向副加强筋28和各斜向主加强筋27在连接处形成台阶。台阶处的结构强度高于普通平面的结构强度,因此靠背背板26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乘客坐上去时不会再发出咯吱咯吱的异响,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感。
43.最好是,靠背骨架1还包括由钣金件冲压而成的解锁扣手安装板29和靠背竖管30,靠背竖管30固定在靠背背板26的正面靠近边缘处,解锁扣手安装板29一端焊接在靠背竖管30的上端外侧壁上、另一端悬空,解锁扣手24固定在解锁扣手安装板29上。在解锁扣手安装板29上开设有“u”形裂口31,“u”形裂口31内的钣金向后翻折至靠背背板26处并与靠背背板26焊接固定。解锁扣手安装板29既作为解锁扣手24的安装件,又作为连接件与靠背背板26的上端边角处连接,使靠背背板26、靠背竖管30、解锁扣手安装板29形成一个两两相互连接的整体结构,有效增强了靠背背板26对应边角处的结构强度,增加了其抗变形能力。
44.最好是,“u”形裂口31内的钣金先向后折弯、再竖向折弯,“u”形裂口31内的钣金通过竖向折弯段与靠背背板26焊接固定,有利于增大该钣金与靠背背板26的焊接面积,保证其焊接强度,从而有效提高靠背背板26该边角处的结构强度。
45.最好是,解锁扣手安装板29靠近靠背竖管30的一端设置有“l”形折边32,解锁扣手安装板通过“l”形折边32焊接固定在靠背竖管30上,有利于增大焊接面积、保证焊接稳定性。
46.最好是,在内滑轨10的两侧对应止转盘15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槽33,限位槽33的周围通过冲压形成有向内的加强凸点34,在内滑轨10两侧外的折边上对应加强凸点34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槽35。限位槽33用于防止止转盘15与内滑轨10发生干涉,加强凸点34有利于加强该处的结构强度,缺口槽35作为工艺口,冲压设备可由缺口槽35处进入,对限位槽33的周围进行冲压,以形成加强凸点34。
47.最好是,减速箱13的后端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凸起7,在内滑轨10前端底部两侧对应安装凸起7的位置处设有安装槽8,减速箱13通过安装凸起7卡在安装槽8中。传统的减速箱13需要借助连接件才能卡在安装槽8中,本结构直接在减速箱13的两侧形成安装凸起7,通过安装凸起7卡在安装槽8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