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23:4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螺旋桨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船只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其螺旋桨上会有杂物,需要定期清洗,目前螺旋桨清洗方式主要分为陆上清洗和水下清洗,陆上清洗虽具备效率高优点,但陆上清洗需要船只转移到岸上或将螺旋桨拆卸下来,时间长,费用昂贵,停航造成经济损失,成本较高。
3.而常见的水下清洗方式是由潜水员手持专用清洗器进行水下清洗工作,此方法需要潜水员在清洗期间一直停留在水下,作业风险较高,且清洗不方便,清洗下来的杂物影响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螺旋桨清洗作业时间长,费用昂贵及人工作业风险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环形支撑块、第三外壳、第四外壳和螺旋桨清洗系统;环形支撑块上部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环形支撑块下部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环形支撑块、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共同连接有螺旋桨清洗系统;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与第四外壳的连接处均设有锁定结构;螺旋桨清洗系统用于对螺旋桨正反面进行清洗,且通过螺旋桨自身的转力配合螺旋桨清洗系统完成清洗工作。
6.可选地,螺旋桨清洗系统包括有外壳滚轴组件、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和差速组件;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顶部连接有外壳滚轴组件;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顶部连接有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且外壳滚轴组件位于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内侧;环形支撑块外表面固接有差速组件;第三外壳、第四外壳底部连接有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
7.可选地,外壳滚轴组件包括有半圆滑轨、半圆滑块、防滑凸条、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限位块;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顶部各固接有一个半圆滑轨,两个半圆滑块相互对称;两个半圆滑轨内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半圆滑块;两个半圆滑块内环面等距固接有若干个防滑凸条;两个半圆滑块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杆;两个半圆滑轨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通过限位块锁定。
8.可选地,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包括有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簧件和第一清洁块;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上部各插接有两个第一弹性伸缩杆,四个第一弹性伸缩杆绕环形支撑块呈环形等距分布;每个第一弹性伸缩杆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块;每个第一连接块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每个第二连接块各活动插接有五个第一支撑杆;每个第一支撑杆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清洁块;每个第一支撑杆外表面套接有一个第一弹簧件,且第一弹簧件一端与第二连接块固接,另一端与第一清洁块固接。
9.可选地,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包括有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二支撑杆、第二弹簧件和第二清洁块;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底部各插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伸缩杆,四个第二弹性伸缩杆绕环形支撑块呈环形等距分布;每个第二弹性伸缩杆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连接块;每个第三连接块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四连接块;每个第四连接块各插接有五个第二支撑杆;每个第二支撑杆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清洁块;每个第二支撑杆外表面套接有一个第二弹簧件,且第二弹簧件一端与第四连接块固接,另一端与第二清洁块固接。
10.可选地,差速组件包括有差速桨叶;环形支撑块外环面等距固接有四个差速桨叶。
11.可选地,第一清洁块与第二清洁块均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对称倾斜部组成。
12.可选地,第一清洁块与第二清洁块朝向相反。
13.可选地,第一清洁块与第二清洁块的水平部具有形变能力,避免损坏螺旋桨。
14.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第一外壳上部固接有第一吊耳;第二外壳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二吊耳。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螺旋桨清洗系统的运行,实现了基于螺旋桨的转力对螺旋桨桨叶的正反面进行自动清洁,且对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桨自动清洗装置,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能在不通过人工辅助的条件下对螺旋桨桨叶正反面进行清洁,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反复下水及在水下长时间停留的产生风险。
16.螺旋桨清洗系统中,由于第一清洁块与第二清洁块两端为斜面的形状特性,使得其在对螺旋桨清洁时,可以顺利的沿着螺旋桨表面摩擦移动,而不会卡在两片螺旋桨桨叶之间的缝隙中。
17.螺旋桨清洗系统中,四个差速桨叶使得整个装置与螺旋桨产生差速,达到通过螺旋桨的转力使螺旋桨清洗系统对螺旋桨桨叶进行清洁,而不需要连接过多的动力装置。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图6的a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公开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环形支撑块,4-第三外壳,5-第四外壳,101-半圆滑轨,102-半圆滑块,103-防滑凸条,104-第一固定杆,105-第二固定杆,106-限位块,111-第一弹性伸缩杆,112-第一连接块,113-第二连接块,114-第一支撑杆,115-第一弹簧件,116-第一清洁块,121-第二弹性伸缩杆,122-第三连接块,123-第四连接块,124-第二支撑杆,125-第二弹簧件,126-第二清洁块,131-差速桨叶,201-第一吊耳,202-第二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一种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环形支撑块3、第三外壳4、第四外壳5和螺旋桨清洗系统;环形支撑块3上部对称铰接有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环形支撑块3下部对称铰接有第三外壳4和第四外壳5;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环形支撑块3、第三外壳4和第四外壳5共同连接有螺旋桨清洗系统;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4与第四外壳5的连接处均设有锁定结构。
22.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桨清洗作业成本高昂,且人工清洗风险较高的缺点,本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在人工辅助安装至螺旋桨上后,可基于螺旋桨的转力对螺旋桨桨叶的正反面进行自动清洁,以解决常规螺旋桨清洗作业中成本高及潜水员在清洗期间一直停留在水下,作业风险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在使用前,将船只泊停并检查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然后把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放入水中并将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打开,人工辅助其放置在船尾螺旋桨处,之后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闭合使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将螺旋桨及螺旋桨传动轴部分包裹住,然后启动船只,螺旋桨缓慢转动,通过螺旋桨的转力使螺旋桨清洗系统对螺旋桨正反面进行清洁。本发明通过螺旋桨清洗系统的运行,实现了基于螺旋桨的转力对螺旋桨桨叶的正反面进行自动清洁,且对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桨自动清洗装置,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能在不通过人工辅助的条件下对螺旋桨桨叶正反面进行清洁,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反复下水及在水下长时间停留的产生风险。
23.需注意的是,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4与第四外壳5连接处可设置锁扣等锁定结构使其维持图1所示状态。
24.螺旋桨清洗系统包括有外壳滚轴组件、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和差速组件;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顶部连接有外壳滚轴组件;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顶部连接有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且外壳滚轴组件位于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内侧;环形支撑块3外表面固接有差速组件;第三外壳4、第四外壳5底部连接有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
25.外壳滚轴组件包括有半圆滑轨101、半圆滑块102、防滑凸条103、第一固定杆104、第二固定杆105和限位块106;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顶部各固接有一个半圆滑轨101,两个半圆滑块102相互对称;两个半圆滑轨101内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半圆滑块102;两个半圆滑
块102内环面等距固接有若干个防滑凸条103;两个半圆滑块102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杆105;两个半圆滑轨101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杆104;第一固定杆104与第二固定杆105通过限位块106锁定。
26.螺旋桨正面清理组件包括有第一弹性伸缩杆111、第一连接块112、第二连接块113、第一支撑杆114、第一弹簧件115和第一清洁块116;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上部各插接有两个第一弹性伸缩杆111,四个第一弹性伸缩杆111绕环形支撑块3呈环形等距分布;每个第一弹性伸缩杆111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块112;每个第一连接块112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113;每个第二连接块113各活动插接有五个第一支撑杆114;每个第一支撑杆114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清洁块116;每个第一支撑杆114外表面套接有一个第一弹簧件115,且第一弹簧件115一端与第二连接块113固接,另一端与第一清洁块116固接。
27.螺旋桨反面清理组件包括有第二弹性伸缩杆121、第三连接块122、第四连接块123、第二支撑杆124、第二弹簧件125和第二清洁块126;第三外壳4和第四外壳5底部各插接有两个第二弹性伸缩杆121,四个第二弹性伸缩杆121绕环形支撑块3呈环形等距分布;每个第二弹性伸缩杆121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连接块122;每个第三连接块122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四连接块123;每个第四连接块123各插接有五个第二支撑杆124;每个第二支撑杆124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清洁块126;每个第二支撑杆124外表面套接有一个第二弹簧件125,且第二弹簧件125一端与第四连接块123固接,另一端与第二清洁块126固接。
28.差速组件包括有差速桨叶131;环形支撑块3外环面等距固接有四个差速桨叶131。
29.第一清洁块116与第二清洁块126均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对称倾斜部组成。
30.第一清洁块116与第二清洁块126朝向相反。
31.第一清洁块116与第二清洁块126的水平部具有形变能力,避免损坏螺旋桨。
32.在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使用时,将其放入水中,将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打开,人工辅助其安装在船尾螺旋桨处,之后将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闭合,使两个半圆滑块102扣合船只螺旋桨传动轴,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滑轨,且防滑凸条103使半圆滑块102锁紧在传动轴上,防止两个半圆滑块102在传动轴上转动,将两个限位块106取下,使得两个半圆滑轨101在两个半圆滑块102上转动,四个第一弹性伸缩杆111被压缩,使第一清洁块116紧贴在螺旋桨桨叶正面的表面;本发明船用螺旋桨水下无动力清洗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随后启动螺旋桨使其匀速缓慢转动,即从传动轴往桨叶方向看呈顺时针转动,此时装置包裹,产生的推力无法作用在水中,从而使得船只停留在原地,当螺旋桨旋转时,由于差速桨叶131增大装置的水阻,使得装置整体不会转动或小幅度转动,从而螺旋桨与装置产生差速,使得第一清洁块116与螺旋桨桨叶表面产生摩擦,且由于第一弹簧件115的拉伸力使得第一清洁块116能贴合适应每片螺旋桨桨叶的表面,从而将桨叶上的杂物刮下,同时第一清洁块116两端呈斜面的形状特性,可以防止第一清洁块116卡在螺旋桨桨叶之间的缝隙中,让其能沿着螺旋桨桨叶的表面摩擦移动;当螺旋桨桨叶的正面清洁完毕后,控制螺旋桨反向匀速转动,且同前面第一弹簧件115、第一清洁块116工作原理相同,第二弹性伸缩杆121、第三连接块122、第四连接块123、第二支撑杆124、第二弹簧件125和第二清洁块126配合完成对螺旋桨桨叶反面进行清洁;
当螺旋桨桨叶正反面清洁完毕时,螺旋桨停止转动,人工将两个第一固定杆104与第二固定杆105对齐,从而使得两个的半圆滑轨101与对应的半圆滑块102复位对齐至图7所示状态,随后将两个限位块106重新插到第一固定杆104和第二固定杆105上使之锁定,打开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将装置从螺旋桨上取下,完成对螺旋桨桨叶的清洁,从而提高清洁效率,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员在水下停留的时间,降低工作风险。
3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还包括有第一吊耳201和第二吊耳202;第一外壳1上部固接有第一吊耳201;第二外壳2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二吊耳202。
34.当装置对螺旋桨清洁完毕,装置内部堆积大量螺旋桨表面上的附着物,此时在第一吊耳201和第二吊耳202挂接上绳索,随后将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和第三外壳4、第四外壳5完全打开,如图2所示状态,使得一部分附着物向下掉落,然后将装置从螺旋桨上取下后,向上吊离水面,当水流流过装置内部时,使得其内部残留的附着物被冲刷走,进一步地,可以在装置对螺旋桨清洁工作时,利用绳索连接第一吊耳201和第二吊耳202挂上,避免装置自转动幅度过大。
35.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