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9:4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丝发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发热丝均为单阻值的钢网发热丝或螺旋发热丝,如要实现双发则需要将2个以上发热丝进行并列组装,装配比较困难。同时,现有导通发热丝的方式较为单一。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器,以变换发热丝的阻值大小以及实现多种发热工作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器,以变换发热丝的阻值大小以及实现多种发热工作模式。
5.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包括:双芯发热丝、阻值变换装置以及电源,所述双芯发热丝上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以及所述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阻值变换装置电连接,所述阻值变换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双芯发热丝的导通状态,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阻值变换装置提供电能。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值变换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上信号连接有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引脚接地或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b 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out1_en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out1端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gnd端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b 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out2_en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out2端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芯发热丝包括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丝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发热丝与所述第二发热丝均呈网状设置。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引脚信号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第三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的gnd端之间设有第四开关电路,所述第三开关电路与所述第四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双芯发热丝的工作状态。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引脚的长度。
13.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发热组件。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分别与阻值变换装置电连接,阻值变换装置用于控制双芯发热丝的导通状态,电源用于给阻值变换装置提供电能,进而提供了一种雾化发热组件,方便变换发热丝的阻值大小以及可实现多种发热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雾化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雾化发热组件中发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雾化发热组件中第一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9.图4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雾化发热组件中第二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0.附图标记:1、双芯发热丝;11、第一发热丝;12、第二发热丝;13、第一引脚;14、第二引脚;15、第三引脚;2、阻值变换装置;21、控制芯片;22、第一开关电路;23、第二开关电路;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发热组件,如图1-4所示,包括:双芯发热丝1、
阻值变换装置2以及电源3,双芯发热丝1上设有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以及第三引脚15,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以及第三引脚15分别与阻值变换装置2电连接,阻值变换装置2用于控制双芯发热丝1的导通状态,电源3用于给阻值变换装置2提供电能。
2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以及第三引脚15分别与阻值变换装置2电连接,阻值变换装置2用于控制双芯发热丝1的导通状态,电源3用于给阻值变换装置2提供电能,进而提供了一种雾化发热组件,方便变换发热丝的阻值大小以及可实现多种发热工作模式。
27.如图1和图3所示,阻值变换装置2包括控制芯片21,控制芯片21上信号连接有第一开关电路22以及第二开关电路23,第一开关电路22分别与第一引脚13和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电路23分别与第三引脚15和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二引脚14接地或与电源3的负极连接。
28.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开关电路22的b 端与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电路22的out1_en端与控制芯片21连接,第一开关电路22的out1端与第一引脚13连接,第一开关电路22的gnd端与第二引脚14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r36、q1、r14、q3组合构成开关模块,通过out1_en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的通断。
29.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开关电路23的b 端与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电路23的out2_en端与控制芯片21连接,第二开关电路23的out2端与第三引脚15连接。
30.如图1和图4所示,双芯发热丝1包括第一发热丝11和第二发热丝12,第一发热丝11的一侧与第一引脚13连接,第一发热丝11的另一侧与第二引脚14连接,第二发热丝12的一侧与第二引脚14连接,第二发热丝12的另一侧与第三引脚15连接。
31.如图1所示,第一发热丝11与第二发热丝12均呈网状设置。
32.如图1所示,第三引脚15信号连接有用于与电源3的负极连接的第三开关电路,第二引脚14与电源3的gnd端之间设有第四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与第四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双芯发热丝1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开关电路与第四开关电路的设置,使1号引脚与3号引脚导通,进而使第一发热丝11和第二发热丝12串联工作。
33.如图1所示,第一引脚13的长度大于第二引脚14的长度,第二引脚14的长度大于第三引脚15的长度。
34.通过一个发热丝实现双发的效果,且阻值可自由切换,发热丝设置在雾化器内。
35.发热丝工作原理:第一引脚13与第二引脚14之间阻值为a,第二引脚14和第三引脚15之间阻值为b。
36.第一个工作原理为:a工作时b不工作,即第一引脚13与第二引脚14导通,如第一引脚13接正极,第二引脚14接负极,b工作时a不工作,即第二引脚14和第三引脚15导通,如第二引脚14接负极,第三引脚15接正极,同时,a与b之间可循环工作,即a
→b→a→b→a→
b。
37.第二个工作原理为:a与b并联工作,即第一引脚13和第三引脚15同时接正极,第二引脚14接负极,实现ab并联,其阻值为ab/(a b)。
3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的雾化发热组件。其中,电子雾化器包括烟弹和主机,双芯发热丝1位于烟弹内,阻值变换装置2以及电源3位于主机内,优选阻值变换装置2集成在主机内的主控板上,同时主机上设有三个与阻值变换装置2电连接的电极,优选三个电极呈直线布置,优选位于两端的两个电极为正极,位于
中间的电极为负极,在烟弹安装在主机上时,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以及第三引脚15可一一对应于三个电极形成电连接。
3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