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7:4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杀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2.公共场所大面积的消杀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对防疫工作开展造成困难。为了对环境进行消毒,尤其是医院、工厂、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无人消毒工作,采用消毒机器人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人工作业时交叉感染风险。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540453u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防疫消杀机器人,它包含车架、车轮、驱动电机、第一支撑杆、储液箱、喷头、第二支撑杆、按键板、警报灯、摄像头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车架底部设有驱动电机,车架上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杆、储液箱和控制箱,导液管捆扎在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导液管的末端设有n个喷头,控制箱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部设有摄像头,控制箱内部设有蓄电池、水泵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含无线通信模块、雷达测距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和stm32单片机。该机器人实现了防疫消毒的远程控制无人化自动作业,具备自动、智能、便捷、高效的特点,有效的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4.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时,即便刻意避开人员密集的位置,但是消杀机器人在开展消杀工作时仍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容易被外界物体撞击,例如手滑甩出的饮料瓶、意外舵手的行李箱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辅助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辅助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一种适用于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由上下连接的第一防撞件和第二防撞件组成,相邻两个防撞杆之间安装有防撞条;
9.利用防撞条实现防撞,防撞条受到冲击时可以发生形变,并且防撞条由若干个链节组成,可以更好的贴合碰撞物的形状,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弹性缓冲。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件和第二防撞件之间通过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撞件的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第一转动轴杆,所述第一转动轴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转动座的顶端外侧壁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齿;所述第二防撞件的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第二转动轴杆,所述第二转动轴杆
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转动座的顶端外侧圆周侧壁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卡齿;
11.防撞条受到外界的撞击时,防撞条中部向内弯曲变形,此时,第一防撞件内部的第一转动座转动,将第一转动座外部绕设的防撞条释放出来,防撞条在弯曲变形的时候会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碰撞物传来的冲击力传递至第一防撞件内部的第一转动座中,配合第一转动轴杆自身的转轴阻尼也可以实现缓冲,第二转动轴杆的结构同理,从而将冲击力分布在多个结构中,提高防护效果。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件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收纳端口,第一收纳端口与第一防撞件组成第一通口,两个第一防撞件之间的防撞条通过第一通口收纳在第一防撞件内部,所述第二防撞件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收纳端口,第一收纳端口与第二防撞件组成第二通口,两个第二防撞件之间的防撞条通过第二通口收纳在第一防撞件内部;
13.将防撞条从第一通口中延伸出来,利用两个第一通口实现对防撞条两侧的限位,从而根据第一防撞件的位置使两个第一防撞件形成的直线上分布防撞条,第二通口同理,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第二防撞件形成的直线上也分布防撞条。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座的数量设置成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座的数量设置成两个,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可以插入防撞条链节之间的缝隙对防撞条的端部进行收纳;
15.两个第一转动座即可使两个第一防撞件之间的防撞条的数量设置成上下两个,提高被碰撞时的防护效果,并且,在没有受到外界碰撞时,防撞条的端部中的链节的缝隙被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插接,从而利用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对防撞条的端部进行固定,使防撞条拉直。
16.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防撞件的下方安装有l形脚座,所述l形脚座的一端部顶端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杆和螺纹固定孔螺纹配合;
17.通过转动螺纹杆,可以将螺纹杆与螺纹固定孔之间发生螺纹配合,并不断的向下进给,从而使得螺纹杆安装在l形脚座上方。
18.优选地,所述l形脚座的另一端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部安装有与安装通孔相适配的固定螺栓,通过安装通孔将整体结构安装在小型消杀机器人的边角位置处。
19.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件与螺纹杆之间安装有转动环块,所述转动环块的一端部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块的另一端部与第一防撞件外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块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防滑纹;
20.通过转动转动环块,使得转动环块可以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着进入螺纹固定孔内部,从而完成螺纹杆和l形脚座的连接,并且防滑纹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环块时更容易增大摩擦力,更容易使力。
21.3.有益效果
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3.1、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整体结构,利用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将防撞条的廊端部进行收纳,从而使得处于第一防撞件和第二防撞件之间的防撞条处于绷直的状态,当防撞条受到物体的撞击时,防撞条会在碰撞点发生形变,防撞条由若干个链节组成,所以防撞条可以更好的贴合碰撞物的形状,并向内延伸,此时,防撞条的两端部带动第一转动座和
第二转动座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防撞条被收纳的部分释放出来,形成缓冲的效果。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杆和l形脚座,利用螺纹杆和l形脚座之间的螺纹配合将防撞杆安装在小型的消杀机器人上,从而形成内部是消杀机器人,外部是防撞杆和防撞条的防护结构,减小因碰撞对消杀机器人结构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和l形脚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防撞件;2、第二防撞件;3、防撞条;4、第一转动轴杆;5、第一转动座;6、第一支撑盘;7、第一卡齿;8、第一收纳端口;9、第二收纳端口;10、第二转动轴杆;11、第二转动座;12、第二支撑盘;13、第二卡齿;14、转动环块;15、螺纹杆;16、l形脚座;17、螺纹固定孔;18、安装通孔;19、固定螺栓;20、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体的装配过程如下:
35.首先在小型的消杀机器人的边角位置处安装l形脚座16,本实施例中采用公开号为cn21454045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防疫消杀机器人,将l形脚座16通过安装通孔18和固定螺栓19安装在车架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通过转动转动环块14,转动环块14带动螺纹杆15转动,进而通过螺纹配合,将螺纹杆15余螺纹固定孔17进行连接诶,从而将防撞杆安装在小型的消杀机器人的边角处,本实施例中防撞杆设置成四个,分布在机架的四个边角位置处;
36.防撞杆包括两组一组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防撞杆,防撞杆由上下连接的第一防撞件1和第二防撞件2组成,相邻两个防撞杆之间安装有防撞条3,第一防撞件1和第二防撞件2之间通过连接筒20固定连接,第一防撞件1的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
第一转动轴杆4,第一转动轴杆4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5,第一转动座5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撑盘6,第一转动座5的顶端外侧壁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齿7,第一防撞件1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一收纳端口8,第一收纳端口8与第一防撞件1组成第一通口,两个第一防撞件1之间的防撞条3通过第一通口收纳在第一防撞件1内部,第二防撞件2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二收纳端口9;
37.第二防撞件2的内部安装有可以转动的第二转动轴杆10,第二转动轴杆10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转动座11,第二转动座11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盘12,第二转动座11的顶端外侧圆周侧壁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卡齿13,第一收纳端口8与第二防撞件2组成第二通口,两个第二防撞件2之间的防撞条3通过第二通口收纳在第一防撞件1内部;
38.具体的,第一转动座5的数量设置成两个,第二转动座11的数量设置成两个,第一卡齿7和第二卡齿13均可以插入防撞条3链节之间的缝隙对防撞条3的端部进行收纳。
39.发生碰撞时,整体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
40.当两个第一防撞件1之间的防撞条3受到外物碰撞时,碰撞物与防撞条3的侧壁接触并挤压防撞条3使得防撞条3向内部延伸,此时,第一防撞件1内部的第一转动座5发生转动,从而将第一转动座5表面绕设的防撞条3进行释放,由于第一转动座5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转动轴杆4转动,第一转动轴杆4本身具有阻尼,可以实现缓冲效果;
41.另一方面,当防撞条3受到阻挡物的挤压时,从接触点传来的撞击会散发到整个防撞条3中,从而实现缓冲的效果,类似防护网的效果;
42.并且,由于防撞条3由若干个链节组成,因此若干个链节将一整条的防撞条3分成若干个小段,当防撞条3接触到碰撞物时,这些小段也就是链节会包裹在碰撞物的外侧,从而实现减速和缓冲的效果;
43.当碰撞物撞击两个第二防撞件2之间的防撞条3时同理。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