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原主体结构与新建膜结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01:4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主体结构与新建膜结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膜结构建筑中,对于本身有主体基础架构的建筑上施工安装膜结构时,目前常见的施工方式是直接在主体基础架构上安装耳板(也就是挂件),然后再将膜结构主体架通过螺栓固定的形式固定在耳板上,耳板开孔一般是开圆孔,这样容错率低,自然的就会增加施工现场的工作难度,并且此种操作本身属于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如因为某个圆孔未对准导致无法安装时,整个架构都需要拆下重新对准,就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主体结构与新建膜结构连接节点,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原主体结构与新建膜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与原主体结构架固定连接的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第一长槽,还包括与新建膜结构架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活动式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设有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能与第二长槽能在耳板和转接件贴紧后形成供螺栓穿过固定用的螺栓孔位,通过对转接件的上下或左右移动可使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重叠的螺栓孔位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达到灵活快速调整和安装新建膜结构的目的。
6.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每一个连接节点包括两个耳板,其固定连接于原主体结构架的两侧,还包括两个底板,其固定连接于新建膜结构架的两侧,还包括四个转接件,其中两个转接件活动式连接于一侧的底板上并夹紧与其同一侧的耳板,另外的两个转接件则活动式连接于另一侧的底板上并夹紧与其同一侧的耳板。
7.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转接件为直角转接件,其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固定螺栓用的第二通孔,所述耳板为直角形挂板,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原主体结构架的侧面,另一端伸出后刚好与转接件相互垂直。
8.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长槽与第二长槽相互垂直。
9.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长槽孔,其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10.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底板的下端的两侧还设有用于支撑和加固底板用的劲板,所述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新建膜结构架、另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设置耳板连接原主体结构架,设置底板连接新建膜结构架,通过转接件连接在底板上,转接件上设置第二长槽,耳板上设置第一长槽,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能重叠形成螺栓孔位,并可以通过调整转接件来调节螺栓孔位的位置,就可以满足日常安装作业的
微调作业了,这样容错率高,安装起来也更快。
13.(2)通过设置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相互垂直,其调节的方向为x轴和y轴,再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为长槽孔,其方向为z轴,所以通过调节转接件,可以实现空间三维的调节安装,容错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连接节点多组节点组装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连接节点单组节点组装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连接节组装截面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底板、劲板、转接件和耳板装配关系分解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底板、劲板、转接件装配正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耳板正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耳板和转接件正对交叉安装图(四个螺栓孔位);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转接件向右调节到耳板最右侧示意图(两个螺栓孔位);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转接件向左调节到耳板最左侧示意图(两个螺栓孔位);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转接件向下调节到耳板最下端示意图(三个螺栓孔位);
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转接件向上调节到耳板最上端示意图(三个螺栓孔位)。
25.图中:原主体结构架-1、耳板-2、第一长槽-3、新建膜结构架-4、底板-5、转接件-6、第二长槽-7、螺栓孔位-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劲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参考图1至图11: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主体结构与新建膜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与原主体结构架1固定连接的耳板2,所述耳板2上开设有第一长槽3,还包括与新建膜结构架4固定连接的底板5,所述底板5与转接件6通过底部的螺孔相互连接实现活动式连接,所述转接件6上设有第二长槽7,所述第一长槽3能与第二长槽7能在耳板2和转接件6贴紧后形成供螺栓穿过固定用的螺栓孔位8,通过对转接件6进行上下或左右移动可使第一长槽3和第二长槽7重叠的螺栓孔位8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达到灵活快速调整和安装新建膜结构的目的,上述,相对于传统安装中的直接在耳板2上开圆孔的形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转接件6和在转接件6上设置第二长槽7,并在耳板2上设置第一长槽3,第一长槽3和第二长槽7相互交叉,能在耳板2和转接件6紧贴后形成螺栓孔位8,并且还可以通过调整转接件6的位置来改变这个螺栓孔位8的相对位置,所以当安装师傅发现某个原主体结构架1与新建膜结构架4安装位置相差比较大时,可以通过此种调节方式实现快速安装,就不用拆开重新对位重新打孔了,对于高空作业来说,此种连接节点十分实用。
29.具体来说,因为每一个主体结构架的两侧均可以挂载,两侧挂载比一侧挂载的稳固性要更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一个连接节点包括两个耳板2,其固定连接于原主体结
构架1的两侧,还包括两个底板5,其固定连接于新建膜结构架4的两侧,还包括四个转接件6,其中两个转接件6活动式连接于一侧的底板5上并夹紧与其同一侧的耳板2,另外的两个转接件6则活动式连接于另一侧的底板5上并夹紧与其同一侧的耳板2,需要理解的是,因为膜结构主体架在大跨度横跨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原主体结构架1和对应的一个新建主体结构架的连接对位,需要的是阵列式分布的此种连接节点,也就是需要多组此种连接结构。
30.具体来说,因为需要将新建膜结构架4直接由下方向上方插入、对位、安装,此时,最省力的是直插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耳板2为直角形挂板,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原主体结构架1的侧面,另一端伸出后刚好与转接件6相互垂直,所述转接件6为直角转接件6,其底部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底板5上设有与第一通孔9配合固定螺栓用的第二通孔10。
31.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长槽3与第二长槽7相互垂直,第一长槽3在耳板2上的走向,可以是上下,左右,斜角45度或斜角其他角度,第二长槽7在转接件6上的走向则需要配合第一长槽3,优选的第一长槽3在耳板2上的走向为斜角45度,则第二长槽7在转接件6上的走向为斜角135度,两者在重叠后刚好是交叉垂直,并能重叠出一个或多个螺丝固定孔,优选的,第一长槽3和第二长槽7的数量均可以是多个,多个长槽之间相互交叉后产生多个螺丝固定孔,这样连接可以更牢固。
32.具体来说,两个方向的调节属于二维调节,而如果要实现更大范围的调节应实现三维调节,前述已经阐述过转接件6与耳板2可以实现左右和上下两个方向的调节,可以看成是x轴和y轴方向的调节,而为了实现空间三维调节,以增加容错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通孔10为长槽孔,其沿底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转接件6在底板5的第二通孔10上的前后移动相当于z轴的移动调节,由此集齐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调节。
33.具体来说,所述底板5的下端的两侧还设有用于支撑和加固底板5用的劲板11,所述劲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新建膜结构架4、另一侧与底板5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直接将底板5设置成直角板,此处则采用以劲板11的形式作为支撑连接。
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