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在通信和广播系统中解码极化码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2022-09-08 08:49: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发送端接收信号;基于从所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对数似然比llr序列,执行连续消除sc解码;通过对通过所述解码获得的编码输入比特序列重新编码来获得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基于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和所述llr序列,获得判决度量;以及基于所获得的判决度量来判决所述解码是否成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对通过所述解码估计的编码输入比特序列重新编码来获得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包括:获得码参数和码配置;以及基于所获得的码参数和码配置,获得所述估计的编码输入比特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llr序列执行所述sc解码,以获得循环冗余校验crc结果和路径度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判决所述crc结果是否成功;以及如果所述crc结果失败,则确定所述解码失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判决度量是基于以下等式获得的:其中,τ表示判决度量,e表示码字长度,表示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的第i个比特,并且l
i
表示所述llr序列的第i个比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判决度量是基于以下等式获得的:其中,τ表示判决度量,表示执行速率匹配之前的所述估计的码字序列的第i个比特,l

i
表示通过执行速率解匹配获得的llr序列的第i个比特,并且表示在执行所述速率匹配之前的所述估计的码字序列中使用所述速率匹配实际发送的比特的索引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判决度量来判决解码是否成功包括:如果所述判决度量大于预定值,则确定所述解码成功。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存储器;和收发器,包括解码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从发送端接收信号;基于从所接收的信号获得的对数似然比llr序列,执行连续消除sc解码;通过对通过所述解码获得的编码输入比特序列重新编码来获得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基于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和所述llr序列,获得判决度量;以及基于所获得的判决度量来判决所述解码是否成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端,其中,为了通过对通过所述解码的估计的编码输入比
特序列重新编码来获得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获得码参数和码配置;以及基于所获得的码参数和码配置,获得所述估计的编码输入比特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llr序列执行所述sc解码,以获得循环冗余校验crc结果和路径度量。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判决所述crc结果是否成功;以及如果所述crc结果失败,则确定所述解码失败。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判决度量是基于以下等式获得的:其中,τ表示判决度量,e表示码字长度,表示所述估计的码字比特序列的第i个比特,并且l
i
表示所述llr序列的第i个比特。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判决度量是基于以下等式获得的:其中,τ表示判决度量,表示执行速率匹配之前的所述估计的码字序列的第i个比特,l

i
表示通过执行速率解匹配获得的llr序列的第i个比特,并且表示在执行所述速率匹配之前的所述估计的码字序列中使用所述速率匹配实际发送的比特的索引集。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判决度量大于预定值,则确定所述解码成功。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使用极化码的通信和广播系统中实现适当水平的有效性判决性能的技术。极化码是一种信道码,其中由于基于连续消除(SC)的解码操作和编码结构,很难使用校正子校验。因此,在使用极化码的传统通信和广播系统中,通过使用在解码期间生成的路径度量(PM)和级联的检错码(诸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来执行解码结果的有效性校验。然而,当CRC码的长度短或者当码的输入和输出长度短时,仅通过这种方法难以实现目标错误检测性能。在这点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通过使用估计的码字输出比特序列获得接收的信号和经解码的信号之间的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度量,并基于此执行后错误检测。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度量是接收器可以利用的最大似然(ML)方面的最佳度量值。利用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度量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了比使用路径度量(PM)的传统的基于软值的解码有效性校验技术更优异的性能。更优异的性能。更优异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珉 林贤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