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8:5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充绳生产卷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而填充绳在电缆内部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卷绕装置在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时,无法对不同直径的放置辊进行快速安装固定,且现有的卷绕装置在完成收集后,需要人为进行下料,易造成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能够对卷绕用的放置辊进行快速的安装固定,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对卷绕完成的放置辊进行快速安全下料,避免伤害到操作人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底板和取料单元;
5.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立板和一个第二支架,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卷绕单元,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张紧单元;
6.取料单元:包含有固定板、移动电机、螺杆、第一滑块、安装座、手轮、双向螺杆、第二滑块、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一支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底板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底板,螺杆螺纹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底板,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手轮,双向螺杆的两端相反螺纹上分别螺纹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安装座,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移动电机和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7.生产时,把放置辊安装到卷绕单元上,通过张紧单元对填充绳进行张紧,通过卷绕单元带动放置辊转动,通过放置辊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收集,卷绕完成后,转动手轮,通过手轮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第二滑块移动,第二滑块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支架移动,从而对两个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第二支架与放置辊的两端宽度相同,便于对不同卷绕宽度的放置辊进行下料,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工作,移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第一滑块移动,第一滑块带动安装座移动,使得第二支架处于放置辊的正下方,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工作,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支架移动,使得第二支架卡在放置辊上,从而把放置辊进行取下,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
移动电机工作,移动电机带动螺杆反向转动,螺杆带动第一滑块反向移动,第一滑块带动安装座反向移动,从而把放置辊移出,实现自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时的安全性,且取下放置辊时,即可开始再次卷绕收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卷绕单元包含有支撑板、转轴、安装架、活动夹板、固定夹板、第一螺钉、第二电动推杆和旋转动力组件,所述支撑板和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立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旋转动力组件,所述旋转动力组件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立板,所述转轴和第二电动推杆均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于固定夹板,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位于固定夹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螺钉分别螺纹连接安装架和活动夹板,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把卷绕用的放置辊放置在固定夹板上,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二电动推杆工作,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安装架移动,从而对放置辊进行横向固定,转动第一螺钉,通过第一螺钉带动活动夹板移动,通过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放置辊进行固定,提高了放置辊安装与固定的便捷性,通过旋转动力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安装架转动,安装架带动放置辊进行转动,从而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收集。
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动力组件包含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旋转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旋转电机工作,旋转电机带动转轴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单元包含有第三电动推杆、连接架和主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三电动推杆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连接主辊,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三电动推杆工作,第三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架移动,连接架带动主辊移动,通过主辊对填充绳进行张紧和导向,便于对填充绳进行张紧,且根据需要对张紧的力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填充绳在放置辊上卷绕的张紧程度进行调整。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固定连接安装架和固定夹板,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连接底板和立板,通过第一加强筋提高固定夹板的支撑强度,通过第二加强筋提高立板的支撑稳定性。
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板和第二螺钉,所述连接板共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螺钉,通过第二螺钉对连接板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对底板进行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以下好处:
14.1、通过手轮带动双向螺杆转动,从而对两个第一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第一支架与放置辊的两端宽度相同,便于对不同卷绕宽度的放置辊进行下料,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支架移动,使得第一支架卡在放置辊上,从而把放置辊进行取下,通过移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第一滑块移动,从而把放置辊移出,实现自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时的安全性,且取下放置辊,即可开始再次卷绕收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15.2、把卷绕用的放置辊放置在固定夹板上,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安装架移动,从而对放置辊进行横向固定,转动第一螺钉,通过第一螺钉带动活动夹板移动,通过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放置辊进行固定,提高了放置辊安装与固定的便捷性,且卷绕完成后进行下料,有效提高了生产速度;
16.3、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架移动,连接架带动主辊移动,通过主辊对填充绳进行张紧和导向,便于对填充绳进行张紧,且根据需要对张紧的力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填充绳在放置辊上卷绕的张紧程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取料单元、21固定板、22移动电机、23螺杆、 24第一滑块、25安装座、26手轮、27双向螺杆、28第二滑块、29 第一电动推杆、210第一支架、3卷绕单元、31支撑板、32旋转电机、 33转轴、34安装架、35活动夹板、36固定夹板、37第一螺钉、38 第二电动推杆、4张紧单元、41第三电动推杆、42连接架、43主辊、 5立板、6第二支架、7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9连接板、10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底板1和取料单元2;
22.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立板5和一个第二支架6,立板5上设置有卷绕单元3,第二支架6上设置有张紧单元4;
23.取料单元2:包含有固定板21、移动电机22、螺杆23、第一滑块24、安装座25、手轮26、双向螺杆27、第二滑块28、第一电动推杆29和第一支架210,固定板21设置在底板1上,固定板21上设置有移动电机22,移动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螺杆23,螺杆23转动连接底板1,螺杆23螺纹连接第一滑块24,第一滑块24滑动连接底板1,第一滑块24上设置有安装座25,安装座25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7,双向螺杆27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杆27的端部设置有手轮26,双向螺杆27的两端相反螺纹上分别螺纹连接第二滑块28,第二滑块28滑动连接安装座25,第二滑块28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29,第一电动推杆29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10,移动电机22 和第一电动推杆2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24.生产时,把放置辊安装到卷绕单元3上,通过张紧单元4对填充绳进行张紧,通过卷绕单元3带动放置辊转动,通过放置辊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收集,卷绕完成后,转动手轮26,通过手轮26带动双向螺杆27转动,双向螺杆27带动第二滑块28移动,第二滑块28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9带动第一支架210移动,从而对两个第一支架2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第一支架210与放置辊的两端宽度相同,便于对不同卷绕宽度的放置辊进行下料,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22工作,移动电机22带动螺杆23转动,螺杆23带动第一滑块 24移动,第一滑块24带动安装座25移动,使得第一支架210处于放置辊的正下方,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9工作,第一电动推杆29带动第一支架210移动,使得第一支架210卡在放置辊上,从而把放置辊进行取下,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 22工作,移动电
机22带动螺杆23反向转动,螺杆23带动第一滑块 24反向移动,第一滑块24带动安装座25反向移动,从而把放置辊移出,实现自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时的安全性,且取下放置辊时,即可开始再次卷绕收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5.卷绕单元3包含有支撑板31、转轴33、安装架34、活动夹板35、固定夹板36、第一螺钉37、第二电动推杆38和旋转动力组件,支撑板31和第二电动推杆38设置在立板5上,支撑板31上设置有旋转动力组件,旋转动力组件连接转轴33,转轴33转动连接立板5,转轴33和第二电动推杆38均连接有安装架34,安装架34上设置于固定夹板36,安装架34上滑动连接活动夹板35,活动夹板35位于固定夹板36的正上方,第一螺钉37分别螺纹连接安装架34和活动夹板35,第二电动推杆3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把卷绕用的放置辊放置在固定夹板36上,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8工作,第二电动推杆38带动安装架34移动,从而对放置辊进行横向固定,转动第一螺钉37,通过第一螺钉37带动活动夹板35移动,通过活动夹板35和固定夹板36对放置辊进行固定,提高了放置辊安装与固定的便捷性,通过旋转动力组件带动转轴33 转动,转轴33带动安装架34转动,安装架34带动放置辊进行转动,从而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收集。
26.旋转动力组件包含有旋转电机32,旋转电机32设置在支撑板31 上,旋转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转轴33,旋转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旋转电机32 工作,旋转电机32带动转轴33转动。
27.张紧单元4包含有第三电动推杆41、连接架42和主辊43,第三电动推杆41设置在第二支架6上,第三电动推杆41连接有连接架 42,连接架42上转动连接主辊43,第三电动推杆4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三电动推杆 41工作,第三电动推杆41带动连接架42移动,连接架42带动主辊 43移动,通过主辊43对填充绳进行张紧和导向,便于对填充绳进行张紧,且根据需要对张紧的力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填充绳在放置辊上卷绕的张紧程度进行调整。
28.还包括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第一加强筋7分别固定连接安装架34和固定夹板36,第二加强筋8分别固定连接底板1和立板5,通过第一加强筋7提高固定夹板36的支撑强度,通过第二加强筋8提高立板5的支撑稳定性。
29.还包括连接板9和第二螺钉10,连接板9共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连接板9上设置有第二螺钉10,通过第二螺钉10对连接板9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9对底板1进行固定。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异形填充绳生产加工用卷绕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第二螺钉10对连接板9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9对底板1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加强筋7提高固定夹板36的支撑强度,通过第二加强筋8提高立板5的支撑稳定性,把卷绕用的放置辊放置在固定夹板36上,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8工作,第二电动推杆38带动安装架34移动,从而对放置辊进行横向固定,转动第一螺钉37,通过第一螺钉37带动活动夹板35移动,通过活动夹板35和固定夹板36对放置辊进行固定,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工作,第三电动推杆41带动连接架42移动,连接架42带动主辊43移动,通过主辊43对填充绳进行张紧和导向,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旋转电机32工作,旋转电机32带动转轴 33转动,转轴33带动安装架34转动,安装架34带动放置辊进行转动,从而对填充绳进行卷绕收集,卷绕完成后,转动手轮26,通过手轮26带动双向螺杆27转动,双向螺杆27带动第
二滑块28移动,第二滑块28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9带动第一支架210移动,从而对两个第一支架2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第一支架210与放置辊的两端宽度相同,便于对不同卷绕宽度的放置辊进行下料,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22工作,移动电机22带动螺杆23转动,螺杆23带动第一滑块24移动,第一滑块24带动安装座25移动,使得第一支架210处于放置辊的正下方,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9工作,第一电动推杆29带动第一支架210移动,使得第一支架210卡在放置辊上,从而把放置辊进行取下,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22工作,移动电机22带动螺杆23反向转动,螺杆 23带动第一滑块24反向移动,第一滑块24带动安装座25反向移动,从而把放置辊移出,实现自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时的安全性,且取下放置辊时,即可开始再次卷绕收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1.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移动电机22具体型号为 sy70bl-a004,第一电动推杆29、第二电动推杆38和第三电动推杆 41具体型号为tcg1000,旋转电机32具体型号为ylj90-3-6。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移动电机22、第一电动推杆29、第二电动推杆38、旋转电机32和第三电动推杆41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