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杯盖及杯子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8:30: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盖及杯子。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用到杯子,用以存放水、咖啡、果汁等饮品,为避免饮品直接暴露于环境中,往往会在杯子的开口处,设置有杯盖。现有的杯盖一般分为直饮式或吸管式,需要根据饮品温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杯盖形式,两种形式的杯盖一般互相独立,目前市面上兼具直饮和吸管两种饮水方式的杯盖,则又存在吸管不便收纳等问题,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杯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盖及杯子,它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式两种形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5.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所述吸管盖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凹腔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凹腔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凹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管盖内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腔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堵头相匹配。
8.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三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之间,所述第三凹腔沿所述吸管盖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吸管盖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连通腔匹配设置。
10.可选地,所述吸管盖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设置有球状部,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吸管盖一侧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球状部配合设置。
11.可选地,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设置。
12.可选地,所述吸管上设置有装饰件。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堵头匹配设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凹腔内壁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一侧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吸管盖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引导槽和装配孔匹配设置。
15.可选地,所述盖体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若干环槽。
16.一种杯子,包含上述的一种杯盖,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杯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连通。
17.有益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针对现有杯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式两种形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吸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27.实施例1
28.结合附图1-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杯盖,包括盖体100,所述盖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所述第一凹腔101处铰接设置有吸管盖104,所述吸管盖104一端设置有卡板105,所述卡板105上设置有卡块106,所述第二凹腔102处设置有凸块107,所述凸块107与第二凹腔102内壁构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106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凹腔10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吸管盖104内设置有连通腔113,所述连通腔113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所述第二凹腔10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2,所述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堵头
114,所述第二通孔112与所述堵头114相匹配。
29.本实施例的杯盖,可以提供更灵活的饮水用方式,使用者可通过吸管盖104或第二通孔112进行流动,兼顾了直饮式和吸管109式,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饮用方式,丰富了趣味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0.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用于与吸管盖104铰接,实现吸管盖104的装配,第一凹腔101同时用于包络连通腔113的一端,同理第二凹腔102用于包络吸管盖104与嘴部接触的另一端,由此,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的设置,可避免吸管盖104内连通腔113的两端直接暴露在外,使得吸管盖104保持卫生。
31.吸管盖104与第一凹腔101之间铰接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可以转动,为使得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可以保持稳固,本实施例在吸管盖104的一端设置有卡板105,并在卡板105上设置卡块106,对应的,在第二凹腔102处设置有凸块107,凸块107与第二凹腔102内壁构成卡槽,当卡块106卡入卡槽中时,即可实现吸管盖104的固定。
32.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当杯盖与杯子连接时,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随意选用第一通孔111或第二通孔112进行饮用。当选用第二通孔112饮用杯子等容器内的饮品时,倾倒杯子等容器,饮品直接自第二通孔112流出,即可完成饮用;当选用第一通孔111时,需要先将吸管盖104翻开,将吸管盖104内连通腔113的一端,与第一通孔111连通,随后饮品即可从第一通孔111流通至吸管盖104的连通腔113,并最终筒连通腔113流出。
33.可想到的,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需要防止饮品自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流出,对于第二通孔112而言,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堵头114,堵头114与第二通孔112匹配设置,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堵头114即可封堵住第二通孔112,使得饮品无法自第二通孔112流出。可想到的,对于第一通孔111而言,当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113与第一通孔111并不连通,且吸管盖104自身起到了对第一通孔111的封堵作用,由此实现了对第一通孔111的封堵作用,使得饮品无法自第一通孔111流出。
34.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上设置有第三凹腔103,所述第三凹腔103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之间,所述第三凹腔103沿所述吸管盖104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三凹腔103的设置,用于辅助使用者更方便地旋动吸管盖104,可想到的,第三凹腔103位于第一凹腔101和第二凹腔102之间,使用者通过拿捏吸管盖104的中部,实现了吸管盖104的转动,有利于吸管盖104保持卫生。此外,第三凹腔103沿吸管盖104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则便于使用者手指伸入吸管盖104中部附近,有利于拿捏吸管盖104。
35.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11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1,所述第一密封件121与所述吸管盖104一端相抵,所述第一密封件121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连通腔113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起到第一通孔111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第一通孔11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1,可想到的,第一密封件121采用硅胶材质构成。第一密封件121与吸管盖104的一端紧密相抵,起到密封作用。密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在于吸管盖104处于收纳状态时,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113与第一通孔111并不连通,吸管盖104压紧第一密封件121,硅胶等材质的第一密封件121发生形变,填充空隙,实现吸管盖104收纳状态时的密封效果;同样的,当吸管盖104打开时,即吸管盖104内的连通腔
113与第一通孔111连通时,吸管盖104的端部,即连通腔113周围的实体部分,与第一密封件121紧密相抵,使得饮品不会自吸管盖104与第一通孔111之间的缝隙渗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孔,用于保证连通腔113与通孔之间的连通。
36.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管盖104靠近所述第一通孔111一侧设置有球状部,所述第一密封件121靠近所述吸管盖104一侧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球状部配合设置。为配合第一密封件121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吸管盖104靠近第一通孔111一侧设置有球状部,且在第一密封件121上设置有与球形部匹配的凹形部,无论吸管盖104翻开或处于收纳状态,球状部均可与第一密封件121充分相抵,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37.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一侧设置有吸管109,所述吸管109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管109的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可以与吸管109共同配合,实现更好的饮用效果。当杯盖与各类杯子装配后,吸管109可以伸入杯子底端,而当吸管盖104翻起时,连通腔113与吸管109连通,即可实现使用者在不倾斜杯子和杯盖整体的情况下,吸到杯子底端的饮品。
38.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管109上设置有装饰件110。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吸管109上设置有装饰件110,使得杯盖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提升整体的美观程度。可想到的,装饰件110可以为设置于吸管109上的圆球或其他几何体,或者,装饰件110可以为各类动物、植物模型等实体模型。可想到的,装饰件110与吸管109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装饰件110上设置于吸管109尺寸匹配的孔,吸管109通过装饰件110上的孔与装饰件110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连接固定。
39.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112处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2,所述第二密封件122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堵头114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通孔112处设置第二密封件122,第二密封件122同样可选为硅胶材质。第二密封件122的设置,使得吸管盖104在处于收纳状态时,堵头114与第二密封件122充分接触,填充堵头114与第二通孔112之间的间隙,使得密封效果更好。第二密封件122上的第二开孔,用于保证第二通孔112的导通。
40.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腔101内壁设置有引导槽131,所述引导槽131一侧设置有装配孔132,所述吸管盖104上设置有凸柱133,所述凸柱133与所述引导槽131和装配孔132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01内壁处的装配孔132,与吸管盖104上的凸柱133,构成了铰接结构,以满足吸管盖104的转动需求。同时,为便于吸管盖104的拆装,本实施例在第一凹腔101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槽131,引导槽131与装配孔132导通,当需要进行吸管盖104的拆装时,即可利用引导槽131,引导凸柱133的运动,便于凸柱133滑入或滑出装配孔132。
41.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100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20,所述密封垫120上设置有若干环槽。为使得杯盖在使用时,保证与容器间的密闭效果,防止在杯盖与容器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本实施例在盖体100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20。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密封垫120上设置有若干环槽,环槽用于与容器的开口部位相抵,环槽使得密封垫120上,与容器开口部位接触的部分,具有形变空间,以更好地实现容器与杯盖之间的密闭效果。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杯子,包含上述的一种杯盖,还包括杯体200,所述杯体200与所述盖体100连接,所述杯体200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均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杯体200与杯盖,共同构成了杯子,其中,杯子内腔空间,通过盖体100上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与外部导通。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的杯子时,即可通过第一通孔111处的吸管盖104,或第二通孔112,实现对杯体200内饮品的饮用。
4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