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4:5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再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铁车站明挖基坑中一般都设置有降水井,用于将基坑中的地下水聚集,通常使用潜水泵将降水井中的水抽出排放。不能及时的对降水井中抽出的水处理利用,对降水井中的水回收利用率较低,因此,需要水再利用装置对降水井内的时进行回收利用。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0797175u公开的一种基坑降水井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降水井水资源收集装置中,对基坑内地下水进行收集,然后将水输送至储水器,储水器通过多级泵送动力装置及分级水流通管路,将回收的水资源分别输送给相应的水利用装置进行利用。多个水利用装置包括围挡喷淋装置、洗车装置和车站主体结构的养护装置。
4.上述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能将降水井内的水回收至储水器后送至水利用装置处,但水聚集在降水井内时,会掺杂部分的杂质和部分有机物,潜水泵上连接的筛管仅能对部分杂质过滤,直接抽送至水利用装置处进行利用,水中含有的杂质和有机物不利于水的使用,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水再利用的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沉淀箱,所述处理箱远离沉淀箱一侧连接进水管,所述沉淀箱远离处理箱一侧连接出水管;
8.所述处理箱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处理箱和沉淀箱之间开设有连通窗,所述连通窗内设有泵水件,用于将处理箱内过滤后的水导入沉淀箱内;
9.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滤筒和设置在外滤筒内的内滤筒,所述内滤筒内部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连接有与内滤筒内壁配合的刮板,所述处理箱上设有用于驱动中心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进水管出水端与内滤筒顶部开口对应;
10.所述沉淀箱内设有与出水管进水端对应的出水箱,所述出水箱远离出水管一侧设有与泵水件出水端对应的混合机构,用于水与处理剂的混合。
11.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处理箱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的电机轴连接中心杆顶部轴端,所述处理箱内腔底部设有用于中心杆稳定转动的转动座,两组所述刮板交错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泵水件包括安装在连通窗处的水泵,所述水泵进水端连接设置在处理箱内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设置在外滤筒外壁处,所述水泵出水端连接设置在沉淀箱内的送水管。
13.优选的,所述沉淀箱内设有导水筒,所述沉淀箱内连接有用于支撑导水筒的支撑架,所述送水管出水端与导水筒顶部开口对应,所述混合机构设置在导水筒内。
14.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转动杆和安装在转动杆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出水箱内壁配合,所述沉淀箱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转动电机。
15.优选的,所述沉淀箱顶部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出液端与导水筒顶部开口对应,所述导水筒底部开口与沉淀箱内腔连通。
16.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进水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置入降水井的潜水泵,所述进水管延伸至处理箱内腔一端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内滤筒顶部开口对应。
17.优选的,所述沉淀箱底部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斜台,所述出水箱底部设有排水滤板,用于沉淀箱内的水进入出水箱。
18.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定位环和定位块,所述定位环外壁连接导水筒内壁,所述定位环和定位块之间连接若干组倾斜设置的旋流片,若干组旋流片呈圆周阵列排布。
19.优选的,所述刮板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远离中心杆一侧连接与内滤筒内壁接触的清理刷,所述固定框内安装有吸附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机构的设置,能对降水井中抽出的水进行多重过滤,减少水中的杂质,在水抽送中对水进行有效的过滤,方便后续水的再利用;
22.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机构的设置,方便将过滤后的水与处理剂(絮凝剂或消毒剂等)进行混合,之后水在沉淀池中沉淀可排出至外部储水设备中进行再利用;
23.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箱与沉淀箱结合设置,过滤机构和混合机构等对水处理的部件均设置在装置内部,装置使用时方便进行整体的移动,或根据需求设于地面或埋设于地下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箱和沉淀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1、处理箱;12、进水管;13、沉淀箱;14、出水管;15、过滤机构;16、支撑架;17、出水箱;18、连通窗;19、内滤筒;20、外滤筒;21、中心杆;22、刮板;23、电机;24、水泵;25、抽水管;26、送水管;27、导水筒;28、螺旋叶片;29、转动杆;30、转动电机;31、进液管;32、斜台;33、排水滤板;34、定位环;35、旋流片;3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铁降水井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11和沉淀箱13,所述处理箱11远离沉淀箱13一侧连接进水管12,所述沉淀箱13远离处理箱11一侧连接出水管14;从降水井内抽出的水能送至处理箱11和沉淀箱13进行处理,处理
后从出水管14排出进行再利用,出水管14出水端能连接现有的储水设备,之后可将水根据需求取用;
32.所述处理箱11内设有过滤机构15,所述处理箱11和沉淀箱13之间开设有连通窗18,所述连通窗18内设有泵水件,用于将处理箱11内过滤后的水导入沉淀箱13内;
33.所述过滤机构15包括外滤筒20和设置在外滤筒20内的内滤筒19,所述内滤筒19内部设有中心杆21,所述中心杆21上连接有与内滤筒19内壁配合的刮板22,所述处理箱11上设有用于驱动中心杆21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进水管12出水端与内滤筒19顶部开口对应;
34.所述进水管12进水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置入降水井的潜水泵,所述进水管12延伸至处理箱11内腔一端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内滤筒19顶部开口对应;
35.降水井中的水抽送至进水管12,从进水管12的出水口流入内滤筒19内,中心杆21驱动刮板22转动能对内滤筒19内的水搅拌混合,水经过内滤筒19和外滤筒20的过滤进入外滤筒20外侧;泵水件能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抽送。
36.所述沉淀箱13内设有与出水管14进水端对应的出水箱17,所述出水箱17远离出水管14一侧设有与泵水件出水端对应的混合机构,用于水与处理剂的混合。
37.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处理箱11顶部的电机23,所述电机23动力输出端的电机轴连接中心杆21顶部轴端,所述处理箱11内腔底部设有用于中心杆21稳定转动的转动座,两组所述刮板22交错设置;电机23工作能驱动中心杆21转动。
38.所述泵水件包括安装在连通窗18处的水泵24,所述水泵24进水端连接设置在处理箱11内的抽水管25,所述抽水管25设置在外滤筒20外壁处,所述水泵24出水端连接设置在沉淀箱13内的送水管26。
39.所述沉淀箱13内设有导水筒27,所述沉淀箱13内连接有用于支撑导水筒27的支撑架16,所述送水管26出水端与导水筒27顶部开口对应,所述混合机构设置在导水筒27内;水泵24工作能将处理箱11内过滤后的水抽送至送水管26排出。
40.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转动杆29和安装在转动杆29上的螺旋叶片28,所述螺旋叶片28与出水箱17内壁配合,所述沉淀箱13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杆29转动的转动电机30。
41.所述沉淀箱13顶部安装有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出液端与导水筒27顶部开口对应,所述导水筒27底部开口与沉淀箱13内腔连通;进液管31能用于导入絮凝剂或消毒剂等处理剂;转动电机30在驱动转动杆29转动时,能带动螺旋叶片28转动,螺旋叶片28能将水和处理剂混合后导入沉淀箱13内部。
42.所述沉淀箱13底部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斜台32,斜台32的设置方便污泥的聚积,利于后续清理,所述出水箱17底部设有排水滤板33,用于沉淀箱13内的水进入出水箱17;沉淀箱13内的水能通过排水滤板33过滤后进入出水箱17内,之后方便从出水管14排出。
43.实施例2
44.请参阅图5,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定位环34和定位块36,所述定位环34外壁连接导水筒27内壁,所述定位环34和定位块36之间连接若干组倾斜设置的旋流片35,若干组旋流片35呈圆周阵列排布;
45.水和处理剂排至导水筒27内后,经过旋流片35的作用,形成旋流,能促进水和处理剂的混合,之后流动至沉淀箱13内。
46.实施例3
47.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刮板22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远离中心杆21一侧连接与内滤筒19内壁接触的清理刷,所述固定框内安装有吸附板,吸附板可选用现有的活性炭吸附板,刮板22转动时,清理刷能对内滤筒19内壁残留的杂质进行清理,吸附板能对水中部分杂质吸收。
4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降水井中的水抽送至进水管12,从进水管12的出水口流入内滤筒19内,中心杆21驱动刮板22转动能对内滤筒19内的水搅拌混合,水经过内滤筒19和外滤筒20的过滤进入外滤筒20外侧,水泵24工作能将处理箱11内过滤后的水抽送至送水管26排出,进液管31能用于导入絮凝剂或消毒剂等处理剂,混合机构将水和处理剂混合后导入沉淀箱13内部,沉淀箱13内的水能通过排水滤板33过滤后进入出水箱17内,之后方便从出水管14排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