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4:47: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种植、养殖温室普遍采用电动卷膜器、管状电机等驱动装置,通过对温室覆盖物的收放,调节温室内环境。当覆盖物收起时,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不合格空气排出,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空气含量适宜动植物生长。当覆盖物放下时,可防止外部冷空气进入,尤其是冬天室内温度散失。
3.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管状电机结构运行的特点是满载与空载运行消耗相同的电流,电机运行时间短,一般带载运行4min左右就被热保护中断,这个工作时长,无法满足温室覆盖物的收放工况。因此,市场上常见的管状电机为弥补运行时间短带来的影响,只能将管状电机转速提高,一般在9r/min-20r/min之间,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覆盖物的收放工作。这样极易导致覆盖物收放过程中损坏,且满负荷急速运行也使得电机产生大量的热,极易引起覆盖物烧灼。整个运行其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了上述管状电机运行时间短、转速高的缺点,为市场提供一种可以连续运行的转速在2.5-3.0r/min范围内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包括管状电机m1、风扇m2、直流电源、开限位开关s11、闭限位开关s21,还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双向触发二极管d2、双向可控硅q2、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
6.接线端子p3的1脚和2脚串联开限位开关s11,接线端子p4的1脚和2脚串联闭限位开关s21,接线端子p3的1脚接220v电源接线端子p1的3脚,接线端子p3的2脚通过双向可控硅q2与接线端子p2的1脚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阻r1的一端与接线端子p3的2脚连接,电容c2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接线端子p2的1脚,电阻r1另一端一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d1接双向可控硅q2的控制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1接接线端子p2的1脚,接线端子p4的1脚接220v电源接线端子p1的2脚,接线端子p4的2脚通过双向可控硅q4与接线端子p2的2脚连接,所述电容c4和电阻r3的一端与接线端子p4的2脚连接,电容c4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接线端子p2的2脚,电阻r3另一端一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d2接双向可控硅q4的控制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3接接线端子p2的2脚,接线端子p2的3脚与接线端子p1的1脚连接,接线端子p6的1脚和2脚串联电容c5,接线端子p6的1脚接接线端子p2的1脚,接线端子p6的2脚接接线端子p2的2脚,接接线端子p2的1脚、2脚和3脚接管状电机m1,所述风扇m2通过接线端子p5接直流电源12v输出,直流电源12v输入端接连接线端子p2的1脚和2脚。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限定输入电压,降低电机负载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控制风扇强制通风及时排除产生的热量,通过修正热保护器阀值,实现电机超低转速负载运行,长时间运行的效果,有效地保证对温室覆盖物收放操作安全,使得温室的保温、遮光效果达到最佳,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好。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能有效控制外部风冷空气的进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ⅰ;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ⅱ;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管状电机m1和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包括管状电机m1、风扇m2、直流电源,控温电路、开限位开关s11、闭限位开关s21、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双向触发二极管d2、双向可控硅q2、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
14.如图2所示,直流电源12v输入端接连接线端子p1的1脚和接线端子p4的2脚,其于的电路连接结构与图1相同。
15.如图3、图4所示,将风扇m2、管状电机m1和减速机固定在电机管1内,传动套2与减速机的输出轴3连接,传动管4套入电机管1外,传动管4一端与行控装置5连接,传动管4另一端与传动套2固定在一起,风扇m2转动将风从控制盒6进风口吸入,并依次通过行控装置5、电机散热装置的数条通道7从传动管4出风口送出,本电路的实施,克服了管状电机1带载运行发热而产生全隐患的发生。
16.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双向可控硅q2、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组成调压电路;双向触发二极管d2、双向可控硅q4、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组成调压电路;
17.调压电路控制电压为40-50v,使电机m1功率较小,产生热量较少。
18.本实用新采用一种基于n=vi原理而特殊设计的控温电路,在控温电路中,可控硅将管状电机运行电压始终限制在40v左右,从而限制了输入电流(i=v/r),通过电流的限制,间接的限制了电机发热(e=0.23 i2 r),再配上管状电机特有的风扇强制通风,使管状电机满载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排到管状电机外部,电机从此不再受满载运行时间的限制;
19.控温电路还包括设定管状电机的过热保护器阈值,因为电机输入的电压钳位在40v以内,所以提供了对过热保护器的温度与电流阀值重新修正的空间,降低对过热保护的门槛,减少电机被频繁保护而断电的次数,从而延长管状电机负载运行时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包括管状电机m1、风扇m2、直流电源、开限位开关s11、闭限位开关s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双向触发二极管d2、双向可控硅q2、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接线端子p3的1脚和2脚串联开限位开关s11,接线端子p4的1脚和2脚串联闭限位开关s21,接线端子p3的1脚接220v电源接线端子p1的3脚,接线端子p3的2脚通过双向可控硅q2与接线端子p2的1脚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阻r1的一端与接线端子p3的2脚连接,电容c2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接线端子p2的1脚,电阻r1另一端一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d1接双向可控硅q2的控制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1接接线端子p2的1脚,接线端子p4的1脚接220v电源接线端子p1的2脚,接线端子p4的2脚通过双向可控硅q4与接线端子p2的2脚连接,所述电容c4和电阻r3的一端与接线端子p4的2脚连接,电容c4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接线端子p2的2脚,电阻r3另一端一路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d2接双向可控硅q4的控制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3接接线端子p2的2脚,接线端子p2的3脚与接线端子p1的1脚连接,接线端子p6的1脚和2脚串联电容c5,接线端子p6的1脚接接线端子p2的1脚,接线端子p6的2脚接接线端子p2的2脚,接线端子p2的1脚、2脚和3脚接管状电机m1,所述风扇m2通过接线端子p5接直流电源12v输出,直流电源12v输入端接连接线端子p2的1脚和2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12v输入端接连接线端子p1的1脚和接线端子p4的2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带风冷结构管状电机的控温电路,包括管状电机M1、风扇M2、直流电源,还包括开限位开关S11、闭限位开关S21、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双向触发二极管D2、双向可控硅Q2、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通过限定输入电压,降低电机负载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控制风扇强制通风及时排除产生的热量,通过修正热保护器阀值,实现电机超低转速负载运行,长时间运行的效果,有效地保证对温室覆盖物收放操作安全,使得温室的保温、遮光效果达到最佳,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好。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好。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丰隆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9/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