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与流程

2022-09-04 07:5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甘薯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2.微型甘薯是指单个薯块质量50-150g,质地细腻,风味浓的小型菜用甘薯。由于微型甘薯营养丰富,种植简单,是现在甘薯种植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3.现有技术中甘薯脱毒种薯的方式主要是多次组织培养,在组织培养基中增加抗病毒因子提高甘薯脱毒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而且在种苗培育中缺乏针对性的肥效管理,导致脱毒甘薯培育环节的不完善,没有进行多环节抗病毒干预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通过在组织培养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基处理和土壤肥效管控,有效提高甘薯的脱毒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苗株组织培养
7.取带有叶原基的茎尖用酒精浸泡20-30s,再用新洁尔敏浸泡2-5s,将茎尖冲洗1-3次,接种到多糖ms培养基,培养至苗高度2-4cm;再次采集茎尖放入多糖ms培养基中培养3-4周筛选出脱毒苗;
8.(2)炼苗
9.将上述培养的甘薯苗移栽到大棚中,大棚中栽培基质由园土和腐殖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100:20-30:5-7混合而成;待甘薯长出50-60cm藤蔓,将藤蔓剪断种植到大田中,每亩大田施用600-650kg有机肥,秋季收获种薯即可;
10.所述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绿藻10-13份、青苔20-50份、虾蟹壳粉50-70份混合打浆,在浆液中加入1-3份纤维素酶,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溶液ph为5-5.8,将温度升高至40-43℃,密封放置20-30h,加入10-30份玉米芯、5-8份木薯粉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85-88%,在38-40℃下静置3-5h;
11.将上述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5-28℃,接种乳酸菌覆膜发酵20-30h,在混合物中加入4-6份煤矸石粉,覆膜发酵3-5天;
12.将上述发酵物与300-330份牛粪、150-170份猪粪、20-30份麦麸、41-55份油菜粕混合,调节含水量为77-83%,接种枯枝芽孢杆菌在30-33℃下发酵2-3周,接种木霉发酵10-15天。
13.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茎尖的叶原基数量为1个。
14.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酒精浓度为70%。
15.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多糖ms培养基由ms培养基和0.01-0.12mg/l naa、0.2-0.4mg/l香菇多糖、0.1-0.5mg/l黄芪多糖制作而成。
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虾蟹壳粉细度为100-200目。
17.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物质量的5-8%。
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枯枝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1-3%。
19.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木霉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4-7%。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21.本发明通过在组织培养中加入香菇多糖、黄芪多糖,诱变种薯培养的组织体,提高其抗病毒效果,使得组织培养中苗期脱毒效率更高、成活率更高。而且在种薯种植中针对性的提高有机肥的锌含量,使得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进一步增强,使得种薯质量好,产量高。本发明种薯采用全基质高密度保温保湿大棚扩繁,能达到1:9000的繁殖倍数,每亩大棚春季移栽10株试管苗,经多级扩繁,当年可繁育8-10万条微型薯(约800公斤)其中80%为(5-20)克,具有极好的经济发展价值。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种薯采收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24.实施例1
25.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苗株组织培养
27.取带有叶原基的茎尖用酒精浸泡20s,再用新洁尔敏浸泡2s,将茎尖冲洗1次,接种到多糖ms培养基,培养至苗高度2cm;再次采集茎尖放入多糖ms培养基中培养3周筛选出脱毒苗;
28.所述茎尖的叶原基数量为1个,所述叶原基来源于贵州紫云迷你小番薯;所述酒精浓度为70%;所述多糖ms培养基由ms培养基和0.01mg/l naa、0.2mg/l香菇多糖、0.1mg/l黄芪多糖制作而成;
29.(2)炼苗
30.将上述培养的甘薯苗移栽到大棚中,大棚中栽培基质由园土和腐殖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100:20:5混合而成;待甘薯长出50cm藤蔓,将藤蔓剪断种植到大田中,每亩大田施用600kg有机肥,秋季收获种薯即可。
31.所述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绿藻10份、青苔20份、虾蟹壳粉50份混合打浆,在浆液中加入1份纤维素酶,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溶液ph为5,将温度升高至40℃,密封放置20h,加入10份玉米芯、5份木薯粉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85%,在38℃下静置3h;所述虾蟹壳粉细度为100目;
32.将上述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5℃,接种乳酸菌覆膜发酵20h,在混合物中加入4份煤矸石粉,覆膜发酵3天;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物质量的5%;
33.将上述发酵物与300份牛粪、150份猪粪、20份麦麸、41份油菜粕混合,调节含水量为77%,接种枯枝芽孢杆菌在30℃下发酵2周,接种木霉发酵,接种木霉发酵10天;所述枯枝
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1%,所述木霉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4%。
34.实施例2
35.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1)苗株组织培养
37.取带有叶原基的茎尖用酒精浸泡30s,再用新洁尔敏浸泡5s,将茎尖冲洗3次,接种到多糖ms培养基,培养至苗高度4cm;再次采集茎尖放入多糖ms培养基中培养4周筛选出脱毒苗;
38.所述茎尖的叶原基数量为1个,所述叶原基来源于贵州紫云迷你小番薯;所述酒精浓度为70%;所述多糖ms培养基由ms培养基和0.12mg/l naa、0.4mg/l香菇多糖0.5mg/l黄芪多糖制作而成;
39.(2)炼苗
40.将上述培养的甘薯苗移栽到大棚中,大棚中栽培基质由园土和腐殖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100:30:7混合而成;待甘薯长出60cm藤蔓,将藤蔓剪断种植到大田中,每亩大田施用650kg有机肥,秋季收获种薯即可。
41.所述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绿藻13份、青苔50份、虾蟹壳粉70份混合打浆,在浆液中加入3份纤维素酶,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溶液ph为5.8,将温度升高至43℃,密封放置30h,加入30份玉米芯、8份木薯粉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88%,在38℃下静置3h;所述虾蟹壳粉细度为100目;
42.将上述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5℃,接种乳酸菌覆膜发酵20h,在混合物中加入6份煤矸石粉,覆膜发酵5天;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物质量的5%;
43.将上述发酵物与330份牛粪、150份猪粪、30份麦麸、55份油菜粕混合,调节含水量为83%,接种枯枝芽孢杆菌在30℃下发酵3周,接种木霉发酵,接种木霉发酵15天;所述枯枝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3%,所述木霉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4%。
44.实施例3
45.一种脱毒微型甘薯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1)苗株组织培养
47.取带有叶原基的茎尖用酒精浸泡30s,再用新洁尔敏浸泡2s,将茎尖冲洗3次,接种到多糖ms培养基,培养至苗高度2cm;再次采集茎尖放入多糖ms培养基中培养4周筛选出脱毒苗;
48.所述茎尖的叶原基数量为1个,所述叶原基来源于贵州紫云迷你小番薯;所述酒精浓度为70%;所述多糖ms培养基由ms培养基和0.12mg/l naa、0.2mg/l香菇多糖、0.5mg/l黄芪多糖制作而成;
49.(2)炼苗
50.将上述培养的甘薯苗移栽到大棚中,大棚中栽培基质由园土和腐殖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100:20-30:7混合而成;待甘薯长出50cm藤蔓,将藤蔓剪断种植到大田中,每亩大田施用650kg有机肥,秋季收获种薯即可。
51.所述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绿藻13份、青苔20份、虾蟹壳粉70份混合打浆,在浆液中加入1份纤维素酶,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溶液ph为5.8,将温度升高至40℃,密封放置30h,加入30份玉米芯、5份木薯粉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88%,在40℃下静置3h;
所述虾蟹壳粉细度为200目;
52.将上述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8℃,接种乳酸菌覆膜发酵20h,在混合物中加入6份煤矸石粉,覆膜发酵3天;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混合物质量的8%;
53.将上述发酵物与300份牛粪、170份猪粪、20份麦麸、55份油菜粕混合,调节含水量为77%,接种枯枝芽孢杆菌在33℃下发酵2周,接种木霉发酵,接种木霉发酵13天;所述枯枝芽孢杆菌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3%,所述木霉的接种量是发酵底物总量的4%。
54.对比例设置:
[0055][0056][0057]
试验例
[0058]
1、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操作,按照常规种植统一管理,统计各组种薯病毒携带率、种薯种植成活率,结果如下:
[0059] 病毒携带率成活率实施例111.93%99.43%实施例210.30%98.02%实施例39.62%99.28%对比例116.03%94.47%对比例218.44%93.17%对比例325.77%84.94%
[0060]
由表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1-3的的病毒携带率低、成活率高,对比例1-3的病毒携带率高、成活率较低,显然本发明中使用黄芪多糖、香菇多糖有效提高了甘薯种苗的脱毒效果和成活率。
[0061]
2、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4-7操作,检测各组有机肥中锌离子含量,测量方式为:按照检测标准使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消解,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结果如下:
[0062] 锌离子mg/kg实施例141.23
实施例239.44实施例343.86对比例431.01对比例528.48对比例625.36对比例753.96
[0063]
由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有机肥的锌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对比例4-6。对比例7由于直接在有机肥中添加氯化锌,在加工中存在一定量的损失,但是实际有机肥的锌离子含量是高于实施例1-3的。可见本发明方案显著提高了有机肥中锌离子的含量。
[0064]
3、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繁殖,大田种植密度行距为40cm、株距30cm;按照常规方式统一管理,在采收后检测大田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mg/g)和放线菌数量(
×
104cfu/g)、亩产量(斤),磷酸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按照比色法测定,放线菌数量以平板稀释法测定。结果如下:
[0065] 磷酸酶活性放线菌数量亩产量(斤)实施例19.939.353985.67实施例29.058.964011.32实施例39.439.683834.56对比例19.118.783644.19对比例29.579.223582.33对比例38.939.363544.28对比例47.925.443677.37对比例55.383.213705.81对比例64.152.793468.06对比例75.944.353556.32
[0066]
由表看出,实施例1-3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放线菌数量、亩产量均属于极高水平,对比例1-3的亩产量偏低,主要在于种苗脱毒效果差,后期生长受环境影响大,即使土壤条件好酶活性高、微生物活跃也不能带来高产水准。对比例4-6中由于制作的有机肥锌离子含量低,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受到限制,亩产量低。对比例7虽然外源性加入锌离子,但是由于与有机肥本身释放的离子差异与有机肥的原料协同性不好,即使是高水准的锌离子含量,也不能带来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导致整体产量不高。所以,本发明通过良好的种苗培育和有机肥中锌离子的释放,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了种薯产量的增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