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1:1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路内停车计时一般采用的是高位视频拍摄和地磁感应。
3.但是,高位视频拍摄存在受树枝遮挡影响后对车牌的识别造成影响,且安装时需要在人行道上立杆,占用人行道且往往需要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进行砍伐;地磁的安装不仅需要将道路破损后进行,而且其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时对于日常出行的影响较大。
4.根据以上的缺陷,公开号为cn21145481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摄像头防护结构的智慧停车系统前端设备,所述前端设备固定与车位旁侧的路沿,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套设在路沿上的安装螺栓上,并通过防拆螺母实现外壳与路沿的固定连接。其设备施工便捷,不会影响现有路面的交通情况。但是,该设备安装于路沿外侧,在车辆进行泊车时,容易发生碰撞,造成设备的损坏,引起不必要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公开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包括路边停车位,所述路边停车位一侧设置有路沿石,路沿石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孔洞连通有线缆通道,线缆通道为路沿石内横向的贯穿孔;
8.所述第一孔洞距离地面5cm-10cm,第一孔洞位于路边停车位前端外侧且距离路边停车位前端40cm-60cm处,第一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设有5
°‑
15
°
的夹角,第一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宽度方向的截面设有30
°‑
50
°
的夹角。
9.进一步的,所述路边停车位后端50cm-60cm外侧处的路沿石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孔洞对称的第二孔洞,第二孔洞连通有线缆通道。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洞距离地面10cm。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洞与路边停车位前端的距离为55cm-60cm,所述第一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夹角为 40
°‑
50
°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的夹角为10
°‑
15
°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用在路沿石上开孔安装摄像头的方式,其兼具施工周期短、不占用人行道、不对路面造成损坏以及不会在泊车时发生的碰撞中损坏的优势的同时,通过在特定位置的开孔使得无论车辆处于何种泊车位置,摄像头均能对车牌进行精准的识别。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路边停车位,2、路沿石,3、第一孔洞,4、线缆通道,5、第二孔洞,6、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1
19.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包括路边停车位1,路边停车位1一侧设置有路沿石2,路沿石2上开设有第一孔洞3,第一孔洞3内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6,第一孔洞3连通有线缆通道4,线缆通道4为路沿石2内横向的贯穿孔;线缆通道4是给图像采集装置6的电源线及数据线走线设置的空间,其设置于路沿石内部,防止电源线及数据线放置在表面造成磨损所引发的不必要的损耗。
20.所述第一孔洞3距离地面5cm-10cm,第一孔洞3位于路边停车位1前端外侧且距离路边停车位前端40cm-60cm处,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设有5
°‑
15
°
的夹角,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2宽度方向的截面设有30
°‑
50
°
的夹角。
21.路边停车位1后端外侧50cm-60cm处的路沿石2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孔洞3对称的第二孔洞5,第二孔洞5连通有线缆通道4。对称设置的第二孔洞5能够配合第一孔洞3进行前后双向车牌识别,防止车辆前方车牌遮挡造成的无法识别车牌。
22.第一孔洞3距离地面10cm。
23.所述第一孔洞3与路边停车位1前端的距离为55cm-60cm,所述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2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夹角为40
°ꢀ‑
50
°

24.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的夹角为10
°‑
15
°

25.图像采集装置6为摄像头。
26.其原理如下:
27.对本实用新型建立多种不同参数的模型,对每一个模型依据不同的泊车位置分别进行图像获取测试,得到的能完整的获取图像的参数值如表1。
28.表1获取完整图像的参数值情况
29.30.由表可得,在泊车范围0cm-150cm范围内均可获取清晰图像的孔洞参数为:距离地面10cm,距离路边停车位前端55cm-60cm,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夹角为10
°‑
15
°
,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宽度方向的截面夹角为40
°‑
50
°

31.其中孔洞参数为:距离地面10cm,距离路边停车位前端55cm,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夹角为15
°
,孔洞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宽度方向的截面夹角为45
°
时获取的车牌图像。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包括路边停车位(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边停车位(1)一侧设置有路沿石(2),路沿石(2)侧壁开设有第一孔洞(3),第一孔洞(3)内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6),第一孔洞(3)连通有线缆通道(4),线缆通道(4)为路沿石(2)内横向的贯穿孔;所述第一孔洞(3)距离地面5cm-10cm,第一孔洞(3)位于路边停车位(1)前端外侧且距离路边停车位前端40cm-60cm处,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设有5
°‑
15
°
的夹角,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2)宽度方向的截面设有30
°‑
50
°
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边停车位(1)后端外侧50cm-60cm处的路沿石(2)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孔洞(3)对称的第二孔洞(5),第二孔洞(5)连通有线缆通道(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3)距离地面1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3)与路边停车位(1)前端的距离为55cm-60cm,所述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路沿石(2)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夹角为40
°‑
5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3)中心轴延长线与地面的夹角为10
°‑
15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为摄像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路内停车装置,包括路边停车位,所述路边停车位一侧设置有路沿石,路沿石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孔洞连通有线缆通道,线缆通道为路沿石内横向的贯穿孔。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在于用在路沿石上开孔安装摄像头的方式,其兼具施工周期短、不占用人行道、不对路面造成损坏以及不会在泊车时发生的碰撞中损坏的优势的同时,通过在特定位置的开孔使得无论车辆处于何种泊车位置,摄像头均能对车牌进行精准的识别。的识别。的识别。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龙 许冰 曹翔 倪静 黄正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塔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6
技术公布日:2022/9/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