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7:3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育苗播种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育苗盘是农学育苗中的一种重要器具。制造穴盘的材料一般有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制造方法有吹塑的,也有注塑的。一般的蔬菜和观赏类植物育苗穴盘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3.育苗盘在育苗时,育苗盘其上的多个育苗穴需要人工逐一进行播种,而这种传统的人工逐一播种的方式效率低、速度慢,且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旨在改善育苗盘其上的多个育苗穴需要人工逐一进行播种,而这种传统的人工逐一播种的方式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包括育苗组件和播种组件。
6.所述育苗组件包括育苗盘板和育苗槽壳,若干个所述育苗槽壳呈矩阵固定设置于所述育苗盘板下方,所述育苗槽壳上方的所述育苗盘板设置有对应的种植槽口;通过育苗盘板上的种植槽口向育苗槽壳内部添加培养基土。
7.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支撑横板、锥形壳、盖板、限位块、立杆、连接架、把手、定位环和弹簧,所述支撑横板位于所述育苗盘板上方,若干个所述锥形壳底部分别对应位于若干个所述育苗槽壳内部,所述锥形壳顶部贯穿于所述支撑横板,且所述锥形壳与所述支撑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锥形壳顶部,且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投料口,所述锥形壳底部设置有播种孔,所述限位块活动贯穿于所述播种孔,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顶部,且所述立杆顶端滑动贯穿于所述盖板,所述定位环设置于所述锥形壳内部,且所述定位环固定套设于所述立杆外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定位环之间的所述立杆外部,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支撑横板上方,且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杆顶端,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方。
8.预先将播种的种子从盖板上方的投料口投入至锥形壳内部。将播种组件转移至预先埋设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上方,使得播种组件中的锥形壳底部插入至育苗槽壳内部的培养基土中。手部向上提拉把手,把手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即带动连接架下方的立杆和限位块向上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锥形壳内部的种子滑落至锥形壳底部的播种孔内部,松开把手在弹簧的弹力下推动定位环和立杆向下移动,即带动立杆底部的限位块向下移动将播种孔内部的种子挤压至培养基土内部;可实现一次播种多个育苗穴,提高播种速度和效率。将播种组件转移至另一组已经预埋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上方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下一
组育苗组件。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簧外部套设有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定位环;波纹软管用于保护弹簧。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播种组件还包括定位调节件,四组所述定位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底部四角。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定位调节件包括压板和螺纹杆,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横板下方,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顶部,且所述螺纹杆顶端螺接贯穿于所述支撑横板。转动压板带动螺纹杆转动,可调节压板与支撑横板之间的相对高度,当压板与下方育苗盘板相接触时,可调节锥形壳插入下方培养基土内部的深度,即根据播种的种子的需求不同,调节种子播撒在培养基土内部的深度,可提高播散后种子的发芽存活率。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支撑横板四角均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贯穿孔。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压板底部开始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嵌设有防滑垫片;防滑垫片可采用防滑性能良好的橡胶材质垫片。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育苗槽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底盖,所述底盖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底部,所述上壳体固定设置于种植槽口内壁,所述下壳体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下方。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盖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用于育苗槽壳内部过多的积水排出。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育苗槽壳还包括波纹套管,所述波纹套管顶端外沿与所述上壳体底部外沿相连接,所述波纹套管底部外沿与所述下壳体顶部外沿相连接;波纹套管实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可进行折叠,便于育苗后期培养基土和育苗脱模取出。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盖底部粘合设置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有着良好的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竖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育苗组件竖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播种组件竖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育苗组件;110-育苗盘板;120-育苗槽壳;121-上壳体;122-下壳体;123-底盖;124-波纹套管;20-播种组件;210-支撑横板;220-锥形壳;221-盖板;230-限位块;240-立杆;250-连接架;251-把手;260-定位环;270-弹簧;280-波纹软管;290-定位调节件;291-压板;292-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包括育苗组件10和播种组件20。
27.请参阅图2,育苗组件10包括育苗盘板110和育苗槽壳120,若干个育苗槽壳120呈矩阵固定设置于育苗盘板110下方,育苗槽壳120上方的育苗盘板110设置有对应的种植槽口;通过育苗盘板110上的种植槽口向育苗槽壳120内部添加培养基土。
2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育苗槽壳120包括上壳体121、下壳体122和底盖123。底盖123固定设置于下壳体122底部,上壳体121固定设置于种植槽口内壁,下壳体122设置于上壳体121下方。底盖123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用于育苗槽壳120内部过多的积水排出。育苗槽壳120还包括波纹套管124,波纹套管124顶端外沿与上壳体121底部外沿相连接,波纹套管124底部外沿与下壳体122顶部外沿相连接;波纹套管124实现上壳体121、下壳体122之间可进行折叠,便于育苗后期培养基土和育苗脱模取出。底盖123底部粘合设置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有着良好的防滑作用。
29.请参阅图3和图4,播种组件20包括支撑横板210、锥形壳220、盖板221、限位块230、立杆240、连接架250、把手251、定位环260和弹簧270。支撑横板210位于育苗盘板110上方,若干个锥形壳220底部分别对应位于若干个育苗槽壳120内部,锥形壳220顶部贯穿于支撑横板210,且锥形壳220与支撑横板210固定连接;锥形壳220和支撑横板2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盖板221固定安装于锥形壳220顶部,盖板221和锥形壳22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且盖板221上表面开设有投料口。锥形壳220底部设置有播种孔,限位块230活动贯穿于播种孔,立杆240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230顶部,立杆240和限位块230之间采用焊接固定;且立杆240顶端滑动贯穿于盖板221。定位环260设置于锥形壳220内部,且定位环260固定套设于立杆240外部,定位环260和立杆240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弹簧270套设于盖板221和定位环260之间的立杆240外部,连接架250位于支撑横板210上方,且连接架250固定连接于立杆240顶端,把手251安装于连接架250上方。弹簧270外部套设有波纹软管280,波纹软管280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于盖板221和定位环260;波纹软管280用于保护弹簧270。
30.预先将播种的种子从盖板221上方的投料口投入至锥形壳220内部。将播种组件20转移至预先埋设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10上方,使得播种组件20中的锥形壳220底部插入至育苗槽壳120内部的培养基土中。手部向上提拉把手251,把手251带动连接架250向上移动,即带动连接架250下方的立杆240和限位块230向上移动,此时弹簧270被压缩;锥形壳220内部的种子滑落至锥形壳220底部的播种孔内部,松开把手251在弹簧270的弹力下推动定位环260和立杆240向下移动,即带动立杆240底部的限位块230向下移动将播种孔内部的种子挤压至培养基土内部;可实现一次播种多个育苗穴,提高播种速度和效率。将播种组件20转移至另一组已经预埋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10上方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下一组育苗
组件10。
31.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4,播种组件20还包括定位调节件290,四组定位调节件290分别设置于支撑横板210底部四角。定位调节件290包括压板291和螺纹杆292,压板291位于支撑横板210下方,螺纹杆292固定连接于压板291顶部,且螺纹杆292顶端螺接贯穿于支撑横板210。转动压板291带动螺纹杆292转动,可调节压板291与支撑横板210之间的相对高度,当压板291与下方育苗盘板110相接触时,可调节锥形壳220插入下方培养基土内部的深度,即根据播种的种子的需求不同,调节种子播撒在培养基土内部的深度,可提高播散后种子的发芽存活率。支撑横板210四角均分别设置有与螺纹杆292相配合的螺纹贯穿孔。压板291底部开始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嵌设有防滑垫片;防滑垫片可采用防滑性能良好的橡胶材质垫片。
32.该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预先将播种的种子从盖板221上方的投料口投入至锥形壳220内部。将播种组件20转移至预先埋设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10上方,使得播种组件20中的锥形壳220底部插入至育苗槽壳120内部的培养基土中。手部向上提拉把手251,把手251带动连接架250向上移动,即带动连接架250下方的立杆240和限位块230向上移动,此时弹簧270被压缩;锥形壳220内部的种子滑落至锥形壳220底部的播种孔内部,松开把手251在弹簧270的弹力下推动定位环260和立杆240向下移动,即带动立杆240底部的限位块230向下移动将播种孔内部的种子挤压至培养基土内部;可实现一次播种多个育苗穴,提高播种速度和效率。将播种组件20转移至另一组已经预埋好培养基土的育苗组件10上方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下一组育苗组件10。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