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1:34: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


背景技术:

2.呼吸阀是指既保证贮罐空间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与大气隔绝、又能在超过或低于此压力范围时与大气相通(呼吸)的一种阀门。其作用是防止贮罐因超压或真空导致破坏,同时可减少贮液的蒸发损失。主要由阀座、阀罩、保护罩及由真空和压力控制的两组启闭装置组成。启闭装置包括阀瓣、导杆、弹簧、弹簧座及密封环等。当罐内压力达到额定呼出正压时,压力阀瓣开启,罐内蒸气排出;当罐内真空度达到额定吸入负压时,真空阀瓣开启,空气进入。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3949753u公开了一种呼吸阀自动校验测试装置,包括低压气体储罐、待校验呼吸阀和操作端电脑,低压气体储罐和待校验呼吸阀之间经管道连通,在该管道的管路上设置有检验阀、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真空泵、压力传感器和放空阀位于检验阀和待校验呼吸阀之间的管路上,压力传感器与操作端电脑形成电连接,两者之间经数据处理器连接;测试装置还包括管理端电脑,该管理端电脑与操作端电脑形成电连接,并且在管理端电脑与操作端电脑之间的电路上设置有服务器。
4.在呼吸阀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呼吸阀的吸入、呼出压力进行检测。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包括工作台、腔体、测试管和呼吸阀本体,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座,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背离泵体的一端固定在腔体的下端,所述腔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表面另一侧,所述呼吸阀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腔体的顶端位置处,所述呼吸阀本体的上端安装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上安装有测试管,所述测试管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小压力表,所述腔体上安装有大压力表。
8.可将待检测的呼吸阀本体固定在腔体上端开口处的法兰上,然后连接外界电源使得泵体工作,泵体通过连接管抽吸腔体内的空气,直至腔体上的大压力表达到指定的负压压力后,关闭连接管上的阀门,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内负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腔体,此时通过测试管上的小压力表即可得出呼吸阀吸入开启压力;
9.然后重新打开阀门,通过泵体使得连接管往腔体内充气增压,直至腔体上的大压力表达到指定的高压数值后,关闭连接管上的阀门,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内高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排出腔体,此时通过测试管上的小压力表即可得出呼吸阀呼出开启压力。
10.优选的,所述腔体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管的端头处安装在连接头内。通过连接头的设计,便于连接管与腔体之间的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腔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法兰盘,所述呼吸阀本体的底端开口通过螺栓固定在法兰盘上。通过法兰的设计,便于呼吸阀位置的固定。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处于连接管靠近腔体的一端。通过阀门的设计,便于控制连接管的通断。
1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端头处开设有与连接头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连接管与连接头之间相互啮合。通过螺纹啮合的设计,便于连接管的安装和拆卸。
14.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共四个,且四个支撑座的位置在工作台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待检测的呼吸阀本体固定在腔体上端开口处的法兰上,然后连接外界电源使得泵体工作,泵体通过连接管抽吸腔体内的空气,直至腔体上的大压力表达到指定的负压压力后,关闭连接管上的阀门,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内负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腔体,此时通过测试管上的小压力表即可得出呼吸阀吸入开启压力;
17.2、然后重新打开阀门,通过泵体使得连接管往腔体内充气增压,直至腔体上的大压力表达到指定的高压数值后,关闭连接管上的阀门,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内高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排出腔体,此时通过测试管上的小压力表即可得出呼吸阀呼出开启压力,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呼吸阀的吸入、呼出压力值进行检测和判断,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工作台;2、泵体;3、连接管;4、阀门;5、连接头;6、支撑座;7、腔体;8、测试管;9、小压力表;10、呼吸口;11、呼吸阀本体;12、大压力表;13、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包括工作台1、腔体7、测试管8和呼吸阀本体11,工作台1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座6,工作台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泵体2,泵体2上安装有连接管3,连接管3背离泵体2的一端固定在腔体7的下端,腔体7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另一侧,呼吸阀本体11通过螺栓固定在腔体7的顶端位置处,呼吸阀本体11的上端安装有呼吸口10,呼吸口10上安装有测试管8,测试管8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小压力表9,腔体7上安装有大压力表12。
27.基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是:可将待检测的呼吸阀本体11固定在腔体7上端开口处的法兰上,泵体2工作抽吸腔体7内的空气,直至腔体7上的大压力表12达到指定的负压压力后,关闭阀门4,呼吸阀开始工作,通过测试管8上的小压力表9即可得出呼吸阀吸入开启压力;然后重新打开阀门4,往腔体7内充气增压,呼吸阀开始工作,通过测试管8上的小压力表9即可得出呼吸阀呼出开启压力。
28.实施例二
2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腔体7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头5,连接管3的端头处安装在连接头5内,通过连接头5的设计,便于连接管3与腔体7之间的连接。
30.腔体7的顶端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法兰盘13,呼吸阀本体11的底端开口通过螺栓固定在法兰盘13上,通过法兰的设计,便于呼吸阀位置的固定。
31.连接管3上安装有阀门4,阀门4处于连接管3靠近腔体7的一端,通过阀门4的设计,便于控制连接管3的通断。
32.连接管3的端头处开设有与连接头5相适配的螺纹槽,连接管3与连接头5之间相互啮合,通过螺纹啮合的设计,便于连接管3的安装和拆卸。
33.支撑座6共四个,且四个支撑座6的位置在工作台1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34.需要说明的是,泵体2、阀门4、压力表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其功能并未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在此不作详细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3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3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呼吸阀校核试验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待检测的呼吸阀本体11固定在腔体7上端开口处的法兰上,然后连接外界电源使得泵体2工作,泵体2通过连接管3抽吸腔体7内的空气,直至腔体7上的大压力表12达到指定的负压压力后,关闭连接管3上的阀门4,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7内负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腔体7,
此时通过测试管8上的小压力表9即可得出呼吸阀吸入开启压力;然后重新打开阀门4,通过泵体2使得连接管3往腔体7内充气增压,直至腔体7上的大压力表12达到指定的高压数值后,关闭连接管3上的阀门4,此时呼吸阀开始工作,在腔体7内高压作用下使得空气通过呼吸阀排出腔体7,此时通过测试管8上的小压力表9即可得出呼吸阀呼出开启压力。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