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干冰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8:4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冰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冰包装袋。


背景技术: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现在干冰已经广泛应用到冷藏运输领域和娱乐领域,其中包括模具行业清洗行业、石油化工电力行业、食品制药行业、印刷行业、汽车船舶行业、电子及核工业和娱乐表演行业等等。
3.目前,干冰作为一种低温物品,还未能得到普及的使用。其中原因包括干冰的挥发周期过短,以及干冰温度较低,一般为-78℃,人体接触会造成冻伤。因此,只有专业的需求者,如民航食品企业,会对干冰的需求较大而且使用周期较短。在使用时,干冰通常会是以简易胶袋进行包装,胶袋表面温度与干冰的温度差距不大,而且使用者会穿戴保护手套来操作。其它领域的干冰应用,均以保温箱或泡沫箱直接承载及以非人体接触方法应用。
4.干冰温度极低,且干冰的冷气是持续向外发散的,人在抓取或握持等操作包装袋时,依靠目前的干冰包装袋的设计而言,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会导致人手冻伤的风险,所以使用者还是需要佩戴手套等防冻用具才能够保证完全安全。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冰包装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冰包装袋,其包括包装袋本体和密封结构。
7.包装袋本体具有一用于放置干冰的空腔和一用于存取干冰的开口。密封结构设置在包装袋本体的开口处。其中,包装袋本体包括握持部和保温透气部,握持部连接保温透气部,保温透气部包括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以及中缓层,第一透气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透气层的第一侧接触干冰,第二透气层位于第一透气层的第二侧,中缓层设置在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的面积小于保温透气部的面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设置在靠近开口处的整个外周区域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设置在靠近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区域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均包含由聚烯烃长丝互联形成的纤网,聚烯烃长丝之间形成有孔隙。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孔隙的尺寸直径大于等于0.1μm且小于等于2μm,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纤网的每平米的克重大于等于40克且小于等于120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缓层上分布有多个网孔,中缓层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透气部还包括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第一镀层设置在第一透气层与中缓层之间,第二镀层设置在第二透气层远离中缓层的一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包括气体阻隔层,位于第二透气层远离中缓层的一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阻隔层是以不透气材料制成,气体阻隔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还包括隔温层,位于气体阻隔层远离第二透气层的一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可以采用密封条或密封拉链。
19.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冰包装袋,可以满足使用者直接握持需求的同时,保证保温透气部能够将干冰气体发散出去,最大化降低干冰气体膨胀对包装袋带来的影响,保证使用者握持安全。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内容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冰包装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冰包装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保温透气部和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00-干冰包装袋;11-包装袋本体;12-密封结构;111-空腔;112-开口;113-握持部;1131-气体阻隔层;1132-隔温层;114-保温透气部;1141-第一透气层;1141a-第一侧;1141b-第二侧;1142-第二透气层;1143-中缓层;1144-第一镀层;1145-第二镀层;200-干冰。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31.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冰包装袋10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冰包装袋10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保温透气部114和握持部113的结构示意图。为达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干冰包装袋100。如图中所示,干冰包装袋100可以包括包装袋本体11和密封结构12。
32.包装袋本体11具有一用于放置干冰200的空腔111和一用于存取干冰200的开口112。密封结构12设置在包装袋本体11的开口112处,以便使用者可以通过密封结构12来打开或闭合开口112,从而安全地存取干冰200。进一步看,包装袋本体11包括握持部113和保温透气部114。握持部113连接保温透气部114,握持部113可供使用者握持,避免人体使用干冰包装袋100时发生冻伤。优选地,握持部113的面积小于保温透气部114的面积,例如握持部113与保温透气部114的表面积之比大于等于1:9且小于等于3:7,通过减小握持部113的面积比例,最大化保温透气层的面积比例,使得气体(干冰200升华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透过量能够最大,减小干冰200气体无法排出造成包装袋膨胀等风险,并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从水平位置来看,干冰包装袋100的外周各个方向上都设有握持部113,可以方便使用者以各种姿势进行握持,也就是说,握持部113是设置在靠近开口112处的整个外周区域上。不过本案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部113也可以是设置在靠近开口112处的相对两侧区域上,以减小握持部113的面积比例,但使用者只能以较为固定的姿势握持住握持部113,如大拇指握住一侧区域的握持部113,剩余4指则握住另一侧区域的握持部113。此外,从上下位置来看,握持部113是靠近于开口112处设置,握持部113尽量远离放置干冰200的位置,在人手握持时,能够避免触摸到干冰200。
33.保温透气部114包括第一透气层1141、第二透气层1142以及中缓层1143。第一透气层114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141a和第二侧1141b。第一透气层1141的第一侧1141a接触干冰200,也就是说,保温透气部114包围住内部的干冰200,第一透气层1141作为与干冰200的接触层,第一透气层1141的第一侧1141a是会接触干冰200。第一透气层1141包含由聚烯烃长丝互联形成的纤网,聚烯烃长丝之间形成有孔隙。具体来说,第一透气层1141可以由高密度闪蒸法非织造布构成,该非织造布包含由聚烯烃长丝互联形成的纤网。优选地,孔隙的尺寸
直径大于等于0.1μm且小于等于2μm,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纤网的每平米的克重大于等于40克且小于等于120克。
34.第二透气层1142位于第一透气层1141的第二侧1141b,其也包含由聚烯烃长丝互联形成的纤网,聚烯烃长丝之间形成有孔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气层1142的结构可以相同于第一透气层1141的结构。换言之,第二透气层1142也可以是由高密度闪蒸法非织造布构成,该非织造布包含由聚烯烃长丝互联形成的纤网。优选地,孔隙的尺寸直径大于等于0.1μm且小于等于2μm,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纤网的每平米的克重大于等于40克且小于等于120克。
35.中缓层1143设置在第一透气层1141和第二透气层1142之间,用于减缓外部热量传递到干冰200的速度,从而可减慢干冰200的气化速度,可延长干冰200的使用周期,并且,在干冰200气化后,不阻碍气体向外界发散。中缓层1143可以采用海绵材料、珍珠泡棉材料、或气泡棉材料等材料制成,其上可以分布有众多细小网孔,以保证透气。优选地,中缓层1143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
36.由于干冰200受热易升华挥发,而干冰200在运输或保存的情况下,环境条件达到能够使其不升华的低温条件是需要非常昂贵的成本的,且不能够保证在干冰200使用之前都能够满足低温条件,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干冰200在包装内或多或少都会有升华的情况出现,干冰200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膨胀率约为800倍,非常高,而通过第一透气层1141、第二透气层1142以及中缓层1143的搭配设置,能够使升华的二氧化碳气体自然且缓慢均匀的向外界发散,无需再通过人为操作来释放膨胀气体,有利于干冰包装袋100的安全使用。
37.第一透气层1141由于材料本身耐摩擦、机械强度高,在运输过程中,与干冰200接触时不会掉屑或破裂造成对干冰200的污染。并且,第一透气层1141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在运输时,不会损伤干冰200造成干冰200碎裂。中缓层1143可以缓冲运输或搬运时干冰200与包装袋之间的摩擦震动,或是与其他包装袋中的干冰200碰撞,减少干冰200的碎裂(减少干冰200能够受热的表面积,其表面积越小,受热面积就越小,升华就越慢)。当干冰200气化后,能够在第二透气层1142形成大于等于0.1μm且小于等于0.3μm的保护层,外界热量会先与第二透气层1142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接触,能够平均地吸纳外面热能,减少外界温度对内部的影响。另外,第二透气层1142均匀的透气性能使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分散的向外界发散,包装袋不会出现局部区域过于寒冷的现象,能够减少对人体接触表面的伤害。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干冰包装袋100的保温透气部114还可以包括第一镀层1144和第二镀层1145。第一镀层1144设置在第一透气层1141与中缓层1143之间,其主要起到反射热量的作用(将外部进入的热量反射出去),以实现保温目的。第一镀层1144可以采用真空镀膜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透气层1141上,例如:第一镀层1144可采用铝、银等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5nm且小于等于300nm。由于第一透气层1141上的纤网结构中分布有孔隙,在将第一镀层1144真空镀膜后,第一透气层1141上的孔隙依然会保留,第一镀层1144无法填充到孔隙上,也就是说,第一透气层1141的透气性能并不会受到影响,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
39.第二镀层1145设置在第二透气层1142之上。第二镀层1145主要也是起到反射热量的作用,其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于第一镀层1144的结构。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干冰包装袋100的握持部113还可以包括气体阻隔
层1131和隔温层1132。气体阻隔层1131设置在第二透气层1142之上,其可以构成一个可供人握持的区域,该区域能够阻隔干冰200升华产生的低温二氧化碳,低温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从此处向外界发散,而是从第二透气层1142的其他区域(其他方向)向外发散,使手可以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握持该区域。气体阻隔层1131可选用不透气材料制成,例如pe或pp等膜材料,气体阻隔层1131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
41.隔温层1132设置在气体阻隔层1131之上,起到隔温作用,防止热量向内传递。并且,隔温层1132可以与气体阻隔层1131一同构成供人握持的握持部113。隔温层1132可以采用低热传导率且摩擦力较高的材料,比如隔温泡沫材料。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结构12可以采用同样以聚烯烃材料制成的密封条或密封拉链,能够提供较好的密封防护效果的同时兼具环保性。
43.综上,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冰包装袋100,可以满足使用者直接握持需求的同时,保证保温透气部114能够将干冰200气体发散出去,最大化降低干冰200气体膨胀对包装袋带来的影响,保证使用者握持安全。
4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45.另外,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透气、保温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