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上浮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4:5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浮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浮台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水上生产尤其是海上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人工浮岛或类似的水上平台以提供作业场所或辅助作业。目前,行业中多采用钢桁架式或玻纤浮筒式的水上平台,在水上平台的整体体积较高时,为了便于向水面运输,通常将水上平台模块化,并在水面上完成平台模块之间的拼接。
3.然而,钢桁架式或玻纤浮筒式的平台模块,往往在拼接时需要采用焊接或粘接的连接方式,从而水上连接作业极为不便,并且钢桁架式或玻纤浮筒式的水上平台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上浮台结构,包括:
6.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阵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之间卯榫连接,每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上设置有穿索结构;
7.张拉索,张拉索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的穿索结构内。
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漂浮模块为箱型结构,混凝土漂浮模块内部形成有多个空腔,且多个空腔呈阵列布置。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漂浮模块包括:
10.底板,底板的外缘形成有多个齿形部,相邻的两个齿形部之间形成有齿槽,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的底板中一者的齿形部插接于另一者的齿槽内;
11.围板组件,设置于底板上,围板组件为由多个立板依次连接形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底板覆盖围板组件一端的开口;
12.多个隔板,设置于底板上,且每个隔板的部分位于围板组件的内侧,多个隔板交叉布置,以将围板组件的内侧分隔成多个呈阵列布置的空腔;
13.顶板,设置于围板组件背离底板的一端,顶板用于封闭空腔。
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漂浮模块还包括:
15.第一卯榫部,设置于隔板的一端;
16.第二卯榫部,设置于隔板远离第一卯榫部的一端;
17.其中,隔板的两端位于围板组件的外侧,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上。
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卯榫部包括第一榫头和第一榫槽,第一榫槽形成于第一榫头与隔板之间,第一榫槽的槽口和第一榫头均朝向于顶板;
19.第二卯榫部包括第二榫头和第二榫槽,第二榫槽形成于第二榫头与隔板之间,第
二榫槽的槽口和第二榫头均朝向于底板;
20.其中,第一榫头的榫端至第一榫槽的槽底的距离等于第二榫头的榫端至第二榫槽的槽底的距离,且第一榫头的榫端至顶板的距离等于第二榫槽的槽底至顶板的距离;
21.在第一卯榫部榫接于第二卯榫部的情况下,第一榫头的榫端抵接于第二榫槽的槽底,且第二榫头的榫端抵接于第一榫槽的槽底。
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卯榫部,且沿底板至顶板的方向,第一卯榫部间隔布置;
23.每个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卯榫部,且沿底板至顶板的方向,第二卯榫部间隔布置。
2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漂浮模块还包括:
25.第一榫板,设置于围板组件背离空腔的一侧上,且第一榫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卯榫部之间;
26.第二榫板,设置于围板组件背离空腔的一侧上,且第二榫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卯榫部之间;
27.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的情况下,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中一者的第一榫板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榫板。
2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穿索结构包括:
29.第一穿线管,穿设于隔板内,第一穿线管的一端朝向于第一卯榫部,另一端朝向于顶板;
30.第二穿线管,穿设于隔板内,第二穿线管的一端朝向于第二卯榫部,另一端朝向于顶板;
31.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的情况下,张拉索穿设于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中一者的第一穿线管和另一者的第二穿线管。
3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张拉索为钢绞索。
3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水上浮台结构还包括:
34.混凝土加强层,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的围板组件之间形成有填充槽,混凝土加强层设置于填充槽内;
35.其中,混凝土漂浮模块和混凝土加强层均由海工水泥材料制成。
3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浮台结构包括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和张拉索,其中,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阵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之间卯榫连接,从而利用由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漂浮模块拼接形成水上浮台结构的主体,一方面可以利用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令各个漂浮模块具备较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在混凝土漂浮模块上加工出用于卯榫连接的卯榫结构,便于模块之间通过榫接的方式连接组装,降低漂浮模块在水上连接时的作业成本和作业难度,且便于在卯榫连接后进一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加固卯榫连接处,同时,每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上设置有穿索结构,张拉索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的穿索结构内,实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之间的索接,从而可以通过对张拉索两
端施加拉力,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和连接强度,并提高水上浮台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且张拉索连接的作业难度较低,进一步降低了漂浮模块连接时的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37.通过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第一个视角下的示意性结构图;
3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第二个视角下的示意性结构图;
4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中混凝土漂浮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4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中隔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4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中第一卯榫部与第二卯榫部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
4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中第一榫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44.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水上浮台结构中第二榫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45.图8为图4中a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46.图9为图4中b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47.图10为图5中c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48.图11为图5中d区域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49.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0.100混凝土漂浮模块;200张拉索;300穿索结构;400填充槽;
51.110底板;120围板组件;130隔板;140顶板;150第一卯榫部;160第二卯榫部;170第一榫板;180第二榫板;310第一穿线管;320第二穿线管;
52.111齿形部;151第一榫头;152第一榫槽;161第二榫头;162第二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5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上浮台结构,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阵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卯榫连接,每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上设置有穿索结构300;张拉索200,张拉索200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穿索结构300内。
5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浮台结构包括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和张拉索200,其中,多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阵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卯榫连接,从而利用由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漂浮模块拼接形成水上浮台结构的主体,一方面可
以利用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令各个漂浮模块具备较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上加工出用于卯榫连接的卯榫结构,便于模块之间通过榫接的方式连接组装,降低漂浮模块在水上连接时的作业成本和作业难度,且便于在卯榫连接后进一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加固卯榫连接处。
56.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钢质平台模块或玻纤平台模块,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在浇筑成形后能够在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硬度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耐蚀性能,从而能够进行长期的水上作业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57.并且,钢制平台模块或玻纤平台模块成型难度大,进而不便于加工卯榫结构以进行模块之间的卯榫连接,从而在水上通常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而焊接或粘接的过程中,需要在波浪的影响下,保持待连接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显然连接作业难度和连接成本都难以得到控制。
58.示例性地,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进行水上榫接作业时,可以先将待连接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运输到水面上,利用浮力作用令待连接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浮于水面;结合各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卯榫连接关系,在将待连接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进行对接时,如需要调整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水平位置,则可以通过牵引设备带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进行水上平移,牵引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处于漂浮状态,因此牵引难度较小;如出现需要令待连接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形成高度差,以便于一者的榫型结构接入另一者的榫型结构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配重法,对其中一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加载,以令其产生下沉获得高度差;进一步通过位置微调和/或卸载的方式,令待连接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榫型结构接入另一者的榫型结构,从而在卯榫连接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可以利用卯榫结构之间的咬合力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
59.进而,卯榫连接的过程耗时较少,且不需要长时间维持混凝土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漂浮模块之间连接作业的难度和作业成本。
60.同时,每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上设置有穿索结构300,张拉索200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穿索结构300内,实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索接,从而可以通过对张拉索200两端施加拉力,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和连接强度,并提高水上浮台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且张拉索200连接的作业难度较低,进一步降低了漂浮模块连接时的作业成本。
61.可以理解的是,对张拉索200施加拉力的设备可以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张拉机。同时,穿索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上的穿索管、穿索孔或穿索槽等,以便于张拉索200穿设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并对张拉索200的位置进行限制。
62.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为箱型结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内部形成有多个空腔,且多个空腔呈阵列布置。
63.如图3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为内部形成有多个空腔的箱型结构,从而可以利用多个空腔降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整体比重,令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能够在水上获得浮力,实现漂浮,同时多个空腔呈阵列布置也能够令空腔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内均匀分布,进而提升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在水面上的平衡性,并且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部分区域发生裂隙或破损时,可以利用多个空腔降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沉没的可能性。
64.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水上浮台结构还包括有玄武岩配筋,玄武岩配筋穿设于各
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内,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结构强度。
65.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水上浮台结构还包括有发泡珍珠岩板和发泡陶瓷板,发泡珍珠岩板和发泡陶瓷板均填充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空腔内,以利用发泡珍珠岩板和发泡陶瓷板充满空腔,令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被充实,其中,发泡陶瓷板位于发泡珍珠岩板与空腔的腔壁之间,从而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出现裂隙破损情况时,由于发泡陶瓷材料和发泡珍珠岩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可以使水无法进入腔内,进而避免水上浮台结构倾覆沉没。同时,发泡陶瓷材料和发泡珍珠岩材料的比重较低,能够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漂浮性能提供保障。
66.此外,亦可以采用其它种类的轻型矿物质复合发泡材料填充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空腔,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抵抗破损沉没的性能。
6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包括:底板110,底板110的外缘形成有多个齿形部111,相邻的两个齿形部111之间形成有齿槽,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底板110中一者的齿形部111插接于另一者的齿槽内;围板组件120,设置于底板110上,围板组件120为由多个立板依次连接形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底板110覆盖围板组件120一端的开口;多个隔板130,设置于底板110上,且每个隔板130的部分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内侧,多个隔板130交叉布置,以将围板组件120的内侧分隔成多个呈阵列布置的空腔;顶板140,设置于围板组件120背离底板110的一端,顶板140用于封闭空腔。
68.如图3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由底板110、围板组件120、多个隔板130和顶板140连接形成,其中,在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位于水上时,底板110位于水面下方以接受浮力作用,底板110外缘形成有多个齿形部111,相邻的齿形部111之间形成有齿槽,如图2所示,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底板110中,一者的齿形部111插接于另一者的齿槽内,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漂浮模块之间的底板110卯榫连接,齿形部111可沿底板110的外缘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漂浮模块的底板110通过齿形部111和齿槽配合完成连接后,可以实现平行于底板110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69.围板组件120设置在底板110上,形成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侧壁主体部分,并提供形成多个空腔所需的空间;多个隔板130设置在底板110上,且每个隔板130的部分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内侧,相应地每个隔板130的另一部分穿过围板组件120并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多个隔板130通过交叉布置的方式,将围板组件120的内侧分割成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前述空腔;顶板140设置在围板组件120背离底板110的一端,且顶板140用于封闭空腔,可以理解的的是,由于空腔是基于围板组件120内侧的中空结构形成的,从而空腔背离顶板140的一侧被底板110覆盖。
70.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至图5和图11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还包括:第一卯榫部150,设置于隔板130的一端;第二卯榫部160,设置于隔板130远离第一卯榫部150的一端;其中,隔板130的两端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上。
71.如图4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还包括有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其中,第一卯榫部150设置在隔板130的一端,第二卯榫部160设置在隔板130远离第一卯榫部150的一端,且如图3所示,隔板130的两端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从而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也分别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
72.如图5和图11所示,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上,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进一步的卯榫连接,进而提升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卯榫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73.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第一卯榫部150、第二卯榫部160和隔板130为一体式结构。
74.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第一卯榫部150包括第一榫头151和第一榫槽152,第一榫槽152形成于第一榫头151与隔板130之间,第一榫槽152的槽口和第一榫头151均朝向于顶板140;第二卯榫部160包括第二榫头161和第二榫槽162,第二榫槽162形成于第二榫头161与隔板130之间,第二榫槽162的槽口和第二榫头161均朝向于底板110;其中,第一榫头151的榫端至第一榫槽152的槽底的距离等于第二榫头161的榫端至第二榫槽162的槽底的距离,且第一榫头151的榫端至顶板140的距离等于第二榫槽162的槽底至顶板140的距离;在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第一榫头151的榫端抵接于第二榫槽162的槽底,且第二榫头161的榫端抵接于第一榫槽152的槽底。
75.如图8所示,第一卯榫部150包括有第一榫头151和形成于第一榫头151与隔板130之间的第一榫槽152,且第一榫槽152的槽口和第一榫头151均朝向于顶板140;如图9所示,第二卯榫部160包括有第二榫头161和形成于第二榫头161和隔板130之间的第二榫槽162,且第二榫槽162的槽口和第二榫头161均朝向于底板110,从而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的朝向相反,若以底板110至顶板140的方向为纵向,以平行于底板110的方向为横向,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卯榫部150与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配合关系,固定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纵向位置关系,进而进一步结合底板110之间的卯榫连接关系,同时实现横向上的位置固定。
76.同时,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榫头151的榫端至第一榫槽152的槽底的距离h1等于第二榫头161的榫端至第二榫槽162的槽底的距离h2,且第一榫头151的榫端至顶板140的距离等于第二榫槽162的槽底至顶板140的距离,如图10所示,在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第一榫头151的榫端抵接于第二榫槽162的槽底,且第二榫头161的榫端抵接于第一榫槽152的槽底,通过前述配合关系,可以在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保证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顶板140平齐,相应地也能够保证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底板110平齐,进而为水上浮台结构所受浮力的均匀性以及顶部的平整性提供保障。
77.可以理解的是,h1或h2可以被视为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咬合深度。
78.示例性地,若设待连接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分别为模块a和模块b,且期望模块a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模块b的第二卯榫部160,则可以通过配重法,对模块a进行加载下沉,使模块a与模块b之间形成大于或等于h1的高度差,调整待连接的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水平位置关系,令第一卯榫部150的第一榫头151的榫端朝向与第二卯榫部160的第二榫槽162的槽底,进而对模块a卸载,令第一榫头151抵接于第二榫槽162的槽底,不难理解的是,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在榫接过程中,无需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操作难度较低,进而节省了连接过程中的作业成本。
79.进一步地,结合上述示例,进一步说明配重法的配重量计算流程,前述模块a和为
底板110长度l=4m、底板110宽度k=4m、整体高度h=3m的结构,模块a饱水后的比重a1=600kg/m3,h1和h2均等于0.12m,也即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咬合深度s=0.12m。在进行模块a的第一卯榫部150和模块b的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卯榫连接时,若配重前模块a的顶板140和模块b的顶板140平齐,则需要令模块a下沉咬合深度s=0.12m。
80.若海水比重a2=1030kg/m3,则配重量w可按下式(1)计算:
81.w=l*k*s*(a2-a1)=4*4*0.12*(1030-600)=825.6kg
ꢀꢀꢀꢀꢀꢀꢀꢀ
(1)
82.也即需要对模块a加载825.6kg的重物,使模块a下沉0.12m。
83.相应地,若模块a的第一卯榫部150与模块b的第二卯榫部160榫接完成后,需要整体与另一组拼接完成的模块c和模块d进行拼接时,则需要将上式(1)的结果乘2得到组与组之间榫接时的配重量。
84.同理,在将一组完成连接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第一卯榫部150,向另一组完成连接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第二卯榫部160榫接时,需配重下沉的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组的配重量wz可按下式(2)计算:
85.wz=n*l*k*s*(a2-a1)
86.式(2)中,n为需配重下沉的混凝土漂浮模块组中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个数。
8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至5所示,每个隔板1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卯榫部150,且沿底板110至顶板140的方向,第一卯榫部150间隔布置;每个隔板1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卯榫部160,且沿底板110至顶板140的方向,第二卯榫部160间隔布置。
88.如图5所示,沿底板110至顶板140的方向,每个隔板13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卯榫部150,且每个隔板13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二卯榫部160,从而可以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进行榫接的过程中,利用多组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配合,增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为水上浮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提供进一步保障。
89.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还包括:第一榫板170,设置于围板组件120背离空腔的一侧上,且第一榫板17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卯榫部150之间;第二榫板180,设置于围板组件120背离空腔的一侧上,且第二榫板18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卯榫部160之间;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榫板17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榫板180。
90.如图3所示,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还包括有第一榫板170和第二榫板180,其中,第一榫板170和第二榫板180均设置在围板组件120背离空腔的一侧,也即位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且第一榫板17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卯榫部150之间,第二榫板18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卯榫部160之间。
91.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榫板17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榫板180,从而利用第一榫板170和第二榫板180之间的配合关系,进一步增强相邻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进一步强化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纵向位置固定。
9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第一榫板170的一端形成有榫型结构,且如图7所示,第
二榫板180的一端也形成有榫型结构,在第一榫板17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卯榫部150之间时,第一榫板170的榫型结构部分会与围板组件120之间形成第一槽型结构,前述槽型结构的槽口方向与第一榫槽152的槽口方向一致,且在第二榫板18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卯榫部160之间时,第二榫板180的榫型结构会与围板组件120之间形成第二槽型结构。第一榫板170榫接于第二榫板180时,第一榫板170的榫型结构位于第二槽型结构内,且第二榫板180的榫型结构位于第一槽型结构内。
93.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和图11所示,穿索结构300包括:第一穿线管310,穿设于隔板130内,第一穿线管310的一端朝向于第一卯榫部150,另一端朝向于顶板140;第二穿线管320,穿设于隔板130内,第二穿线管320的一端朝向于第二卯榫部160,另一端朝向于顶板140;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张拉索200穿设于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穿线管310和另一者的第二穿线管320。
94.基于前述设置,如图5所示,一方面可以在水上浮台结构位于水面上时,避免穿索结构300内进入过多的液体,进而延长各个穿线管及张拉索200的使用寿命;如图11所示,另一方面,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卯榫部150榫接于另一者的第二卯榫部160的情况下,张拉索200穿设于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中一者的第一穿线管310和另一者的第二穿线管320,从而可以利用张拉索200增强相邻两个混凝土模块之间的拉力,进而实现连接强度的进一步提升,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卯榫部150与第二卯榫部160分离。
95.在一些示例中,张拉索200为钢绞索。
96.通过采用钢绞索作为张拉索200,可以令张拉索200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进而在延长张拉索200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为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模块之间提供更大的拉力,进一步提高水上浮台结构的整体可靠性。
97.在一些可行的实例中,张拉索200为玄武岩纤维绞索,玄武岩纤维材料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耐水性,令张拉索200能够长期参与水上作业,延长张拉索200的使用寿命,利于降低水上浮台结构的维护成本。
98.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水上浮台结构还包括:混凝土加强层,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围板组件120之间形成有填充槽400,混凝土加强层设置于填充槽400内;其中,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和混凝土加强层均由海工水泥材料制成。
99.水上浮台结构还包括有混凝土加强层,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围板组件120之间形成有填充槽400,混凝土加强层设置在填充槽400内,以进一步增强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100.如图3所示,底板110外缘形成的齿形部111和齿槽均处于围板组件120的外侧,从而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底板110相互榫接时,前述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的围板组件120之间能够形成前述填充槽400,且相互榫接的第一卯榫部150和第二卯榫部160位于填充槽400内,进而还可以利用混凝土加强层加固第一卯榫部150与第二卯榫部160之间的连接。
101.混凝土填充层和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均采用海工水泥材料制成,从而混凝土填充层与混凝土漂浮模块100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可靠性,且利用海工水泥材料制成的混凝土
填充层和混凝土漂浮模块100,更加适合长期参与水上作业,进一步延长了水上浮台结构的使用寿命。
102.示例性地,混凝土加强层可以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漂浮模块100完成卯榫连接和张拉索200连接后,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得到。可以理解的是,张拉索200在穿设完成后,填充槽400内会有至少部分的张拉索200索段,从而在混凝土加强层浇筑完成后,张拉索200的稳定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且张拉索200也可以对水上浮台结构起到增强筋的作用,实现一索两用。
103.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混凝土加强层和混凝土漂浮模块100还可以均采用镁基胶凝材料制成,镁基胶凝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利于混凝土加强层和混凝土漂浮模块100长期参与水上作业。
104.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0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0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