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灭弧罩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4:2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断路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弧罩。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地铁车载直流断路器由于在自身大电流高速分断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喷弧、拉弧的现象,并产生较大的引弧能量,如热量、气压及电离气体等。传统的车载直流断路器通过引弧栅片、导弧板等将瞬间产生的强大喷弧能量引流至断路器喷弧口喷出。
3.为防止喷弧能量对车载变流器箱内周围器件造成的危害、隐患及安规问题等,需要在喷弧口四周位置预留较大的安规空间,并不能在安规空间内安装任何器件及金属件,以保证喷弧的有效距离,但这会使箱内空间浪费,空间有效利用率降低,且器件集成度不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断路器喷弧口四周位置增设灭弧罩,以通过灭弧罩来隔绝断路器通断瞬间产生的引弧能量,以降低对器件的风险隐患。但是,传统的灭弧罩采用的是分体式的聚碳酸酯(pc)板结构,需要使用多个板材拼接组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拼装,导致组装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灭弧罩,旨在简化灭弧罩的组装工序,且方便断路器的安装与维护。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灭弧罩,包括:
7.顶板,所述顶板用于与变流器箱体连接;
8.侧板,所述侧板一体成型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并环绕所述顶板设置,以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板具有背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侧板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供断路器至少部分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底面设有贯通至顶面的连接孔,所述灭弧罩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用于连接变流器箱体。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孔贯穿至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凹槽和所述连接孔,且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罩还包括螺堵,所述螺堵罩设于所述连接件显露于所述凹槽的一端。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堵包括连接套筒和封堵盖,所述连接套筒插设于所述凹槽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封堵盖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并盖设于所述连接件显露于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封堵盖背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设有扳手孔。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环绕所述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凸台。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外周具有脱模外表面,沿所述顶板至所述侧板的布置方向,所述脱模外表面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
16.和/或,所述侧板的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罩为smc绝缘材料模压成型的结构。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凸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台面设有第一嵌合孔;所述灭弧罩还包括绝缘挡板和紧固件,所述绝缘挡板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且所述绝缘挡板的边缘抵接于所述限位台的台面,所述绝缘挡板设有第二嵌合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嵌合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一嵌合孔。
19.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罩,通过使侧板一体成型在顶板的底部,也即,灭弧罩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使用之前,只需将灭弧罩通过顶板连接在变流器箱体上即可,无需对灭弧罩进行拼装,从而简化了灭弧罩的组装工序;另外,灭弧罩通过顶板吊装在变流器箱体上,以使灭弧罩的底部悬空,且侧板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安装口,如此,断路器便可通过安装口而推入灭弧罩的安装腔内,使得断路器拆装和维护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中螺堵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中螺堵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灭弧罩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0.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0033][003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灭弧罩100,旨在简化灭弧罩100的组装工序,且方便断路器的安装与维护。
[0039]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并以灭弧罩100在使用状态下为例进行说明:
[0040]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该灭弧罩100包括:
[0041]
顶板10,所述顶板10用于与变流器箱体连接;
[0042]
侧板20,所述侧板20一体成型于所述顶板10的底部,并环绕所述顶板10设置,以与所述顶板1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板20具有背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侧板20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安装口21,所述安装口21用于供断路器至少部分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0043]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罩100,通过使侧板20一体成型在顶板10的底
部,也即,灭弧罩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使用之前,只需将灭弧罩100通过顶板10连接在变流器箱体上即可,无需对灭弧罩100进行拼装,从而简化了灭弧罩100的组装工序;另外,灭弧罩100通过顶板10吊装在变流器箱体上,以使灭弧罩100的底部悬空,且侧板20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安装口21,如此,断路器便可通过安装口21而推入灭弧罩100的安装腔内,使得断路器拆装和维护较为方便。
[0044]
本实施例中,灭弧罩100为底部敞口的结构,由于断路器高压喷弧的位置位于断路器的顶部,当断路器由安装口21而推入安装腔后,便可以使断路器的顶部完全容置在灭弧罩100的安装腔内,以通过灭弧罩100来隔绝断路器通断瞬间产生的引弧能量,同时可以使断路器的底部至少部分显露在灭弧罩100的安装腔之外,以利于断路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热量、电离气体等引弧能量得到良好的消散。
[0045]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灭弧罩100的顶板10可通过螺钉、卡扣、插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变流器箱体上。
[0046]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6、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的底面设有贯通至顶面的连接孔11,所述灭弧罩100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1并用于连接变流器箱体。
[0047]
本实施例中,变流器箱体上设置有与连接件40相配合的固定孔。
[0048]
如此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将连接件40由顶板10的下方穿过顶板10上的连接孔11,在将连接件40插设在变流器箱体的固定孔内,即可将灭弧罩100固定在变流器箱体上,以实现灭弧罩100的快速拆装,以及充分保证灭弧罩100的安装稳定性。
[0049]
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灭弧罩100的安装稳定性,可以在顶板1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11,且变流器箱体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孔,在安装过程中,便可以使用多个连接件40与多个连接孔11和多个固定孔的配合下,充分将灭弧罩100固定在变流器箱体上。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灭弧罩100的顶板10大致呈横截面为矩形的板状结构时,可以在顶板10的四个角部均设有连接孔11。
[0051]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的底面设有凹槽14,所述连接件40依次穿设于所述凹槽14和所述连接孔11,且所述连接孔11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凹槽14的槽底。
[0052]
本实施例中,当连接孔1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时,凹槽14将对应连接孔11的数量也设置有多个。
[0053]
通过在顶板10的底面设置有凹槽14,并使连接孔11贯穿至凹槽14的槽底设置,在安装过程中,便可将连接件40依次穿过凹槽14和连接孔11并插设在变流器箱体的固定孔上,并且,连接件40至少部分将抵接在凹槽14的槽底上,即可将灭弧罩100锁定在变流器箱体上,同时,连接件40不会凸出在顶板10的底面而对断路器造成干涉。
[0054]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图2、图7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罩100还包括螺堵30,所述螺堵30罩设于所述连接件40显露于所述凹槽14的一端。
[0055]
由于为了保证连接件40的强度,通常使用螺钉作为连接件40,而螺钉为金属结构件,从而通过使用螺堵30罩设在连接件40显露在凹槽14的一端,以保证灭弧罩100内部整体都是绝缘材料,便可避免断路器喷射的电火花和高能粒子通过连接件40而传递至变流器箱
体的金属表面,以损伤变流器箱体周边的器件。
[0056]
具体地,螺堵30可以为smc绝缘材料模压成型的结构。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螺堵30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并使凹槽14的槽壁具有内螺纹,以使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配合,便可将螺堵30锁定在凹槽内,并罩设于连接件40显露在凹槽14的一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螺堵30也可以通过卡扣、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凹槽14内。
[0058]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7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堵30包括连接套筒31和封堵盖31,所述连接套筒31插设于所述凹槽14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40,所述封堵盖31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31的一端,并盖设于所述连接件40显露于所述凹槽14的一端;所述封堵盖31背向所述连接套筒31的一侧设有扳手孔321。
[0059]
如此设置,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通过人工将螺堵30的连接套筒31螺纹插设在凹槽14内,以对螺堵30进行预固定,然后使用外六角扳手与封堵盖31上的扳手孔321配合,以将螺堵30充分拧紧在凹槽14的槽壁上。
[0060]
本实施例中,扳手孔321为盲孔,也即,扳手孔321不会连通至连接套筒31的内部空间,如此,便不会使连接件40通过扳手孔321而暴露在灭弧罩100的安装腔内,便可避免金属连接件40暴露在断路器的喷弧电离气体的位置,避免了导电导通的危害。
[0061]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至图6、图10,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的顶面设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环绕所述连接孔11设置,所述连接件40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1和所述凸台12。
[0062]
本实施例中,当连接孔1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时,凸台12将对应连接孔11的数量也设置有多个。
[0063]
如果将灭弧罩100连接在变流器箱体后,灭弧罩100通过顶板10的整个顶面用于与变流器箱体接触时,难以保证顶板10的整个顶面充分与变流器箱体接触,从而导致灭弧罩100无法稳定性地安装在变流器箱体上;如此,通过在顶板10的顶面设置有凸台12,并使凸台12环绕连接孔11设置,在安装过程中,便可将连接件40依次穿过连接孔11和凸台12并插设在变流器箱体的固定孔上,以将灭弧罩100连接在变流器箱体上,如此,便可使灭弧罩100通过凸台12的台面用于与变流器箱体接触,以减少灭弧罩100与变流器箱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容易使灭弧罩100稳定地安装在变流器箱体上。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顶板10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凹槽14和凸台12时,在安装过程中,连接件40便可依次穿过凹槽14、连接孔11及凸台12并插设在变流器箱体的固定孔上。
[0065]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0的外周具有脱模外表面22,沿所述顶板10至所述侧板20的布置方向,所述脱模外表面22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0066]
如此设置,灭弧罩100在制造过程中,首先将原材料如模具中,经过预定压力和温度压制,随后保压若干之间成型,再退模取出成型的产品。为了保证模压的正常压制和良好退模,通过在侧板20外周的脱模外表面22设置有拔模斜度(例如为1.5
°
),也即,通过沿顶板10至侧板20的方向,使得侧板20的脱模外表面22逐渐向外倾斜设置,以使灭弧罩100大致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0067]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13;为了满足灭弧罩100的薄壳设计,通常将灭弧罩100的长宽高尺寸设计为540mm
×
300mm
×
435mm,且壁厚约为4mm,因此通过在顶板1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便可以增加侧板20的结构刚度,在侧板20及顶板10四周内外均增加有加强筋,以增加整体结构刚度。
[0068]
同样地,通过在侧板20的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23,便可以增加顶板10的结构刚度。
[0069]
并且,顶板10与侧板20的连接处、侧板20的边缘位置同样需要进行加厚加强设计,以防止整体结构在退模之后的收缩变形,及未完全固化之前的变软。
[0070]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罩100为smc绝缘材料模压成型的结构。
[0071]
需要说明的是,smc是sheet、molding、compound的英文缩写,即片状模塑料。主要原料由smc专用纱、不饱和树脂、低收缩剂、填料及各种助剂组成。相比于pc材料,smc绝缘材料具有耐久性、承载能力、耐热性等机械性能强,长期使用不易出现裂纹及破裂等情况,从而通过使灭弧罩100为smc绝缘材料模压成型的结构,可以使灭弧罩100具有更优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且防火性能优良,可满足轨道交通严苛的烟火认证要求。
[0072]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灭弧罩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21的内壁凸设有限位台211,所述限位台211的台面设有第一嵌合孔211a;所述灭弧罩100还包括绝缘挡板50和紧固件(图未示),所述绝缘挡板50盖设于所述安装口21,且所述绝缘挡板50的边缘抵接于所述限位台211的台面,所述绝缘挡板50设有第二嵌合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嵌合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一嵌合孔211a。
[0073]
如此设置,在将断路器至少部分推入灭弧罩100的安装腔后,通过将绝缘挡板50盖设在侧板20的安装口21处,并使用紧固件将绝缘挡板50连接在侧板20上,便可使灭弧罩100的内部(除了灭弧罩100底部的位置)形成较为完整的封闭腔室,便可充分隔绝断路器通断瞬间产生的引弧能量。另外,通过在安装口2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台211,以使绝缘挡板50的边缘抵接在限位台211的台面上,从而在紧固件与第一嵌合孔211a和第二嵌合孔的配合下,便可将绝缘挡板50快速且稳定地连接在侧板20的限位台211上。
[0074]
本实施例中,限位台211上的第一嵌合孔211a为盲孔,也即,第一嵌合孔211a不会连通至灭弧罩100的安装腔,如此,在安装过程中,紧固件穿过第二嵌合孔并插设在第一嵌合孔211a后,紧固件不会伸入安装腔内,便可避免金属紧固件暴露在断路器的喷弧电离气体的位置,避免了导电导通的危害。
[0075]
并且,为了便于用户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安装断路器,可以在侧板20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安装口21,与之对应地,绝缘挡板50和紧固件也对应设置有两个,以在将断路器由任意安装口21而推入安装腔后,便可将两个绝缘挡板50分别盖设在两个安装口21处,并通过两个紧固件分别将绝缘挡板50连接在侧板20上。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