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0:5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膜处理方法渐渐得到使用,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已达到有效处理有机废水、废弃物的目的。
3.中国专利cn214936396u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其主要提供了采用侧入式搅拌机,保证厌氧池体内部泥水的充分混合,提高了厌氧池的有效容积,不需要产水的回流,无需复杂的布水系统、排泥系统,自动化要求比较低,占地面积小的效果,但是其厌氧罐顶部具有沼气存储能力,无法进行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损失,且无法保持内部气压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包括立式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设有双膜沼气柜,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多点布水器,所述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多点布水器相连接的分水包,所述罐体内设有竖向设置的中心回流管,所述罐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多点布水器相连接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罐体内,所述中心回流管的顶端设有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罐体外的水封罐,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罐体外的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一侧设有u型水封,所述双膜沼气柜的一侧设有正负压保护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循环泵,所述罐体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搅拌组件。
7.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罐体内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偏心处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t型摆杆,所述t型摆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旋转盘相连接的连接杆。
8.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一分别与所述t型摆杆和所述旋转盘相连接,所述旋转盘的轴心与位于所述罐体上的防水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9.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杆通过连接轴二与所述t型摆杆相连接,所述转盘通过轴承与所述旋转盘相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所述t型摆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波浪形结构。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水封罐相连接的底托支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升流式反应器与双膜柔性气柜立体布置,节约占地,成本低;通过特定的气水分离和水封技术,保证气、固、液三相分离效果;产出沼气就地储存,降低管道输送过程风险;可以根据终端使用情况,自动保持气柜内部压力稳定,通过搅拌组件的设计,加强了罐体内浆料的混合效果;通过三相分离器可以实现连续有效分离,减少了厌氧消化污泥的流失,提高了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厌氧消化效率和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3是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中:
18.1、罐体;2、双膜沼气柜;3、多点布水器;4、三相分离器;5、分水包;6、中心回流管;7、排泥管;8、气液分离罐;9、水封罐;10、出水堰;11、u型水封;12、正负压保护器;13、循环泵;14、旋转盘;15、凹槽;16、转盘;17、旋转轴;18、旋转杆;19、t型摆杆;20、连接杆;21、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
21.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厌氧储气一体化反应器,包括立式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有双膜沼气柜2,所述罐体1的底端设有多点布水器3,所述罐体1内设有三相分离器4,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多点布水器3相连接的分水包5,所述罐体1内设有竖向设置的中心回流管6,所述罐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多点布水器3相连接的排泥管7,所述排泥管7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所述中心回流管6的顶端设有气液分离罐8,所述气液分离罐8的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罐体1外的水封罐9,所述气液分离罐8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罐体1外的出水堰10,所述出水堰10的一侧设有u型水封11,所述双膜沼气柜2的一侧设有正负压保护器12,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有循环泵13,所述罐体1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搅拌组件。垃圾渗滤液通过水泵提升至分水包,分水包连接多点布水器,实现均匀布水;底部垃圾渗滤液缓慢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底部,一部分通过循环泵进水管回流至厌氧反应器顶部;一部分渗滤液穿过三相分离器,实现气、固、液三相分离,沼气通过安装于三相分离器中的沼气收集管汇总到气液分离罐;收集的沼气在气液分离罐中进一步实现气、液分离,液相通过中心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底部;分离之后的气相通过管道输送至厌氧反
应器外部的水封罐,在此进行沼气压力调节,确保三相分离器气室液面高度的稳定;稳压之后的沼气重新回到厌氧反应器顶部的双膜沼气柜的内部进行储存;一部分渗滤液穿过三相分离器后的液相,溢流至出水堰中;液相进入u型水封装置,最终排出厌氧反应器外部;存储在双膜沼气柜内部的沼气压力通过调节正负压保护器的水位高度,实现双膜沼气柜内部沼气压力的稳定。
22.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旋转盘14,所述旋转盘1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转盘16,所述转盘16的一侧偏心处设有旋转轴17,所述旋转轴17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旋转杆18,所述旋转杆18的一端设有t型摆杆19,所述t型摆杆19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旋转盘14相连接的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通过连接轴一分别与所述t型摆杆19和所述旋转盘14相连接,所述旋转盘14的轴心与位于所述罐体1上的防水电机输出端相连接。通过防水电机带动旋转盘14进行旋转,使得旋转盘14通过连接杆20带动t型摆杆19在旋转杆18的限制下进行圆周运动,t型摆杆19在圆周运动的同时由于旋转杆18偏心设置于转盘16上,使得旋转杆18会对移动至最左边的t型摆杆19进行托起,实现t型摆杆19呈现弧形的圆周运动,提高对罐体1内浆料的混合效果。
23.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旋转杆18通过连接轴二与所述t型摆杆19相连接,所述转盘16通过轴承与所述旋转盘14相连接,所述t型摆杆1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叶21,所述搅拌叶21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水封罐9相连接的底托支架。连接轴二的设计,使得旋转杆18在转动时更加灵活,而搅拌叶21随着t型摆杆19的同步旋转而进行搅拌。
24.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5.在实际应用时,垃圾渗滤液通过水泵提升至分水包,分水包连接多点布水器,实现均匀布水;底部垃圾渗滤液缓慢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底部,一部分通过循环泵进水管回流至厌氧反应器顶部;一部分渗滤液穿过三相分离器,实现气、固、液三相分离,沼气通过安装于三相分离器中的沼气收集管汇总到气液分离罐;收集的沼气在气液分离罐中进一步实现气、液分离,液相通过中心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底部;分离之后的气相通过管道输送至厌氧反应器外部的水封罐,在此进行沼气压力调节,确保三相分离器气室液面高度的稳定;稳压之后的沼气重新回到厌氧反应器顶部的双膜沼气柜的内部进行储存;一部分渗滤液穿过三相分离器后的液相,溢流至出水堰中;液相进入u型水封装置,最终排出厌氧反应器外部;存储在双膜沼气柜内部的沼气压力通过调节正负压保护器的水位高度,实现双膜沼气柜内部沼气压力的稳定,通过防水电机带动旋转盘14进行旋转,使得旋转盘14通过连接杆20带动t型摆杆19在旋转杆18的限制下进行圆周运动,t型摆杆19在圆周运动的同时由于旋转杆18偏心设置于转盘16上,使得旋转杆18会对移动至最左边的t型摆杆19进行托起,实现t型摆杆19呈现弧形的圆周运动,提高对罐体1内浆料的混合效果。
2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升流式反应器与双膜柔性气柜立体布置,节约占地,成本低;通过特定的气水分离和水封技术,保证气、固、液三相分离效果;产出沼气就地储存,降低管道输送过程风险;可以根据终端使用情况,自动保持气柜内部压力稳定,通过搅拌组件的设计,加强了罐体1内浆料的混合效果;通过三相分离器4可以实现
连续有效分离,减少了厌氧消化污泥的流失,提高了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厌氧消化效率和处理负荷。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