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海绵城市雨水净化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0:29: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海绵城市雨水净化调蓄池。


背景技术:

2.水资源是一类较为宝贵的资源,而城市中一般在对路面洒水或者绿化植物浇水时,都会耗费一定量的水,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人们开始考虑对雨水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避免出现了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相关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施工比较麻烦,并且后续不便于进行维护,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城市雨水净化调蓄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相关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施工比较麻烦,并且后续不便于进行维护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海绵城市雨水净化调蓄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清水区,且清水区的顶端设置有检修孔,所述水池主体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蓄水区,且蓄水区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净化结构;
5.所述净化结构包括砾石,所述砾石设置于蓄水区内部的底端,所述砾石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多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方设置有粗砂砂砾,且粗砂砂砾的上方设置有步道砖,所述粗砂砂砾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6.所述蓄水区的一侧安装有两个通水管,且蓄水区的顶端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和检修孔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池主体的上方,且人孔和检修孔内部的顶端均安装有盖板,所述水池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通风管,且水池主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的底端均延伸至蓄水区内部的顶端。
7.优选的,所述清水区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提升泵,且提升泵的输出端安装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清水区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蓄水区和清水区的内壁竖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爬梯,且爬梯为铜制的c型杆。
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端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通孔,且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10.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共设置有四组,且导流管在砾石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顶端与水池主体顶端之间的间距为900mm,且第二通风管顶端与水池主体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400mm。
12.优选的,所述盖板为铜制的矩形板,且两个盖板分别通过螺栓与人孔和检修孔的内壁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使用步道砖用于过滤雨水冲刷带来的大颗粒砂砾、植物枝干树叶等杂质,透水土工布用于拦截雨水中的中小粒径杂质,同时保护下层的粗砂砂砾,粗砂砂砾用于净化雨水
水质,使其达到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水质要求,粗砂砂砾下设置的透水土工布用于防止粗砂砂砾的流失,砾石层则负责承托上层各项设施,最后净化完毕的水资源会经过导流管导送至清水区,整体结构简单易施工,且后续只需每年处理一次,维护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主体顶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主体底部俯视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通水管;2、第一通风管;3、水池主体;4、蓄水区;5、第二通风管;6、检修孔;7、清水区;8、爬梯;9、盖板;10、人孔;11、导流管;12、提升泵;13、送水管;14、粗砂砂砾;15、砾石;16、步道砖;17、透水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请参阅图1-4,海绵城市雨水净化调蓄池,包括水池主体3,水池主体3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清水区7,且清水区7的顶端设置有检修孔6;
22.清水区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提升泵12,且提升泵12的输出端安装有送水管13,送水管13的一端延伸至清水区7的外侧;
23.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提升泵12一备一用,能够将净化好的雨水抽出,通过送水管13送至相关装置处,用于绿化喷洒或者道路浇洒。
24.水池主体3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蓄水区4,且蓄水区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净化结构;
25.净化结构包括砾石15,砾石15设置于蓄水区4内部的底端,砾石15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多个导流管11,导流管11的上方设置有粗砂砂砾14,且粗砂砂砾14的上方设置有步道砖16,粗砂砂砾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7;
26.导流管11的顶端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通孔,且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27.导流管11共设置有四组,且导流管11在砾石15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
28.步道砖16规格采用200 100 60mm,透水率为20cm/s;
29.透水土工布17规格为200g/m
²
,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30.粗砂砂砾14粒径φ5-φ10,总厚度1000mm;
31.砾石15粒径φ40-φ80,总厚度200mm;
32.导流管11采用pe100给水管,管径dn100,开孔率为1%-3%,开孔尺寸φ10,管道敷设坡度为0.01;
33.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步道砖16用于过滤雨水冲刷带来的大颗粒砂砾、植物枝干树叶等杂质,透水土工布17用于拦截雨水中的中小粒径杂质,同时保护下层的粗砂砂砾14,粗砂砂砾14用于净化雨水水质,使其达到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水质要求,粗砂砂砾14
下设置的透水土工布17用于防止粗砂砂砾14的流失,砾石层15则负责承托上层各项设施,最后净化完毕的水资源会经过导流管11导送至清水区7。
34.蓄水区4的一侧安装有两个通水管1,且蓄水区4的顶端设置有人孔10,人孔10和检修孔6的顶端均延伸至水池主体3的上方,且人孔10和检修孔6内部的顶端均安装有盖板9;
35.蓄水区4和清水区7的内壁竖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爬梯8,且爬梯8为铜制的c型杆;
36.盖板9为铜制的矩形板,且两个盖板9分别通过螺栓与人孔10和检修孔6的内壁相连接;
3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打开对应的盖板9,利用爬梯8可以通过人孔10或者检修孔6进入蓄水区4或者清水区7,对步道砖16和粗砂砂砾14清理,亦或者对提升泵12进行维护,
38.水池主体3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通风管2,且水池主体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通风管5,第一通风管2和第二通风管5的底端均延伸至蓄水区4内部的顶端,第一通风管2顶端与水池主体3顶端之间的间距为900mm,且第二通风管5顶端与水池主体3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400mm。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