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0:2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河道清淤大都采用清淤船,在清淤船的船体上安装吸泥泵,然后将淤泥吸附到船上,为方便对吸附到船上的淤泥的回收利用并提高清淤船对淤泥的储存量,清淤船在吸附淤泥后,会对淤泥进行泥水分离处理。
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23872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清淤装置,它包括船体,船体上安装有吸泥组件和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板,箱体底部设置有无盖的集水箱,船体上还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与集水箱连通。当清淤装置运行时,吸泥组件从河道底部淤泥处将淤泥抽起并排入箱体中,淤泥中的水通过过滤网板被集水箱收集,集水箱中的水通过抽水泵排回河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吸泥组件将河道内的淤泥抽取并堆放在过滤网板上,箱体中的淤泥中的水仅仅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网板与淤泥实现分离,导致泥水分离的效率低,泥水分离后淤泥中的含水量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包括船体、吸泥组件和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滤水组件,所述集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吸泥组件抽取的淤泥的承接筒,所述承接筒与所述集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承接筒和所述滤水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输送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机构运行时,吸泥组件将河底抽取的淤泥排放到承接筒内,淤泥中的水通过过滤板网流入集水箱内实现第一次泥水分离。输送件将第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淤泥输送到滤水组件内,减少滤水组件内水的含量,使得淤泥在滤水组件内可快速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时输送件持续工作,使得第一次泥水分离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输送件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箱连通的滤水口,所述承接筒连通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处,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集水箱通过所述滤水口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滤水口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机构运行时,吸泥组件将河底抽取的淤泥排放到承接筒内,淤泥中的水通过滤水口处的过滤网板进入集水箱中,从而实现第一次泥水分离,经过第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淤泥在输送件的作用下输送到滤水组件,减少了进入滤水组件内淤
泥中水的含量,使得淤泥能快速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由于螺旋输送机在对淤泥进行传输时会搅动淤泥,使得淤泥与空气充分接触,一定程度上可加快淤泥内水的蒸发。同时螺旋输送机持续工作,使得第一次泥水分离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11.可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上,所述螺旋输送机朝所述集水箱的方向倾斜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输送机朝靠近集水箱的方向倾斜设置,便于淤泥中的水在输送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朝滤水口处流动,提高了淤泥在传输过程中泥水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13.可选的,所述滤水组件包括滤水箱、与所述滤水箱连通的进料筒和设置在所述滤水箱中的滤板,所述进料筒远离所述滤水箱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处,所述滤水箱上于所述滤板靠近所述船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经过第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淤泥被螺旋输送机传输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处时,淤泥从进料筒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滤水箱中,淤泥下落到滤水箱中的滤板上,此时滤板上的淤泥较刚抽取时的含水量低,低含水量的淤泥经过滤板快速实现第二次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通过排水口排出滤水箱。尽可能降低滤水箱内的含水量,使得滤水箱内湿度降低,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15.可选的,所述滤水箱靠近所述进料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料筒穿设的滑移孔,所述滤水箱沿所述滑移孔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船体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滤水箱在船体上滑移,从而使得进料筒相对滤水箱在滑移孔中滑移,使得从进料筒中排出的淤泥沿滑移孔的长度方向均匀铺设在滤水箱中的滤板上,尽可能避免了淤泥在滤板上堆积,从而提升淤泥在第二次泥水分离中的效率,改善了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17.可选的,所述滤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滤水箱腔体内淤泥的加热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件对滤水箱腔体内的淤泥进行加热,加速淤泥中水的蒸发,有利于提高第二次泥水分离的效率,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19.可选的,所述滤水箱上于所述滤板靠近所述船体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远离所述船体表面的端面朝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流块,加速滤板上滴落的水的流出,尽可能避免从淤泥分离出的水蒸发后重新进入淤泥中,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21.可选的,所述滤水箱上于所述导流块和所述滤网之间设置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设置在所述滤水箱远离所述排水口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吹气件使得加热件的热量在滤水箱内快速流动,提高加热件对淤泥的烘干效果,提高了淤泥第二次泥水分离的效率。另一方面,吹气件设置在滤水箱远离排水口的一侧,使得吹出的空气加速水在导流块上的流动,加速水的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在吹气件、加热件和导流块的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淤泥第
二次泥水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 淤泥中的水通过过滤板网流入集水箱内实现第一次泥水分离,淤泥通过滤水组件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时输送件持续工作,使得第一次泥水分离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25.2. 进料筒相对滤水箱在滑移孔中滑移,使得从进料筒中排出的淤泥沿滑移孔的长度方向均匀铺设在滤水箱中的滤板上,尽可能避免了淤泥在滤板上堆积,提高了第二次泥水分离的效率;
26.3. 在吹气件、加热件和导流块的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淤泥第二次泥水分离的效率,从而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水箱、承接筒和输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吸泥组件集水箱、承接筒、输送件、滤水组件和液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滤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吸泥组件;2、承接筒;3、船体;4、集水箱;5、出水口;6、出水管;7、螺旋输送机;8、滤水组件;81、进料筒;82、滤板;83、滤水箱;9、集水管;10、液压缸;11、吹气件;12、滚轮;13、轨道;14、滑移孔;15、进料口;16、滤水口;17、过滤网板;18、导流块;19、出料口;20、排水口;21、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包括船体3、吸泥组件1和集水箱4,集水箱4上设置有过滤网板17,集水箱4底部设置有出水口5,船体3上设置有滤水组件8,集水箱4上设置有用于收集吸泥组件1抽取的淤泥的承接筒2,承接筒2与集水箱4连通设置,承接筒2和滤水组件8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输送件。
35.清淤机构运行时,吸泥组件1将河底抽取的淤泥排放到承接筒2内,淤泥中的水通过过滤板82网流入集水箱4内实现第一次泥水分离,流入集水箱4的水通过出水口5的出水管6排到河中。输送件将第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淤泥输送到滤水组件8内,滤水组件8对淤泥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时输送件持续工作,使得第一次泥水分离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36.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输送件为螺旋输送机7,螺旋输送机7朝靠近集水箱4的方向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7的低处远离船体3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5,承接筒2连通设置在螺旋输送机7的进料口15上、并与螺旋输送机7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7的低处与进料口15相对设置有滤水口16,集水箱4与螺旋输送机7固定连接并连通在滤水口16处,过滤网板17固定安装在集水箱4上靠近滤水口16处。淤泥通过承接筒2进入螺旋输送机7
的低处,淤泥在滤水口16处泥水分离,水通过过滤网板17进入集水箱4。螺旋输送机7的高处靠近船体3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9,滤水组件8设置在船体3上出料口19处、且位于靠近船体3表面的一侧,淤泥被螺旋输送到出料口19处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滤水组件8中。
37.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水箱4顶部开口设置,过滤网板17固定安装在集水箱4顶部的开口处,输送件为朝过滤网板17方向倾斜设置的传送带,承接筒2安装在传送带远离船体3表面的一侧,吸泥组件1将河底抽取的淤泥通过承接筒2排放到传送带上,淤泥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传送带的倾斜方向向过滤网板17流动并进入集水箱4中、并在集水箱4中的出水口5处被排出,淤泥在传送带的提升作用下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朝滤水组件8运动。
38.经过第一次泥水分离后的淤泥在输送件的作用下输送到滤水组件8内,减少了进入滤水组件8内淤泥中水的含量,使得淤泥能快速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
39.参照图3和图4,滤水组件8包括滤水箱83、进料筒81和设置在滤水箱83中的滤板82,进料筒81在螺旋输送机7的出料口19处与螺旋输送机7固定并连通。为使得从进料筒81中排出的淤泥均匀铺设在滤水箱83中的滤板82上,滤水箱83靠近进料筒8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进料筒81穿设的滑移孔14,滤水箱83沿滑移孔14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船体3上。
40.为便于滤水箱83中水的排放,参照图3和图4,滤水箱83上于滤板82靠近集水箱4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20,滤水箱83内于滤板82靠近船体3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块18,导流块18远离船体3表面端面朝排水口20方向倾斜设置,导流块18固定安装在滤水箱83的底板上。滤水箱83外周壁于排水口20处安装有用于将滤水箱83中水排出的集水管9。
41.使得滤水箱83在船体3上稳定往复滑移,参照图3和图4,船体3上滤水箱83远离集水箱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0,滤水箱83远离集水箱4的一侧与液压缸10固定连接,船体3表面还焊接了轨道13,轨道13沿液压缸10的活塞杆的往复伸缩方向设置,滤水箱83靠近船体3表面的一端安装有与轨道13滚动连接的滚轮12。液压缸10驱动滤水箱83通过滚轮12在轨道13上做往复运动,进料筒81相对滤水箱83在滑移孔14中往复滑移,尽可能避免了淤泥在滤板82上堆积,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
42.为了进一步提高淤泥的泥水分离效率,参照图4,滤水箱83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滤水箱83腔体内淤泥的加热件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件21为加热网,加热网固定连接在滤板82上靠近船体3表面的一侧,加热网设置方向与船体3表面平行,加热网可对淤泥进行均匀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21还可以为安装在滤水箱83内滤板82远离船体3表面的一侧侧壁上的加热板。
43.参照图4,滤水箱83上于导流块18和滤网之间设置有吹气件11,吹气件11为风机,滤水箱83上开设有供风机工作的风口,风机通过风口固定安装在滤水箱83远离排水口20的一侧。一方面,风机使得加热件21的热量在滤水箱83内快速流动,提高加热件21对淤泥的烘干效果。另一方面,风机设置在滤水箱83远离排水口20的一侧,使得吹出的空气加速水在导流块18上的流动,加速水的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在风机、加热件21和导流块18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淤泥的泥水分离效率。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河道的清淤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河道进行清淤时,操作人员开启吸泥组件1,吸泥组件1从河道底部淤泥处将淤泥抽起并排入承接筒2,淤泥从承接筒2进入螺杆输送机,淤泥中的一部分水通过螺杆输送机滤水口16处的过滤板82网进入集水箱4,剩下的淤泥通过螺杆输送机被输送到滤水组件8处,实现第一次泥水分
离;
45.开启液压缸10、加热板和风机,淤泥从螺旋输送机7的出料口19处进入进料筒81,淤泥被均匀铺设在滤板82上,加热板对滤板82上的淤泥进行加热,风机提高加热件21对淤泥的烘干效果并加速水在导流块18上的排出,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口20处的集水管9排入河中,实现第二次泥水分离;
46.螺旋输送机7持续工作,使得第一次泥水分离和第二次泥水分离同步进行,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改善清淤装置抽取淤泥后泥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