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食品包装杯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4:0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包装杯。


背景技术:

2.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杯装类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冰淇淋、酸奶等食品。为了方便包装与运输,在生产过程中,冰淇淋、酸奶等食品常采用食品包装杯来包装。
3.食品包装杯在生产完成之后,一般需要堆垛运输,向食品包装杯内灌装食品时,再将堆垛的食品包装杯逐个分离。相关技术中,为了使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之间不易相互吸附,从而便于在灌装食品时单个食品包装杯落料至食品灌装线,往往在杯体内壁的底部设置四个堆叠筋,堆叠筋能够支撑上方堆垛的食品包装杯,使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之间存留一定的间隙而不易吸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堆垛的食品包装包装杯在运输或落料的过程中,存在受到颠簸与碰撞的情况,从而使堆叠筋容易戳破杯内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且堆叠筋也易于折断于食品包装杯内并与食品混合,故存在有食品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堆叠筋断裂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包装杯。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包装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食品包装杯,包括杯身和杯底,所述杯身形成有杯口,所述杯身沿着杯口向杯底的方向逐渐收窄,所述杯身内壁设置有堆垛块,所述堆垛块具有靠近所述杯口的第一堆垛面,所述杯身靠近杯底的一侧具有第二堆垛面,当多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第一堆垛面抵压于相邻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身沿着杯口向杯底的方向逐渐收窄,以使得多个食品包装杯能够相互堆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占用空间。多个食品包装杯竖直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能够抵压于相邻的下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第一堆垛面承托相邻上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由于第一堆垛面与第二堆垛面之间为面接触,故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不易因挤压碰撞对上方食品包装杯的杯底造成损害,堆垛块也不易断裂于杯底,从而改善因堆叠筋断裂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9.可选的,所述第一堆垛面与该食品包装杯最底部的距离为4毫米以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垛时,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抵压于下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限制上方的食品包装杯向下堆垛,以使得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不易过度向下方的食品包装杯杯底内移动,以保证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之间存留有一定间隙,从而减少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相互吸附而不易分离的情况,与此同时,也能够限制堆垛高度,减小堆垛空间。
11.可选的,该食品包装杯具有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放置态以及沿杯身高度方向的中轴
线,该食品包装杯处于放置态时,所述杯身与所述中轴线形成有倾斜角α,所述倾斜角α为3
°
至15
°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一方面,能够减少因倾斜角过小导致上方的食品包装盒的杯身与下方的食品包装盒的杯身卡紧,以使得上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不能与下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接触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因倾斜角过大而导致的上方食品包装盒的杯身侧壁与堆垛块抵压的情况。本技术技术方案,便于食品包装杯堆垛时,第一堆垛面与第二堆垛面的配合。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堆垛面与该食品包装杯最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以上,所述倾斜角α的大小为3
°
至6
°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进一步缩小了倾斜角的范围;另一方面,当杯身倾斜角较小的两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易于与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卡紧,由于第一堆垛面与食品包装杯最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以上,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易于与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接触,从而使两个食品包装杯不易堆垛过度而卡紧,便于食品包装杯的分离。
15.可选的,所述杯底包括避空部,所述避空部向靠近杯口方向凹陷,形成开口与所述杯口背离的避空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食品包装杯放置于平整的放置面上时,杯底与放置面接触,避空部向杯口方向凹陷能够减小杯底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避空槽的设置使得避空部与放置面之间形成间隙。当食品包装杯内盛放特定温度的食品时,杯内的食品不易通过杯底与放置面进行热传导,从而有利于维持食品包装杯内的食品温度。
17.可选的,所述杯底还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向远离杯口方向凹陷,形成与所述杯口连通的扩容槽,所述扩容槽的槽底低于所述避空槽的槽底。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食品包装杯放置于平整的放置面上时,承载部能够与放置面接触,承载部支撑杯身以及食品包装杯内的食品,从而使该食品包装杯能够稳定放置;另外,扩容槽的设置,能够扩大食品包装杯的容积。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承载部能够容纳于下方食品包装杯的扩容槽中,从而减小堆垛空间,便于食品包装杯的运输。
19.可选的,所述承载部环绕所述避空部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容槽也能够环绕避空部设置,该食品包装杯盛放食品后,食品能够沿着扩容槽分布,从而提高食品包装杯内食品分布的均匀性,以提高承载部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使食品包装杯放置的稳定性提高。
21.可选的,所述杯身外壁具有向杯身内部凹陷的卡持槽,所述卡持槽的槽底由杯口向杯底逐渐向杯身内部倾斜。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持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该食品包装杯的取放,使该食品包装杯在取放过程中不易掉落;另一方面,多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位于下方食品包装杯的卡持槽的槽底能够容纳于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卡持槽中,从而使相邻两个食品包装杯之间形成限位配合,以限制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提高食品包装杯的堆垛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杯口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用于封装的杯沿,所述杯沿环绕所述杯口设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沿环绕杯口设置,杯沿能够为该食品包装杯的杯口提供封装基础。当使用塑封膜封装杯口时,塑封膜能够粘贴于杯沿,从而使杯口封闭;当使用杯盖封装杯口时,杯盖能够与杯沿形成卡盒,从而提高该食品包装杯的密封性。当该食品包装杯位于灌装食品的灌装模具中时,杯沿能够与灌装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周壁形成限位,限制食品包装杯向灌装模具内掉落,便于灌装食品后食品包装杯从灌装模具中取出。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多个食品包装杯竖直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能够抵压于相邻的下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第一堆垛面与第二堆垛面之间为面接触,故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不易因挤压碰撞对上方食品包装杯的杯底造成损害,堆垛块也不易断裂于杯底,从而改善因堆叠筋断裂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27.2.当食品包装杯内盛放特定温度的食品时,杯内的食品不易通过杯底与放置面进行热传导,从而有利于维持食品包装杯内的食品温度;
28.3.多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一方面,能够减少因倾斜角过小导致上方的食品包装盒的杯身与下方的食品包装盒的杯身卡紧,以使得上方堆垛块的第二堆垛面不能与下方的堆垛块的第一堆垛面抵压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因倾斜角过大而导致的上方食品包装盒的杯身侧壁与堆垛块抵压的情况。本技术技术方案,便于堆垛时第一堆垛面与第二堆垛面的配合。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食品包装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为展示两个食品包装杯的堆垛效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身请实施例1为展示杯身倾斜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身请实施例2食品包装杯的剖视图;
33.图5是本身请实施例3食品包装杯的剖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杯身;11、第二堆垛面;12、卡持槽;2、杯底;21、承载部;211、扩容槽;22、避空部;221、避空槽;3、杯口;4、杯腔;5、堆垛块;51、第一堆垛面;6、杯沿。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1: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食品包装杯。参照图1和图2,一种食品包装杯包括杯身1和杯底2,杯身1与杯底2围合形成具有杯口3的杯腔4,杯口3位于杯身1的顶部,杯身1沿着杯口3向杯底2的方向逐渐收窄,以使得杯口3的开口面积大于杯底2的面积,从而使得多个食品包装杯能够堆垛放置。
39.参照图1和图2,杯底2大体呈圆角矩形设置,杯底2包括承载部21和避空部22,承载部21环绕避空部22设置,承载部21的外边缘连接于杯身1底部的内壁。避空部22向靠近杯口3方向凹陷,以形成开口与杯口3背离的避空槽221,承载部21向远离杯口3方向凹陷形成扩容槽211,扩容槽211的槽底低于避空槽221的槽底,扩容槽211环绕承载部21,且扩容槽211
的开口与杯腔4以及杯口3连通,从而扩大杯腔4的容纳空间。该食品包装杯盛放食品时,食品能够分布于扩容槽211,从而提高杯腔4内的食品分布的均匀性,以提高承载部21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使食品包装杯放置的稳定性提高。
40.该食品包装杯具有放置在平整放置面上的放置态,该食品包装杯处于放置态时,承载部21与放置面接触,避空部22由于向杯口3方向凹陷而远离放置面。当食品包装杯内盛放冰淇淋、酸奶等冷藏食品时,杯内的食品不易通过避空部22与放置面进行热传导,从而提高食品包装杯内食品温度的稳定性。
41.参照图2,杯身1内壁靠近承载部21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堆垛块5,堆垛块5具有靠近杯口3的第一堆垛面51,杯身1靠近杯底2承载部21的一侧具有第二堆垛面11。第一堆垛面51位于杯腔4内,第二堆垛面11位于杯腔4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堆垛面51为堆垛块5的上表面,第二堆垛面11为杯身1的下端面,第二堆垛面11环绕杯底2设置。当多个食品包装杯竖直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2以及部分杯身1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腔4内,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11抵压于相邻下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51。
42.多个食品包装杯能够相互堆垛,能够减少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食品包装杯的占用空间。堆垛时,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51承托于相邻上方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11,由于第一堆垛面51与第二堆垛面11之间为面接触,故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5划伤上方食品包装杯的杯底2,堆垛块5也不易断裂于杯底2,从而改善相关技术手段中堆叠筋断裂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43.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杯口3的开口形状大体为圆角矩形,以使得杯身1具有四角,堆垛块5设置有四个,四个堆垛块5与杯身1的四角一一对应。堆垛块5能够使杯身1四角的厚度增加,以使得杯身1的四角不易磕破,提高杯身1的结构牢固性。
44.参照图2和图3,第一堆垛面51与该食品包装杯最底部的距离为4毫米以上,该食品包装杯处于放置态时,该食品包装杯具有竖直的中轴线,该中轴线在图中表示为ⅰ,杯身1与中轴线形成有夹角,该夹角为杯身1的倾斜角α,α为3
°
至15
°
,在图中,倾斜角α表示为∠α。倾斜角α的设置使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1不易相互卡紧,便于食品包装杯的分离,同时也减少相互堆垛的两个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51不易抵压于第二堆垛面11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食品包装杯最底部为承载部21的底部,第一堆垛面51与承载部21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以上,倾斜角α为3
°
至6
°
,避空槽221的深度为2毫米以上。堆垛时,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5限制上方的食品包装杯向下堆垛,以使得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2不易过度向下方的食品包装杯杯底2内移动,以使得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身1之间存留有一定间隙,便于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的分离。
45.参照图1,杯口3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用于封装的杯沿6,杯沿6环绕杯口3的外边缘设置。杯沿6能够为该食品包装杯的杯口3提供封装基础,便于杯口3的塑封或杯盖与杯口3的盖合。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食品包装杯的实施原理为:多个食品包装杯相互堆垛时,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2以及部分杯身1容纳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腔4中,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51承托于上方相邻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11,相邻两个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5之间为面接触,以使得下方的堆垛块5不易损伤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杯底2;第一堆垛面51与承载部21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以上,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堆垛块5限
制上方的食品包装杯向靠近下方的杯底2堆垛,以使得上下相邻两个食品包装杯的杯身1之间存留有间隙,不易因卡死而难以分离,堆垛块5也不易因磕碰而折断于杯腔4内,从而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食品包装杯为圆杯,即该食品包装杯的杯口3形状以及杯底2形状为圆形,杯底2为平面结构,杯底2的外边缘连接于杯身1底部的内壁,且杯身1的下端面低于杯底2的下表面,四个堆垛块5位于杯身1的内周壁且沿杯身1的内周壁周向均布均布,堆垛块5的下端面与杯底2连接。堆垛块5大体呈长方体设置,堆垛块5的长度方向与杯身1内壁的高度方向一致,且堆垛块5的高度尺寸大于堆垛块5沿杯身1内壁周向的宽度尺寸。在另一实施例中,堆垛块5的高度尺寸也可小于堆垛块5沿杯身1内壁周向的宽度尺寸。
49.在本实施例中,该食品包装杯的最底部为第二堆垛面11,第一堆垛面51与第二堆垛面11的距离为10毫米以上,杯底2与第二堆垛面11的距离为2毫米以上。
50.实施例3:
51.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杯口3为圆形开口,杯底2形状大体呈圆角矩形,堆垛块5的高度尺寸小于堆垛块5沿杯身1内壁周向的宽度尺寸,同一食品包装杯中相邻两个堆垛块5之间还设置有卡持槽12。卡持槽12位于杯身1,卡持槽12的高度高于堆垛块5的高度,卡持槽12的槽口与杯腔4背离,槽底朝向食品包装杯中轴线方向凹陷,且卡持槽12的槽底由杯口3向杯底2逐渐向靠近中轴线方向倾斜。多个食品包装杯堆垛时,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二堆垛面11抵压于位于下方的食品包装杯的第一堆垛面51,位于下方食品包装杯的卡持槽12的槽底容纳于位于上方的食品包装杯的卡持槽12中,以限制相互堆垛的食品包装杯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提高食品包装杯的堆垛稳定性。另外,卡持槽12的设置,还便于食品包装杯的取放。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