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2:5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


背景技术:

2.摩托车作为一种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出行工具,由于其具有轻便灵活以及行驶迅速等的优点,因此经常被广泛地应用于巡逻或者客货运输等方面。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驾驶摩托车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兴趣爱好,使用者在追求整体美观性的同时,还追求产品的坚固程度以及轻便性。
4.现有的摩托车,为了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后轮带动液体或者小石粒等物品一同运动并溅射到车内部或者驾驶者的裤腿上,都会在后轮的上方安装有弧形的后轮挡板,然而,现有的后轮挡板都是包括弧形的金属板层以及涂覆于该金属板层上方的油漆层,后轮挡板上还开设有供锁固用的锁固孔,为了保持安装的平衡稳定,锁固孔一般有两个,且两个锁固孔沿后轮挡板的宽度方向布置。然而,现有的后轮挡板具有以下缺陷:结构强度低、耐磨性差以及不能对摩托车所需使用的线缆进行限位固定。
5.因此,亟需一种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
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上方位置处,包括碳纤维弧形板体、凸起块以及限位环,所述凸起块由所述碳纤维弧形板体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所述凸起块沿所述碳纤维弧形板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限位环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环沿所述碳纤维弧形板体的宽度方向呈相对且间隔地布置,所述凸起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所述限位环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用的穿置孔,且所述限位环背对所述凸起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穿置孔相连通的缺口。
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弧形板体包括漆料层、碳纤维层以及基底层,所述碳纤维层包覆于所述基底层的外表面,所述漆料层包覆于所述碳纤维层的外表面。
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层包括合金层以及强化材料层,所述强化材料层位于所述合金层的下方并包覆所述合金层的底面。
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合金层的厚度、所述强化材料层的厚度、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以及所述漆料层的厚度依次呈由大至小地布置。
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合金层的顶面向上凸设有弧形凸条,所述弧形凸条沿所述碳纤维弧形板体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呈逐渐向上凸起地布置,所述弧形凸条的一末端与所述凸起块的侧壁相连接。
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漆料层包括色漆层、荧光颗粒以及纳米银离子颗粒,所述荧光颗粒位于所述色漆层内,每个所述荧光颗粒的外表面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纳米银离子颗
粒。
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荧光颗粒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纳米银离子颗粒的外轮廓也呈圆形。
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化材料层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对液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上方位置处,包括碳纤维弧形板体、凸起块以及限位环,凸起块由碳纤维弧形板体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凸起块沿碳纤维弧形板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螺孔,限位环至少有两个,两个限位环沿碳纤维弧形板体的宽度方向呈相对且间隔地布置,凸起块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限位环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用的穿置孔,且限位环背对凸起块的一侧开设有与穿置孔相连通的缺口。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碳纤维弧形板体来增加了结构强度,同时还通过在凸起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环实现了通过限位环来对刹车线缆等摩托车用的线缆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在限位环上开设有缺口来使得操作人员可便捷地将线缆通过该缺口卡入穿置孔内以进行约束。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漆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3.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100,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上方位置处,包括碳纤维弧形板体10、凸起块20以及限位环30,凸起块20由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凸起块20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螺孔20a,限位环30至少有两个,两个限位环30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宽度方向呈相对且间隔地布置,凸起块20位于两个限位环30之间,限位环30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用的穿置孔30a,且限位环30背对凸起块20的一侧开设有与穿置孔30a相连通的缺口30b。
24.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碳纤维弧形板体10包括漆料层11、碳纤维层12以及基底层13,碳纤维层12包覆于基底层13的外表面,漆料层11包覆于碳纤维层12的外表面。较优的是,基底层13包括合金层131以及强化材料层132,强化材料层132位于合金层131的下方并包覆合金层131的底面;在合金层131的底面设置强化材料层132的目的是因为车轮胎在转动过程中主要会带动小石块等物体击打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底面,因此该设置既可以增强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整个合金层131的表面均设置有强化材料层132而造成浪费。举例而言,强化材料层132可以是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层,但不限于此。合金层131可以是铝合金层131,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合金层131的厚度、强化材料层132的厚度、碳纤维层12的厚度以及漆料层11的厚度依次呈由大至小地布置。
25.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合金层131的顶面向上凸设有弧形凸条1311,弧形凸条1311
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呈逐渐向上凸起地布置,弧形凸条1311的一末端与凸起块20的侧壁相连接;该弧形凸条1311的设置目的是对碳纤维弧形板体10顶面的液体进行导流引走。
26.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漆料层11包括色漆层111、荧光颗粒112以及纳米银离子颗粒113,荧光颗粒112位于色漆层111内,每个荧光颗粒112的外表面至少连接有一个纳米银离子颗粒113;该设置的目的是通过纳米银粒子颗粒对荧光颗粒112的荧光效果提供一个增强作用。较优的是,荧光颗粒112的外轮廓呈圆形,纳米银离子颗粒113的外轮廓也呈圆形,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强化材料层132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对液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槽132a,以便于对碳纤维弧形板体10底部的液体进行导流。具体地,导流槽132a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呈向外倾斜地布置。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100,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上方位置处,包括碳纤维弧形板体10、凸起块20以及限位环30,凸起块20由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凸起块20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螺孔20a,限位环30至少有两个,两个限位环30沿碳纤维弧形板体10的宽度方向呈相对且间隔地布置,凸起块20位于两个限位环30之间,限位环30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用的穿置孔30a,且限位环30背对凸起块20的一侧开设有与穿置孔30a相连通的缺口30b。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碳纤维弧形板体10来增加了结构强度,同时还通过在凸起块2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环30实现了通过限位环30来对刹车线缆等摩托车用的线缆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在限位环30上开设有缺口30b来使得操作人员可便捷地将线缆通过该缺口30b卡入穿置孔30a内以进行约束。
28.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的碳纤维摩托车后轮挡板,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