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1:53: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


背景技术:

2.立体车库,它是利用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的,用来存取汽车的设备,立体车库可以提高停车场容量,有效解决了国内城市停车难题,结构上而言,立体车库分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可以在传统的单个车位面积上,停放两辆或两辆以上的汽车,尤其是双层结构的立体车库,需要使用升降系统将汽车抬升至一定高度,保证下层空间足以停放汽车。
3.传统的立体车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汽车驶进立体车库用于承载汽车的升降板上,全靠驾驶员自身的经验使汽车重心位于承载汽车的升降板中心,但是,仅仅依靠驾驶员自身的经验停放汽车,在升将机构使汽车上升后,汽车重心容易发生偏移,进而造成升降板与支撑梁的连接处受力不均,影响升降板和支撑梁的稳定,因此,提出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通过设置上、下板体和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的动力部件,上板体用于承载汽车,通过驱动动力部件使上板体可在下板体上平移,以此来调整汽车重心的位置,使得下板体与支撑梁的连接处受力均匀,以此使得下板体与支撑梁的连接处稳定。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6.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板体和下板体,将上板体设置成相对于下板体在长度方向可滑动,且上板体具有在两端压力不平衡的情况下以其中部为支点进行受压较大的一端向下摆动的过程,其中,下板体两侧被智能泊车系统的支撑梁支撑,上板体用于承载汽车,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上板体在下板体上平移。
7.优选地,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之间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安装在下板体的上表面,并沿宽度方向在下板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且分别对应上板体的四个拐角均设置一个。
8.优选地,所述上板体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可滑动的支撑在滑轨上。
9.优选地,所述滑块与上板体之间通过设置行程机构,使得上板体的两端相对于对应侧的滑块在上下方向做圆周运动。
10.优选地,所述行程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上板体与滑块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板体与滑块固定。
12.优选地,所述行程机构还包括导向通道和导向块,所述导向通道开设在滑块上,并呈以上板体的摆动轴心同轴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通道
内,其另一端与上板体固定。
13.优选地,所述弹簧设置在导向通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导向块与导向通道的内壁固定。
14.优选地,两个铰接座之间以及在长度方向位于同侧的两个滑块支架均通过连接杆固定,且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杆上。
15.优选地,所述动力部件为油缸或电动伸缩杆,其固定端被固定安装在下板体的上表面,其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杆上。
16.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通过设置上、下板体、动力部件和滑动组件,上板体可相对于下板体在其长度上滑动,上板体用于承载汽车,下板体用于升降和支撑上板体,驾驶员依靠自身经验来停放汽车,在下板体上升后,汽车重心在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动力部件和滑动组件的配合来实现上板体在下板体上滑动,使汽车的重心移动至下板体的中心线处,以保持下板体与支撑梁连接处受力均匀,使得下板体与支撑梁稳定。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是上板体和下板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板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是实施例一中滑动组件和行程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重心位于支撑梁左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重心位于支撑梁右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滑动组件和行程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导向块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1、上板体;2、下板体;3、减速带;4、刻度贴;5、指示杆;6、支撑梁;7、动力部件;8、滑动组件;9、滑轨;10、滑块;11、铰接座;12、铰接块;13、行程机构;14、弹簧;15、导向通道;16、导向块;17、连接杆; 18、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9.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泊车升降板,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将上板体1设置成相对于下板体2在长度方向可滑动,下板体2可在支撑梁6上升降,其用于支撑上板体1,上板体1 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成坡面板,方便汽车行驶至上板体1上,且上板体1 水平段的两端均固定有减速带3,用于提醒行驾驶员汽车是否全部位于水平段区域,且上板体1具有在两端压力不平衡的情况下以其中部为支点进行受压较大的一端向下摆动的过程,坡面板的两个侧面粘接有刻度贴4,刻度贴4 包括位于中间的正常部分和位于正常部分两侧的两个调整部分,下板体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均固定有指
示杆5,当汽车位于上板体1上,指示杆5 指向刻度贴4的正常部分时,说明不需要调整汽车的重心,当指示杆5指向刻度贴4的调整部分时,说明汽车重心需要调整,其中,下板体2两侧被智能泊车系统的支撑梁6支撑,上板体1用于承载汽车,上板体1与下板体2 之间设有动力部件7,动力部件7用于驱动上板体1在下板体2上平移,以此来调整汽车重心平移至下板体2中心线位置,使得下板体2和支撑梁6稳定。
30.如图2和图3所示,上板体1与下板体2之间设有滑动组件8,滑动组件8包括滑轨9和滑块10,滑轨9安装在下板体2的上表面,并沿宽度方向在下板体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滑轨9与下板体2固定,滑块10滑动设置在滑轨9上,且分别对应上板体1的四个拐角均设置一个,滑块10使得上板体 1可在下板体2上平移,下板体2的两个侧板相对于底板在其长度方向上向外伸出,两个侧板与底板形成u型,留给上板体1的坡面板移动的空间,防止上板体1在移动过程中与下板体2碰撞。
31.如图3所示,上板体1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铰接座11,铰接座11可滑动的支撑在滑轨9上,上板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铰接块12,铰接块12与铰接座11铰接,铰接座11通过铰接块12支撑上板体1,且铰接座 11使得上板体1以铰接轴线可转动,上板体1转动后,通过观察指示杆5指向刻度贴4的位置得知汽车重心是否偏离下板体2中心线。
32.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滑块10与上板体1之间通过设置行程机构,使得上板体1的两端相对于对应侧的滑块10在上下方向做圆周运动,使指示杆5指向刻度贴4不同位置,根据指示杆5的指向得知是否要调整汽车重心,当指示杆5指向正常部分下侧的调整部分时,说明汽车重心在上板体1长度方向上和该指示杆5位于支撑梁6同一侧,将上板体1向支撑梁6另一侧指示杆5方向移动,以此来调整汽车重心的位置,当指示杆5向正常部分上侧的调整部分时,说明汽车重心和该指示杆5在上板体1长度方向上位于支撑梁6的两侧,将上板体1向该指示杆5所在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调整汽车重心的位置。
33.如图3所示,行程机构包括弹簧14,弹簧14设置在上板体1与滑块10 之间,首先上板体1的两端做圆周运动时,弹簧14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上板体1和汽车缓慢的做圆周运动,防止汽车跟随上板体1做剧烈的圆周运动,增加汽车在上板体1上的稳定性,其次,当上板体1上无汽车时,弹簧14使上板体1重新恢复水平状态。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上板体1与滑块10固定,使得弹簧14可以稳定的进行压缩和拉伸。
35.如图6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行程机构还包括导向通道15和导向块16,导向通道15开设在滑块10上,并呈以上板体1的摆动轴心同轴设置的圆弧形,导向块16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通道15内,其另一端与上板体1固定,导向块16在导向通道15内滑动,使上板体1的两端做圆周运动时更加稳定。
36.如图7所示,弹簧14设置在导向通道15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导向块16 与导向通道15的内壁固定,上板体1的两端做圆周运动时,在上板体1长度方向上,一端的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另一端的弹簧14处于拉伸状态,当汽车驶离上板体1时,弹簧14自身的弹性使导向块16恢复原位,从而使上板体1恢复至水平状态。
37.如图3和图6所示,两个铰接座11之间以及在长度方向位于同侧的两个滑块10支架均通过连接杆17固定,且动力部件7的输出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杆17上,在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上板体1与滑块10固定时,动力部件 7的输出端与铰接座11之间的连接杆17固定,在
行程机构还包括导向通道 15和导向块16时,动力部件7的输出端可与任意一个连接杆17固定,动力部件7使连接杆17移动,连接杆17带动铰接座11或滑块10移动,铰接座 11或滑块10带动上板体1在下板体2上移动,从而达到调整汽车重心的目的。动力部件7为油缸18或电动伸缩杆,其固定端被固定安装在下板体2 的上表面,其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杆上,例如动力部件7为油缸18,油缸18的活动端通过使上板体1平移来调整汽车重心位置,在汽车驶离后,弹簧14使上板体1恢复水平状态,油缸18活动端将上板体1恢复原位,此时上板体1恢复初始状态。
38.综上可知,当汽车位于上板体1上,且下板体2带动上板体1上升时,通过观察指示杆5指向刻度贴4的位置,得知是否需要调整汽车重心,如果需要调整,在汽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使油缸18的活动端带动上板体1在下板体2上滑动,以此调整汽车重心位置,使下板体2与支撑梁6的连接处尽量受力均匀,减小汽车重心偏移对下板体2与支撑梁6的损害,保证下板体 2和支撑梁6的稳定性,当汽车驶离后,通过油缸18、弹簧14,滑块10和滑轨9的配合使上板体1恢复初始状态。
39.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4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