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及冲牙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1:1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冲牙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及冲牙器。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通过每天刷牙来清洁牙齿,但是单纯使用牙刷刷牙,不能清洁牙缝及牙缝之间的侧牙面的问题,刷完牙后会发现仍然有塞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这些残渣留存在口腔中会腐烂发臭滋生细菌,塞在牙齿缝里的食物残屑,除了让人不舒服和本身容易滋养细菌外,还有个害处在于它给牙菌斑提供营养物质,一般常见的牙齿疾病,如牙周炎、牙龈炎或是龋齿等,都是牙菌斑引起的。牙齿清洁是当下人们愈发注重的保健项目,因此,各类牙齿清洁工具层出不穷。有一种冲牙器是利用高压液体对牙缝进行冲洗。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流动的脉冲水去祛牙菌斑和牙龈线以下残留的食物,从而改善牙龈健康。与普通的牙刷相比,冲牙器在治疗牙菌斑、牙龈炎等方面更有效果。
3.目前传统手持式冲牙器的泵体使用时,易漏水导致机器提前报废,但防漏水及回水装置零部件多,组装复杂,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及冲牙器,包括:
5.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所述结构用于将机芯泵头内的水排出密封套内部,包括活塞、密封套、泵体管、泄水口、泄水管道、入水口;
6.所述泵体管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另一端设有用于出水和/或进水的通孔;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内;
7.所述泵体管的管壁设置有所述泄水口,且所述泄水口位于所述密封套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泄水口通过泄水管道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泵体管的管壁设置有所述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活塞下方;
8.当在异常情况时,泄露进所述密封套和所述活塞之间的液体通过所述泄水口回流至所述泄水管道。
9.优选地,所述入水口内部设有入水口阀片;
10.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抽水时,活塞向上运动,所述密封套内的液体在真空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泄水口、所述泄水管道、所述入水口,入水阀片开启,所述液体通过入水阀片到达通孔,在所述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内形成回流;
11.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出水时,活塞向下运动,入水阀片关闭,液体进入所述泄水管道。
12.优选地,所述泄水管道为软管。
13.优选地,所述入水口为三通阀;
14.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以及第三泄水口组件;所述第二入水口
与所述泄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泄水口组件与所述泵体管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泵体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顶部与所述密封套连接,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内管内。
16.优选地,所述外管一侧设置所述泄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底部连通;所述泄水口下部设有所述入水口。
17.优选地,所述通孔设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阀门下方设有用于将液体分流的分隔栏。
18.优选地,当所述通孔用于出水和进水时,所述通孔为一个。
19.优选地,当所述通孔用于出水或进水时,所述通孔包括进水孔和出水孔;
20.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通。
21.为实现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冲牙器,包括冲牙器本体以及所述的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
2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活塞、密封套、泵体管、泄水口、泄水管道、入水口的配合;所述泵体管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另一端设有用于出水和/或进水的通孔;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内;所述泵体管的管壁设置有所述泄水口,且所述泄水口位于所述密封套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泄水口通过泄水管道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泵体管的管壁设置有所述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活塞下方;当在异常情况时,泄露进所述密封套和所述活塞之间的液体通过所述泄水口回流至所述泄水管道。通过泄水口、泄水管道和入水口的结构,使得申请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增长;冲牙器设置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让漏水达到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本技术相比现市场上的排水系统,结构更简单;相应来说装配工艺也简单,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剖面结构的抽水液体走势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抽水走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的出水阀门结构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的分隔栏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2.1、活塞;2、密封套;3、泵体管;31、内管;32、外管;4、泄水口;5、泄水管道;6、入水
口;61、入水阀片;7、通孔;71、出水阀门;72、分隔栏。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参照图1-6,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活塞1、密封套2、泵体管3、泄水口4、泄水管道5、入水口6的配合;所述泵体管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另一端设有用于出水和/或进水的通孔7;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3内;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泄水口4,且所述泄水口4位于所述密封套2和所述活塞1之间;所述泄水口4通过泄水管道5与所述通孔7连接;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入水口6,且所述入水口6位于所述活塞1下方;当在异常情况时,泄露进所述密封套2和所述活塞1之间的液体通过所述泄水口4回流至所述泄水管道5。
3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活塞1、密封套2、泵体管3、泄水口4、泄水管道5、入水口6的配合;所述泵体管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另一端设有用于出水和/或进水的通孔7;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3内;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泄水口4,且所述泄水口4位于所述密封套2和所述活塞1之间;所述泄水口4通过泄水管道5与所述通孔7连接;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入水口6,且所述入水口6位于所述活塞1下方;当在异常情况时,泄露进所述密封套2和所述活塞1之间的液体通过所述泄水口4回流至所述泄水管道5。通过泄水口4、泄水管道5和入水口6的结构,使得申请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增长;冲牙器设置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让漏水达到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本技术相比现市场上的排水系统,结构更简单;相应来说装配工艺也简单,成本降低。
36.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异常情况为密封套2内有水时为异常情况。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3内,具体地,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内管31内。
39.作为一种示例,如图6所示,所述活塞1包括环状上部、连接杆和圆球下部;所述环状上部通过连接杆和所述圆球下部连接;所述环状上部在密封套2上方,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密封套2中,所述圆球下部在内管31中活动,圆球可在内管31中减少摩擦,活塞1在内管31内上下移动。
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杆中间设有用于连接密封套2的凹槽,从而能够使得密封套2和活塞1连接,在活塞1运动时,密封套2同时上下伸缩。所述凹槽与所述密封圈相适配,所述凹槽卡接所述密封套2上部。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管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具体地,所述密封套2为折皱密封圈。所述折皱密封圈可以为硅胶材质制成,因为有折皱,能够使得活塞1上下运动。
4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折皱密封圈因为中部的折皱能够跟随活塞1上下移动,活塞1向上移动,折皱被拉伸;活塞1向下运动,折皱被压缩。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管3的一端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另一端设有用于出水和/或进水的通孔7;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泵体管3内。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泄水口4,且所述泄水口4位于所述密封套2和所述活塞1之间;所述泄水口4通过泄水管道5与所述通孔7连接;所述泵体管3的管壁设置有所述入水口6,且所述入水口6位于所述活塞1下方。
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管3包括内管31和套设在内管31外的外管32;所述外管32顶部与所述密封套2连接,所述活塞1活动设置在所述内管31内。所述内管31用于活塞1的运动,所述外管32上部连通泄水口4和密封圈,下部连通入水口6和内管31,外管32其他部分为实心结构。
4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泵体管3的泄水口4和入水口6分别设置在管壁两边,不在同一侧,所述泄水口4为泄水弯头,设置在泵体管3的外管32上部,从而能够将密封套2内的水在真空作用下到泄水口4出。泄水弯头为能够流通液体的弯头。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泄水管道5为软管;泄水口4和所述泄水管道5之间设有泄水密封圈。
4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软管能够与入水口6接头联接时,仅需将软管口部怼入包住接头装定位,使得装置安装方便。在泄水管道5中,无需增加单向阀,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6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以及第三泄水口组件;所述第二入水口与所述泄水管道5连接,所述第三泄水口组件与所述泵体管3连接。所述入水口6与泵体管3之间设有入水密封圈。
4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水口用于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的入水,可外接水源,从而能够给冲牙器提供水。所述第二入水口用于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异常时,可以从软管将密封套2内的水排出。所述第三泄水口用于混合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水,输入泵体内。外部水从第一入水口进,内部异常水从第二入水口进,最后都从第三泄水口出。
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2一侧设置所述泄水口4,所述入水口6通过所述外管32与所述内管31底部连通;所述泄水口4下部设有所述入水口6。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通孔7用于出水和进水时,所述通孔7为一个。所述通孔7如图2所示。
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通孔7用于出水或进水时,所述通孔7包括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入水口6与所述进水孔连通。进水孔用于进水,出水孔用于出水。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孔7设有出水阀门71;所述出水阀门71下方设有用于将液体分流的分隔栏72。所述分隔栏72可以为三个横杆组成,将水流分为三边;也可以为多个横杆,将水流分为多边。所述出水阀门71中间有u型的通孔7。
5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阀门71和所述入水阀片61两者不会同时开启或关闭;当出水阀门71关闭时,所述入水阀门开启;但所述储水阀门开启时,所述入水阀门关闭。
5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抽水时,活塞1向上运动,所述密封套2内的液体在真空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泄水口4、所述泄水管道5、所述入水口6,入水阀片61开启,所述液体通过入水阀片61到达通孔7,在所述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内形成回流,此时出水阀门71关闭,从泵体能够从入水口6抽水并将密封套2内的水一并抽出。
56.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出水时,活塞1向下运动,入水阀片61关闭,出水阀门71打开,少量液体进入所述泄水管道5,泵体管3下部会带动少许空气使回流管吸取少量的水到泄水管道5,但不会形成高压区也不会流入密封套2,在工作往复过程只会保持个平衡状态;完成喷水冲牙的工作。
5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工作时,本技术能使泵体内外部的水量和水压保持一个相对平衡。为了防漏水,将泄漏在折皱密封圈里面的积水,实现一个在产品内部中的循环;保证了不外泄到机芯内部,对冲牙器其他元器件构成影响,延长使用。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冲牙器,冲牙器内包括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和冲牙器本体。
5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内的密封圈内出现液体时,即异常情况时,所述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抽水,所述活塞1向上运动,密封圈同时在活塞1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所述密封圈内的液体因为真空作用从泄水口4流出,再经过泄水管道5,流入入水口6的第二入水口,入水口6阀片打开,同时第一入水口从水源出入水,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液体均从第三泄水口出,并穿过外管32连通到内管31,在通孔7出停留,因为出水阀门71关闭,从而液体在内管31下部停留。
60.当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出水时,所述活塞1向下运动,密封圈同时在活塞1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泵体内外部的水量和水压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同时入水阀片61关闭,出水阀门71打开,少量液体进入所述泄水管道5,泵体管3下部会带动少许空气使回流管吸取少量的水到泄水管道5,但不会形成高压区也不会流入密封套2,在工作往复过程只会保持个平衡状态;停留在内管31的液体因为出水阀门71的打开,能够从泵体内排出,从而完成喷水冲牙的工作。
61.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2.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3.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漏水的机芯泵体结构及冲牙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