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2-08-24 00:14: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毛管压力曲线是油、气藏开发动态计算和方案定制的基础资料,是油气田开发的必要资料,电阻率测量主要用于archie公式电阻增大系数的测量,以得到岩性系数a、系数b、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半渗透隔板法的毛管压力和电阻率联测能保证毛管力和电阻率的平衡,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电阻增大系数测试方式。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透隔板岩心毛管压力电阻率测量装置,其包括仪器架、岩心夹持器、半渗板岩心室、出液计量装置、调压控制装置、显示装置、调压驱动装置和计算机;仪器架包括机架、横架板、工作平台和置物台,机架的上端固定有横架板,横架板下方的机架上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前方下部的机架上有置物台,横架板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能够测量岩心柱电阻率的岩心夹持器,但是该测量装置只能在常温常压下工作,无法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且达不到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其中很多参数都无法精确测量,导致测试结果有很大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测量装置只能在常温常压下工作,无法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且达不到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其中很多参数都无法精确测量,导致测试结果有很大误差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包括机箱、布设于机箱内部的岩芯夹持模块、与待测岩芯的流体入口端以及流体出口端相通的测试模块、布设于所述机箱内部用于对测试模块进行温度调节的恒温模块、与所述岩芯夹持模块相连且用于控制待测岩芯实验温度的温控模块以及用于采集和记录实验参数的监控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一端分别连接于待测岩芯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的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与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另一端相连的连通阀、连接于入口管线用于向待测岩芯流体入口端提供流体压力的加压单元、两端分别连接于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用于测量岩芯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差压的差压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口管线且与所述差压单元信号连接的泵体。
6.本装置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岩芯夹持模块便于对待测岩芯进行固定和夹持,同时利用测试模块连接岩芯进行测试,通过将测试模块的管线和泵一起融入到恒温模块中,并在岩芯夹持模块内部安装温控模块,便于将岩芯夹持模块和测试模块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岩芯进行单独加温,进而克服了大多数测试元件不耐温造成的温度上限不高的局限,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同时恒温模块可保证测试模块的出水体积结果不随外界气温
变化产生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加压单元便于提升待测岩芯的管线压力以及孔隙压力,从而模拟地层压力环境,通过设置差压单元,便于通过差压变送器控制泵体,从而让高静压下的差压控制更准确,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使得本测量装置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便于模拟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泵体控制出口管线内部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高精度的计量出水体积,有利于提升参数测量的精确性,降低了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
7.优选地,所述岩芯夹持模块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内且内部开设有空腔的夹持釜体、固设于空腔内部的支撑件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用于为待测岩芯提供实验所需围压的围压泵,所述支撑件内部依次布设有上板、半渗透隔板和下板,所述支撑件内壁、半渗透隔板以及下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测岩芯的腔室,所述入口管线远离连通阀的一端穿过下板与所述腔室内部的待测岩芯相通,所述出口管线远离连通阀的一端穿过上板且与半渗透隔板顶部相通。
8.优选地,所述差压单元包括:两端分别与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的差压管线、连通于所述差压管线的差压变送器以及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相接的差压阀门,所述差压变送器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差压变送器的量程不同。
9.优选地,所述加压单元包括:连接于入口管线的注入泵以及通过管线与所述注入泵相接的增压机,所述增压机和注入泵之间连接有注气阀。
10.优选地,所述恒温模块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内且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器以及循环风扇的温控箱体、布设于所述温控箱体内部用于采集所述温控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温度调节器达到预设温度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测试模块布设于所述温控箱体内部。
11.优选地,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布设于所述空腔内部的内温探测器、固设于所述夹持釜体内部的加热件,且所述加热件连接有超温保护元器件。
12.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连通于出口管线用于测量待测岩芯出水量的出口水计量单元,所述出口水计量单元包括壳体、布设与所述壳体内部且外侧包覆有绝缘层的测量电极以及与所述测量电极电性连接的电容测量电路,所述测量电极以及壳体的内壁形成用于容纳待测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侧壁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13.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联测方法,包括:
14.s1、将待测岩芯装入夹持釜体中并装好外部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用围压泵将围压油注入夹持釜体的空腔内部以将空腔内围压提高到目标值;
15.s2、打开连通阀,提升管线压力和岩芯孔隙压力到目标值;压力稳定后通过温控模块将夹持釜体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并将恒温模块温度设定到固定值;
16.s3、关闭连通阀,差压单元控制泵体以使岩芯两端的差压维持在设置值,同时计量出口管线的出水量和电阻变化;
17.s4、在出口管线出水达到稳定后,控制泵体以提升差压,进入下一个压力点的测量并等待出水稳定,如此循环直至测量完成;
18.s5、通过每一个压差值的出水量计算毛管压力曲线,并通过出水量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岩芯电阻增大系数,以得到岩性系数a、系数b、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
19.本方法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夹持釜体来固定待测岩芯,利用围压泵对岩芯进行加
压,并通过加压单元便于提升管线压力以及岩芯孔隙压力,进而可以模拟真实的地层高压条件;通过差压变送器以及泵体便于对处于高静压条件下的管线进行精确的压力控制,从而控制待测岩芯处于不同的孔隙压力下进行测试,在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通过恒温模块和温控模块便于对测试模块和夹持釜体进行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釜体进行单独加温,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另外通过不同量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不同压差下的出水量的测量,进而根据出水量以及压差值绘制毛管压力曲线,并通过出水量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岩芯电阻的各种系数,在模拟真实高温高压的地层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0.优选地,步骤s3中,岩芯电阻通过连接到岩芯两个端面的金属管线和高压过线器引出的电极测量线测量,并通过监控模块记录电阻、温度、压力的变化。
21.优选地,步骤s4中,出水量通过连接于出口管线的出口水计量单元以及泵体进行测量,并通过监控模块测试出水过程中的电阻变化。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岩芯夹持模块便于对待测岩芯进行固定和夹持,同时利用测试模块连接岩芯进行测试,通过将测试模块的管线和泵一起融入到恒温模块中,并在岩芯夹持模块内部安装温控模块,便于将岩芯夹持模块和测试模块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岩芯进行单独加温,进而克服了大多数测试元件不耐温造成的温度上限不高的局限,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同时恒温模块可保证测试模块的出水体积结果不随外界气温变化产生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加压单元便于提升待测岩芯的管线压力以及空隙压力,从而模拟地层压力环境,通过设置差压单元,便于通过差压变送器控制泵体,从而让高静压下的差压控制更准确,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使得本测量装置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便于模拟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同时不以计量泵作为单独的出水计量装置,避免了长时间高压下,差压变送器、计量泵、以及管线接头的微渗漏对实验造成的误差,计量泵和出口水计量装置之间可以进行出水相互印证;不会由于单独一个器件出现问题而造成实验数据的错误,有利于提升参数测量的精确性,降低了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24.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岩芯夹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正面结构视图;
26.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侧面结构视图;
27.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恒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出口水计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1岩芯夹持模块、11夹持釜体、12支撑件、13围压泵、14半渗透隔板、2测试模块、21入口管线、22出口管线、23连通阀、24加压单元、241注入泵、242增压机、25差压单元、251差压管线、252差压变送器、253差压阀门、26泵体、3恒温模块、31温控箱体、32温度调节器、33温度传感器、34温度控制器、4温控模块、41内温探测器、42加热件、5监控模块、6出口水计量单元、61壳体、62绝缘层、63测量电极、64电容测量电路、65进水口、66出水口、7机箱、8吊装单元、9高压过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2.实施例1
33.如图1-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的结构图,包括机箱7、布设于机箱7内部的岩芯夹持模块1、与待测岩芯的流体入口端以及流体出口端相通的测试模块2、布设于所述机箱7内部用于对测试模块2进行温度调节的恒温模块3、与所述岩芯夹持模块1相连且用于控制待测岩芯实验温度的温控模块4以及用于采集和记录实验参数的监控模块5;所述测试模块2包括:一端分别连接于待测岩芯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的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与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另一端相连的连通阀23、连接于入口管线21用于向待测岩芯流体入口端提供流体压力的加压单元24、两端分别连接于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用于测量岩芯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差压的差压单元25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口管线22且与所述差压单元25信号连接的泵体26。
34.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岩芯夹持模块1便于对待测岩芯进行固定和夹持,同时利用测试模块2连接岩芯进行测试,通过将测试模块2的管线和泵一起融入到恒温模块3中,并在岩芯夹持模块1内部安装温控模块4,便于将岩芯夹持模块1和测试模块2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岩芯进行单独加温,进而克服了大多数测试元件不耐温造成的温度上限不高的局限,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同时恒温模块3可保证测试模块2的出水体积结果不随外界气温变化产生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加压单元24便于提升待测岩芯的管线压力以及孔隙压力,从而模拟地层压力环境,通过设置差压单元25,便于通过差压变送器252控制泵体26,从而让高静压下的差压控制更准确,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使得本测量装置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便于模拟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泵体26控制出口管线22内部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高精度的计量出水体积,有利于提升参数测量的精确性,降低了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
35.具体的来说,所述岩芯夹持模块1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7内且内部开设有空腔的夹持釜体11、固设于空腔内部的支撑件12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撑件12外壁用于为待测岩芯提供实验所需围压的围压泵13,所述支撑件12内部依次布设有上板、半渗透隔板14和下板,所述支撑件12内壁、半渗透隔板14以及下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测岩芯的腔室,所述入口管线21远离连通阀23的一端穿过下板与所述腔室内部的待测岩芯相通,所述出口管线22远离连通阀23的一端穿过上板且与半渗透隔板14顶部相通。
3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支撑件12、上板和下板便于形成容纳待测岩芯围压泵13的腔室,从而便于利用围压泵13对待测岩芯进行加压,并通过加压单元24对管线进行加压,便于增加管线压力以及岩芯孔隙压力,从而模拟岩芯的真实底层环境;利用半渗透隔板14的特性,便于测量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待测岩芯的出水量,通过设置温控模块4便于对夹持釜体11进行加热,从而将待测岩芯处于设置的高温环境,进一步模拟了高温高压的地层环境;在实际操作时,利用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分别与待测岩芯的流体入口端和出口端进行连通,便于对待测岩芯进行加压并进行出口水的测量,进行各种压力条件下的岩芯电阻数据的测量。
37.进一步的,所述差压单元25包括:两端分别与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相连的差压管线251、连通于所述差压管线251的差压变送器252以及与所述差压变送器252相接的差压阀门253,所述差压变送器252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差压变送器252的量程不同,通过设置差压单元25便于对泵体26进行控制,从而利用差压阀门253将不同量程的差压变送器252接入到差压管线251内部,进而更加精确地测量岩芯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的差压,让高静压下的差压控制更加准确,有利于提升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使得本测量装置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
38.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单元24包括:连接于入口管线21的注入泵241以及通过管线与所述注入泵241相接的增压机242,所述增压机242和注入泵241之间连接有注气阀,通过设置加压单元24便于利用入口管线21来增加管线压力以及孔隙压力,同时通过设置增压机242和注气阀便于在进行气藏实验时可以通过注气阀和增压机242进行加压,模拟岩芯在地层条件下的流体压力。
39.示例性的,所述连通阀23可以是建压阀,打开后将连通岩心流体入口端和流体出口端,用于实验之初建立岩心的孔隙压力,而不产生差压形成驱替;所述支撑件12可以是胶套,也可以是支撑板,只要能够和半渗透隔板14之间形成放置待测岩芯的腔室即可;半渗透隔板14采用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过水不过油,从而在加压单元24的作用下岩芯内部的水透过半渗透隔板14进入到出口管线22内部;所述入口管线21可以是金属管线,且在与夹持釜体11的连接处通过绝缘接头与岩样流体入口端相连接,从而确保岩芯入口管线21与夹持釜体11绝缘,以保证岩心的电阻测量的精确性;
40.示例性的,所述泵体26可以是计量泵,受差压变送器252控制不但可以调节出口管线22内部的压力,还可以计量泵体26内部的剩余体积,从而计量岩芯的出水体积;差压阀门253可以是高压二位三通阀,用于选择不同量程的差压变送器252接入测量系统,以保系统测量的差压有足够的精度;注入泵241用于为岩芯流体入口端提供流体压力,内部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只要能够向待测岩芯流体入口端提供流体压力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1.实施例2
42.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恒温模块3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7内且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器32以及循环风扇的温控箱体31、布设于所述温控箱体31内部用于采集所述温控箱体31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3、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3信号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温度调节器32达到预设温度的温度控制器34,所述测试模块2布设于所述温控箱体31内部。
43.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恒温模块3便于对测试模块2进行单独的温度控制,利用温控箱体31和温度传感器33便于实时进行箱体内部的温度采集,从而利用温度调节器32和循环风扇对温控箱体31进行温度控制,进而将夹持釜体11出来的管线、注入泵241、泵体26所在的仪器空间做成恒温控制的系统,可保证测量的出水体积结果不随外界气温变化产生变化,进而提升了岩芯出口水测量的精确性;另外采用单独的温度控制也可以与夹持釜体11分离开来,夹持釜体11内部采用单独的温控模块4可以模拟更高温度的地层条件,从而克服了大多元件不耐温造成的温度上限不高的缺陷,分离控温也降低了测试模块2的故障率。
44.具体的来说,所述温控模块4包括布设于所述空腔内部的内温探测器41、固设于所述夹持釜体11内部的加热件42,且所述加热件42连接有超温保护元器件,通过设置温控模块4便于对夹持釜体11内部的温度进行单独控制,通过内温探测器41进行腔体内部的温度测量,同时利用加热件42将夹持釜体11的温度到达预设的高温环境,利用超温保护元器件对加热件42进行过温保护,可以对岩芯进行单独加温,便于模拟更加真实的高温底层条件。
45.示例性的,所述温度控制器34可以是温度监测pid控制仪表,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信息,并且根据用户设置的温度去控制温度调节器32,最终达到稳定温度的目标;所述温度调节器32可以是ptc加热器,用于调节温控箱体31内部的温度,通过设置循环风扇,便于让温控箱体31内部温度分布均匀,从而保持测试模块2一直处于恒定的温度;所述加热件42可以是加热管或者加热器,超温保护元器件可以是热继电器,从而避免加热件42过热造成损坏。
46.实施例3
47.如图1-图4以及图6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连通于出口管线22用于测量待测岩芯出水量的出口水计量单元6,所述出口水计量单元6包括壳体61、布设与所述壳体61内部且外侧包覆有绝缘层62的测量电极63以及与所述测量电极63电性连接的电容测量电路64,所述测量电极63以及壳体61的内壁形成用于容纳待测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壳体61侧壁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进水口65和出水口66。
4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出口水计量单元6,便于在高压状态下高精度的计量通过出口管线22进入泵体26的计量容器的水体积,由于配件的入口和出口直接连通,不会产生压差;同时不以计量泵作为单独的出水计量装置,避免了长时间高压下,差压变送器252、计量泵、以及管线接头的微渗漏对实验造成的误差,计量泵和出口水计量装置之间可以进行出水相互印证;不会由于单独一个器件出现问题而造成实验数据的错误,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4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测量电极63以及壳体61外壳之间的电容来计算处于容纳腔内部的水的体积,对于圆柱形壳体61的及其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2πεl/in(r1/r2),其中π是圆周率,ε是圆柱环空的介电常数,l是圆柱的高度,r1和r2分别是外环半径和内环半径,由此可知圆柱高度l与电容c呈线性关系,所以水位越高电容越大,通过测量电容从而能够反映出水位高度,通过环形墙体的截面积以此来计算出口水的体积。
50.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7顶部的吊装单元8,所述吊装单元8包括布设于所述机箱7顶部可旋转吊杆、与可旋转吊杆相连的电动扳手和安装工具、以及布设于所述机箱7外侧的仪表区域,其中可旋转吊杆采用电动提升的挂钩,用于吊起夹持釜体11
的上盖以及电动扳手;电动扳手以及安装工具可以定量的旋紧夹持釜体11上的螺钉保证夹持釜体11的密封性能,另外通过设置仪表区域便于显示当前测量的实验数据,方便控制仪器,利用监测模块便于采集仪器的压力、体积、温度等参数,并将参数送入计算机,然后通过仪表区域显示出来,通过设置吊装单元8便于对夹持釜体11进行安装,节省人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夹持釜体11的密封性能。
51.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监控模块5包括电阻监测单元、温控监测单元以及压力监测单元,其中:
52.电阻监测单元:通过连接于岩芯两个端面的金属管线和高压过线器9引出的电极测量线进行电阻的测量,并通过数字电桥仪采集其信号,数字电桥仪与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并通过仪表区域显示;
53.温控监测单元:通过pt100铂电阻感应温度,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其电阻变化,通过温控仪表测量其电阻变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总线汇入计算机并被软件采集和汇总;
54.压力检测单元:通过压力传感器得到4-20ma模拟型号,被相应的采集仪表采集并转换为相应的数值信号,汇入计算机被采集、处理和存储。
55.实施例4
56.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方法的实施例,包括:
57.s1、将待测岩芯装入夹持釜体11中并装好外部入口管线21和出口管线22,用围压泵13将围压油注入夹持釜体11的空腔内部以将空腔内围压提高到目标值;
58.s2、打开连通阀23,提升管线压力和岩芯孔隙压力到目标值;压力稳定后通过温控模块4将夹持釜体11温度提升到目标温度,并将恒温模块3温度设定到固定值;
59.s3、关闭连通阀23,差压单元25控制泵体26以使岩芯两端的差压维持在设置值,同时计量出口管线22的出水量和电阻变化;
60.s4、在出口管线22出水达到稳定后,控制泵体26以提升差压,进入下一个压力点的测量并等待出水稳定,如此循环直至测量完成;
61.s5、通过每一个压差值的出水量计算毛管压力曲线,并通过出水量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岩芯电阻增大系数,以得到岩性系数a、系数b、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
62.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夹持釜体11来固定待测岩芯,利用围压泵13对岩芯进行加压,并通过加压单元24便于提升管线压力以及岩芯孔隙压力,进而可以模拟真实的地层高压条件;通过差压变送器252以及泵体26便于对处于高静压条件下的管线进行精确的压力控制,从而控制待测岩芯处于不同的孔隙压力下进行测试,在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通过恒温模块3和温控模块4便于对测试模块2和夹持釜体11进行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夹持釜体11进行单独加温,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另外通过不同量程的差压变送器252进行不同压差下的出水量的测量,进而根据出水量以及压差值绘制毛管压力曲线,并通过出水量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岩芯电阻的各种系数,在模拟真实高温高压的地层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63.进一步的,步骤s3中,岩芯电阻通过连接到岩芯两个端面的金属管线和高压过线器9引出的电极测量线测量,并通过监控模块5记录电阻、温度、压力的变化。
6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岩芯的两端端面分别连接金属管线,从而利用电极测量先
进行电极的初步测量,通过设置高压过线器9便于将夹持釜体11内部的信号线引出,并使得信号线与夹持釜体11金属外壳绝缘,最终的测量数据通过监控模块5记录,进而提升了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65.更进一步的,步骤s4中,出水量通过连接于出口管线22的出口水计量单元6以及泵体26进行测量,并通过监控模块5测试出水过程中的电阻变化。
66.可以得知的是,通过设置出口水计量装置便于和泵体26之间相互印证,从而避免因为高压条件所导致的管线泄露进而影响出水量的缺陷,提升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7.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岩样电阻率与毛管压力联测的超高温高压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岩芯夹持模块1便于对待测岩芯进行固定和夹持,同时利用测试模块2连接岩芯进行测试,通过将测试模块2的管线和泵一起融入到恒温模块3中,并在岩芯夹持模块1内部安装温控模块4,便于将岩芯夹持模块1和测试模块2分离控温,从而可以对岩芯进行单独加温,进而克服了大多数测试元件不耐温造成的温度上限不高的局限,提升了岩芯的测试温度,同时恒温模块3可保证测试模块2的出水体积结果不随外界气温变化产生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加压单元24便于提升待测岩芯的管线压力以及空隙压力,从而模拟地层压力环境,通过设置差压单元25,便于通过差压变送器252控制泵体26,从而让高静压下的差压控制更准确,提升了孔隙压力上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不同高压条件下的岩芯测量,使得本测量装置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便于模拟油气藏所在地层真实的温压条件;同时不以计量泵作为单独的出水计量装置,避免了长时间高压下,差压变送器252、计量泵、以及管线接头的微渗漏对实验造成的误差,计量泵和出口水计量装置之间可以进行出水相互印证;不会由于单独一个器件出现问题而造成实验数据的错误,有利于提升参数测量的精确性,降低了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