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定位导向工装及工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5:3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定位导向工装及工装总成。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房屋的建造可以像机器一样成批成套地制造生产,施工人员仅需把预制好的房屋配件运输到工地指定位置进行装配即可。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且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全球得到快速推广,备受青睐。
3.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整个生产流程及产业链还不够完善。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各种双面叠合墙之间采用钢筋搭接,在进行吊装的过程中,通过将预制双面叠合墙构件中空部套入下层预留伸出的u型钢筋,即可实现构件的拼接固定,最终形成墙体。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伸出钢筋的尺寸偏差及位置偏差较大,而且和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不易控制,容易致使构件无法顺利套入u型钢筋,大大增大了工作人员现场的施工难度。通常地,构件底部预留50毫米施工后浇带采用垫块支撑,底面水平位置采用下部斜支撑调节,垂直度采用上部斜支撑调节,如此设置的缺点是会直接导致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操作难度变大,且施工效率变低。
4.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导向工装及工装总成,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将预制叠合墙套入下层的伸出钢筋中,不但节省了人工,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工装,用于引导预制叠合墙套入下层的伸出钢筋中,所述伸出钢筋的两侧分别预装有一排模板,两排所述模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预制叠合墙底部的工位,所述定位导向工装包括两工装组件,两所述工装组件分别设于两排所述模板上,且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
8.每一所述工装组件均包括横向固定件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横向固定件的竖向导引件,所述横向固定件对接于所述伸出钢筋,用以将所述竖向导引件和所述模板固定于所述伸出钢筋的侧部;
9.其中,所述竖向导引件具有引导部,两所述引导部呈对称地设于所述模板的上方,共同用以将所述预制叠合墙引导进入所述工位内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固定件包括连接件、钩件和锁止件;
11.所述钩件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以对接所述伸出钢筋;
12.所述锁止件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以将所述竖向导引件和所述模板锁紧于一体,并固定于所述伸出钢筋的侧部。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钩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钩头和第一螺杆;及
14.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抵接端头和第二螺杆;
15.其中,所述抵接端头设有用以和所述第一螺杆旋拧配合的螺纹孔;及
16.所述锁止件作用于所述第二螺杆,用以将所述竖向导引件和所述模板锁紧于一体。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端头呈中空的筒状;及
18.所述螺纹孔开设于所述抵接端头的底壁;
19.其中,所述第一螺杆旋拧进入所述螺纹孔的过程中,所述抵接端头朝向所述钩头方向运动,以和所述伸出钢筋的端壁相抵接配合,从而将所述钩头锁紧于所述伸出钢筋上。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导引件为竖向导板;
21.所述竖向导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导板底座、导板支撑部和所述引导部;
22.所述导板支撑部竖直设于所述导板底座上,所述引导部倾斜设于所述导板支撑部上;
23.其中,当所述竖向导板通过所述锁止件和所述模板锁紧于一体时,所述引导部朝向背对于所述伸出钢筋的一侧倾斜设置。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导板支撑部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件包括调节套筒、牙口螺母、扣板和固定螺母;及
26.所述导板支撑部沿其纵向设有调节滑孔;
27.其中,所述调节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且抵接于所述抵接端头;
28.所述牙口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杆旋拧配合,且抵接于所述调节套筒;
29.所述导板支撑部通过所述调节滑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且抵接于所述牙口螺母;
30.所述扣板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用以将所述导板支撑部和所述模板拼接于一体;及
31.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杆旋拧配合,且抵接于所述扣板,用以将所述导板支撑部锁紧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从而实现将所述竖向导引件和所述模板固定于所述伸出钢筋的侧部。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板支撑部用以对接所述牙口螺母的一面为粗糙面;及
33.所述牙口螺母用以对接所述导板支撑部的一面设有齿纹,用以和所述粗糙面相对接配合。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端头和所述第二螺杆之间设有导引坡面,当所述调节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时,所述导引坡面用以引导所述调节套筒抵接于所述抵接端头;
35.和/或
36.所述扣板上端的两侧分设有一扣合凸部,所述导板支撑部内嵌于两所述扣合凸部之间,且每一所述扣合凸部和所述扣板之间均形成用于组装所述模板的安装空间。
37.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装总成,包括:
38.两排分别预装于伸出钢筋两侧的模板;及
39.至少两个如上述的定位导向工装;
40.至少两所述定位导向工装沿两排所述模板形成的工位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42.本专利中,横向固定件对接于伸出钢筋,借助于伸出钢筋的支撑作用,横向固定件可稳固地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固定于伸出钢筋的侧部,如此,当预制叠合墙套入下层伸出钢筋的过程中,两个竖向导引件的引导部可共同用于引导预制叠合墙底部的两侧进入工位内部,确保预制叠合墙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错位,可实现对预制叠合墙的精准定位,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现场施工的难度及提高施工的效率。且两个引导部在横向固定件及伸出钢筋的支撑作用下,即使受到预制叠合墙的挤压作用,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置的偏移错位。
附图说明
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工装总成作用于预制叠合墙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工装组件、伸出钢筋及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是图2所示的工装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47.图4是图3所示的钩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是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6是图3所示的调节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50.图7是图3所示的牙口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51.图8是图3所示的竖向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52.图9是图3所示的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0是图3所示的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54.附图标号说明:
55.工装组件100;横向固定件1;钩件11;钩头111;第一螺杆112;连接件12;抵接端头121;螺纹孔1211;第二螺杆122;导引坡面123;抵接环台124;锁止件13;调节套筒131;牙口螺母132;齿纹1321;扣板133;插孔1331;扣合凸部1332;安装空间1333;固定螺母134;竖向导板2;导板底座21;导板支撑部 22;调节滑孔221;粗糙面222;引导部23;模板200;工位210;伸出钢筋300;预制叠合墙400。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5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58.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
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59.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0.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工装,其用于引导预制叠合墙400套入下层的伸出钢筋300中。伸出钢筋300的两侧分别预装有一排模板200,两排模板200 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预制叠合墙400底部的工位210。定位导向工装包括两工装组件100,两工装组件100分别设于两排模板200上,且对应设置。每一工装组件100均包括横向固定件1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横向固定件1的竖向导引件,横向固定件1对接于伸出钢筋300,用以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固定于伸出钢筋300的侧部。其中,竖向导引件具有引导部23,两引导部23呈对称地设于工位210的上方,共同用以将预制叠合墙400引导进入工位210内部。
62.本实施例中,横向固定件1对接于伸出钢筋300,借助于伸出钢筋300的支撑作用,横向固定件1可稳固地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固定于伸出钢筋300 的侧部,如此,当预制叠合墙400套入下层伸出钢筋300的过程中,两个竖向导引件的引导部23可共同用于引导预制叠合墙400底部的两侧进入工位210 内部,确保预制叠合墙400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错位,可实现对预制叠合墙400的精准定位,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现场施工的难度及提高施工的效率。且两个引导部23在横向固定件1及伸出钢筋300的支撑作用下,即使受到预制叠合墙400的挤压作用,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置的偏移错位。
63.当然,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装总成,具体可包括两排分别预装于伸出钢筋300两侧的模板200及至少两个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的定位导向工装,其中,至少两定位导向工装沿两排模板200形成的工位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定位导向工装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是基于在对预制叠合墙400进行实际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预制叠合墙400底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进行限位导向,如此才能确保预制叠合墙400能够精准且顺畅地进入工位210,以和下层的伸出钢筋300精准配合。如果单只设置一个定位导向工装,则只能作用于预制叠合墙400底部的一端,极易导致预制叠合墙400在装配过程中,其另一端发生摇晃倾斜,从而影响装配效果。
65.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基于在实际施工现场所需用的预制叠合墙400 的尺寸不同,为了扩大本工装总成的应用场景,每排模板200均可采用若干个模板200首尾依次拼接形成,至于模板200所需的数量可根据预制叠合墙400 的横向长度灵活选择,在此不作任何限制。如此,通过横向固定件1对接于伸出钢筋300,可稳固地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固定于伸出钢筋300的侧部,从而可通过操作横向固定件1来快速对模板200进行现场拼接和拆取,便于运输和携带,且当模板200发生局部损坏时,仅需更换该局部位置所对应的模板 200即可,大大节省经济和人工成本。
66.本实施例中,伸出钢筋300呈倒u型状,每相对设置的两工装组件100分别通过横向
固定件1对接于伸出钢筋300的两侧,以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 固定于一体,用以引导预制叠合墙400进入工位内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横向固定件1是作用于伸出钢筋300和模板200之间的,因此,为了有效避免预制叠合墙400在放置的过程中,横向固定件1造成对预制叠合墙400的干涉,从而限制其进入工位内部,可优选在预制叠合墙400底部对应于每一横向固定件1的位置设有相适配的避让空间,通过避让空间和横向固定件1的嵌位配合,可有效规避横向固定件1造成对预制叠合墙400干涉的问题。当然,本实施例中,两排模板200之间的宽度可根据预制叠合墙400的厚度作具体设定,至少应确保伸出钢筋300的轮廓和预制叠合墙400内部中空区域相适配。
67.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每一工装组件100的横向固定件1具体可包括连接件12、钩件11和锁止件13。具体地,钩件11可拆卸地组装于连接件12的一端,锁止件13可拆卸地组装于连接件12的另一端,钩件11用以对接伸出钢筋300,锁止件13用以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锁紧于一体,并将两者固定于伸出钢筋的侧部。
68.具体地,参见图4,钩件11具体可包括一体成型的钩头111和第一螺杆 112。作为优选,钩件11可采用硬度和韧性均较高的金属材质制作,例如钢材质,但并不限于此。进一步地,参见图5,连接件12具体可包括一体成型的抵接端头121和第二螺杆122。作为优选,连接件12也可采用钢材质制作,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参见图3至图5,抵接端头121优选设置呈中空的筒状构造,其内部形成的凹槽的底壁开设有螺纹孔1211,该螺纹孔1211优选为开设于底壁的中心位置,但并不限于此。钩件11的第一螺杆112旋拧进入螺纹孔1211 内,以实现和连接件12的装配。在第一螺杆112旋拧进入螺纹孔1211的过程中,抵接端头121朝向钩头111方向运动,当第一螺杆112和钩头111邻近于第一螺杆112的部分进入抵接端头121内部时,抵接端头121可和伸出钢筋300 的端壁相抵接配合,以将钩头111锁定于伸出钢筋300上,确保钩头111不会从伸出钢筋300上脱落。进一步地,锁止件13和第二螺杆122相旋拧配合,并作用于竖向导引件,用以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进行装配,以将多个模板200首尾依次拼接形成整排构造,且与此同时,两引导部23呈对称地设于模板 200的上方,以用于引导预制叠合墙400进入工位210内部。
69.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竖向导引件为竖向导板2,该竖向导板2具体可包括一体成型的导板底座21、导板支撑部22和引导部23。导板底座21可呈一方型块状构造,导板支撑部22可呈一方型片状构造,且竖直地设于导板底座21上,引导部23也可呈一方型片状构造,且倾斜地设于导板支撑部22上。当竖向导板2通过锁止件13和模板200拼接并锁紧于一体后,引导部23朝向背对于伸出钢筋300的一侧倾斜设置。当然,本实施例中,导板底座21、导板支撑部22及引导部23的具体构造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定,任意构造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70.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引导部23和导板支撑部22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如此角度设置可便于预制叠合墙400能够快速且顺畅地被引导进入工位内部。当然,基于实际应用场景,引导部23和支撑部之间还可形成其余角度的夹角,在此不作过多限制。
71.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引导部23用于和预制叠合墙400配合的一面可优选设置呈光滑的面,且优选用硬度较高,且耐磨损的金属材质制作引导部23,如此可大大提高引导部23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72.具体地,参见图3至图10,锁止件13可包括调节套筒131、牙口螺母132、扣板133和固定螺母134,及导板支撑部22沿其纵向设有调节滑孔221。其中,调节套筒131可呈一中空的圆筒构造,且其长度小于第二螺杆122的长度。调节套筒131在套设于第二螺杆122后,其端部抵接于抵接端头12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防止调节套筒131在套设于第二螺杆122后,其发生沿第二螺杆122径向的晃动,可通过在抵接端头121和第二螺杆122之间设有导引坡面123,进一步地,抵接端头121朝向于第二螺杆122的一端,且对应于导引坡面123外围的区域可形成一抵接环台124,如此,当调节套筒131套设于第二螺杆122时,导引坡面123可用以引导调节套筒131抵接于抵接端头121 的抵接环台124上,且导引坡面123可确保调节套筒131在抵接于抵接环台124 后,调节套筒131不会发生横向的窜动。
7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调节套筒131抵接于抵接环台124后,可通过将牙口螺母132旋拧入第二螺杆122,以使得牙口螺母132抵接于调节套筒131 远离于抵接端头121的一端。然后将导板支撑部22通过调节滑孔221套设于第二螺杆122,且抵接于牙口螺母132。作为优选,参见图7和图8,为了提高牙口螺母132和导板支撑部22之间对接的紧密性,可优选将导板支撑部22用以对接牙口螺母132的一面设为粗糙面222,相对应地,可在牙口螺母132用以对接导板支撑部22的一面设有齿纹1321,用以和粗糙面222相对接配合。本实施例可不对粗糙面222和齿纹1321的具体样式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通过粗糙面222和齿纹1321的对接配合,可大大提高牙口螺母132和导板支撑部22之间对接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起到对竖向导板2稳固的支撑作用。
7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和图10,可优选在扣板133的中心位置开设一插孔1331,及在扣板133上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扣合凸部1332。具体地,在导板支撑部22套设于第二螺杆122,且抵接于牙口螺母132后,可将扣板133的插孔1331对准于第二螺杆122,并顺延套设于第二螺杆122,当扣板133抵接于导板支撑部22时,导板支撑部22正好内嵌于两扣合凸部1332 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然后将两模板200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扣合凸部1332和扣板133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1333内,最后将固定螺母134旋拧入第二螺杆 122,且抵接于扣板133,如此即可将相邻两模板200锁紧于安装空间1333内,从而实现将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固定于伸出钢筋300的侧部。
7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具体阐述:
76.先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计算出所需预制叠合墙400的具体尺寸,先进行放线标高测量,按照伸出钢筋300的高度进行位置标识,然后将钩头111固定于伸出钢筋300上,通过抵接端头121和钩头111旋拧配合,使得抵接端头121 抵接于伸出钢筋300的端壁,以将钩头111锁紧于伸出钢筋300的端壁上。
77.进一步地,将调节套筒131套设于第二螺杆122上,当调节套筒131抵接于抵接端头121的抵接环台124后,将牙口螺母132旋拧入第二螺杆122,使牙口螺母132抵接于调节套筒131背对于抵接端头121的一端,并确保牙口螺母132位于地面标识放线位置,然后在第二螺杆122上依次套入导板支撑部22、扣板133、模板200,并通过固定螺母134旋拧固定,从而实现将竖向导引件和模板200固定于伸出钢筋300的侧部。依据上述过程类推,在所需工位210 位置安装该定位导向工装。
78.进一步地,在吊装时,当预制叠合墙400接近定位导向工装时停止其继续下降,工作人员此时可对预制叠合墙400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其大体位于工位 210上方的导向范围
内,然后再缓慢下降预制叠合墙400,在两个引导部23的导引作用下,可使得预制叠合墙400快速且顺畅地进入工位210内部,然后再调节上部斜支撑调整预制叠合墙400垂直度,完成吊装。
79.进一步地,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先拧下固定螺母 134,然后按顺序拆卸扣板133、模板200、竖向导板2,然后再拧动连接件12,使其和调节套筒131及牙口螺母132一起拆卸,以继续循环往复利用。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钩件11是在混凝土成型的过程中固定于伸出钢筋300上的,因此钩件11不可拆取。
80.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