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雨生红球藻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3:13: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生红球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2.雨生红球藻又被叫做湖生红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属于团藻目,红球藻科。雨生红球藻由于其自身的抗氧化特性,广泛应用在化妆品、保健品产业中,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分内外两层组成,胶样的物质填充了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空隙,细胞质连丝连接着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为卵形,前端乳头突起不与细胞壁连结,成熟的细胞乳头突起不明显。游动细胞具有2条(少数4条)顶生、等长、约等于体长的鞭毛,通过前端的叉状胶质伸出细胞壁。细胞核位于中央位置,有明显的核膜和核仁。伸缩泡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并且不规则地分散在原生质体内。色素体可呈现多种形态,如杯状、网状、环状或是颗粒状。
3.雨生红球藻其体直径只有20-50μm,体积小,因此现有的雨生红球藻依靠传统的堆叠式研磨装置难以将雨生红球藻磨碎,研磨效果差,难以将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彻底破碎,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雨生红球藻的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研磨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生红球藻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水槽与定位水槽,所述定位水槽通过支架固定于固定水槽的顶部,所述固定水槽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两个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外壁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活动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压缩弹簧,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一端通过固定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研磨盘,所述研磨盘的外壁开有半弧形研磨槽,所述定位水槽的顶部一端开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投料斗与研磨导料斗,所述投料斗位于研磨导料斗的顶部,所述研磨导料斗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半弧形研磨块,所述弧形固定块的底部一侧开有与研磨导料斗连通的出料孔,所述半弧形研磨块的外壁与半弧形研磨槽的内壁贴合。
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固定水槽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固定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固定水槽的顶部一侧通过支架与轴承活动连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三从动皮带轮。
7.优选的,所述主动皮带轮的中轴线与第二从动皮带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主动皮带轮与第二从动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条,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第三从动皮带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第三从动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条,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旋转,主动皮带轮带动第二从
动皮带轮旋转,第二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旋转,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带动第一从动皮带轮旋转,两个第一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研磨盘旋转。
8.优选的,所述固定水槽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支撑腿脚,所述固定水槽的底部一侧开有流体排放口,所述流体排放口的内壁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侧固定设有阀门,通过导液管便于将混合有水的雨生红球藻粉末导入指定的容器内。
9.优选的,所述定位水槽(17)的底部一侧开有万向软管(23),所述万向软管(23)的一端连通有喷头(24),所述喷头(24)位于半弧形研磨槽(10)的顶部一侧,通过喷头(24)便于冲洗研磨盘上开有半弧形研磨槽的内壁,能够将半弧形研磨槽内壁附着的雨生红球藻冲洗下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通过旋转的研磨盘与弧形固定块配合,研磨盘上开有的半弧形研磨槽与弧形固定块底部的半弧形研磨块开始摩擦,将水的雨生红球藻带入半弧形研磨块与半弧形研磨槽的外壁上摩擦,便于研磨雨生红球藻,通过活动柱外壁设有的压缩弹簧,向上挤压支撑柱,两个支撑柱通过第一转轴不断向上挤压研磨盘,研磨盘向上移动使半弧形研磨槽的内壁始终与半弧形研磨块的外壁贴合,能够将体积小的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彻底破碎,研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固定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固定水槽、2支撑腿脚、3流体排放口、4导液管、5活动柱、6压缩弹簧、7支撑柱、8第一转轴、9研磨盘、10半弧形研磨槽、11第一从动皮带轮、 12电动机、13主动皮带轮、14第二转轴、15第二从动皮带轮、16第三从动皮带轮、17定位水槽、18投料斗、19研磨导料斗、20弧形固定块、21半弧形研磨块、22出料孔、23万向软管、2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19.实施例一
20.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一种雨生红球藻研磨装置,包括固定水槽1与定位水槽17,定位水槽17通过支架固定于固定水槽1的顶部,固定水槽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两个活动柱5,活动柱5的顶部外壁套接有支撑柱7,活动柱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压缩弹簧6,两个支撑柱7的顶部一端通过固定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研磨盘9,研磨盘9的外壁开有半弧形研磨槽10,定位水槽17的顶部一端开有贯穿口,贯穿口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投料斗18与研磨导料斗19,投料斗18位于研磨导料斗19的顶部,研磨导料斗19的底
部一端固定设有弧形固定块20,弧形固定块20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半弧形研磨块21,弧形固定块20的底部一侧开有与研磨导料斗19连通的出料孔22,半弧形研磨块21的外壁与半弧形研磨槽10的内壁贴合。
21.实施例二
22.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转轴8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从动皮带轮11,固定水槽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固定设有主动皮带轮13,固定水槽1的顶部一侧通过支架与轴承活动连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的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第二从动皮带轮15,第二转轴14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三从动皮带轮16,主动皮带轮13的中轴线与第二从动皮带轮1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主动皮带轮13与第二从动皮带轮15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条,第一从动皮带轮11与第三从动皮带轮16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从动皮带轮 11与第三从动皮带轮16的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条,通过电动机12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13旋转,主动皮带轮13带动第二从动皮带轮15旋转,第二从动皮带轮15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16旋转,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16带动第一从动皮带轮11旋转,两个第一从动皮带轮11通过第一转轴8带动研磨盘9旋转。
23.实施例三
24.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水槽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竖直向下的支撑腿脚2,通过支撑腿脚2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固定水槽1的底部一侧开有流体排放口3,流体排放口3的内壁连通有导液管4,导液管4的一侧固定设有阀门,通过导液管4便于将混合有水的雨生红球藻粉末导入指定的容器内,定位水槽17的底部一侧开有万向软管23,万向软管23的一端连通有喷头24,喷头24位于半弧形研磨槽10的顶部一侧,通过喷头24 便于冲洗研磨盘上开有半弧形研磨槽的内壁,能够将半弧形研磨槽内壁附着的雨生红球藻冲洗下来。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3,使用时首先将雨生红球藻混合水倒入投料斗18内,雨生红球藻通过研磨导料斗19排入出料孔22的内壁,通过电动机12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13旋转,主动皮带轮13带动第二从动皮带轮15旋转,第二从动皮带轮15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16旋转,两个第三从动皮带轮16带动第一从动皮带轮11旋转,两个第一从动皮带轮11通过第一转轴8带动研磨盘9旋转,通过旋转的研磨盘9与弧形固定块20配合,研磨盘9上开有的半弧形研磨槽10与弧形固定块20底部的半弧形研磨块21 开始摩擦,将研磨导料斗19内混合有水的雨生红球藻带入半弧形研磨块21 与半弧形研磨槽10的外壁上摩擦,便于研磨雨生红球藻,通过活动柱5外壁设有的压缩弹簧6,向上挤压支撑柱7,两个支撑柱7通过第一转轴8不断向上挤压研磨盘9,研磨盘9向上移动使半弧形研磨槽10的内壁始终与半弧形研磨块21的外壁摩擦,能够将体积小的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彻底破碎,研磨效果好,经过研磨的雨生红球藻附着在半弧形研磨槽10的内壁上,通过定位水槽17顶部开有的万向软管23,万向软管23底部的喷头24对准半弧形研磨槽10的外壁,喷头24喷出水流将磨碎的雨生红球藻冲洗至固定水槽1的内部,通过导液管4将混合有水的雨生红球藻粉末导入指定的容器内。
2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