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重转接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3:13: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重转接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2.配重块是起重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用于增加起重机的自身重量以在起吊物品时保持起重机的平衡。目前,不同型号(即不同吨位)起重机的配重块的形状及彼此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导致配重块无法在不同机型之间通用,影响了起重机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重转接装置,其能够实现不同型号起重机的配重块和配重架的匹配,令同一型号的配重块至少能够在两种机型上通用,从而提升起重机的使用便捷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配备有上述配重转接装置的一种起重机。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配重转接装置,用于匹配不同型号起重机的配重块和配重架,包括:
6.块体;
7.设置在所述块体上的第一定位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配合结构能将所述块体定位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
8.设置在所述块体上的第二定位配合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能将第二型号配重块定位在所述块体上。
9.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型号配重架上设置有凸出的架体定位销或开设有架体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配合结构为允许所述架体定位销插入的转接定位孔或为能插入到所述架体定位孔中的转接定位销。
10.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定位孔和所述架体定位销均为多个,全部所述转接定位孔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所述架体定位销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或所述转接定位孔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架体定位销的设置数量;
11.或者,
12.所述转接定位销和所述架体定位孔均为多个,全部所述转接定位销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所述架体定位孔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
13.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第二型号配重块上设置有配重定位槽或配重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为能进入到所述配重定位槽中的转接定位凸块或为允许所述配重定位凸块进入的转接定位槽。
14.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定位凸块和所述配重定位槽均为多个,全部所述转接定位凸块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所述配重定位槽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
15.或者,
16.所述转接定位槽和所述配重定位凸块均为多个,全部所述转接定位槽的设置位置
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所述配重定位凸块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或所述转接定位槽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配重定位凸块的设置数量。
17.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在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为转接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型号配重块上设置有配重定位槽的情况下,全部所述转接定位凸块在所述块体的顶面上分别沿不同方向设置,以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沿不同方向设置的全部所述配重定位槽一一匹配。
18.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在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为转接定位凸块的情况下,全部所述转接定位凸块均为楔形块。
19.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块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型号配重块的连接结构。
20.可选的,上述配重转接装置中,所述块体包括形成底面的底壁、形成顶面的顶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围成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配重填料;
21.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吊耳。
22.一种起重机,配备有上述任一项中的配重转接装置。
23.本技术提供的配重转接装置,在块体的底面上设置了第一定位配合结构,同时在块体的顶面上设置了第二定位配合结构,其中的第一定位配合结构能与第一型号配重架进行定位,以使放置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配重转接装置能实现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定位安装,第二定位配合结构能与第二型号的配重块进行定位,以使放置在块体上的第二型号配重块能实现在配重转接装置上的定位安装,从而通过配重转接装置的转接,就实现了第二型号配重块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定位安装,使得第二型号配重块不仅适用于第二型号的起重机,也能够适用于第一型号的起重机,实现了配重块在两种机型上的通用,令配重块、起重机的使用便捷性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重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7.图3为块体的仰视图。
28.在图1-图3中:
29.1-块体,2-第一定位配合结构,3-第二定位配合结构,4-连接结构,5-吊耳;
30.101-底面,102-顶面,103-底壁,104-顶壁,105-侧壁;
31.301-顶部,302-根部,303-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重转接装置,其能够实现不同型号起重机的配重块和配重架
的匹配,令同一型号的配重块至少能够在两种机型上通用,从而提升起重机的使用便捷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配备有上述配重转接装置的一种起重机。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重转接装置,其用于定位、连接不同型号起重机的配重块和配重架,例如配重转接装置能定位以及连接第一型号起重机的配重架(即第一型号配重架)和第二型号起重机的配重块(即第二型号配重块)。此配重转接装置主要包括块体1、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和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其中,块体1为配重转接装置的主体结构,该块体1需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保证能正常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第二型号配重块,在实现第一型号配重架和第二型号配重块的转接时,先将块体1放置到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由于块体1的底面1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所以放置在第一配重架上的块体1可以通过此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与第一型号配重架进行定位,并通过块体1的自身重量实现与第一型号配重架的连接,从而实现配重转接装置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定位安装;之后将第二型号配重块放置到块体1上,由于块体1的顶面10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所以块体1可以通过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与放置在其上的第二型号配重块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第二型号配重块在配重转接装置上的定位安装。如此,通过配重转接装置的转接就实现了第二型号配重块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定位安装,使得第二型号配重块不仅适用于第二型号的起重机,也能够适用于第一型号的起重机,实现了配重块在至少两种机型上的通用。
3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型号配重架上设置有凸出的定位销(本技术中将设置在架体上的定位销称之为架体定位销),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为允许架体定位销插入并与架体定位销定位配合的转接定位孔(本技术将开设在块体1上的定位孔称之为转接定位孔),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的对放置在配重架上的第一型号配重块(此第一型号配重块为与第一型号配重架匹配的同型号配重块)或配重转接装置进行定位,第一型号配重架上凸出的设置了用于插入到第一型号配重块或配重转接装置中的架体定位销,与之对应的,在块体1上设置的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为转接定位孔,在将块体1放置到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过程中,令转接定位孔与架体定位销对正,并随着块体1向第一型号配重架的靠近使架体定位销插入到转接定位孔中,并通过架体定位销和转接定位孔的定位配合实现块体1与第一型号配重架的定位,之后借助块体1自身的重量实现配重转接装置与第一型号配重架的连接。具体的,为了满足不同的连接要求,转接定位孔可以为未贯穿块体1的盲孔,或者也可以为图1和图3所示的贯穿块体1的通孔。此种类型的定位结构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加工方便,且易于装配,所以将其作为优选定位结构。此外。
36.或者,也可以将块体1和配重架上设置的用于配合定位的部件相互调换,即在块体1上凸出的设置定位销(为了与上述的架体定位销区分,本技术将设置在块体1上的定位销称之为转接定位销),并在配重架上开设定位孔(为了与上述的转接定位孔区分,本技术将设置在配重架上的定位孔称之为架体定位孔),即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也可以为转接定位销。此外,第一定位配合结构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卡勾、卡槽等。
37.进一步的,转接定位孔和架体定位销均设置为多个,且全部转接定位孔的设置位
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架体定位销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一个架体定位销都能够插入到一个转接定位孔中,每一个转接定位孔都有架体定位销插入。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转接定位孔和架体定位销的多组一对一定位,使得块体1和第一型号配重架具有多个定位点,并通过多个定位点在块体1的底面101上的分散布置使得块体1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的定位更加可靠和精准。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转接定位孔例如设置为两个,并使两个转接定位孔关于顶面102或底面10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以提高定位精度。当然,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转接定位孔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大于两个的更多个。
38.此外,块体1上的转接定位孔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大于架体定位销的设置数量,即可以存在一定数量的空余转接定位孔,令架体定位销具有更多的插入选择,从而可以使得全部的架体定位销更加容易的插入到转接定位孔中,提高了配重转接装置和配重架的定位效率。并且,具有更多数量转接定位孔的配重转接装置也可以与更多型号的配重架实现定位安装,扩大了配重转接装置的适用范围。
39.在块体1上设置转接定位销、架体上设置架体定位孔的情况下,同样优选全部转接定位销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架体定位孔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以提高定位可靠性和精准性。
4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型号配重块的底面101上设置有配重定位槽(本技术中将设置在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定位槽称之为配重定位槽),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为能进入到配重定位槽中并与配重定位槽定位配合的转接定位凸块(本技术中将设在块体1上的定位凸块称之为转接定位凸块),如图1-图3所示。在将第二型号配重块放置到块体1上的过程中,令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配重定位槽与转接定位凸块对正,之后随着第二型号配重块向块体1的靠近使转接定位凸块进入到配重定位槽中,从而实现第二型号配重块与配重转接装置的定位。此种类型的定位结构同样因为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装配,所以将其作为优选定位结构。
41.或者,也可以将块体1和第二型号配重块上设置的用于配合定位的部件相互调换,即在块体1上开设定位槽(为了与上述的配重定位槽区分,本技术将开设在块体1上的定位槽称之为转接定位槽),并在第二型号配重块上设置定位凸块(为了与上述的转接定位凸块区分,本技术将设置在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定位凸块称之为配重定位凸块),即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也可以为转接定位槽。此外,第二定位配合结构3也可以为卡勾、插销等其他类型的结构。
42.同样的,令转接定位凸块和配重定位槽也均为多个,全部转接定位凸块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与全部配重定位槽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均一一对应。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实现配重定位槽和转接定位凸块的多组一对一定位,使得块体1和第二型号配重块可以通过多个定位点定位的更加可靠和精准。具体的,如图1所示,转接定位凸块例如设置为六个,并使六个转接定位凸块靠近块体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长边边缘设置,从而与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配重定位槽对应。当然,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转接定位凸块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例如令转接定位凸块为一个并设置在顶面102的中心位置,或者,令转接定位凸块为两个并关于顶面102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43.此外,块体1上的转接定位槽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大于配重定位凸块的设置数量,即可以存在一定数量的空余转接定位槽,令配重定位凸块具有更多的进入选择,从而可以
使得全部的配重定位凸块更加容易的进入到转接定位槽中,提高了配重转接装置和第二型号配重块的定位效率。并且,具有更多数量转接定位槽的配重转接装置也可以与更多型号的配重块实现定位安装,扩大了配重转接装置的适用范围。
44.如图1所示,进一步令全部转接定位凸块在块体1的顶面102上分别沿不同方向设置,以与设置在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沿不同方向设置的全部配重定位槽一一匹配。在设置转接定位凸块时,令每个转接定位凸块在顶面102上沿不同方向(不同方向可参见图1中的箭头所示)设置,通过如此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令转接定位凸块能够与设置在第二型号配重块上的配重定位槽匹配,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块体1和第二型号配重块的连接牢固性和定位精准性。此外,在保证能够与第二型号配重块正常定位的情况下,全部转接定位凸块也可以沿同一方向设置。
45.本技术中,令全部转接定位凸块均为楔形块。如图2所示,本技术将转接定位凸块的远离顶面102的部分定义为顶部301,将转接定位凸块的与顶面102连接的部分定义为根部302,并且使根部302的体积大于顶部301的体积,例如令根部302的纵截面形状为长方形、顶部301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从而使得转接定位凸块成为顶部301为尖端的楔形块。如此就使得转接定位凸块的顶部301体积较小,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到开口相对较大的配重定位槽中(为了保证转接定位凸块和配重定位槽的正常定位,配重定位槽的开口面积不能小于根部302的横截面面积,因此配重定位槽的开口面积相对于尖端的体积较大),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转接定位凸块和配重定位槽的找准、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同时,楔形的转接定位凸块还具有从顶部301向根部302延伸的倾斜面303,在转接定位凸块插入到配重定位槽的过程中,此倾斜面303还能够对下移的第二型号配重块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型号配重块在下移的过程中自动的与块体1对齐,从而使得第二型号配重块可以更加精准的安装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
46.如图1和图3所示,块体1的顶面10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型号配重块的连接结构4。在第二型号配重块放置到块体1上并与块体1定位之后,需要连接第二型号配重块和块体1,以使第二型号配重块可以更加牢固的安装到第一型号配重架上。因此在块体1上设置了连接结构4,此连接结构4可以为能够起到连接作用的常见结构,例如卡勾、插槽或插孔等,如图1和图3所示,当连接结构4为插孔时,可以使用连接件(例如绳索、杆件等)穿过插孔和第二型号配重块并使连接件与此两者连接,就能够实现第二型号配重块与块体1的连接,从而使第二型号配重块牢固、可靠的安装在第一型号配重架上。
47.具体的,块体1包括形成底面101的底壁103、形成顶面102的顶壁104以及连接底壁103和顶壁104的侧壁105,底壁103、顶壁104和侧壁105围成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配重填料,配重填料例如为钢铁、混凝土等。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配重转接装置自身即为能够起到配重作用的配重块(例如将配重转接装置设置为20吨重的配重块),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部件,减少第二型号配重块的使用数量,为起重机的转场以及配重块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48.在配重转接装置自身也为配重块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令块体1的侧壁105上设置有吊耳5,从而为配重转接装置的吊装提供方便。
49.具体的,上述的第一型号配重架可以为三一sac18000t型起重机的配重架,第二型号配重块可以为三一sac6500t7型起重机或三一sac4000t8型起重机的配重块。
50.基于上述的配重转接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配备有
上述的配重转接装置。由于该起重机具有上述的配重转接装置,所以起重机由配重转接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5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52.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53.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54.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55.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6.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