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11:3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测绘仪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全站仪。


背景技术:

2.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3.全站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包括有全站仪的测绘主体以及用于将测绘主体支撑在地面上的三脚架,且全站仪一般是在户外使用,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将三脚架的支腿展开一定的角度,然后将三脚架支撑在地面上,之后将测绘主体安装在三脚架的顶端,之后进行测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全站仪一般在户外使用,且户外的地面不平,在使用三脚架对测绘主体进行支撑时,会产生倾斜,容易对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使得最终的结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全站仪的测绘主体进行调节,使得测绘主体的角度呈水平状态,减少由于地面倾斜或者三脚架摆放固定产生的测量偏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全站仪。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全站仪,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测绘主体的安装结构,所述测绘主体与所述调节板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竖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调节板的周向相对设置多个,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分别驱动所述调节杆自所述调节板内部伸出的调节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结构带动调节杆自调节板的底端伸出,且底板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地面上,底板的位置角度不变,且通过调节杆自调节板的底端伸出,调整调节板位于调节杆位置处距离底板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调节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进而便于对调节板调整呈水平状态,便于对全站仪的测绘主体进行调节,使得测绘主体的角度呈水平状态,减少由于地面倾斜或者三脚架摆放固定产生的测量偏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8.可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侧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当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调节板垂直设置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脱离,当所述驱动杆顶端朝向靠近所述从动齿轮一侧转动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抵接且相对啮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主动齿轮产生倾斜,进而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抵接且相对啮合,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主动齿轮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操作人员通过将驱动杆朝向不同位置处的从动齿轮产生偏移,进而带动主动齿轮与不同位置处的从动齿轮啮合,便于调节调节板的角度。
10.可选的,所述调节板上竖直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着自调节板的中心点到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方向开设,且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内部,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带动驱动杆朝向靠近其中一个从动齿轮的位置产生偏移时,能够通过导向孔进行导向,便于驱动杆的移动,从而便于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提高使用人员的便捷度。
12.可选的,所述调节板相对于所述导向孔的位置水平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驱动杆抵接,且所述挡板背离所述驱动杆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弹性件将挡板抵接在驱动杆上,进而通过挡板将导向孔进行遮蔽,减少外界的灰尘进入到导向孔的内部进而进入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位置,减少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被异物产生卡死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调节板下方竖直设置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撑杆能够将位于底板上方的重量通过辅助支撑杆传递到底板上,减少重量完全压在调节杆上的情况,从而提高调节杆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与所述底板铰接设置,所述底板的中心下方竖直设置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上套设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与所述锁定杆滑动连接,且所述锁定环的外侧铰接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背离所述锁定环的一端与所述支腿铰接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锁定环在锁定杆的向上滑动,锁定环带动连杆朝向水平状态移动,进而连杆推动支腿朝向背离锁定杆的一侧展开,便于操作人员将支腿展开,进而将底板固定在地面上。
18.可选的,所述锁定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锁定块,所述第一锁定块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锁定块包括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着自高到低的高度方向逐渐朝向背离锁定杆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一水平面;所述锁定环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定块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锁定块,所述第二锁定块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二锁定块背离所述锁定杆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带动锁定环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抵接滑动,且推动第二锁定块转动,且通过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之间相对抵接,减少第二锁定块向上移动的情况,从而减少支腿展开,便于将支腿固定在地面上。
20.可选的,所述支腿包括有与所述底板铰接设置的内杆,所述内杆的外侧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的
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靠近所述第一锁定孔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外管的侧壁水平开设有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二锁定孔沿着外管的长度方向开设多个,当所述内杆在所述外管的内部相对滑动时,所述第一锁定孔能够一一与第二锁定孔相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杆在外管的内部相对滑动,使得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相对,第三弹性件推动滚珠伸入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从而将内杆与外管相对固定。
22.可选的,所述锁定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卡板背离所述锁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腿能够伸入到相对的所述卡板之间,且通过所述卡块卡在相对的所述卡板的内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腿收起呈竖直状态时,使得支腿卡在卡块靠近锁定杆的一侧,从而便于将支腿进行收集固定。
24.可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测绘主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调节板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水准泡。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水准泡,能够便于使用人员调整安装板和调节板的水平状态。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调节结构带动调节杆自调节板的底端伸出,且底板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地面上,底板的位置角度不变,且通过调节杆自调节板的底端伸出,调整调节板位于调节杆位置处距离底板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调节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进而便于对调节板调整呈水平状态,便于对全站仪的测绘主体进行调节,使得测绘主体的角度呈水平状态,减少由于地面倾斜或者三脚架摆放固定产生的测量偏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7.2.通过转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主动齿轮产生倾斜,进而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抵接且相对啮合,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主动齿轮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操作人员通过将驱动杆朝向不同位置处的从动齿轮产生偏移,进而带动主动齿轮与不同位置处的从动齿轮啮合,便于调节调节板的角度。
28.3.当操作人员带动驱动杆朝向靠近其中一个从动齿轮的位置产生偏移时,能够通过导向孔进行导向,便于驱动杆的移动,从而便于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提高使用人员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安装板、调节板和底板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位置处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调节杆位置处的调节板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容纳槽位置处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支腿位置处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11、测绘主体;12、水准泡;2、调节板;21、竖杆;22、转动槽;23、调节腔;24、第二铰接槽;25、辅助支撑杆;251、第三铰接球;26、导向孔;27、容纳槽;271、连接部;272、滑动部;273、卡台;28、挡板;281、限位块;282、第一弹簧;3、底板;31、第一铰接槽;32、第三铰接槽;33、锁定杆;34、第一锁定块;341、第一倾斜面;342、第一水平面;35、锁定环;351、避让孔;36、第二锁定块;361、第二倾斜面;362、第二水平面;37、第二弹簧;38、卡板;381、卡块;4、调节结构;41、调节杆;411、第一铰接球;42、从动齿轮;43、驱动杆;431、第二铰接球;432、主动齿轮;433、第一转动电机;5、支撑结构;51、支腿;511、内杆;5111、第一锁定孔;5112、滚珠;5113、第三弹簧;512、外管;5121、第二锁定孔;5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全站仪。参照图1、图2,一种多功能全站仪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位于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测绘主体11,且位于安装板1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调节板2,调节板2与安装板1之间通过竖直设置有竖杆21相连,竖杆21相对设置两个,竖杆21的顶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且竖杆21的底端与调节板2固定连接,安装板1与调节板2之间平行设置。
33.调节板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4,通过调节结构4能够调节调节板2和底板3之间的角度。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5,通过支撑结构5将底板3支撑在地面上。
34.安装板1为圆盘型结构,且安装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水准泡12,通过观测水准泡12能够反映出安装板1是否水平。
35.参照图3、图4,调节结构4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杆41,调节杆41相对设置三个,且调节杆41沿着调节板2的周向等距设置,三个调节杆41的轴线落在调节板2上的点形成的圆与调节板2同轴设置。
36.调节杆41的轴线方向与调节板2的轴线方向平行,调节杆41与调节板2之间转动连接,且调节杆41的底端自调节板2的底壁伸出,调节杆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球411,且底板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铰接球4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铰接槽31,第一铰接球411位于第一铰接槽31的内部,且第一铰接球411与底板3铰接设置。
37.调节板2的内部相对于调节杆41的位置水平开设有转动槽22,且调节杆41位于转动槽22的位置水平套设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与调节杆41之间同轴设置,且从动齿轮42与调节杆41之间螺纹连接。
38.调节板2的内部同轴开设有调节腔23,调节腔23与转动槽22相对连通,调节腔23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驱动杆43,驱动杆43位于调节板2的轴线位置,且驱动杆4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球431,调节板2的内部位于调节腔23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铰接槽24,第二铰接球431位于第二铰接槽24的内部,且第二铰接球431与调节板2之间转动连接。
39.驱动杆43上同轴套设有主动齿轮432,主动齿轮432与驱动杆43之间转动连接,且从动齿轮42自转动槽22的内部伸入到调节腔23的内部,驱动杆4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433,第一转动电机433与驱动杆43之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电机433的电机轴与主动齿轮432同轴且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电机433能够带动第一主动齿轮432进行转动。
40.主动齿轮432和从动齿轮42均为锥齿轮,且当调节杆41沿着调节板2的径向朝向靠近其中一个从动齿轮42的方向移动,当主动齿轮432与从动齿轮42相对接触后,主动齿轮432和从动齿轮42能够相对啮合。
41.进而第一转动电机433带动主动齿轮432转动,从而主动齿轮432带动从动齿轮42转动,从动齿轮42带动调节杆41自调节板2的内部伸出,进而调整调节杆41位置处的调节板2和底板3之间的间距,且由于底板3的角度不变,从而调节板2的角度改变,便于将调节板2调平。
42.调节板2的下方同轴设置有辅助支撑杆25,辅助支撑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球251,且底板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三铰接球251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铰接槽32,第三铰接球251位于第三铰接槽32的内部且相对转动连接。
43.参照图5、图6,调节板2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导向孔26,导向孔26沿着自调节板2的轴线到每个从动齿轮42的轴线方向设置,且驱动杆43能够伸入到导向孔26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44.调节板2的内部相对于导向孔26的位置水平开设有容纳槽27,容纳槽27与导向孔26相对连通,容纳槽27包括有靠近调节板2轴线中心一端的连接部271以及位于连接部271背离调节板2轴心中心一端的滑动部272,连接部271与滑动部272之间相对连通,且连接部271的宽度小于滑动部272的宽度,从而滑动部272和连通部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卡固的卡台273。滑动部272沿着自调节板2的径向长度大于导向孔26沿着调节板2的径向长度。
45.容纳槽27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挡板28,挡板28与调节板2滑动连接,挡板28靠近驱动杆43的一侧为与驱动杆43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且挡板28靠近驱动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81,限位块281分别位于挡板28的两侧,且限位块281背离驱动杆43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282,第一弹簧282的一端与限位块28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82的另外一端与调节板2固定连接。
46.当驱动杆43以第二铰接球431的球心为轴进行转动时,使得驱动杆43在导向孔26的内部朝向背离调节板2的轴线中心的一侧移动,推动挡板28朝向背离驱动杆43的一侧移动,进而压缩第一弹簧282。当驱动杆43位于导向孔26的内部自背离调节板2轴线中心的一端移动到靠近轴线中心的一端,第一弹簧282推动挡板28朝向靠近驱动杆43的一侧移动。
47.参照图7、图8,支撑结构5包括有支腿51,支腿51沿着底板3的周向等距设置三个,且支腿51的顶端与底板3之间铰接设置。底板3的下方竖直设置有锁定杆33,锁定杆33位于底板3的轴线位置处,且锁定杆33与底板3之间固定连接。
48.锁定杆3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锁定块34,第一锁定块34为三角形结构,且第一锁定块34包括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341,第一倾斜面341沿着自高到低的高度方向逐渐朝向背离底板3的轴线的一侧倾斜设置,且第一锁定块34的底端为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面342。
49.锁定杆33的外侧套设有锁定环35,且锁定环35靠近第一锁定块34的位置竖直开设
有避让孔351,位于避让孔3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锁定块36,第二锁定块36为三角形结构,且第二锁定块36包括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倾斜面361,第二倾斜面361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341的倾斜角度相同,且第二锁定块36的上方为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面362。第二锁定块36背离锁定杆33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37,第二弹簧37的一端与第二锁定块36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37的另外一端与锁定环35固定连接。
50.锁定环35的外侧铰接设置有连杆52,连杆52背离锁定环35的一端与支腿51之间铰接设置,通过压缩第二弹簧37,使得第一锁定块34和第二锁定块36相对脱离。通过将锁定环35向上移动,带动连杆52自竖直朝向水平的状态展开,进而将三个支腿51朝向背离锁定杆33的一侧展开,进而将支腿51支撑在地面上。通过将第一锁定块34第二锁定块36抵接,进而第一水平面342和第二水平面362抵接,从而减少第二锁定块36向上移动,便于减少支腿51继续展开的情况,便于对底板3进行支撑。
51.参照图7、图9,支腿51包括有与底板3铰接设置的内杆511,位于内杆511的底端的外管512,外管512套设在内杆511的外侧,内杆511与外管512之间滑动连接。
52.内杆51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锁定孔5111,第一锁定孔5111的开设方向与内杆511的设置方向垂直,且位于第一锁定孔51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5112,滚珠5112靠近第一锁定孔5111的孔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5113,第三弹簧5113沿着第一锁定孔5111的开设方向设置,且第三弹簧5113的一端与滚珠5112固定连接,第三弹簧5113的另外一端与内杆511固定连接。
53.外管512的侧壁相对于第一锁定孔51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锁定孔5121,第二锁定孔5121的开设方向与第一锁定孔5111的开设方向相同,且第二锁定孔5121沿着外管512的设置方向等距开设多个。
54.内杆511在外管512的内部相对滑动,使得第一锁定孔5111和第二锁定孔5121一一相对,当第一锁定孔5111和第二锁定孔5121相对时,第三弹簧5113推动滚珠5112伸入到第二锁定孔5121的内部,进而将内杆511和外管512相对固定,便于使用人员调节支腿51的整体长度。
55.参照图7、图10,锁定杆33的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38,卡板38相对设置两个为一组,且每组分别与每个支腿51相对,每组内部的两个卡板38之间的间距与外管512的宽度相同,且卡板38为弹性结构,卡板38背离锁定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81,卡块381位于每组两个卡板38相对的一侧。
56.当将支腿51收呈竖直状态时,支腿51的外管512伸入到相对的两个卡块381靠近锁定杆33的一侧,且通过卡块381将外管512卡在相对的两个卡板38的内部。
5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全站仪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驱动杆43,使得驱动杆43带动主动齿轮432移动,且当主动齿轮432与从动齿轮42抵接,使得主动齿轮432带动从动齿轮42转动,从动齿轮42带动调节杆41自调节板2的内部伸出,从而调整调节板2和底板3之间的夹角,通过将主动齿轮432分别与不同的从动齿轮42抵接,驱动不同的从动齿轮42转动,进而调整支撑杆自调节板2内部伸出的长度,将调节板2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将安装板1调整呈水平状态。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