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6:2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层放线孔封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轴线传递,会在结构楼板上设置放线孔,而放线孔后期的封堵成型质量受其施工工艺和支模加固方式影响较大。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支模加固方式有两种:1、模板加止水螺杆或铁丝组成支模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实施,且封堵质量较差,铁丝或螺杆均为一次性投入,拆模后由于铁丝生锈容易产生楼板渗漏的质量通病,后期返工困难;2、采用模板和方木支顶,支模过程繁琐,且由于模板和方木多次使用后会产生变形,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浆和错台等情况,成型效果较差。因此需要采取方便稳定的支模加固措施,确保放线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型质量。
3.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能改善现有的放线孔支模方式,能解决放线孔传统支模所引起的楼板渗漏、漏浆、错台等质量通病,确保放线孔的浇筑质量,同时减少支模架来回安装拆除和移动的不便利性,且该支模架周转使用率高,不产生建筑垃圾,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可反复周转使用而不需要来回安装和拆除,能实现单人操作,能够通过放线孔洞从上而下进行传递,减少搬运,操作简单,灵活性好,施工效率较高,能解决放线孔传统支模所引起的楼板渗漏、漏浆、错台等质量通病,确保放线孔的浇筑质量,同时减少支模架来回安装拆除和移动的不便利性,且该支模架周转使用率高,不产生建筑垃圾,经济环保。
5.本实用新型的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包括竖向钢管和设置于竖向钢管两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与竖向钢管构成向上支撑于上层楼板放线孔封堵板和向下支撑固定于下层楼板的三角支撑固定体系;
6.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以可沿竖向钢管上下转动的方式与竖向钢管连接形成向上水平支撑于上层放线孔封堵模板的上端支模支架和向下支撑固定于下层放线孔楼板的下端支撑支架;
7.进一步,所述竖向钢管对应放线孔中心设置,所述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支撑杆均为4根并两两一组沿竖向钢管横向对称设置;
8.进一步,每根支撑杆的一端与另一支撑杆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竖向钢管铰接连接;
9.进一步,所述竖向钢管上套接有可沿竖向钢管轴向滑动的活动套环,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活动套环上,活动套环的上下滑动带动支撑杆沿铰接轴转动以展开或收缩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所述竖向钢管上设置有对活动套环限位固定的卡扣;
10.进一步,所述卡扣为可沿竖向钢管轴向滑动和固定的钢管活动扣件;
11.进一步,在支撑放线孔封堵模板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卡设于放线孔封
堵模板两端的卡刃;
12.进一步,在对应放线孔封堵模板的竖向钢管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表面与水平向的支撑杆齐平设置;
13.进一步,所述竖向钢管的长度略大于楼层净高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楼层放线孔封堵支模架,可反复周转使用而不需要来回安装和拆除,能实现单人操作,能实现单人操作,能够通过放线孔洞从上而下进行传递,减少搬运,操作简单,灵活性好,施工效率较高,能解决放线孔传统支模所引起的楼板渗漏、漏浆、错台等质量通病,确保放线孔的浇筑质量,同时减少支模架来回安装拆除和移动的不便利性,且该支模架周转使用率高,不产生建筑垃圾,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调整上端支模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调整下端支撑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整上端支模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整下端支撑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楼层放线孔6封堵支模架,包括竖向钢管1和设置于竖向钢管1两端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可与竖向钢管1构成向上支撑于上层楼板3放线孔6封堵板和向下支撑固定于下层楼板4面的三角支撑固定体系;支模架在支撑于上层楼板3放线孔6封堵板时,以及向下支撑固定于下层楼板4采用的都是三角支撑固定体系,所谓“三角支撑固定体系”是指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之间,或者支撑杆2之间构成三角支撑关系,结构稳定性高,能够实现对放线孔6封堵模板8的支撑以及确保支撑强度。
2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2以可沿竖向钢管1上下转动的方式与竖向钢管1连接形成向上水平支撑于上层放线孔6封堵模板8的上端支模支架和向下支撑固定于下层放线孔6楼板的下端支撑支架;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的活动连接可实现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调整,通过调整支撑杆2的角度形成不同类型的三角支撑。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钢管1对应放线孔6中心设置,所述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支撑杆2均为4根并两两一组沿竖向钢管1横向对称设置;一组支撑杆2为2根,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支撑杆2与支撑杆2之间也是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的角度,以及调节支撑杆2之间的连接形成的角度,实现对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调整,从而改变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形状。也就是说,需要进行支模固定操作时,通过调整支撑杆2之间以及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的角度,使上端支模支架形成支撑支模的三角支撑,和使下端支撑支架形成固定于下层楼板4的三角支撑固定,并通过固定件限制铰接转动,以形成固定关系。通过上下两端分别上下层楼板4的紧密贴合实现支模封堵。当浇筑完毕后,可通过调节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支撑杆2之间的角度关系,撤销三角支撑关系,进而实现楼层放线孔6封堵支模架的移除。
22.本实施例中,每根支撑杆2的一端与另一支撑杆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竖向钢管1铰接连接;所述竖向钢管1上套接有可沿竖向钢管1轴向滑动的活动套环5,所述支撑杆2铰接于活动套环5上,活动套环5的上下滑动带动支撑杆2沿铰接轴转动以展开或收缩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所述竖向钢管1上设置有对活动套环5限位固定的卡扣7;两根支撑杆2铰接连接形成一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套环5连接于竖向钢管1,支撑杆2与活动套环5为铰接。活动套环5为套接于竖向钢管1上的呈上下分布的两个,活动套环5内径略大于钢管外径,并可沿着钢管上下滑动。因此,通过活动套环5,可改变支撑杆2的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可通过限位固定件进行固定。浇筑完成后,接除限位固定关系,可支撑杆2又可转动,解除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支撑和固定,进而移除该装置。由于支撑杆2之间,以及支撑杆2与竖向钢管1都是铰接关系,因此,可通过活动套环5使每组支撑杆2沿竖向钢管1呈“一”字形排列,实现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展开和收放,可反复周转使用而不需要来回安装和拆除,能实现单人操作,能实现单人操作,能够通过放线孔6洞从上而下进行传递,减少搬运,操作简单,灵活性好,施工效率较高。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7为可沿竖向钢管1轴向滑动和固定的钢管活动扣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活动扣件,简单方便,当支撑杆2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通过限位固定滑套,即可实现上端支模支架和下端支撑支架的固定关系。而当接除其中一个支架的固定关系后,另一个支架的固定关系也随之失效。可通过连接而调节扣件位置,对调整后的支架进行定位固定,也放置整体支架收缩向下传递的时候滑落出钢管。钢管活动扣件可在滑套的相反滑动方向设置一个即可,只要可以阻止滑套滑动即可,也可在滑套的上下设置。
24.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放线孔6封堵模板8的支撑杆2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卡设于放线孔6封堵模板8两端的卡刃;以便于对放线孔6模板进行大致固定不滑落。卡刃9高度略低于模板8顶面。
25.本实施例中,在对应放线孔6封堵模板8的竖向钢管1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表面与水平向的支撑杆2齐平设置;端盖盖在顶端竖向钢管1上防止滑动。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钢管1的长度略大于楼层净高设置。以便能支撑模板8,同时在拆除过程中可通过放线孔6垂直向下传递支模架,钢管依靠放线孔6侧壁和下一层楼板而保证钢管向下传递的时候可以倾斜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减少支架来回安装拆除和移动的不便利性。
27.上述实施例中,活动套环5内径略大于钢管外径,支撑杆2可由圆钢或小型圆钢管组成。
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