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大吸音隔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16 22:46: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大吸音隔断结构。


背景技术:

2.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立面,应用更加灵活,如隔墙、隔断、活动展板、活动屏风、移动隔断、移动屏风、隔音吸音墙等,源于日本技术。活动隔断具有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工业化生产、防火、环保等特点,其中用于吸音的吸音墙又称吸音隔断,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内需要设置高大吸音隔断。
3.高大吸音隔断在安装时一端通过安装于屋顶的安装杆与螺母的相互配合将高大吸音隔断安装于相应位置,由于吸音隔断通过螺母与相应的连接件进行安装,在安装一端时间后,用于固定的螺母可能由于振动或其他外力作用发生松动从而从安装杆上发生脱落,进而可能导致吸音墙的安装发生松动或脱落,从而可能导致吸音墙的吸音效果大大降低,影响吸音墙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变式滤网,能够通过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对第二螺母进行限位,从而降低第二螺母从安装杆上发生松动脱落的概率,进而降低吸音墙的安装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概率,以保障吸音墙的吸音效果,进而保障吸音墙的正常工作。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一种高大吸音隔断结构,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外壁从上至下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所述安装杆的外壁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连接有安装角片,所述安装角片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穿孔蜂窝板,两个相邻的所述穿孔蜂窝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定制蜂窝铝吸音板,两个所述定制蜂窝铝吸音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隔音胶垫,两个所述隔音胶垫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专用声学发泡隔音材料层;
7.所述安装角片内部与第二螺母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两端延伸至安装角片的外部,所述安装角片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螺母外侧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插接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8.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滑动连接于安装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柱外壁与安装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两端延伸至安装管的外部,且第一限位柱靠近第二限位槽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9.所述第一限位柱内部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安装管的内部。
10.所述安装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固定设置有
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远离隔音胶垫的一端与安装管的内壁相接触,且第二限位柱的外壁与安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
11.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呈圆弧状结构。
12.所述安装管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且与第二限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柱相互适配。
13.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当第二螺母旋拧紧固时,可按压第二限位柱,使第二限位柱逐渐向安装腔的内部收缩,第二弹簧被压缩,同时第二限位柱逐渐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脱离,从而解除对第一限位柱位置的限位,此时由于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使第一限位柱在安装管的内部向靠近第二螺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的一端插接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实现第二限位槽对第二螺母的限位,从而降低第二螺母从安装杆上发生松动脱落的概率,进而降低吸音墙的安装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概率,以保障吸音墙的吸音效果,进而保障吸音墙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槽的插接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安装杆;3、第一连接件;4、穿孔蜂窝板;5、第二连接件;6、定制蜂窝铝吸音板;7、专用声学发泡隔音材料层;8、隔音胶垫;9、第一螺母;10、安装角片;11、第二螺母;12、安装管;13、第一限位柱;14、第一限位槽;15、第一弹簧;16、安装腔;17、第二限位柱;18、第二弹簧;19、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3.如图1-5所示,一种高大吸音隔断结构,包括安装杆1,安装杆1外壁从上至下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9与第二螺母11,安装杆1的外壁通过第一螺母9与第二螺母11连接有安装角片10,安装角片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穿孔蜂窝板4,两个相邻的穿孔蜂窝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5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定制蜂窝铝吸音板6,两个定制蜂窝铝吸音板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隔音胶垫8,两个隔音胶垫8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专用声学发泡隔音材料层7;
24.安装角片10内部与第二螺母11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管12,安装管12的两端延伸至安装角片10的外部,安装角片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第二螺母11外侧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第一限位组件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
的内部。
25.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槽19的相互配合对第二螺母11进行限位,从而降低第二螺母11从安装杆1上发生松动脱落的概率,进而降低吸音墙的安装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概率,以保障吸音墙的吸音效果,进而保障吸音墙的正常工作。
26.参照附图2-4,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13,第一限位柱13滑动连接于安装管12的内部,第一限位柱13外壁与安装管12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限位柱13的两端延伸至安装管12的外部,且第一限位柱13靠近第二限位槽19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第一限位柱13内部远离第二螺母1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16,安装腔16位于安装管12的内部,安装腔16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7,第二限位柱17远离隔音胶垫8的一端与安装管12的内壁相接触,且第二限位柱17的外壁与安装腔16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管12远离第二螺母11的一端且与第二限位柱17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第一限位槽14与第二限位柱17相互适配。
27.根据上述结构,初始状态时第二限位柱17卡固于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第一限位柱13未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当第二螺母11旋拧紧固时,可按压第二限位柱17,使第二限位柱17逐渐向安装腔16的内部收缩,第二弹簧18被压缩,同时第二限位柱17逐渐从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脱离,从而解除对第一限位柱13位置的限位,此时由于第一弹簧15弹力的作用,使第一限位柱13在安装管12的内部向靠近第二螺母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13的一端插接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实现第二限位槽19对第二螺母11的限位,从而降低第二螺母11从安装杆1上发生松动脱落的概率,进而降低吸音墙的安装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概率,以保障吸音墙的吸音效果,进而保障吸音墙的正常工作;
28.同时由于初始状态时第二限位柱17卡固于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第一限位柱13未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因此可通过第二限位柱17与第一限位槽14的相互配合对第一限位柱13进行限位,尽量避免第一限位柱13妨碍第二螺母11的旋拧。
29.参照附图4,两个第二限位柱17相互远离的一端呈圆弧状结构,减小第二限位柱17与安装管12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第二限位柱17与安装管12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第一限位柱13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1.安装时,将安装杆1安装于相应的屋顶上,同时通过第一螺母9与第二螺母11对安装角片10进行安装,同时通过第一连接件3将穿孔蜂窝板4安装于安装角片10的下端;
32.同时在两个穿孔蜂窝板4之间安装第二连接件5,在第二连接件5的下端的两侧安装由定制蜂窝铝吸音板6、隔音胶垫8与专用声学发泡隔音材料层7构成的吸音隔断;
33.当通过第一螺母9与第二螺母11安装安装角片10时,可先将安装角片10旋拧至安装杆1上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安装角片10安装于安装杆1的外壁,使安装角片10的顶部与第一螺母9的底部相接触,此时可将第二螺母11旋拧至安装杆1上使第二螺母11与安装角片10相接触,当第二螺母11旋拧至紧固位置处时,第二限位槽19与第一限位柱13的位置相对应,且此时第二限位柱17卡固于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第一限位柱13未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
34.当第二螺母11旋拧紧固时,可按压第二限位柱17,使第二限位柱17逐渐向安装腔16的内部收缩,第二弹簧18被压缩,同时第二限位柱17逐渐从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脱离,从
而解除对第一限位柱13位置的限位,此时由于第一弹簧15弹力的作用,使第一限位柱13在安装管12的内部向靠近第二螺母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柱13的一端插接与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实现第二限位槽19对第二螺母11的限位。
3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