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溶岩地质条件下隧道钻探设备的冷却循环水池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5:0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钻探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溶岩地质条件下隧道钻探设备的冷却循环水池。


背景技术:

2.隧道施工环境的岩体结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地质条件如地形地貌都会对施工造成重要影响,尤其是溶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不规则,会存在大量的采空区、断层和岩溶区,因此需要实现进行地质钻探设备多打孔、多取样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施工方案。钻探设备的循环冷却液能够降低钻探设备的工作温度,同时冲孔后可以将碎屑等杂物也一同带出并在沉降和筛网过滤后循环使用,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会得冷却液内积留较多的小粒径碎屑杂质等,影响冷却循环池的正常冷却循环以及钻探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溶岩地质条件下隧道钻探设备的冷却循环水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冷却液进行深度清洁并分离其中小粒径杂质,确保冷却液的清洁度并可以长期循环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溶岩地质条件下隧道钻探设备的冷却循环水池,包括设有冷却塔的循环池,循环池底部设有排液管,循环池内顶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同轴套设的安装筒和内置筒,内置筒内部设有滤芯,安装筒与内置筒的间隙通过轴向延伸且对称设置的两过滤板隔断,冷却塔的导液管和循环池的进液管同轴且对向贯穿两过滤板之间的安装筒和内置筒筒壁实现连通;且导液管和进液管上对应所述间隙处的管体底部开设有通孔。
5.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底部设有密封腔,密封腔底部连通埋设于安装筒筒壁内的导管,导管与第一活塞杆底部的活塞配合,第一活塞杆顶部暴露至间隙内并设有用于封堵通孔的堵块。
6.优选的,所述密封腔与第二活塞杆的活塞配合,第二活塞杆顶部贯穿密封腔和内置筒的底壁后与滤芯下方设置的活塞板连接。
7.优选的,所述活塞板与内置筒间隙配合,所述密封腔内的第二活塞杆的杆体上套设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安装筒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间隙顶部通过安装板封堵;
9.所述滤芯呈中空结构且开设有连通进液管的通液孔,滤芯的顶部设有设有用于对内置筒顶部敞口进行封堵的盖板;
10.所述安装板上对应盖板处开设有螺纹检修孔,盖板顶部同轴转动设有检修板。
11.优选的,所述检修板与螺纹检修孔螺纹连接,且检修板顶部设有穿过螺纹检修孔并暴露至外界的手柄。
12.本实用新型工作前,将滤芯通过螺纹检修孔装入内置筒内,然后通过手柄旋转检修板,使得检修板与螺纹检修孔螺配,进而使得盖板封闭内置筒。同时在滤芯下移进入内置筒的过程中,会接触并下压活塞板,并克服弹簧的弹力而使得第二活塞杆带动活塞下移,进而使得密封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导管并推动第一活塞杆上移并使得堵块在间隙内移动直至封堵导液管和进液管上的通孔。待滤芯到位后,滤芯上的通液孔连通导液管和进液管。开启泵机,将已经通过滤芯过滤的冷却液泵入进液管,由于通孔被封闭,所以冷却液无法进入间隙,只能流入滤芯内并经过滤芯的过滤后,从内置筒流入导液管,并最终流入冷却塔内冷却后进入循环池内。
13.滤芯运行一定时间后,通过分离螺纹检修孔和检修板并将滤芯移出内置筒,活塞板在弹簧作用下被第二活塞杆上推至行程终点,并对内置筒上的导液管和进液管管口封堵。同时第二活塞杆会通过活塞将导管内的液压油回吸入密封腔内,第一活塞杆带动堵块下移,冷却液此刻从暴露的通孔进入间隙,并通过过滤板的过滤后从导液管的通孔进入导液管并流入冷却塔内。工作人员快速更换滤芯,并将新的滤芯装入内置筒内,滤芯重新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在线更换滤芯作业。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冷却液进行深度清洁并分离其中小粒径杂质,确保冷却液的清洁度并可以长期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过滤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具体实施时:如图1-3所示,溶岩地质条件下隧道钻探设备的冷却循环水池,包括设有冷却塔201的循环池1,循环池1底部设有排液管202,循环池1内顶部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设有过滤机构4,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同轴套设的安装筒401和内置筒408,内置筒408内部设有滤芯501,安装筒401与内置筒408的间隙402通过轴向延伸且对称设置的两过滤板404隔断,冷却塔201的导液管2和循环池1的进液管203同轴且对向贯穿两过滤板404之间的安装筒401和内置筒408筒壁实现连通;且导液管2和进液管203上对应所述间隙402处的管体底部开设有通孔204。
20.所述安装筒401底部设有密封腔409,密封腔409底部连通埋设于安装筒401筒壁内的导管407,导管407与第一活塞杆411底部的活塞配合,第一活塞杆411顶部暴露至间隙402内并设有用于封堵通孔204的堵块403,所述密封腔409与第二活塞杆406的活塞配合,第二活塞杆406顶部贯穿密封腔409和内置筒408的底壁后与滤芯501下方设置的活塞板405连接,所述活塞板405与内置筒408间隙配合,所述密封腔409内的第二活塞杆406的杆体上套
设有弹簧410。
21.所述安装筒401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且间隙402顶部通过安装板3封堵;所述滤芯501呈中空结构且开设有连通进液管203的通液孔502,滤芯501的顶部设有用于对内置筒408顶部敞口进行封堵的盖板503;所述安装板3上对应盖板503处开设有螺纹检修孔301,盖板503顶部同轴转动设有检修板504。所述检修板504与螺纹检修孔301螺纹连接,且检修板504顶部设有穿过螺纹检修孔301并暴露至外界的手柄505。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前,将滤芯501通过螺纹检修孔301装入内置筒408内,然后通过手柄505旋转检修板504,使得检修板504与螺纹检修孔301螺配,进而使得盖板503封闭内置筒。同时在滤芯501下移进入内置筒408的过程中,会接触并下压活塞板405,并克服弹簧410的弹力而使得第二活塞杆406带动活塞下移,进而使得密封腔409内的液压油进入导管407并推动第一活塞杆411上移并使得堵块403在间隙402内移动直至封堵导液管2和进液管203上的通孔204。待滤芯501到位后,滤芯501上的通液孔502连通导液管2和进液管203。开启泵机,将已经通过滤芯过滤的冷却液泵入进液管203,由于通孔204被封闭,所以冷却液无法进入间隙402,只能流入滤芯501内并经过滤芯501的过滤后,从内置筒408流入导液管2,并最终流入冷却塔2内冷却后进入循环池1内。
23.滤芯501运行一定时间后,通过分离螺纹检修孔301和检修板504并将滤芯501移出内置筒408,活塞板405在弹簧411作用下被第二活塞杆406上推至行程终点,并对内置筒上的导液管2和进液管203管口封堵。同时第二活塞杆406会通过活塞将导管407内的液压油回吸入密封腔409内,第一活塞杆411带动堵块403下移,冷却液此刻从暴露的通孔204进入间隙402,并通过过滤板404的过滤后从导液管2的通孔204进入导液管2并流入冷却塔201内。工作人员快速更换滤芯,并将新的滤芯装入内置筒408内,滤芯重新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在线更换滤芯作业。循环池内的冷却液最终从拍液管202排出循环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