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真空罐封浸渍工艺的超声波辅助振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2:32: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灌封浸渍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真空罐封浸渍工艺的超声波辅助振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真空-压力浸渍工艺是把待浸工件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抽真空,然后将浸渍液注入其中,再施加一定压力使浸渍液迅速彻底的浸入工件缝隙,达到浸渍的目的。主要是高压电机、防爆电机、干式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缆、开关等电器和电工材料增加绝缘强度的必要工艺措施。
3.实现真空状态下的真空、压力浸渍,必须实现真空状态下浸渍液的传输,现有的真空-压力浸渍设备传送浸渍液采用的管道的存在以下弊端:由于浸渍液大多为添加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为改善物料的热学、电学性能还会添加调充剂,填充剂多为颗粒状,传送过程中调充剂在管路中会有沉积,极容易对管道照成堵塞,且传送过的浸渍液固液均匀度不佳,影响浸渍效果。且浸渍液冷却后在固化剂的作用下在管路中会有沉积,影响再次使用,故每次使用后都需要对整个管路进行拆卸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罐封浸渍工艺的超声波辅助振动连接结构,在真空状态下的浸渍工艺流程中,解决浸渍液在传送管路中的沉积,堵塞的技术问题;同时改善浸渍液固液均匀度不佳的问题,改善浸渍效果。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应用于真空罐封浸渍工艺的超声波辅助振动连接结构,包括管路水套,所述管路水套的左段水套密封穿入盛有浸渍液的左工作室,所述管路水套的右段水套密封穿入置有待渍工件的右工作室;所述管路水套的中段水套的顶面布置有加热板,所述中段水套的底面安装有多个超声波装置,所述中段水套的底面设有排水管,所述中段水套侧面或者顶面设有注水管和压缩空气吹扫口;所述管路水套内穿过导流管;所述左段水套和右段水套的自由端口分别通过安装防水接头将分别从左端和右端穿出的导流管密封固定。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段水套、右段水套及中段水套各自独立设置,并相互密封衔接后构成管路水套。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段水套左端固设有左外法兰,并通过左外法兰与左工作室外侧进行法兰连接;所述中段水套右端固设有右外法兰,并通过右外法兰与右工作室进行法兰连接;所述左段水套的连接端口外固设有左内法兰,并通过左内法兰与左工作室内侧进行法兰连接,同时与中段水套的左端密封衔接;所述右段水套的连接端口固设有右内法兰,并通过右内法兰与右工作室内侧进行法兰连接,同时与中段水套的右端密封衔接。
9.进一步优选的,两个防水接头的法兰部分别通过快拆卸接头与左段水套、右段水套的自由端口法兰部连接。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段水套由左段套ⅰ和左段套ⅱ通过快拆卸接头连接构成,所述左内法兰位于左段套ⅱ,所述左段套ⅱ的端口呈喇叭状、并与中段水套的左外法兰侧面密封衔接。
11.使用是,所述注水管外接水箱,并安装电磁阀。所述排水管安装电磁阀。所述压缩空气吹扫口外接压缩空气源。
12.工作时,管路水套连通左右真空室,左工作室放置浸渍液,右工作室放置待浸工件。工作流程开始前,将导流管穿入管道水套内,调整导流管的长度,将一端埋入左工作室的浸渍液中,导流管位置确定后,手动将两个防水接头的法兰部分别与左段水套及右段水套的法兰部之间安装密封圈通过快拆卸接头拧紧,再手动拧紧防水接头的螺母后将左段水套端口密封的同时将导流管的位置固定;同理,在右段水套端部也进行同样操作。然后通过注水管向水套内注满水后,电磁阀自动关闭。工作流程开始时,左右工作室同时抽真空,达到工艺要求的真空度和保持时间后,左真空室通入少量空气,利用压差原理,浸渍液经由导流管开始传输至右工作室,对工件进行浸渍。工作流程结束后,位于排水管上的电磁阀自动开启,将管路水套内的水排出。排水结束后,开启压缩空气源,向水套内通入压缩空气进行风冷干燥,通入压缩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管路水套中的水吹干,解决更换导管时管路中残留水的问题。真空拆换时,拆开左右工作室内的快拆卸接头后,旋下防水接头的螺母,就可将导流管拔出,结束工作流程。导流管为消耗品。
13.针对现有真空浸渍设备传送管道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加装超声波振动装置的传输管路结构,该机构利用超声波振动解决了浸渍液在传送过程中调充剂的沉积、堵塞现象,且解决了浸渍液固液不均,导致浸渍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快拆卸式结构解决了日常生产中需要频繁拆卸清洗管路的繁琐维护流程。
1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浸渍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连接示意图。
16.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3表示中段水套上结构示意图。
18.图4表示左段水套或者右段水套的自由端口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管路水套;10-中段水套,101-左外法兰,102-右外法兰,103-加热板,104-超声波装置,105-排水管,106-注水管,107-压缩空气吹扫口;20-左段水套,21-左内法兰,201-左段套ⅰ,202-左段套ⅱ;30-右段水套,31-右内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1.一种应用于真空罐封浸渍工艺的超声波辅助振动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管路水套1,管路水套1的左段水套20密封穿入盛有浸渍液的左工作室5,管路水套1的右段水套30密封穿入置有待渍工件的右工作室6。
22.如图2、3所示,管路水套1的中段水套10的顶面布置有加热板103,中段水套10的底
面安装有多个超声波装置104,中段水套10的底面设有排水管105,中段水套10侧面或者顶面设有注水管106和压缩空气吹扫口107。
23.管路水套1内穿过导流管2;左段水套20和右段水套30的自由端口分别通过安装防水接头3将分别从左端和右端穿出的导流管密封固定,如图4所示。防水接头属于现有部件,就是可以应用到带水的环境当中,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器接头,例如:led路灯、灯塔、游船、工业设备、洒水车等等,都需要用到防水接头。
24.使用时,注水管106外接水箱,并安装电磁阀。排水管105安装电磁阀,连接排水区。压缩空气吹扫口107外接压缩空气源。
25.具体工作时,管路水套连通左右真空室,左工作室放置浸渍液,右工作室放置待浸工件。工作流程开始前,将导流管穿入管道水套内,调整导流管的长度,将一端埋入左工作室的浸渍液中,导流管位置确定后,手动将两端的快拆卸接头(快拆卡箍)拧开,将两个防水接头的法兰部分别与左段水套及右段水套的法兰部之间安装密封圈通过快拆卸接头拧紧,再手动拧紧防水接头的螺母后将左段水套端口密封的同时将导流管的位置固定;同理,在右段水套端部也进行同样操作。然后通过注水管向水套内注满水后,电磁阀自动关闭。工作流程开始时,左右工作室同时抽真空,达到工艺要求的真空度和保持时间后,左真空室通入少量空气,利用压差原理,浸渍液经由导流管开始传输至右工作室,对工件进行浸渍。
26.为解决浸渍液在传送管路中的沉积、堵塞的问题,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浸渍液进行保温,管路水套上方装有加热装置,实现自动加热保温(温度范围:室温~80℃),改善浸渍液传输过程中因冷却造成的固化现象。在管路水套的中段水套下方安装有超声波装置,超声波振动装置在真空-压力浸渍工艺中的应用,传输过程中超声波装置产生超声波振动用以改善浸渍液中的调充剂在传输过程中堵塞导流管的现象,且解决了浸渍液固液不均,导致浸渍效果不佳的问题。
27.通过在中段水套上设置注水管、排水管,并可以分别安装电控进、排水阀门,在外接的水箱上外置液位计,便于日常观察维护。工作流程结束后,位于排水管上的电磁阀自动开启,将管路水套内的水排出。排水结束后,开启压缩空气源,向水套内通入压缩空气进行风冷干燥,通入压缩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管路水套中的水吹干,解决更换导管时管路中残留水的问题。真空拆换时,拆开左右工作室内的快拆卸接头后,旋下防水接头的螺母,就可将导流管拔出,结束工作流程。导流管为消耗品。
28.为了便于管路水套的实际制作和满足应用要求,左段水套20、右段水套30及中段水套10各自独立设置,并相互密封衔接后构成管路水套1,方便管路水套1与左右工作室的连接和安装。
29.如图2所示,中段水套10左端固设有左外法兰101,并通过左外法兰101与左工作室5外侧进行法兰连接;中段水套10右端固设有右外法兰102,并通过右外法兰102与右工作室6进行法兰连接。
30.如图2所示,左段水套20的连接端口外固设有左内法兰21,并通过左内法兰21与左工作室5内侧进行法兰连接,同时与中段水套10的左端密封衔接。进一步的,左段水套20又由左段套ⅰ201和左段套ⅱ202通过快拆卸接头4连接构成,左内法兰21位于左段套ⅱ20中部,左段套ⅱ202的端口呈喇叭状、并与中段水套10的左外法兰101侧面密封衔接;将左段套ⅱ202的端口设计为喇叭状,便于导流管2自管路水套的右端向左端穿入。
31.如图2所示,右段水套30的连接端口固设有右内法兰31,并通过右内法兰31与右工作室6内侧进行法兰连接,同时与中段水套10的右端密封衔接。
32.如图4所示,两个防水接头3的法兰部分别通过快拆卸接头4与左段水套20、右段水套30的自由端口法兰部连接。
33.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