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

2022-08-11 07:36: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人体采集血样进行检测分析以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是人体体检中的常规项目之一,通常情况下的体检血液采集是在医院里进行的,在医院里对体检人员血样采集后可立即采用血液分析仪器对血液进行检测分析,但有时医生需要外出至各居民点对特定人员进行体检并采集体检者血样,当外出体检需要采集血液时,由于不能立即对采集的血样进行检测分析,通常都是将采集的血样存放在血液冷藏箱里进行冷藏保存,现有的血液冷藏箱通常是将采血管和用于放置采血管的放置架放在装有冷源的箱体内,需要采集血液时,打开血液冷藏箱从放置架上取出空的采血管,对人体采血后再将装有血液的采血管放回放置架上,这种血液冷藏箱在使用时,当每次由冷藏箱取出空采血管和放入新采集了血样的采血管后均需要打开冷藏箱,每次打开时冷藏箱里的冷气都会外漏,当频繁打开和关闭冷藏箱时,冷藏箱内的冷气外漏速率加快,不利于使冷藏箱内保持低温状态以对血样进行有效冷藏,由于血液检测设备不能携带随医生外出,因此外出采集血液不能立即对血液进行检测分析,需将采集的血液冷藏保存一段时间,当外出地点距离医院较远时,采集的血液会在此冷藏箱里存放的时间更长,现有的血液冷藏箱当频繁开合时箱内的冷气外漏过快使得箱内温度偏高,会使得长时间存放在冷藏箱里的采血管内的血样的血液特性发生改变,降低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设置具有多个独立储存腔的箱体对各采血管进行分离的单独存放,以降低打开箱体时箱体内的冷气外漏速率,延长血样的有效保存时间。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5.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和水平设置于外箱内与外箱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的隔热板,所述外箱上端设置将外箱盖合的箱盖,所述隔热板上均布若干放置孔,外箱位于所述隔热板下方的内腔内与所述放置孔配对设置用于放置采血管的管套,所述管套由导热材料制成,管套呈与采血管配合的上端开口的试管状,所述管套的开口与所述放置孔对齐,管套的上端与所述隔热板密封固定连接,隔热板上与放置孔对应转接将放置孔盖合的盖帽,外箱位于所述隔热板下方的内腔内设置用于产生低温的冷源。
6.本发明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7.对体检者抽取血样后,打开箱盖再打开盖帽,将装有体检者血样的采血管由放置孔放入管套内,盖好盖帽和箱盖,采血管在管套内进行冷藏。
8.隔热板下方的外箱内腔内放置冷源,由于有管套具有良好导热性,因此管套内腔处于低温状态有利于对采血管进行冷藏保存,由于隔热板与外箱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当打
开箱盖进行采血管的放置时,隔热板下方的低温场无法与隔热板上方的高温场进行热交换,而仅在打开盖帽将采血管防入管套里时,管套内的低温场通过放置孔与隔热板上方的高温场进行热交换,由于放置孔比整个外箱的开口面积来说较小,故经过放置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速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冷藏箱的整个冷藏箱内腔均与冷藏箱外部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而言,通过放置孔进行热交换的速率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外箱内低温场与外部高温场热交换的速率,有效减缓外箱内温度降低速率,提高对采血管内血样的冷藏效果,防止由于血样保存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导致血液特性发生改变,进而提高了血样检测的准确性。
9.进一步,为了防止在对下移采血管进行防止时错误地打开已经放置了采血管的管套上方的盖帽,使得管套内腔的低温场再次与隔热板上方的高温场进行热交换,本发明设置了防误开机构来进一步减小因误开管套上方盖帽带来的冷气散失,所述防误开机构包括设置在隔热板上与所述盖帽配合的锁紧单元和位于所述管套的底部内腔的第一弹性膜,所述第一弹性膜的沿周与所述管套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使第一弹性膜与管套的底部内壁间形成封闭空间,第一弹性模下方竖直设置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下所述第一弹性膜向上凸起;
10.所述锁紧单元包括设置与隔热板上的座体,座体内沿所述盖帽的直径方向设置滑道,所述滑道将座体靠近所述盖帽一端的外壁贯穿,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所述滑道内水平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道远离盖帽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靠近所述盖帽的一端设置为向靠近盖帽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盖帽靠近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插孔,当所述盖帽将所述放置孔盖合时所述插孔与所述滑道对齐,所述座体的外壁上设置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盖帽一端的内腔连通的单向进气阀;
11.座体上表面竖直设置排气道,所述排气道为上端开口的盲孔,座体内设置泄气道,所述泄气道的上端位于所述排气道的侧壁与所述排气道连通,泄气道的下端与滑道远离所述盖帽的内腔连通,排气道内竖直设置凸型排气杆,所述凸型排气杆的下部与所述排气道密封滑动连接,凸型排气杆上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道的内径,凸型排气杆上部伸出所述排气道外,排气杆底部设置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上端与凸型排气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排气道的底部固定连接,当第三弹簧的弹力下排气杆的下部将所述泄气道的上端封堵,第一弹性膜下方的封闭空间通过第一气管与滑道远离所述盖帽的内腔连通。
12.当管套内没有放入采血管时,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下第一弹性膜向上鼓起,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滑块完全位于滑道内,当盖帽将放置孔盖合时,滑块无法插入盖帽上的插孔里,盖帽可以被自由翻开,医务人员可以自由地翻开盖帽将采血管防入管套内。
13.当医务人员将采血管防入管套内并翻转盖帽盖合放置孔时,盖帽向下挤压采血管使采血管下端下压第一弹性膜使第一弹性膜下方的封闭空间缩小,封闭空间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导入滑道的远离盖帽内腔内的使滑道内腔气压升高,这时凸型排气杆的下部将泄气道的上端封堵,第一单向阀封闭,滑道内的气体不能由排气道和第一单向阀向外排出,在高压下滑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靠近盖帽方向移动使滑块靠近盖帽的一端伸出滑道外,由于第一弹性膜具有弹性,在盖帽的下沿下压滑块的斜面时,滑块会暂时缩回滑道内并使第一弹性膜膨胀嵌入采血管外壁与管套内壁之间的空隙里,当盖帽继续翻转使盖帽上的插
孔与滑道对齐时滑块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插入插孔里,这时盖帽不能被翻转打开,起到防止医务人员误打开盖帽使得通过该放置孔再次与外部高温场热交换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降低了外箱内腔温度下降的速率,同时该盖帽的自动锁紧使得在外箱不小心倾倒使箱盖打开时可以防止采血管向管套外掉落,有效保护采血管。
14.当需要取出管套内的采血管时,向下按压凸型排气杆的上端使凸型排气杆向下移动使凸型排气杆的下部与泄气道上端错开,这时滑道内腔通过泄气道和排气道与座体外部空间连通,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滑块向远离盖帽方向移动使滑块离开插孔,这时便可以打开盖帽,当打开盖帽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采血管向上移动,方便取出采血管,同时第一弹性膜向上凸起使第一弹性膜下方的封闭空间增大气压减小,滑道内腔气压跟着减小,这时第一单向阀打开,座体外部空气进入滑道内再经第一气管进入封闭空间内。
15.因此,当在管套内放入采血管后,医务人员在没有按下凸型排气杆的情况下是不能打开盖帽的,只有在医务人员按下凸型排气杆后才能打开盖帽,当义务人员不能直接打开该盖帽时会明白该管套内已经放置了采血管,会自觉寻找下一个可以直接打开的盖帽,避免了使管套内腔重复与外部高温场接触,有利于延长血样保存时间。
16.进一步,为防止在运输或移动外箱时外箱发生碰撞或跌落造成外箱内的管套脱落和采血管碎裂,在外箱内设置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连接板、环形弹性气囊和气体发生单元,所述连接板竖直设置于相邻管套间,连接板的上端与隔热板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两侧端均与管套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弹性气囊设置于所述管套内壁与管套内密封壁固定连接,连接板内设置与所述环形弹性气囊内腔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多个水平固定于外箱底板上的一端封闭的气筒,所述气筒内密封滑动连接重块,气筒内设置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重块连接,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气筒的封闭端连接,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下重块远离气筒的封闭端,靠近气筒封闭端的气筒侧壁上设置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气筒内腔连通,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块中的气流道密封连通,多个所述气筒关于所述外箱的轴线对称均布。
17.在外箱正常转运或放置不产生碰撞、跌落等意外情况时,环形弹性气囊处于收缩状态,采血管外壁与气囊外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方便取放采血管,同时管套内的气体能上下对流使得采血管温度均匀,当发生跌落、倾倒、碰撞等情况时,至少其中一个气筒中的重块在重力或惯性力下移动挤压该气筒中的第四弹簧向靠近气筒封闭端移动,进而将气筒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挤压进入连接板中的气流道再进入各个管套内的环形弹性气囊里使环形弹性气囊膨胀将采血管包裹住防止采血管晃动并对采血管进行弹性缓冲,进一步防止采血管破碎,连接板加强了管套与隔热板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连接板将各管套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管套的稳固性。
18.当碰撞、倾倒等过程结束将外箱扶正后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下重块重新移动远离封闭端,各环形弹性气囊里的气体流回到气筒里使环形弹性气囊收缩离开采血管外壁,方便取出采血管和管套内的气体对流。
19.进一步,所述冷源为冰袋,为方便取放冷源,在外箱的侧壁上设置冷源取放门。
20.进一步,所述管套由铝制成。
21.进一步,为提高保温效果,在所述外箱的内壁和所述箱盖内壁均设置保温层。
22.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取放采血管时热交换面积小,有效减缓外箱内温度降低速率,提高对采血管内血样的冷藏效果,防止由于血样保存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导致血液特性发生改变,进而提高了血样检测的准确性。
24.2.设置了防误开机构来防止已经放入采血管的管套被再次打开,避免了管套内腔重复与外部高温场接触,有利于延长血样保存时间。
25.3.通过设置缓冲保护机构,在设备正常放置和运输时不影响管套内气体对流使得采血管温度均匀,在发生激烈碰撞和倾倒等意外情况时,缓冲保护机构利用碰撞和倾倒产生的动能来保护采血管,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时采血管碎裂。
附图说明
26.图1为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俯视方向盖帽布置图。
28.图3为俯视方向气体发生单元布置图。
29.图4为主视方向气体发生单元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管套内未放入采血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5中a部放大图。
32.图7为管套内放入采血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图7中b部放大图。
34.图9为俯视方向的套管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箱10、箱盖101、隔热板20、放置孔201、管套30、第一弹性膜301、第一弹簧302、环形弹性气囊303、盖帽40、插孔401、座体50、滑道501、滑块502、第二弹簧503、单向进气阀504、排气道505、泄气道506、凸型排气杆507、第三弹簧508、第一气管509、连接板60、气流道601、气筒701、重块702、第四弹簧703、第二气管704、采血管80。
37.本实施例的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体检抽血血样储存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10和隔热板20,隔热板20水平设置于外箱10内,隔热板20的沿周与外箱10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箱10上端设置将外箱10盖合的箱盖101,外箱10的内壁和箱盖10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结合图5所示,隔热板20上均布若干放置孔201,外箱10位于所述隔热板20下方的内腔内与所述放置孔201配对设置用于放置采血管80的管套30,管套30可以采用铜、铝等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材料制成,优选采用铝制成,管套30呈与采血管80间隙配合的上端开口的试管状,管套30上端的开口位于放置孔201下方与放置孔201对齐,管套30的上端与所述隔热板20密封固定连接,隔热板20上与放置孔201对应转接将放置孔201盖合的盖帽40,外箱10位于所述隔热板20下方的内腔内放置用于产生低温的冷源,冷源可以选优冰袋,在外箱10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取放冰袋的取放门。
38.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设置了防误开机构来进一步减小因误开管套30上方盖帽40带来的冷气散失,所述防误开机构包括设置在隔热板20上与所述盖帽40配合的锁紧单元
和位于所述管套30的底部内腔的第一弹性膜301,所述第一弹性膜301的沿周与所述管套30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使第一弹性膜301与管套30的底部内壁间形成封闭空间,第一弹性模下方竖直设置第一弹簧302,第一弹簧302的上端与第一弹性膜30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2的下端与管套30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当第一弹性膜301没有受到挤压时,在第一弹簧302的弹力下所述第一弹性膜301向上凸起。
39.如图6,锁紧单元包括设置与隔热板20上的座体50,座体50内沿所述盖帽40的直径方向设置滑道501,所述滑道501将座体50靠近所述盖帽40一端的外壁贯穿,所述滑道501内设置滑块502,滑块502与滑道501密封滑动连接,滑块502靠近所述盖帽40的一端设置为向靠近盖帽40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滑道501内水平设置第二弹簧503,第二弹簧503的一端与所述滑块50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03的另一端与滑道501远离盖帽40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帽40靠近所述座体50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滑块502配合的插孔401,当所述盖帽40将所述放置孔201盖合时所述插孔401与所述滑道501对齐,所述座体50的外壁上设置与所述滑道501远离所述盖帽40一端的内腔连通的单向进气阀504;
40.座体50上表面竖直设置排气道505,所述排气道505为上端开口的盲孔,座体50内设置泄气道506,所述泄气道506的上端位于所述排气道505的侧壁与所述排气道505连通,泄气道506的下端与滑道501远离所述盖帽40的内腔连通,排气道505内竖直设置凸型排气杆507,所述凸型排气杆507的下部与所述排气道505密封滑动连接,凸型排气杆507上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道505的内径使得凸型排气杆507上部与排气道505的内壁间留有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凸型排气杆507上部伸出所述排气道505外,排气杆底部设置第三弹簧508,第三弹簧508的上端与凸型排气杆50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弹簧508的下端与排气道505的底部固定连接,当凸型排气杆507不受按压时,在第三弹簧508的弹力下排气杆的下部将所述泄气道506的上端封堵,当向下按压凸型排气杆507时,凸型排气杆507克服第三弹簧508的弹力向下移动使泄气道506的上端与排气道505导通,滑道501内的气体可经由泄气道506再经排气道505排出座体50外,第一弹性膜301下方的封闭空间通过第一气管509与滑道501远离所述盖帽40一端的内腔连通。
41.为防止在运输或移动外箱时外箱发生碰撞或跌落造成外箱内的管套30脱落和采血管80碎裂,在外箱10内设置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连接板60、环形弹性气囊303和气体发生单元,如图1、图5所示,所述连接板60竖直设置于相邻管套30间,连接板60的上端与隔热板20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板60的两侧端均与管套30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弹性气囊303设置于所述管套30内壁与管套30内密封壁固定连接,如图7、图9所示,连接板60内设置与所述环形弹性气囊303内腔连通的气流道601。
42.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多个水平固定于外箱10底板上的一端封闭的气筒701,所述气筒701内密封滑动连接重块702,气筒701内设置第四弹簧703,所述第四弹簧703的一端与所述重块702连接,第四弹簧703的另一端与气筒701的封闭端连接,在第四弹簧703的弹力下重块702远离气筒701的封闭端,靠近气筒701封闭端的气筒701侧壁上设置第二气管704,所述第二气管704的一端与气筒701内腔连通,第二气管704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块中的气流道601密封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筒701设置为4个,4个气筒701呈十字形均布于外箱10底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关于所述外箱10的轴线对称均布合理数量的气筒701来适应更多方向的碰撞以提高对采血管80的保护能力。
43.具体实施时:
44.由于隔热板20与外箱10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当打开箱盖101进行采血管80的放置时,隔热板20下方的低温场无法与隔热板20上方的高温场进行热交换,而仅在打开盖帽40将采血管80防入管套30里时,管套30内的低温场通过放置孔201与隔热板20上方的高温场进行热交换,由于放置孔201相比整个外箱10的开口面积来说较小,故经过放置孔201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速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血液冷藏箱的整个冷藏箱内腔均与冷藏箱外部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而言,通过放置孔201进行热交换的速率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外箱10内低温场与外部高温场热交换的速率,有效减缓外箱10内温度降低速率,提高对采血管80内血样的冷藏效果,防止由于血样保存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导致血液特性发生改变,进而提高了血样检测的准确性。
45.如图5、图6所示,当管套30内没有放入采血管80时,在第一弹簧302的弹性下第一弹性膜301向上鼓起,在第二弹簧503的弹力下滑块502完全位于滑道501内,当盖帽40将放置孔201盖合时,滑块502无法插入盖帽40上的插孔401里,盖帽40可以被自由翻开,医务人员可以自由地翻开盖帽40将采血管80防入管套30内。
46.如图7、图8所示,当医务人员将采血管80防入管套30内并翻转盖帽40盖合放置孔201时,盖帽40向下挤压采血管80使采血管80下端下压第一弹性膜301使第一弹性膜301下方的封闭空间缩小,封闭空间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509导入滑道501的远离盖帽40内腔内的使滑道501内腔气压升高,这时凸型排气杆507的下部将泄气道506的上端封堵,第一单向阀封闭,滑道501内的气体不能由排气道505和第一单向阀向外排出,在高压下滑块502克服第二弹簧503的弹力向靠近盖帽40方向移动使滑块502靠近盖帽40的一端伸出滑道501外,由于第一弹性膜301具有弹性,在盖帽40的下沿下压滑块502的斜面时,滑块502会暂时缩回滑道501内并使第一弹性膜301膨胀嵌入采血管80外壁与管套30内壁之间的空隙里,当盖帽40继续翻转使盖帽40上的插孔401与滑道501对齐时滑块502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插入插孔401里,这时盖帽40不能被翻转打开,起到防止医务人员误打开盖帽40使得通过该放置孔201再次与外部高温场热交换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降低了外箱10内腔温度下降的速率,同时该盖帽40的自动锁紧使得在外箱10不小心倾倒使箱盖101打开时可以防止采血管80向管套30外掉落,有效保护采血管80。
47.当需要取出管套30内的采血管80时,向下按压凸型排气杆507的上端使凸型排气杆507向下移动使凸型排气杆507的下部与泄气道506上端错开,这时滑道501内腔通过泄气道506和排气道505与座体50外部空间连通,在第二弹簧503的弹力下滑块502向远离盖帽40方向移动使滑块502离开插孔401,这时便可以打开盖帽40,当打开盖帽40时,在第一弹簧302的弹力下采血管80向上移动,方便取出采血管80,同时第一弹性膜301向上凸起使第一弹性膜301下方的封闭空间增大气压减小,滑道501内腔气压跟着减小,这时第一单向阀打开,座体50外部空气进入滑道501内再经第一气管509进入封闭空间内。
48.因此,当在管套30内放入采血管80后,医务人员在没有按下凸型排气杆507的情况下是不能打开盖帽40的,只有在医务人员按下凸型排气杆507后才能打开盖帽40,当义务人员不能直接打开该盖帽40时会明白该管套30内已经放置了采血管80,会自觉寻找下一个可以直接打开的盖帽40,避免了使管套30内腔重复与外部高温场接触,有利于延长血样保存时间。
49.在外箱10正常转运或放置不产生碰撞、跌落等意外情况时,环形弹性气囊303处于收缩状态,采血管80外壁与气囊外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方便取放采血管80,同时管套30内的气体能上下对流使得采血管80温度均匀。如图7,当发生跌落、倾倒、碰撞等情况时,至少其中一个气筒701中的重块702在重力或惯性力下移动挤压该气筒701中的第四弹簧703向靠近气筒701封闭端移动,进而将气筒701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704挤压进入连接板60中的气流道601再进入各个管套30内的环形弹性气囊303里使环形弹性气囊303膨胀将采血管80包裹住防止采血管80晃动并对采血管80进行弹性缓冲,进一步防止采血管80破碎,连接板60加强了管套30与隔热板20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连接板60将各管套30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管套30的稳固性。
50.当碰撞、倾倒等过程结束将外箱10扶正后在第四弹簧703的弹力下重块702重新移动远离封闭端,各环形弹性气囊303里的气体流回到气筒701里使环形弹性气囊303收缩离开采血管80外壁,方便取出采血管80和管套30内的气体对流。
51.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