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8-11 06:13: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抗震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也逐年推广市场的占有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高层建筑丰富了城市空间,节约用地。而中高建筑物的荷载随高度增高而受力增大,尤其是水平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成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普通的建筑抗震等级的提高,比如框架构造的建筑,主要是通过提高主体框架的强度来提高抗震强度,然而框架构造的非承重墙体一般采用加气砖进行衬砌。
3.试验数据表明,当强度较高的地震产生后,如若主体框架构造施工标准符合设计标准,一般不会出现开裂或者倒塌的问题,往往出现在非承重墙体位置,很容易出现倒塌的严重问题。这也就是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与墙体之间,以及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多为刚性连接,进而在墙体与墙体之间以及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开裂或者倒塌问题。因此,本技术设计一款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能够有效解决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的开裂问题,提高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
4.经检索,有关装配式抗震构造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2011360797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二墙体固定连接于第一墙体的左端,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部均嵌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第一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四个橡胶垫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安装箱的内腔顶端,四个支撑柱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锁紧组件,同侧四个锁紧组件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斜杆相固定连接。该稳定性好的装配式建筑抗震构造,具备抗震与避震性能好和装配式建筑连接处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5.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墙体与楼板之间出现的开裂问题,提高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包括相配合的墙体及叠合楼板,所述多个叠合楼板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墙体一端与叠合楼板
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缓冲套,且所述叠合楼板与墙体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叠合楼板及墙体之间形成三角形构造。
10.优选的,叠合楼板与墙体的结合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接条和嵌槽,所述卡接条与嵌槽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条上等距间隔设置有插接螺杆,所述插接螺杆与嵌槽内的插接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插接螺杆上,且缓冲套伸入插接孔内。
11.优选的,相邻两个叠合楼板的侧面开设有沿叠合楼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滑杆,且所述连接滑杆沿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与墙体相结合的叠合楼板侧面的连接滑杆上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上设置有减震套。
12.优选的,连接滑杆伸出连接板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挡片,所述连接滑杆上套设有冲击弹簧,且所述冲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挡片抵靠连接。
13.优选的,墙体靠近连接梁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桩台,所述第一安装桩台上套设有减震套,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于减震套外周,且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桩台及连接套杆上的减震套构成插接配合。
14.优选的,叠合楼板之间相互嵌合为整板状构造,相邻叠合楼板的结合面分别设置有搭接边及卡接边,所述卡接边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贯穿设置有两组卡接槽,所述搭接边上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两组卡接凸起,且相邻叠合楼板的边缘还设置有圆柱橡胶条。
15.优选的,墙体与叠合楼板的配合面设置有预留连接槽,所述预留连接槽与嵌槽平行布置,所述预留连接槽的槽壁边缘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设置有填充管,且所述填充管一端伸出墙体的一侧面。
16.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a、根据抗震建筑的设计要求预制设计符合尺寸的叠合楼板及墙体,将叠合楼板及墙体转运至施工位置后,将叠合楼板及墙体摆放至相应的施工起吊架上;
18.步骤b:通过设备对抗震建筑进行定位并放置标准轴线、控制轴线、安装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采用定位控制钢板对预留插筋的位置进行校验与调整后,再通过吊装设备吊装墙体;
19.步骤c:对墙体通过架设可调式钢管斜支撑进行固定校正;
20.步骤d:对墙体进行灌浆操作并且对墙体边缘构件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
21.步骤e:通过起吊设备将叠合楼板与墙体进行安装,而后对叠合楼板与墙体之间通过连接梁安装为一体;
22.步骤f:在抗震建筑的墙体拐角位置进行现浇层钢筋绑扎,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
23.优选的,步骤b中,将标准轴线控制桩设置在房屋的四角,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定出至少纵横轴方向各一条控制轴线,楼层上的控制轴线必须由底层轴线直接向上引出,根据控制轴线及控制水平线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线,再依据所得轴线放出墙体、门洞口及结构构件交汇节点的细部位置控制线和叠合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
24.优选的,步骤a中,吊装墙体时,将预留插筋与墙体上的插孔一一对应,下放就位后的墙体与叠合楼板的接触面之间应预留不小于20mm的空隙,并采用垫铁对墙体的标高进行
控制和调整。
25.3、有益效果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7.(1)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在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的活动间隙内设置缓冲套,缓冲套能够有效吸附墙体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墙体能够基于水平面呈现一定强度的晃动,从而有效起到吸附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止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墙体的倾倒,同时有效实现叠合楼板与墙体之间的可靠连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震强度。
28.(2)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通过卡接条与嵌槽的相互配合嵌入,能够有效实现对叠合楼板与墙体下端的紧密连接,且插接螺杆以及缓冲套伸入插接孔内,当墙体出现横向作用力受到横向摆动时,位于墙体内部的缓冲套能够产生一定余量的活动,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开裂或倾倒的问题。
29.(3)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相邻叠合楼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滑杆、冲击弹簧构成活动连接组件,当墙体承受横向摆动时,连接梁的摆动力,拉动连接滑杆,使得相邻叠合楼板之间拉紧结合更为可靠,从而实现对相邻叠合楼板的可靠连接。
30.(4)本发明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为实施对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可靠的二次连接,以实现对墙体与叠合楼板的密封连接,避免出现渗水问题,当吊装设备将墙体吊装在叠合楼板上后,向填充管内填充水泥,并且使得水泥浆通过导入预留连接槽内,进而实现墙体之间、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的可靠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31.图1和图2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中叠合楼板与墙体结合的左视图;
34.图5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叠合楼板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中墙体与墙体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标号:
37.100、墙体;101、预留连接槽;102、填充槽;103、填充管;104、第一缺口;105、第二缺口;1051、穿孔;106、台阶槽;107、第三缺口;108、橡胶圈;110、缓冲止震垫;120、连接梁;140、嵌槽;141、插接孔;150、第一凹槽;151、第一安装桩台;160、减震套;170、燕尾卡接条;180、燕尾卡接槽;190、圆柱止震橡胶条;191、固定支架板;1911、条状孔; 192、夹紧辊;193、锁紧螺栓;194、锁紧梁;1941、锁紧销杆;195、纵梁;
38.200、叠合楼板;210、卡接条;220、插接螺杆;230、搭接边;240、卡接边;241、圆柱橡胶条;250、第二凹槽;251、连接板;260、连接滑杆;261、挡片;262、冲击弹簧;263、连接套杆;300、缓冲套。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42.实施例1
43.结合附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包括相配合的墙体100及叠合楼板200,所述多个叠合楼板200相互拼接构成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所述墙体100的一端与叠合楼板200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内设置有缓冲套3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墙体100的上端安装叠合楼板200,叠合楼板200通过工厂按照设计尺寸生产出来后,在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之间的活动间隙内设置缓冲套300,缓冲套300 能够有效吸附墙体100横向摆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墙体100能够基于水平面呈现一定强度的晃动,从而有效起到吸附能量的作用,进而达到止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墙体100的倾倒,同时有效实现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之间的可靠连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震强度。
44.本实施例中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的同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梁120,所述连接梁120 与叠合楼板200及墙体100之间构成三角形构造,连接梁120能够加强墙体100侧面与叠合楼板2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当发生地震时,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之间通过斜撑连接梁 120的连接,能够有效吸收对墙体100多方向摆动而产生的能量,进而有效避免墙体100出现倾倒,提高整个装配式抗震构造的抗震效果。
45.本实施例中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的连接时,所述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的结合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接条210和嵌槽140,所述卡接条210与嵌槽140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条210上等距间隔设置有竖直延伸的插接螺杆220,所述插接螺杆220与嵌槽140内的插接孔141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缓冲套300套设于插接螺杆220上,且缓冲套300伸入插接孔141 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接条210与嵌槽140的相互配合嵌入,能够有效实现对叠合楼板200 与墙体100下端的紧密连接,且插接螺杆220以及缓冲套300伸入插接孔141内,当墙体100 出现横向作用力受到横向摆动时,位于墙体100内部的缓冲套300能够产生一定余量的活动,进而可有效避免墙体100受力集中而出现的开裂或倾倒的问题。
46.为实现叠合楼板200之间的相互连接,所述叠合楼板200之间相互嵌合为整板状构造,相邻叠合楼板200的结合面分别设置有搭接边230及卡接边240,所述卡接边240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贯穿设置有两组卡接槽,所述搭接边230上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两组卡接凸起,且相邻叠合楼板200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圆柱橡胶条241。通过圆柱橡胶条241、搭接边 230及卡接边240,不仅使得相邻的叠合楼板200之间能够相互嵌合,还使得相邻的叠合楼板 200之间产生一定的活动余量,当产生较大震动时,通过圆柱橡胶条241,能够有效吸附相邻的叠合楼板200之间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应力,避免叠合楼板200之间产生过大的横向冲击力而出现的塌方问题。
47.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叠合楼板200的侧面开设有沿叠合楼板2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250,所述第二凹槽250内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连接板251,所述连接板
251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滑杆260,且所述连接滑杆260沿第二凹槽250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51上设置有供连接滑杆260穿过的通孔,连接板251为连接滑杆260提供滑动运行的基座。所述连接滑杆260伸出连接板251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挡片261,所述连接滑杆260上套设有冲击弹簧262,且所述冲击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挡片261抵靠连接。
48.其中与墙体100相结合的叠合楼板200侧面的连接滑杆260上靠近墙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杆263,所述连接套杆263上设置有减震套160。本实施例中墙体100靠近连接梁 12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50,所述第一凹槽150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桩台151,所述第一安装桩台151上套设有减震套160,所述第一连接梁12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套设于减震套160外周,且安装套与第一安装桩台151及连接套杆263上的减震套160构成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相邻叠合楼板200的一端通过连接滑杆260、冲击弹簧262构成活动连接组件,当墙体100承受横向摆动时,连接梁120的摆动力,拉动连接滑杆260,使得相邻叠合楼板200之间拉紧结合更为可靠,从而实现对相邻叠合楼板200的可靠连接。
49.为实施对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之间可靠的二次连接,以实现对墙体100与叠合楼板 200的密封连接,避免出现渗水问题,所述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的配合面设置有预留连接槽101,所述预留连接槽101与嵌槽140平行布置,所述预留连接槽101的槽壁边缘设置有填充槽102,所述填充槽102槽底设置有填充管103,所述填充管103的一端伸出墙体100 的一侧面。当吊装设备将墙体100吊装在叠合楼板200上后,向填充管103内填充水泥,并且使得水泥浆通过导入预留连接槽101内,进而实现墙体100之间、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 之间的可靠密封连接。
50.本实施例的一种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的装配式抗震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步骤a、根据抗震建筑的设计要求,通过预制工厂预制设计符合尺寸要求的叠合楼板200 及墙体100,并且通过转运及起吊设备将叠合楼板200及墙体100转运至施工位置,将叠合楼板200及墙体100摆放至相应的施工起吊架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吊装墙体100时,将预留插筋与墙体100上的插孔一一对应,下放就位后的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的接触面之间应预留不小于20mm的空隙,并采用垫铁对墙体100的标高进行控制和调整。此时,与墙体100拼接处的叠合楼板200底部的卡接条210配合卡入墙体100顶部的嵌槽140内,同时卡接条210上的插接螺杆220以及缓冲套300伸入嵌槽140内的插接孔141内部,完成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的初步连接定位。
52.步骤b:通过设备对抗震建筑进行定位并放置标准轴线、控制轴线、安装楼板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采用定位控制钢板对预留插筋的位置进行校验与调整后,再通过吊装设备吊装墙体1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标准轴线控制桩设置在房屋的四角,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定出至少纵横轴方向各一条控制轴线,楼层上的控制轴线必须由底层轴线直接向上引出,根据控制轴线及控制水平线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线,再依据所得轴线放出墙体100、门洞口及结构构件交汇节点的细部位置控制线和叠合楼板200的标高线、楼梯的标高线。
53.步骤c:对墙体100通过架设可调式钢管斜支撑进行固定校正,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临时斜支撑安装及校正:当墙体100基本就位后,应迅速架设可调式钢管斜支撑,将斜支撑
的上、下端与墙体100和叠合楼板200连接固定,连接通过预埋件和顶爆螺栓实现,在确保墙体100落位基本准确,构件边线与控制线基本吻合后,方可拆除吊钩;每块墙体100的斜支撑数目不宜小于两个,且斜支撑位于墙体100的同一侧,斜支撑与楼面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墙体100的位置应与叠合楼板200上所弹出的控制线一致,沿墙体100水平面投影长度方向存在偏差,使用小型千斤顶在墙体100侧面进行微调;沿墙体100水平面投影宽度方向存在偏差,使用手拉葫芦牵引墙体100底部预埋件进行调节;墙体100的垂直度存在偏差,通过调节可调式斜支撑的螺杆长度。最后将第一连接梁120两端的安装套管套设于第一安装桩台 151及连接套杆263的外周,完成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之间的紧密连接。
54.步骤d:对墙体100进行灌浆操作并且对墙体100边缘构件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墙体100进行灌浆操作: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水平面之间的缝隙应使用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的砂浆进行密封;浆锚连接节点灌浆宜采用机械压力注浆法,从灌浆套筒底部灌浆孔进行灌浆操作,整个过程应缓慢、匀速,待注浆管上端溢流孔匀速溢出灌浆料,且无明显气泡时,证明灌浆筒中已灌满,随后即用软木塞将溢流孔封堵密实,再将灌浆孔封闭,完成墙体100与叠合楼板200以及墙体100和墙体之间的可靠二次连接。
55.步骤e:通过起吊设备将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进行安装,而后对叠合楼板200与墙体100之间通过连接梁120安装为一体;
56.步骤f:在抗震建筑的墙体100拐角位置进行现浇层钢筋绑扎,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墙体100墙边缘构件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墙体100边缘构件钢筋绑扎时,暗柱处搭接的竖向钢筋应与墙体100外侧预留的箍筋扎牢形成一体;在暗柱处钢筋绑扎前,应先对叠合楼板200上预留的竖向钢筋位置进行复核与调整,搭接区段应采用电弧焊焊接牢固且该区段箍筋应作加密处理;现浇剪力墙钢筋绑扎时,竖筋与下层伸出筋的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支模工作开始前,将墙体100边缘杂物清理干净,模板下部应抹砂浆找平;支模采用木质模板,通过穿墙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57.其中叠合楼板200拼缝底部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将预制叠合楼板200下部浮浆杂物清理干净;并在两块预制叠合楼板200之间的空隙下处采用下侧单侧支模。
5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9.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