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灭活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8-10 14:58: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灭活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手套包括橡胶内层和抗菌橡胶外层,所述橡胶内层与抗菌橡胶外层通过二次浸胶工艺连接在一起,按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抗菌橡胶外层的组分包括橡胶90~98%、抗菌剂0.1~5%、硫化剂0.1~5%、氧化锌0.1~4%、促进剂0.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抗菌材料8~35%、分散剂2~15%、纳米级膨润土20~70%、防沉剂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材料包括纳米银、纳米铜、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橡胶内层包括橡胶92~98%、硫化剂1~5%、氧化锌0.1~4%、促进剂0.5~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包括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抗菌剂制备:按顺序将去离子水、纳米抗菌材料、分散剂、纳米级膨润土、防沉剂加入到碾磨机中,添加完毕后,碾磨25~35分钟,制得抗菌剂胶体;(2)抗菌乳液的制备:在抽提釜中加入橡胶乳液和抗菌剂胶体,将其混合,并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混合乳液的ph,制得抗菌乳液;(3)抗菌橡胶外层的制备:向抗菌乳液中加入硫化剂、氧化锌、促进剂,搅拌使其预硫化,将混合后的乳液打入浸渍胶槽,对手模进行第一次浸胶,并烘干处理;(4)橡胶内层的制备:将橡胶、硫化剂、氧化锌、促进剂混合并搅拌,使其预硫化,并将制得的二次浸胶原料打入到浸胶槽内,对完成第一次浸胶后的手模进行第二次浸胶,并烘干处理,脱模后翻转获得橡胶手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菌剂制备步骤中,各成分加入时的间隔时间为10~15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碱性调节剂,调节后的ph为10~13,加入的所述碱性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菌橡胶外层时,预硫化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10~30h,搅拌速率为30~60r/min;在制备橡胶内层时,预硫化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10~30h,搅拌速率为30~60r/min。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菌橡胶外层时,烘干温度为80~110℃,时间为2~5min;在制备橡胶内层时,烘干温度为80~130℃,时间为5~2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活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手套包括橡胶内层和抗菌橡胶外层,所述橡胶内层与抗菌橡胶外层通过二次浸胶工艺连接在一起,按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抗菌橡胶外层的组分包括橡胶90~98%、抗菌剂0.1~5%、硫化剂0.1~5%、氧化锌0.1~4%、促进剂0.5~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灭活橡胶手套的制备方法。将抗菌层设置在橡胶手套的外层,并采用二次浸胶的工艺将橡胶内层和抗菌橡胶外层连接,在使用时,抗菌层不容易脱落或被损坏,手套使用寿命长,橡胶内层不含天然蛋白质、增塑剂及其他刺激性有机物,与手部长期接触不会刺激手部皮肤,发生过敏现象。本发明的灭活橡胶手套对新冠病毒具有较好的灭活性能,稳定性高,均匀性好。均匀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沿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2/8/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